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
汉武帝:儿子,我给你找了最好的老师来教你《公羊》学。
刘据:老爸,我觉得我喜欢《谷梁》。
汉武帝:你喜欢讲道理?你手下全是猴子,你觉得你有这个能力管住他们?还是《公羊》吧,这本书教育大家,皇帝只要有德就是正统,你唯一不缺的就是德。
刘据:太欺负人了,我偏要学道理,我偏要学《谷梁》。
正史:
虽然刘彘始终认定刘据为法定继承人,但长达30年的储君期,让一切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刘彘的理智与情感已经发生了大的偏差,理智告诉刘彘,要保刘据,而在情感上,刘彘对刘据是不满的。
刘彘对刘据最不满的是这个儿子实在是太不听话。对于刘据,刘彘认识得非常清楚,德有余而才不足,也就是说,刘据是个仁慈宽厚,温和谨慎的孩子,但要管理一个国家,能力还欠缺着点(“及长,性仁恕温谨,上嫌其材能少《资治通鉴》)。这或许也是卫子夫一直担心的,当皇帝的老子发现了当太子的儿子很可能治理不好这个国家,会不会废了这个儿子呢?其实,刘彘虽然嫌弃刘据没什么能力,但他认为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他觉得儿子只要学《公羊》学就可以了。
为什么是《公羊》学?什么是《公羊》学?
要解释这个问题,还是看看后来发生的故事吧。话说刘彘选择了最好的老师来教导刘据学《公羊春秋》,带动着全国都学《公羊》,形成了一股子《公羊》热。然而,卫太子刘据在通晓《公羊》之后,又私下里向一个叫瑕丘江公人请教学《谷梁》,这个瑕丘江公专门研习《谷梁传》,与研习《公羊》的董仲舒齐名。应该说这老师找得不错,可是,请注意,刘据是私下里向瑕丘江公受习《谷梁》的。为什么要私下里?这老师如此有名,不丢帝国的脸。“私下里”这个说法证明了刘彘不喜欢《谷梁》,刘据这样做是违背了刘彘的意愿的。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都是详细阐释《春秋》的书,其中《左传》基本上是记事,也就是详细补充《春秋》里简单叙述的事故。而《公羊传》和《谷梁传》却都是试图通过对《春秋》故事的阐述,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这两本书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思潮。具体这思潮是什么?我也没那水平一一研究,只能窥一斑而试图知全貌。
《公羊传》和《谷梁传》都曾对宋襄公和楚成王泓水之战作了阐述。话说当时宋军和楚军分别在泓水河的两边,楚军开始渡泓水河来攻打宋军。宋襄公的庶兄长目夷就劝宋襄公说:“我们在楚军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因为楚军比我们多,但现在他们正在渡河,乱糟糟的,我们应该这时候攻打他们。”宋襄公说:“我们是仁义之师,怎么能乘人之危?还是等他们渡过河吧。”很好,楚军渡过河之后,开始排兵布阵了,目夷很着急,又劝他:“赶快进攻吧,他们现在立足未稳,还不打的话,黄花菜都凉了。”宋襄公说:“等他们布好阵,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人。”好吧,楚军准备好了,有组织地发动了攻击,很快就把宋军打得大败,连宋襄公也被楚兵射伤了大腿。
对于宋襄公的表现,公羊传点评:宋襄公是个大好人啊,可以跟周文王相比,“虽文王之战不过此也”,天下就是需要这样的人。
《谷梁传》的观点与《公羊》完全相反:宋襄公简直是猪啊,“倍则攻,敌则战,少则守”,敌人数倍于你,就得趁敌人立足不稳的时候赶快进攻啊。
