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后,由于疲劳过度而患神经衰弱症,病愈之后便着手创作新的钢琴协奏曲。1901年,他完成了驰名世界乐坛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这部协奏曲的结构完整,旋律优美动人,乐曲充溢着俄罗斯淳朴、粗犷、热情和明朗的特点,并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它显示了拉赫玛尼诺夫已经掌握了俄罗斯音乐的真谛。这部作品的首演获得巨大成功,作者从此摆脱了过去失败的阴影。自1905年起,他被任命为莫斯科大剧院指挥,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主要有《第二交响曲》《第一钢琴奏鸣曲》和交响诗《死岛》。1908年,由作者指挥《第二交响曲》于彼得堡首演。同年还因演奏斯克里亚宾的第四交响曲《欢悦之诗》(又译《狂喜之诗》)而获格林卡奖。1909年,他访问美国。在美国他除了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出外,还以钢琴家的身份在美国各地公演,此外他还完成了《第三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自认为是“专为美国创作的”,可是从这部协奏曲当中,听不出美国音调,应当说他是第二协奏曲的继续,但其效果较第二协奏曲稍有逊色。这部作品在纽约首演时他亲自独奏。
从1910年回到祖国至1917年间,拉赫玛尼诺夫大部分时间居住在莫斯科,在此期间他多次指挥莫斯科爱乐音乐会,完成了交响曲《钟声》,并担任俄罗斯皇家音乐协会副主席,他在俄罗斯音乐界的声望日高。1917年11月,苏维埃政权建立以后,他踏上了流亡生活的旅程,从此再也没重返祖国,于1943年在美国逝世。
拉赫玛尼诺夫亡命海外时,先是在巴黎作短期停留,1918年11月11日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第二天,他到达纽约,从此便定居美国。此后,他便以钢琴家身份活跃于各国乐坛,每年1—4月在美国各地演出,夏天去瑞士卢塞恩湖畔的别墅度夏,10—11月到欧洲各国演出。声名显赫的拉赫玛尼诺夫在这一时期,是演奏最活跃、最辉煌的时期。他演奏技巧精湛,对贝多芬、舒曼、肖邦、柴可夫斯基等人的作品给予正确的诠释,这使他博得全球音乐界的一致赞扬。1934年,拉赫玛尼诺夫在美国创作了着名的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狂想曲》,这是根据意大利小提琴家和作曲家帕格尼尼24首小提琴随想曲的一个主题而创作的,这部乐曲被认为是作曲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风格自始至终没有改变,他一贯沿着俄罗斯音乐传统即音乐史上的莫斯科乐派的方向前进。他继承和发扬了柴可夫斯基的抒情性和塔涅耶夫的严格的古典主义乐风,也有西欧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气息,并具有巨人李斯特风格的强烈效果。但拉赫玛尼诺夫始终保持着19世纪浪漫主义艺术观,他是以俄罗斯最后一位浪漫主义作曲家而闻名于世。拉赫玛尼诺夫逝世前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紧张时刻,他不顾衰弱的身体,在美国进行巡回演出,把所得报酬用于战时救济。遗憾的是这位国际着名的音乐家流亡国外以后,始终未能重返祖国,而他的音乐生涯却是与俄罗斯紧密相连的。
5.音乐天才肖斯塔科维奇。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1906年9月25日生于彼得堡一位化学工程师家庭。他自幼显示了突出的音乐才能,9—11岁时就已经学会作曲,并且小小年纪就关注社会问题,他最初的作品有钢琴曲《自由颂》《纪念革命烈士的葬礼进行曲》等。14岁时入彼得堡音乐学院,主攻钢琴(指导教师尼古拉耶夫)和作曲(指导教师施坦伯格)专业。在校期间除了系统地钻研了西欧和俄罗斯经典作曲家的创作外,尤其对19、20世纪之交的着名作曲家马勒、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的创作发生浓厚兴起。1923年和1925年先后以钢琴和作曲专业毕业。他的毕业作品第一交响曲的演出获得很大成功,使他在国内外一举成名。1927年参加华沙第一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获荣誉奖。
