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公元915年的一个深夜,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后宫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大火烧毁了王建收藏奇珍异宝的百尺楼,无数珍宝被化为灰烬,唯独有一团宝玉虽经烈火的焚烧却完好如初。在王建看来,这劫后无恙的宝玉似乎就是天生神物,对这团宝玉珍爱有加,遂命玉工将它雕成玉带,随身佩饰。时隔3年,王建死后葬于成都西郊,玉带也被他带到九泉之下。然而,这件玉带在千年之后是怎样重见天日的?它的背后有多少离奇的故事,这还得从60多年前的一次考古发掘说起。
1942年,考古队在清理永陵墓葬中的棺椁时,发现了一只银钵,钵内装有一条用玉石雕琢而成的腰带。经考证,这是墓主人王建生前所佩过的玉带。由于它的雕刻面积达到50平方厘米,被考古专家命名为玉大带,是迄今为止所知唐、五代十国时期唯一完整的成套玉带,也是唯一能够确定为帝王本人所使用的玉带。经专家们鉴定,这件1000多年前的玉带所使用的材料是当时最贵重的玉石——和田玉。它是由七方銙、一方铊尾、两节革带和一对银扣组成。按理说,作为皇帝的御用腰带,应该是九方銙、雕九条龙才合乎情理,但这件玉带只有七方銙,仅雕刻了八条龙,这到底是为什么?八蟠龙藏身犀牛皮,铊与铊尾均用浮雕手法雕琢蟠龙图案,玉雕面积达500多平方厘米,八条蟠龙同中有异,既整齐和谐又变化生动。龙的头部有鹿形双叉角,尾呈蛇形,通体布满鳞纹,昂首奋爪,吞吐宝珠。
玉大带是由男子服装上的革带演变而来,其带銙的多少、质料的好坏是封建社会区别官阶品级的一种重要装饰标志。
一般来说,天子大带为十三銙,但为什么王建的玉大带只有七銙呢?这或许与晚唐五代銙的形制增加有关。因为腰围是有限制的,若銙的尺寸增大,则銙的数目必将减少。这一演变大致发生在唐朝开元以后,据沈括《梦溪笔谈》所言:“开元之后,虽因旧俗,而稍褒博矣。”大概自五代以后,即不以銙之多寡区别品位之高下,而仅以銙之质料来加以区别。如《宋史·舆服志》所言革带之事甚详,但都只是记载质料,而不记述銙数的多少,即为明证。
永陵出土的这条玉大带玉质洁白莹澈,色泽温柔光润,经专家鉴定为新疆和田玉中的上品。关于这条玉大带的来历,其铊尾背后的铭文中,还清楚地记载着一段非同寻常的故事!
铭文原文为:
“永平五年乙亥孟冬下旬之七日,荧惑次尾宿。尾主后宫,是夜火作,翌日于烈焰中得所宝玉一团。工人皆曰:‘此经大火,不堪矣!’上曰:‘天生神物,又安能损乎!’遂命解之。其温润洁白异常,虽良工目所未睹。制成大带,其銙方阔二寸,獭尾六寸有五分。夫火炎昆岗,玉石俱焚,向非圣德所感,则何以臻此焉!谨记。”
这则铭文的大意是说:永平五年(公元915年)十月二十七日这天,灾星荧惑星运行到二十八星宿中的尾宿,预示着后宫将要发生灾祸。当天深夜,王建后宫中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无数珍宝在大火中悉数化为灰烬。第二天,在灰烬中发现独有一团宝玉得以保存。常言道:“火炎昆岗,玉石俱焚”,玉最怕的就是火烧,因此工人们都认定这块经过大火焚烧的玉石已毫无用处。然而王建却不这样看,他说:“此乃天生神物,大火又怎能损坏它呢!”命玉工解治,结果发现这块玉石的玉质异常洁白温润,连见多识广技术优良的玉工也从未见过如此好玉,于是制成了王建所佩戴的玉大带。
王建为什么要将这次火灾的经过铭刻在玉带上呢?铭文上有清楚的表述:“向非圣德所感,则何以臻此焉!谨记。”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歌颂自己的“圣德”,表明自己的统治地位乃上天神授,不可动摇!这虽然是封建统治者借助天人感应阴阳五行谶纬之说愚弄人民的惯用伎俩,但当您了解到王建晚年前蜀宫廷中连续发生的一系列足以动摇其统治基础的事件后,你就会明白王建制作这条玉大带的深意。
两年前,也就是永平三年(公元913年)七月,王建的儿子、太子元膺与王建宠臣唐道袭因权力争斗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双方动用了军队,在宫廷中展开一场激战。王建立即发兵镇压,元膺与道袭均死于战乱之中。元膺死后,围绕册立太子事件,皇宫中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3个月后,在宠妃徐氏姐妹及受徐氏姐妹收买的宰相张格、宦官唐文扆的蒙蔽下,王建册立幼子王衍为太子。
在这场世人皆知的宫廷军事斗争平息两年之后,后宫中又突然燃起了莫名大火,烧毁了王建用以储存奇珍异宝的百尺楼。在笃信天人感应的封建社会,这一切似乎都是上天对统治者的惩罚,定会在朝野上下引起轩然大波,动摇人们对封建统治者的信任基础。“多智诈”的王建深谙此种心理,为堵世人汹汹之口,消除人们对朝廷的信任危机,于是利用这条玉带自编自演了一场天授皇权的把戏,以稳固自己的统治。