宋襄公有德,但明显没有才能,但是,《公羊》说告诉大家,天下需要的是宋襄公这样的人,这就确定了宋襄公地位的合理性。引申一下,公羊学讲究的是仁义,能力不够不打紧,主要是要有德行,有了德行就有了正统的地位。但《谷梁》就不一样了,喜欢讲道理,论是非,两者的观点是不一样的。
刘彘让刘据学《公羊传》,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太子仁厚,刘据的性格不是那种厉害的,你要讲道理,有些事就不能含着混着,必须得有个决断,一个才具不足的人,哪有这么多的本事来打理是非。而且你有你的道理,我有我的道理,就乱成一锅粥了,因为这世界上,很多事都是有两面性的,可以这样看,也可以那样看。刘彘认为,《公羊》学说其实是很适合刘据的,他自己把天下打好了,刘据作为一个守成之君,可以用《公羊》来糊弄百姓,让大家讲仁义,听招呼。其实在历史上,《公羊传》总体来说压过了《谷梁传》,就是这个道理,《公羊传》更适合于施行愚民政策,实现王国治理。大家全都学谷梁,怎么培养那些愚忠的人?《公羊》说才是真正的帝王之术。
但刘据自己却偏要学道理,要什么事都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明白有些事其实还是糊涂点好。哎,孩子,你太幼稚了。
刘据偷偷地学《谷梁传》,刘彘必然会不高兴,随着时间的流逝,父子之间越行越远。但刘彘还在希望儿子能够明事理,自己学《谷梁》,却用《公羊》去治理国家,这点希望一直支撑着他。
其实除了违背刘彘的意愿去学《谷梁》,刘据还有很多方面让刘彘不满意:
1、刘据不幸身为卫子夫之子。“以色侍人,色衰而爱弛”,卫子夫生下刘据之后就已经失宠,一般的男人总是喜欢自己宠妾的儿子,刘彘作为一个皇帝,想必也不会例外,也就是说,刘据虽然出生时给刘据带来了极大的喜悦,但随着卫子夫的失宠,刘据的地位在刘彘的心目中已经打了一个折扣。偏偏卫子夫失宠之后还不消停,屡次与刘彘斗智斗勇,试图为刘据营造大好的接班形势。刘彘对卫子夫必然会越来越讨厌,顺带着,刘据在他心目中的份量也会越来越轻。因为卫子夫的所作所为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刘据是刘彘他自己的接班人。刘据接班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才有可能,那就是前任皇帝死亡。卫子夫的行为实际上不时在提醒他,刘据时刻准备着要接班。可怜的刘据,就这样被自己的父亲“另眼看待”了,毕竟,谁都不喜欢一个整天准备着自己死了之后大展手脚的人。正因为此,聪明的太子往往都是低调而内敛的。
2、刘据“不类己”。刘彘精力十足、性格急躁、聪明能干,但刘据却才具一般。父亲总归是希望儿子像自己的,除非这个父亲是个无能之辈,希望儿子能有出息点,别像自己这样,所以,对于不类己的儿子,刘彘有点不满也是很正常的。应该说,卫子夫的担心其实是对的。只是,刘彘对卫青说的话也是真的,他虽然感情上对这个不类己的儿子不太满意,但理智上知道这个儿子是最佳接班人的。
3、刘据兄弟们的负影响。刘彘心底认定刘据是自己最合适的接班人,但不代表他不爱其余的儿子。从他对刘闳的精心安排来看,他是非常疼爱刘闳的,相应地,对刘旦、刘胥等,虽然喜爱程度比不上其它的儿子,但毕竟儿子总归是自己的好,做父亲的,总希望自己的儿子个个都老子英雄儿好汉的。可是,卫子夫却为了刘据的利益而牺牲他们,刘据虽然作出了让步,可是,看见儿子废的废、死的死,他能不心酸?他能够一点都不迁怒于刘据?毕竟,我不杀伯仁,伯仁为我而死。
因此,刘彘对刘据的感情是复杂的,在卫青还活着的时候,刘据还有一个帮他在刘彘面前说话的人,卫青死了之后,刘彘对刘据的嫌恶之心必然会被放大,因为说刘据好话的人越来越少。于是,山雨欲来风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