1798~1800年与其兄奥古斯特·威廉·施莱格尔创办早期浪漫派杂志《雅典娜神殿》。1802年起在巴黎讲授哲学,同时研究梵文。1815~1818年在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任奥地利公使馆参赞。
他是早期浪漫主义世界观和艺术观的奠基人。在《片断》(1797,1798,1800年)中主张一种“普遍艺术”,强调文艺的主观性,反对文艺与任何现实发生联系。
在小说《路琴德》(1799年)中他批评了当时的婚姻制度,提出一种新型的自由的恋爱观。他的《印度人的语言和智慧》(1808年)一书为德国的梵文研究奠定了基础。
荷尔德林
荷尔德林(1770~1843),是德国诗人。生于内卡河畔的劳芬。1788年入图宾根神学院学习,与黑格尔、谢林结交。1789年在法国革命的鼓舞下,与同学组织诗社,写诗歌颂人权。
1796~1798年在法兰克福一银行家家中任家庭教师,与女主人苏赛特产生爱情,完成书信体小说《许佩里昂》(1797~1799)。书中狄奥提马的原型就是苏赛特。
小说以18世纪希腊人对土耳其统治者的反抗为背景,描写希腊青年许佩里昂对于大自然,对于体现在狄奥提马身上的美以及对于古希腊文明的渴望与向往,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1798~1800年住在洪堡,创作悲剧《恩沛多克勒斯之死》(未完成)。剧本写公元前5世纪哲学家恩沛多克勒斯投身火山口的传说,带有神话色彩。
1801年在瑞士和法国做家庭教师,此间写过一些挽歌和赞歌。1802年回到斯图加特,精神失常。1804年翻译的索福克勒斯的作品出版,同年他被友人接到汉堡做图书馆工作。1806年入图宾根精神病院治疗,1807年后住在木工齐默尔家里。1826年有诗集问世。
荷尔德林是一位杰出的抒情诗人。早期诗集《人类理想颂歌》受席勒《欢乐颂》影响,每一颂歌以一种理想如自由、友谊、博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社会的反抗和对法国革命的向往。他的古典颂歌体诗如《致命运女神》、《海德堡》将德语与古典诗律完美地融为一体。他的挽歌体诗《梅农为狄奥提马而哀叹》、《面包和葡萄酒》等音调和谐,格律严谨。
后期创作有“祖国赞歌”之称的自由节奏诗表达了诗人对德意志民族和人类历史的关怀和信念,被视为其创作高峰,其中有《和平节日》、《莱茵河》、《独一无二的一个》、《帕特莫斯》等。荷尔德林诗作的艺术价值在20世纪才被研究者重新发现。
霍夫曼
霍夫曼(1776~1822),是德国作家。生于普鲁士的柯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一个律师家庭。曾在柯尼斯堡大学攻读法律,同时从事文学创作。后在柏林高级法院任职。因同情反普鲁士军官的行动受到惩罚,被派往波兰任职。
拿破仑战败后,1814年他又回到柏林法院任职。1819年因在普鲁士政府镇压学生运动时主持正义被解职。霍夫曼的文学创作受浪漫派影响,作品具有神秘怪诞的色彩。他笔下的主人公大多是拟人的动物、精神病患者、魔术师和艺术家,通过荒诞离奇的故事反映官吏、市侩、小市民的庸俗丑陋的生活,同时又描绘了诗人和艺术家的幻想世界。
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卡罗风格的幻想集》(1814~1815),其中《金罐》(1814年)尤为著名;长篇小说《熊猫摩尔的人生观》(1820年)、小说集《谢拉皮翁兄弟》(1819~1821),其中《斯居德丽小姐》是霍夫曼的代表作,还有小说《小查克斯》(1819年)和《跳蚤师傅》(1822年)等。
霍夫曼是19世纪杰出的小说家,又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对法国、英国、俄国和德语国家的许多作家都有影响。
克莱斯特
克莱斯特(1777~1811),是德国剧作家。1777年生于奥得河畔的法兰克福一个普鲁士贵族家庭,1792年进近卫团服役,1799年辞去军职,进入大学学习哲学和自然科学。1800年辍学移居柏林,1801年开始旅行,先后到过巴黎、瑞士。
