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幽深的太空中,神舟102号宇宙飞船正快速地飞向一颗黄色的行星。
“距离1个天文单位,飞船速度160K千米/秒,15分钟37秒后到达。”系统报告。
这是颗固态行星,围绕着它的恒星以近似圆形的轨道运行,彼此之间的距离约2个天文单位。那颗恒星的质量约太阳质量的1.1倍,年龄约46亿年,处于主序星阶段;这颗行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83.3%,年龄与那颗恒星的年龄相当。
由于这颗行星的情况与地球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在离飞船最近的这个行星系的5个行星中,田博士一眼就看中了它,建议先探索这颗行星,并且把它命名为“HD1”行星,意即:在这个河外星系中探索的第一颗行星。与地球相比,这颗行星的自转十分缓慢,自转周期为9.2个地球日,引力比地球约小一些;恒星光芒照射到的半个球面上有些奇怪的白色斑点。
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飞行,马上就要接近它了,大家在兴奋中又带有几分紧张——毕竟这不是大家所熟悉的太阳系内的九大行星。它既然不是以长椭圆形轨道运行,而是以近似圆形的轨道运行,说明这颗星球上的温度变化不会很剧烈。据探测,其薄薄的大气层中含有甲烷和甲醛这两种来自微生物或火山活动的气体,加上与地球相近的年龄,极有可能存在着生命!
会是什么生命?或许是类似于木星卫星上的生物,那厚厚的冰层下的海洋中象藻类的单细胞生物?或许是别的什么更高一级的生命体?
“改变飞行航道,与HD1行星运行轨道面成90度夹角,以圆形轨道巡航飞行!”就在还有10分钟的路程时,船长发出了改变航道的指令。
在飞船进入该行星系之前,飞船上的深空探测设备已大范围的探测过,从光谱上分析,这个星空存在着7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62种是人类目前已知的;没有发现智能文明存在的信息。
接着,飞船对HD1行星进行了全波段观察的探测。在三维立体投影画面上,呈现出HT1行星在可见光、红外波段、紫外波段等各波段放大的表面影像。
“怎么有伽马射线?”田博士不解地说道。
伽马射线是波长小于0.1纳米的电磁波,是比X射线能量还高的一种辐射,它的能量非常高,通常与高能天体有关,如黑洞、超新星等。在这颗黄色的行星表面上竟然存在着伽马射线源,大家都觉得有些惊诧。
进一步的探测没有发现有异常的现象。HD1行星的内部结构与地球相似,有一个半径为3000公里的铁-镍核心,外面主要是由硅化合物构成的壳;其气压仅为地球大气压的7.5~7.8%,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占70.48%,氮气占12.7%;氩气占11.6%,甲烷和甲醛占5%氧气占0.16%。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很少,仅占0.02%,但仍能凝结成云并高居于大气之上;由于大气稀薄而干燥,起不到保温作用,使HT1行星的昼夜温差很大,白天的温度可达67℃,夜间的最低温度为-75℃;它的表面地貌山岭起伏,峰峦密布,不少山峰海拨高达10000米以上,一些峡谷深达十几公里,十分壮观,其间有规模宏大的黄色平原。那些奇怪的白色斑点就在黄色平原上,它们是平原上裸露的白色岩石?
行星上自然没有液体水的存在,也没有发现生命活动的迹象。但没有稠密大气层的保护,其表面竟然没有陨石撞击造成的陨石坑。对此田博士的解释是:在如此高密度的恒星系中,流荡在太空中的微星体当然是极其稀少。只是周医生对于HT1行星上存在生命的概率又降低了几分——陨石和彗星可是宇宙中撒播生命的播种机啊。
登陆HD1行星进行更为详细的考察?对此,田博士、周医生、杜浩男都跃跃欲试。由于飞船到了另外一个陌生的地方,又与基地失去了联系,原先的探测计划已无法实施,现在所有的行动只能由船长最终决定。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船长的许星渊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在这个人类还未知的星系中,他必须十分谨慎地带领大家完成各项科学考察,尽最大的努力,最后带大家安全回到太阳系,回到基地。
有宇航服的保护,那神秘伽马射线的强度显然不足于影响到人身的安全。那奇怪的白色斑点只是裸露的岩石?许星渊在心里思考着,但至少看不出它对大家有什么威胁。
“在白昼区,避开伽马射线源及白色斑点的平原上登陆HD1行星。”综合了大家的意见,许星渊下了最后的决定。虽然考虑到了许多的可能性,但许星渊心里隐隐的仍感到几丝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