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俄罗斯建筑业开始建造群众性的巨大工业综合体建筑、住房建筑群和整座城市,如以冶金联合企业为主体的马格尼托戈尔斯克城、阿穆尔河上的共青城等。在列宁格勒等地开始建造住宅小区,小区里有商店、医院、学校、文化机构等。在这些年里建造了许多大型行政管理大楼、水电技术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大工程,如第聂伯水电站、莫斯科—伏尔加运河、莫斯科地铁等。还在疗养城市建造了大量的休养所和疗养院。以后又对莫斯科和列宁格勒进行总体规划,修缮老的道路,建造新的干线、绿地、城市公用事业建筑。
30年代末出现了建筑形式仿古,过分追求宏伟,大量机械地采用装饰成分等倾向。卫国战争中苏联的大片国土遭到德国法西斯的蹂躏,许多城市、乡村和大批建筑物被毁,因而战后的恢复重建工作十分艰巨。经过建设者的艰苦努力,一座座被破坏的城市和建筑不仅得到恢复,而且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祖国大地。
50年代除了开始大量建造民用住宅及配套的文化生活设施外,在莫斯科还开始建造高层楼房,有住宅、办公楼,有“乌克兰”饭店和莫斯科大学等。在此后的岁月里,为了满足人民对住房的需求,开始采用预制件等方法加速建造,但同时出现了所造的房子都是一个模式,外形单调乏味等缺陷。卫国战争中在被破坏的城市和大量建筑中还包括许多宫殿、建筑群、名胜古迹。为了恢复这些建筑艺术珍品的原貌,国家拨出大量经费加以整修。如圣彼得堡的彼得宫、普希金城、巴甫洛夫斯克、罗斯托夫、弗拉基米尔等地的古建筑都被以精湛的技艺陆续修复。以下是举世闻名的一些俄罗斯建筑:
1.克里姆林宫。
克里姆林宫这一世界闻名的建筑群,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誉。12世纪上叶,多尔戈鲁基大公在波罗维茨低丘上修筑了一个木结构的城堡——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就是从这个城堡逐步发展起来的。现在的红砖是1485—1495年兴建的。大致呈三角形。宫墙全长2235米,高5米~19米不等,厚3.5米~6.5米,共4座城门和19个尖耸的楼塔。
着名的“克里姆林宫的钟声”,源于斯巴斯克塔楼上的自鸣钟,是1851—1852年安装的。与天文台的校时钟相连,报时最准。塔楼67.3米,下面的大门是进入克宫的主要通道,不过,过去所有进门的人应脱帽,否则就会被罚鞠躬50次。
克里姆林宫的西面,是亚历山大花园和无名烈士墓,很多新婚伴侣都来这里献花。现在又修建了马涅什地下商场和广场,与花园浑然一体。喷泉、雕塑随处可见,无名烈士墓则显得庄严肃穆,修建于1967年胜利节前,是为了纪念二战中牺牲的人们。墓碑上的长明火,自点燃一直燃烧到今天。墓碑上刻着:“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世长存。”外国领导人来访,都要到这里来献花。此外,还有国家一号岗的换岗仪式也是吸引游人的观赏内容。
参观克里姆林宫,需经过“库塔菲娅塔楼”。首先看到是会议大厦,这是一座现代化的建筑,有6000个座位,内部装饰豪华气派,除开会外,也是高水平演出的地方。再向前走,您会看到炮王和钟王。炮王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炮重40吨,炮口直径0.92米。炮前堆着4个炮弹,每个重2吨,炮架上有精美的浮雕,有沙皇费多尔的像。由于太重太大,从未使用过。钟王,当之无愧,重202吨,高6.14米,直径6.6米。比北京永乐大钟重四倍半。花了两年时间于1735年铸成,可是由于大火,钟上掉下来一块就重11.5吨。钟上铸有沙皇阿列克谢伊和皇后安娜的神像等。钟王旁边是白石头建成的伊万大帝钟楼,高达81米,过去是莫斯科的最高点。楼内悬挂着十几个大小古钟,每当敲响时,很远都能听到钟声。
再往前走,就是教堂广场,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广场。有5个顶的白石头教堂是圣母升天教堂,历代大公和沙皇在这里举行加冕礼。建于1480年,由意大利建筑师修建。广场的右边是天使报喜教堂,又名布拉戈维先斯基,靠近莫斯科河畔。规模不大,却最具魅力,是皇室家用礼拜堂,也是举行皇族婚礼的地方,里面保留着俄罗斯最古老的圣像壁画。
对面的天使教堂是君王们的陵寝。迁都彼得堡之后,历代皇帝改葬在彼得堡的“彼得保罗大教堂”。大克里姆林宫是历代沙皇的皇宫,圆顶上插着一面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现在这里是俄罗斯总统办公的地方。再往下,是兵器馆和钻石馆,实际上是俄国历代沙皇贵重物品陈列馆,建于1851年。过去曾是制造和存放兵器的地方。着名的藏品有王冠、纯金权杖、权标,伊凡雷帝的象牙宝座,沙皇阿列克谢伊的钻石宝库,以及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婚礼长裙,镶满宝石的马鞍和马刀。还有一本17世纪的“圣经”,银制封皮上镶有3017颗宝石等。这些藏品件件价值连城。
