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在河间府给王黼写了一封信,要求王黼把宇文虚中调到河北宣抚司来接替刘韐。童贯现在越来越看不惯刘韐了。因为刘韐逢人便说,辽军实力不可轻估,战前必须做好充分之准备,不能仓促应战,不然还会重蹈覆辙。这些话当然都不错,错在刘韚事前不跟童贯不商量,事后也不向童贯汇报,这样童贯便觉得刘韚与自己不一心,不能留他在身边。
王黼觉得刘韐是个军事人才,还是留在河北前线比较好。当年,西夏入侵,大宋西军统帅刘法不幸阵亡,朝廷曾令刘韐出使延安并代理帅职。刘韐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一举击败西夏军队,威震边关,扬名军中。经过斟酌,王黼决定调刘韐任真定府路安抚使兼真定府(今河北正定)知府。
四十四岁的宇文虚中,是大观三年(1109)进士,很有文才,时任中书舍人。他接到任命后,立即离京前往河北雄州。途中,他顺路考察了沿途州县的军备情况。到达雄州后,他又分别去广胜军和古城两地,实际察看了一下军队状况。回到雄州宣抚司后,他对童贯说:“童太师,军备情况不容乐观啊。物资储备,攻城器械,军中士气,都存在着许多问题。”
童贯微微点了点头。这些情况他都知道,皇上也知道。因为河北近百年来没有战事,长期的和平岁月让军队的战斗力严重下降。
宇文虚中觉得自己既然担任行军参谋,就要尽职尽责,于是连夜写出一篇《论收复燕山之利害》的文章,第二天一早就交给童贯。
他在文章中写道:
今遵奉睿算,欲尽复燕山或使纳土,临以大兵,假以岁月,固亦可致,但天生夷狄,不可尽灭,知彼知己,当图完全之策。不才殚精竭虑,筹算收复燕山之利害,议事如后,伏乞朝廷集议商酌。
一、兵有胜负乃古今之常理,若十万大军出塞,攻取涿、易未拔,或虽得涿、易,而守备未完,人心未固,聚兵至燕,燕未肯下,相守半月以上,攻之不拔,后无援军,粮道不继,利害如何?
二、若西夏与辽旧主天祚携手西来,而我军攻燕未下,相遇于燕城之外,利害如何?
三、女真兵马现在中京,我军十万未必能合围燕城,若女真守约,不遣助兵入关,其利害如何?
四、若我军未能下燕,而女真入关,一举而拔,掠为空城,以城归我,不惟缮守费力,又恐为其所轻视,如此则利害如何?
五、今西夏以重兵压云中,狡诈窥伺。若契丹北为女真所拒,南为中国所弃,必与西夏相结,割地为约,积粮养兵,不惟王师入燕受牵制,亦恐他日西北边事未有宁息之日。如此则利害如何?
六、若大军取燕不得,之后,却许之称藩,比之今日未举兵之前许之,其恩威两全,利害如何?
七、若果得燕地一府九州岛五关三十余县,筑寨建堡,营置守备,人员粮草,调拨措置,何所从出?其利害如何?
八、女真兵马或为夏国劲兵所挫,或以久客远征,一旦归国,我未得燕,或得燕而守备未固,与女真大兵声势相远,其利害如何?
九、若得燕之后,关外其它部族,依附险阻或通款天祚,或别立新君,则大军须久住燕山,永久警备,其利害如何?
十、若西夏大兵乘虚于陕西河东出没,其利害如何?
窃以为今日为国家计,须期永久安逸,不费兵马钱谷公私事力,坦然无北顾之忧,莫如与契丹通好,方为稳便。若兵连不解,征伐不断,劳费利害,不可不计。
童贯看后,觉得宇文虚中果然虑事细密,想得很多,他没马上表态。他觉得此时主张与契丹通好,不太合时宜。
蔡攸看后说:“有些虚饰夸张,但不妨送到朝廷,供陛下参考。”
童贯摇摇头:“不要送给圣上了,只送给王相公看看便罢了。宋昭之事,难道你忘了?”
对宇文虚中的这篇文章,王黼阅后嗤笑一声:“一派书生乱言,纯属纸上谈兵,童太师怎能看上这样无用的书生?”
幕僚张世礼建议说:“王相公,必须立即处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狂生。他刚去河北,就开始动摇军心,如此一来,军队如何出征?”
童贯获悉王黼打算处分宇文虚中,又连忙给王黼写信,替宇文虚中讲情。王黼给了童贯一个面子,只将宇文虚中降职为集英殿修撰,让他继续留在宣抚司担任行军参谋。
这天,刘延庆来到白沟河畔观察对岸情形。只见河对岸静悄悄的,偶尔有几个辽军哨兵来回走动,大军似乎已后撤。
刘延庆觉得可以派兵过河试探一下。
第二天黎明,在浓雾的掩护下,刘延庆麾下将军郑建雄、李绍率领一支小分队悄悄过河,将守护在桥头的一队辽兵,全部俘获。
自耶律淳病逝后,萧干和耶律大石都回到燕京,忙于政治活动,他们没想到宋军会再次大兵压境。驻扎在新城的,是辽国西南路副都统牛栏监军萧遏鲁,他还没发现宋军在白沟河南岸集结。他只获悉广胜军有宋军驻守。于是,他组织契丹乡勇社丁,在广信军一带出没,骚扰宋军。刘光世率领冀景、赵明、任明等将军出战,击溃契丹乡勇社丁万余人。
刘光世是刘延庆的次子,曾跟随父亲参与平定方腊,立下战功,升领观察使、鄜延路兵马钤辖。现在,刘光世任副都统,统领西路军。他年轻气盛,觉得击败契丹这些地方武装,很不过瘾。他计划率军大规模出击,与辽军决战。
童贯觉得,将大军都交给刘延庆父子指挥,有些不放心,于是,他又将华州观察使杨可世再次调来,令刘光世分兵一部给杨可世,让杨可世守安肃军(今河北徐水县东),这引起了刘光世的不满。刘光世知道,杨可世是童贯的嫡系。
此时,燕地百姓人心惶惶,许多汉民都想南归大宋。听说杨可世来安肃军了,他们纷纷都往安肃军来降,这又引起了刘光世的嫉妒。
王黼在京师密切关注河北前线情形。这天,他收到刘延庆父子初战告捷的战报,很高兴,咧开大嘴一阵狂喜。王黼的嘴很大,大的有些令人可怕。他的嘴一张开,能容纳一个男人的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