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
卫皇后:皇上,听说淮南王家两个儿子打起来了,衡山王家两个儿子也打起来了。
汉武帝:是啊,这两对兄弟都不是东西。
卫皇后:依我看,还是做父亲的心长偏了,如果刘安对自己的长子刘不害好一点,如果刘赐能更深地了解一下自己的长子,又怎么会发生这种手足相残的事情啊。
汉武帝:you win。
正史:
虽然刘彘在公元前123年还在和稀泥,可只不过过了一年,也就是公元前122年,刘据就顺顺利利地当上了太子,为什么?
公元前122年,连续发生了两起兄弟阋于墙的事情,让刘彘意识到,必须要下决心了。
第一件事是淮南王家内讧。
淮南王刘安在前面的章节里已经露过脸了。他本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厉王刘长的长子,比刘彘还要高一辈。刘长家族有一种玩家家似的造反习惯,刘长因造反不成受羞辱而绝食死,造反的种子就种到了长子刘安的心中。
史书上说,刘安是一个儒雅书生式的人物,喜欢的东西有三样:第一样是琴棋书画,特别是文章,他还主持编写了《淮南子》。第二样是养门客,传淮南王养了数千门客。第三样就是造反。当然,前两样都是为了第三样服务的,发表《淮南子》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养门客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势力,两者都为造反作准备。
要说这刘安还真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当时的大汉天下一统,诸侯王对朝廷没有二心,老百姓对朝廷没有怨气,刘安想造反却是既没有天时,也有没有地利,还没有人和。而且他的性格优柔寡断,是典型的“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的那种人。但他一生中造反多次,虽然失败多次,居然都活下来了。
刘安第一次谋逆是在吴楚七国之乱时,那时还是刘彘他老爸当权。刘安想起兵响应造反派,结果被封国丞相骗了兵权。封国丞相指挥军队防守叛军,反而不听刘安的命令。因为这事,淮南国及淮南王得以保全。
刘安的第二次谋逆是在刘彘当皇帝的时候。因为刘彘即位10多年居然都没生儿子,刘安那颗当皇帝的心又活了。他认为自己有希望和平继位,与田蚡等朝廷重臣勾勾搭搭,还把自己女儿刘陵派到都城来打听消息,拉拢能人。结果刘彘到了29岁时,妃子连生四个儿子。刘安的皇帝梦再次破灭,好在皇帝当时还不知道他曾经谋划着想继位的事。
按理说到了现在,刘安应该消停了,可是他很执著,已经付出了这么多的代价,就此罢手那所有的投入就打了水漂。他还是可以选择叛逆这一条路的嘛。
刘安又组织了第三次谋逆。这次是因为他儿子淮南国太子刘迁恶整剑客雷被引发。雷被本是刘安的门客,因为剑术高明被逼与太子刘迁比武,结果伤了太子。刘迁发怒了,不给雷被活路,雷被只好向刘彘投诚,举报刘安想谋反。要说刘彘其实对这个长辈还是挺够意思的,雷被说的有凭有据的,刘彘就派人来查。到这个节骨眼上,刘安又要谋划造反,又要对刘彘派来的人礼貌以待,怕他们看出自己想造反,等于是全世界都知道他要造反了,他还在嚷嚷:“我没造反,我没造反,不信你看!”这人掩耳盗铃到这种程度,也真是没治了。可就是这样,刘彘也还是蒙上了自己的眼睛,死活放过了他,只是削减了他的封地。也就是说,刘安又逃过了一劫。
到目前为止,刘安实际上已经逃过了三劫。
按理说,刘安运气挺不错的,但是他的好运在两个儿子闹翻之后戛然而止。但是,公元前122年,刘安的庶长子刘不害和淮南国太子刘迁的不和摆到台面上来了,因为刘不害的儿子想让自己的父亲当太子。
要说刘不害也真是悲惨,明明是长子,就是因为庶出,刘安和刘安的王后不把他当儿子,自己的弟弟刘迁也不把他当兄长,甚至连个侯都不给他。刘不害窝窝囊囊地忍受了,但刘不害有一个有才气的儿子刘建。刘建对父亲的这种待遇表示非常不满,虽然是立嫡不立庶,但刘不害好歹是长子,还立长不立少呢。刘迁欺负人欺负得太狠了,大侄子刘建就想把刘迁给废了,立自己的父亲刘不害为太子。刘迁知道这事后,多次把刘建抓起来打。这一打,刘建担心自己被打死,就让要好的朋友向刘彘上书说:“毒药苦于口利于病,忠言逆于耳利于行。淮南王的孙子刘建很有才能,但淮南王王后荼、太子刘迁常常想害他,刘建的父亲刘不害没有任何罪,却被多次囚捕想害死他。请把刘建带到朝廷来审问吧,刘建知道淮南王的秘密。”