在瑞士期间,他完成了第一部剧作《施罗芬施泰因一家》(1804年)、这部剧作的出版增强了他要成为一名伟大作家的信心。于是,他马上着手写第二部剧作《罗伯特·居依斯卡》,打算熔希腊命运悲剧和莎士比亚性格悲剧于一炉,但几易其稿都不满意,最后付之一炬。直到1807年,他才凭记忆记下了第一幕。
1804年,克莱斯特回到柏林,先在柏林,后在柯尼茨堡的普鲁士官僚机构中供职。这期间,他完成了《安菲特律翁》(1806年)和《破瓮记》(1808年)。其中《破瓮记》是克莱斯特唯一的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剧作。与莱辛的《明娜·封·巴尔海姆》以及豪普特曼的《獭皮》并称德国文学中的三大喜剧。
1806年,普鲁士军队被拿破仑打败,克莱斯特感到祖国处于危急中,写出取材古日耳曼传说的《赫尔曼之战》(1808年)。1807年克莱斯特辞去官职,在去德累斯顿途中路过柏林时被法国占领军以间谍嫌疑逮捕。在被捕期间,完成了取材希腊神话的悲剧《彭忒西勒亚》(1807年)。释放后到德累斯顿,与米勒合编文艺杂志《太阳神》。1808年他完成了浪漫主义骑士剧《海尔布隆的小凯蒂或考验》(1810)。克莱斯特最后一部也是艺术上最成功的剧作是《洪堡王子弗里德里希》(1809~1810年)。
克莱斯特1810年回到柏林,与米勒合编《柏林晚报》,但由于政治上的分歧而失败,1811年停刊,克莱斯特开枪自杀。克莱斯特的作品在他生前没有产生很大影响。19世纪末,人们才真正认识到他是德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但因推崇他的后人十分复杂,所以克莱斯特成为德国文学史上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
毕希纳
毕希纳(1813~1837),是德国戏剧家。1813年10月17日生于达姆施特附近的戈德劳。父亲是医生。1831至1833年在斯特拉斯堡学医,并和当地的民主运动建立了密切的关系,接触到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1833年10月在黑森大公国的吉森大学继续学业。
1834年写成著名的政治小册子《黑森信使》,被称作《共产党宣言》之前19世纪最革命的宣言,文中指出贫富的差异是最主要的社会矛盾,并认为黑森的工业无产阶级还不存在,农民是革命的主力。他号召被剥削的农民阶级起来战斗,口号是:“对茅屋——和平!对王宫——战争!”
1834年,毕希纳在达姆施特和吉森分别建立地下革命组织“人权协会”,吸收大学生和劳动者参加。同年《黑森信使》秘密发行。由于有人告密,毕希纳在吉森的寓所遭到搜查,他被迫离开吉森前往达姆施特,重建“人权协会”,并写出剧本《丹东之死》(1835年)。
1835年毕希纳被迫逃亡,先到斯特拉斯堡继续学医。1836年迁居瑞士的苏黎世,取得哲学博士学位,后在苏黎世大学任讲师。
这时期创作了讽刺喜剧《莱翁采和莱娜》(1836年)、悲剧《沃伊采克》(1835~1836)的片断以及中篇小说《棱茨》(1839年),还翻译了雨果的两部剧本《玛丽·杜锋尔》和《吕克莱斯·波尔吉》。1837年2月19日在苏黎世逝世。
《丹东之死》以法国大革命期间雅各宾党人和吉伦特党人之间的争斗为背景,写丹东反对雅各宾党人用激进民主主义的专政方法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客观上成为大资产阶级的同盟者,被革命法庭判处死刑。而丹东的对立面罗伯斯庇尔和圣居斯特作为小资产阶级的革命家无法解决面包问题,又不能依靠历史上最进步的阶级力量,最后陷入孤立。
《莱翁采和莱娜》充满机智、辛辣的暗示。莱翁采是一个德意志袖珍小国的储君,信奉寄生阶级的人生哲学。他的父亲国王彼得昏庸无能,终日无所事事。这出喜剧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内心的空虚和行尸走肉的生活。
《沃伊采克》的情节取自莱比锡发生的一件情杀案,但赋予它以新的内容,用以表现贫富的对立,并进一步揭示出犯罪的社会原因。
中篇小说《棱茨》的主人公棱茨是“狂飙突进”时代著名的剧作家,后来精神失常。毕希纳描写棱茨发疯的最后阶段,心理分析十分细腻,被认为德国中篇小说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