王建不愧为一代枭雄,当这场特大火灾发生时,他已年近古稀,然而,从他处理紧急事变的过程中,我们仍可以看出他的果断与智慧。当大火燃烧时,王建义子——诸军都指挥使王宗侃等人率兵前来救火,王建却紧闭宫门,不让任何人进宫,任收藏着无数奇珍异宝的百尺楼付之一炬。这看似离奇的举动,正是王建防备有人乘夜间救火纷乱之机发动叛乱所采取的预防措施,这与史书上记载的王建“雄猜多机略”的性格十分吻合。
精彩链接:
走进王建墓
王建是我国五代前蜀的皇帝(公元907年称帝于成都),公元918年死于成都。墓封土为圆形,直径80多米,高约15米。墓室由14道石券拱构成。分前、中、后三室,每室之间有木门间隔,全长23.4米。中室是放棺椁的主室,石棺床为须弥座式,两旁有12个半身透雕力士像,抬扶着棺床,形象生动。棺床东、西、南三面雕刻有22个奏琵琶、筝、鼓、笙、笛、钹等乐器和两个舞蹈的乐伎,是一个完整的宫廷乐队。这不仅是石雕艺术的珍品,还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舞蹈历史的宝贵资料。墓内出土的玉大带、哀册、谥册、谥宝、银器、铁猪、铁牛和墓室结构等,也都是研究唐五代建筑、服饰等的重要文物。墓的后室的后半部为御床,上面放了一尊王建的石雕坐像。这是一个小型的古墓博物馆。墓后现在建成一个风景精巧的小园林,参观墓室后可进去漫游休息。
谥宝——兔头龙身玉玺代表“寒门皇帝”
永陵谥宝是我国历代帝王陵墓中发现的仅有的几方谥宝之一。谥宝是刻有帝王谥号的印玺,谥号是皇帝死后的封号,将谥号镌刻在帝王生前所用印玺的仿造物上,作为殉葬品。永陵谥宝最奇特的是“兔头龙身”的造型,而通常的玉玺都是龙形。传统生肖中,龙与兔是彼此犯忌的,所以在古代艺术品中,几乎找不到龙与兔结合的作品,因此永陵的谥宝显得尤为珍贵。据考证,在谥宝背后,隐藏着王建的身世之感——王建属兔,出身寒门,经过几十年的征战终于在60岁才成为前蜀的开国皇帝,王建登基那年正好也是兔年,于是这位皇帝将玉玺做成兔头龙身,感怀自己的身世。
永陵的回忆
地处成都闹市区的永陵,是1000多年前中国五代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陵墓,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唯一的一座墓室建于地上的帝王陵墓。永陵的圆形墓冢高15米,直径是80米,是用土垒筑而成的。从清代始,它就一直在民间被误传为西汉时期的大文学家司马相如的抚琴台,这使它在上百年里一直静静地沉睡在闹市之中。被发掘的永陵向世人呈献出了众多的奇珍异宝,但当人们惊叹于这些国宝的精美绝伦时,也对王建把自己的陵墓建于地上而充满好奇。
究其原因,成都有一句话,挖地三尺都会见水,所以王建会选择在地表上,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另外一个方面古代帝王还有一个观念,他就不觉得自己的帝国很快就会灭亡,他就不像有些帝王的坟墓,设什么机关搞得很神秘,而这个前蜀的皇帝王建,刚好把它建在市中心,建在地表上,这可能表示对他的帝国充满了信心。
在永陵出土的众多文物中,玉大带是属国宝级的,在当时堪称玉石巨制,一同出土的哀册、谥册、谥宝也都是玉制的,并且都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制作工艺和雕刻艺术都有极高的水平。史书上曾记载:前蜀是一个比较繁盛的帝国,这一时期的成都是中国数一数二的大都会。前蜀立国,承袭了唐朝典章礼仪制度和文化传统。这些说法在出土的哀册上也得到了印证。而在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最精美、艺术价值最高的棺床上的“二十四伎乐图”,则可以让人们看到唐代和前蜀宫廷乐队的组合形式,这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唯一的帝王真容雕像——王建石像
在永陵地宫中,出土了我国唯一保存至今的古代皇帝真容雕像——王建石像。石像通高86厘米,与历史文献记载的王建相貌基本一致。据悉,王建为自己刻石像是由于他信奉道教,他相信这样的石像放入墓中,会让活人延年益寿。还有一种说法:本是一介平民的王建,是史书上记载的五代十国时期最有作为的一代封建帝王,也许是希望自己的音容笑貌能流传后世,他在墓中为自己雕了一个石像,它成为后人看到的中国唯一的一个古代皇帝真容雕像。
郭沫若与王建永陵
1942年,王建永陵的发掘,在抗战大后方的西南重镇成都爆出特大新闻。永陵地宫出土的谥宝、玉大带、玉简、银器诸物,先后在成都皇城明远楼、少城公园、华西协合大学举办展览,参观群众络绎不绝,盛况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