(王有孽子不害,最长,王弗爱,王、王后、太子皆不以为子兄数。不害有子建,材高有气,常怨望太子不省其父;又怨时诸侯皆得分子弟为侯,而淮南独二子,一为太子,建父独不得为侯。建阴结交,欲告败太子,以其父代之。太子知之,数捕系而榜笞建。建具知太子之谋欲杀汉中尉,即使所善寿春庄芷以元朔六年上书于天子曰:“毒药苦于口利于病,忠言逆于耳利于行。今淮南王孙建,材能高,淮南王王后荼、荼子太子迁常疾害建。建父不害无罪,擅数捕系。欲杀之。今建在,可征问,具知淮南阴事。”《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刘彘一看,这情况严重了,当然把刘建召过来审,刘建正等着被审呢,立马就把自己的爷爷给卖了。
这一下,刘安再也没有了退路,只能造反了,问题是,他造反都不会造,明明门客伍被给了他最好的建议,他不听。伍被觉得刘安简直是不可救药,绝望了,不想帮他了,也跑到刘彘那儿去告发刘安造反,这是个核心人物,什么机密都知道。
最后刘安自杀,王后、太子以及所有参与谋反的人,都被灭了族。
第二件事是衡山国内讧。
衡山国王刘赐是刘安的亲弟弟,跟刘安的家庭矛盾差不多,也是子女不和。
与刘安不同的是,刘赐两个闹矛盾的儿子都是同一个母亲生的,只是作为皇后的生母已死。他们一个是太子刘爽,另一个是刘爽的弟弟刘孝。这故事可是集结了各种狗血剧必备的元素,包括黑心后母、蠢货亲爹、风流妹妹,各种明斗、暗斗,应有尽有,可见“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句话果然不欺人。
故事其实很简单,刘赐的原配乘舒生了两男一女,分别是刘爽、刘孝、刘无采。母亲乘舒死去后,父亲刘赐就扶了一个小老婆徐来当大老婆。
本来大家都是小老婆,凭什么你就变成大老婆了呢?另一个小老婆不高兴了,就挑拔后母徐来和大儿子刘爽的关系,说原配是被后母给害死的。
后母徐来赶快把原配的小儿子刘孝拉拢到身边,再把原配生的女儿刘无采也争取过来,一起来对付老大。
当然,后母是不可能真心对前妻生的子女好的,徐来的目的是先让刘爽和刘孝斗的你死我活,自己来个渔人得利,让自己的儿子刘广继承衡山王的王位。所以,她在陷害老大的同时,也给老二挖了个坑,让父亲的侍妾去把老二给勾搭上了。
刘孝很听话,跟自己的哥哥势不两立,连带着不学好的妹妹也跟哥哥斗。两个小的都说老大不好,再加上徐来在旁边不停地敲边鼓,刘赐觉得这个老大真不是个东西,就想把老大的太子位给废掉,立老二。
刘爽自然不愿意,马上作出了反应,不仅向父亲举报弟弟的阴事,还向更上一级的长官刘彘告密,大意是说刘孝不是个东西,不仅造武器,还跟父亲的侍妾不干不净。
这造武器的事情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淮南王还发动了自己的亲弟弟衡山王一起叛乱。
公元前122年,就在两兄弟狗咬狗一嘴毛之际,淮南国兵败。因为在刘孝的家中抓到了叛逆者陈喜,刘孝害怕了,先行自首,结果把自己的老爸刘赐给绕了进去,刘赐自杀。
总结一下,淮南国和衡山国之所以覆灭,关键都是因为两个儿子之间的关系没处理好。
刘彘对衡山国的事件处理非常耐人寻味。管你刘爽刘孝两兄弟是做了什么,反正都找个理由给杀了。废衡山国为衡山郡。
为什么?在相继看到淮南衡山两起事件之后,刘彘联想到自己的两个儿子刘据和刘闳,他害怕自己的儿子也会窝里斗。
在此之前,刘彘因为讨厌卫子夫而喜欢王夫人,所以一直没立太子,导致大家已经发现他偏心刘闳,连卫青都给刘闳他娘王夫人送礼。如果再不动作,刘闳身边的势力很可能会迅速茁壮成长。到时候两个儿子被不同的势力所撺掇,会不会也离心离德呢?会不会像淮南、衡山国那样到最后两个儿子两败俱伤?
刘彘认为,绝对不能让自己的两个儿子也闹起来,杀衡山王两个儿子就是一个警告,警告自己两个儿子内斗只有死路一条。同时,他自己也得纠正自己的错误,必须得赶快把太子给立了,而且立了之后,就一心一意地扶持那个被立的太子,防止另外的儿子有非份之想。
谁最合适当太子呢,当然还是刘据。
1、刘据的势力已经非常之宠大。公元前123年,卫青被封大将军,而霍去病也崭露头角,被封冠军侯,这两个可都是不世出的高人啊,还都是自己扶持出来的。有这两人辅佐,刘据哪怕是个傻子,也可以当太平皇帝,不用担心被人追着打。
2、立刘据为太子对刘闳伤害也不大。因为刘闳目前还没什么势力,只要善加处理,以后他也不会成为刘据的对手,可以去当个富贵闲王。
如果立刘闳的话,刘据就必须要死,卫青和霍去病该怎么自处,会不会造反?刘闳能把江山治理好吗?
所以,刘彘决定,不和稀泥了,为了卫氏外戚,为了江山代代往下传,还是立刘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