2.伊萨基耶夫斯基大教堂。
位于圣彼得堡市中心的伊萨基耶夫斯基大教堂,是世界第三高的圆拱形建筑物。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和佛罗伦萨的花之圣母大教堂并称为世界四大教堂。教堂宏大的规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堂高102米、长112米、宽100米,整个建筑可同时容纳1.2万人。
教堂于1818年开工,1858年完工,历时40年,用工44万人。由法国着名建筑师奥古斯特·蒙斐朗主持设计建造。建筑物上方装饰着神话故事中的寓言人物雕像,他们各代表着信念、睿智、力量、平等。有趣的是这几座雕像的形象造型,与沙皇之妻及女儿们的外观面貌十分相似。装饰于圣依萨教堂四边,三角楣的半浮雕,由雕塑家拉曼扎诺夫及扎列蒙完成;教堂的四面各有16根巨大的石柱,成双排托起雕花的山墙,每根石柱就重120吨。四面的柱廊建完后砌墙,再竖起上层的细石柱,最后覆盖上圆顶,整个建筑蔚为壮观。最艰巨的工程就是在43米高的圆顶周围放置24根细石柱,每根石柱高13米,重67吨。
大教堂外墙用灰色大理石贴面,内部装饰用了大理石、斑岩、玉石、天蓝石等材料,装饰用黄金就达410公斤,其中,仅穹顶外部镀金就用了100公斤黄金,教堂自1858年建成后,一百多年来没有重新镀金,但穹顶依然光彩夺目,大教堂在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严重破坏,战后用了20年才修复。现在光洁的花岗岩石柱上仍弹痕累累,但没有进行修补,目的是让后人不要忘记过去。
伊萨基耶夫斯基大教堂现设有博物馆,游人参观完博物馆后,还可登上大教堂的屋顶,登高望远,圣彼得堡市的美景尽收眼底。
依萨广场是涅瓦河左岸众多广场及综合建筑物中,最雄伟壮观、气势庞大的广场,它是彼得堡建城初期三个最主要的区域之一。此区曾为海军军区的造船厂,为了运输方便特别建造了两条穿越广场的大街:大海街与小海街。围绕在广场四周的建筑物,代表着彼得堡各种不同时代特有的建筑风格;所有的这一切正说明着依萨广场是圣彼得堡这三百年来最好的历史文化遗迹见证。依萨教堂是整个综合广场之中心及精神所在,广场及教堂名称来自于圣徒依萨之名。
由于彼得大帝的诞生日正巧为圣徒依萨的纪念日,故在俄罗斯的历史上,5月20日视为重要的节日之一,并依照传统,每年举行重大的庆祝活动。由于这个典故,依萨广场成为了象征帝国之都的化身,而广场上的圣依萨教堂,则为俄罗斯帝国中最重要及最隆重的宗教圣地。由着名建筑师尼古拉·耶菲蒙夫于1844—1853年兴建而成的市议会大楼,坐落于教堂正对面,介于此两栋建筑物之间,矗立着由彼得·柯楼特所设计的沙皇尼古拉一世骑马铜像。19ll—1912年之间,在整个广场里面,新添了两栋新的建筑物——德国大使馆(建筑师别廉斯)及《雅士多尼亚》饭店(建筑师费多尔·黎德瓦列)。第一栋建筑物,以其富丽堂皇的外观设计为特色:《雅士多尼亚》饭店则采用圣彼得堡式的“新艺术”建筑风格兴建而成。
3.彼得堡夏宫。
正式名称为彼得宫,坐落在芬兰湾的森林中,距市区29公里。该宫是历代沙皇郊外别墅,系彼得大帝1710年建造,占地800公顷,建筑豪华壮丽,被人称为“俄罗斯的凡尔赛”;该宫的主要建筑有:大宫殿、下花园、玛尔丽宫、奇珍阁、亚利山大花园和茅舍宫等。
大宫殿是一座宏伟的两层建筑物,建于1714—1724年,1747—1757年重建,二战期间遭到德国军队的有计划的破坏,而苏联的工匠艺人们几乎是奇迹般地将它从一片废墟恢复到今天向世人展示的光芒四射的建筑整体,现保留了彼得大帝的橡木书房和通往书房的橡木楼梯;大宫殿内外装饰极其华丽,两翼均有镀金穹顶,宫内有庆典厅、宴会厅和皇家宫室。1763年瓦廉德拉蒙,采用真正的中国漆屏风和家具,布置成充满东方情趣的中国厅。
大宫殿前是被称作大瀑布的喷泉群,大瀑布分左右两边,从七层台阶上奔流下来。这里有37座金色塑像、29座浅浮雕、150个小雕像、64个喷泉及两座梯形瀑布;下面是一个半圆形的水池,中央是“掰开雄狮大嘴的参孙”的雕像,为下花园中最大的喷泉;参孙像是1802年由戈斯罗夫斯基制作(高3.3米,重5吨),但现在这一座是1947年重新修整过的,涂了一层金箔。从狮子口喷出的水柱高达22米,是全宫最大的喷水柱;它象征着俄国在1700—1721年北方战争中的胜利。大瀑布有参孙运河直通海湾,运河两岸有32个大理石石杯,排成两行,喷泉从杯中飞溅,水源则来自附近的巴比贡山(海拔100米)。
上花园占地15公顷,比下花园高出18米。树木、草坪呈几何状排列,纵横交错,其间池水潋滟,景象开阔,有着名的时喷泉、尼普顿喷泉。大门外不远处,就是圣保罗信使教堂。
下花园依傍大宫殿呈扇形向芬兰湾展开,并以大宫殿前的水道为界分为东、西对称的两部分,占地102.5公顷,有150个喷泉,2000余个喷柱,其中有两个梯级瀑布,东有棋盘山瀑布,系以黑白大理石沿坡铺成棋盘形台阶,最高的泉口饰有3条中国龙,水流两旁皆立有希腊天神大理石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