1927—1940年是他在思想和创作上,从探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他起初的一系列作品陆续受到了挫折。他在自己的第二交响曲《十月献礼》(1927年)和第三交响曲《五一》(1929年)中,力求将当时最新的技法与革命的题材相结合,但是演出后,受到的批评远远胜过赞誉。他的讽刺歌剧《鼻子》(取材于果戈理的同名短篇小说,1927年),因为写作手法怪诞而受到冷遇。他的两部芭蕾舞剧《黄金时代》(1930年)和《螺丝钉》(1931年),由于以漫画式的笔法表现苏联现实生活,不被人们接受,演出遭到失败。最为严重的是,取材于列斯科夫的同名小说的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马克白夫人》(1932年)的问世,在国内外获得广泛演出机会长达四年,其间,在受到一片赞扬的时候,突然遭到苏共中央《真理报》1936年1月28日的专论《混乱代替音乐》的严厉谴责。紧接着不到10天,《真理报》2月6日又发表另一篇专论《舞剧的虚伪》,对他的第三部芭蕾舞剧《清澈的溪流》(1935年)作了完全否定的评价。这一连串的打击,使他的精神几乎完全崩溃。慑于当时的社会压力,他不得不取消已经开始排练的第四交响曲(1936年)的演出。
然而,他同时期的其他音乐创作则获得了广大公众的赞誉,包括为若干苏联经典影片,如《迎展计划》(1932年),三部曲《马克西姆的青年时代》(1935年)、《马克西姆的归来》(1937年)和《维堡区》(1938年),《伟大的公民》(1937—1939年),《带枪的人》(1938年)等写的音乐,还有“用创作来回答”对他的批评的第五交响曲(1937年)、钢琴五重奏(1940年)等作品。这些音乐创作,以大众化的音乐语言和鲜明的艺术形象,反映了人们丰富的精神生活,也表达个人对现实生活的真切体验,深受人们的欢迎。此外,他为西欧古典剧作《哈姆雷特》(1932年)、《人间喜剧》(1934年)、《李尔王》(1940年)等写的配乐,以强烈的悲剧色彩而扣人心弦。
20世纪30年代末苏联发生的“肃反”扩大化,殃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场灾难在肖斯塔科维奇的心灵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记。他的若干亲朋好友先后因莫须有的罪名而遭到了迫害,其中最突出的是同他有忘年之交的红军元帅图哈切夫斯基被诬告为德国间谍而突然被处决,同他在艺术上有密切合作关系的着名话剧导演梅耶尔霍德也突然消失,这一切使他的思想情感受到了深深的伤害。
从1948年开始,肖斯塔科维奇在写了一些易于为听众接受的器乐曲,如管弦乐《节日序曲》(1954年)、《第二钢琴协奏曲》(1957年)、电影音乐《攻克柏林》(1949年)、《牛虻》(1955年)等作品的同时,还写了大量的声乐作品,其中以清唱剧《森林之歌》(1949年)、无伴奏混声合唱套曲《十首诗》最具代表性。此期间创作的主要音乐体裁仍为交响曲,包括以反侵略和反暴政的人道主义为基本主题的《第十交响曲》,描写俄国第一次革命历史画面的史诗性的《第十一交响曲》(1955—1957年),思想性与艺术性同前者相仿的《第十二交响曲》(1961年),以及开拓声乐——器乐交响乐新篇章的《第十三交响曲》(1962年)和声乐交响诗《斯捷潘·拉辛的死刑》(1964年)。其中,因《第十交响曲》和《第十三交响曲》以其犀利的笔触针砭时弊而几经磨难。
1965年,肖斯塔科维奇进入了他的创作晚期,虽然年迈体弱疾病缠身,但他仍以坚强的毅力写出了他最后的27部作品。其中有人生哲理题材的,如以死亡为中心内容,鞭笞邪恶、暴政,赞扬正义、民主和艺术创造不朽的《第十四交响曲》(1969年)、对人生旅程的回顾和思索的充满悲剧性冲突的《第十五交响曲》(1971年),以及以《浪漫曲七首》(1967年)为代表的7部声乐套曲和5首弦乐四重奏(第11~15首)等各具特色的作品。
肖斯塔科维奇还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1949年3月,他出席了在纽约召开的保护世界和平文化科学会议,并出席了翌年在华沙召开的保卫世界和平大会,还在这次会议上以苏联代表的资格发表了演说。1953年,他荣获国际和平奖。
(第四节) 色彩斑斓的绘画艺术
俄罗斯的绘画有悠久的历史,不过,只有在基督教传入以后,由于拜占庭艺术的影响,俄国才开始有镶嵌画、壁画、圣像画、细密画等几种主要形式。17世纪,俄罗斯绘画开始摆脱中世纪艺术的束缚,不再囿于宗教圣像题材,而致力于表现现实世界,力图如实地反映生活。18世纪,由于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肖像画备受重视,出现了忠实地描写人的个性特点的画家。19世纪上半叶,俄罗斯绘画艺术中现实主义逐渐取得主导地位,圣经神话题材逐步为世俗生活题材所代替。由于解放运动的发展和文学运动的影响,表现人民觉醒、揭露农奴制腐败成了19世纪上半叶绘画的重要主题。
19世纪60年代民主运动的高涨,对俄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1863年,一批有才华的美术学院高年级学生同只准画神话和圣经题材的学院传统相决裂,退出美术学院,单独组织起来,研究现实主义绘画艺术,成立了彼得堡的“自由画家协会”,后来在1870年改组为“巡回展览派画家协会”。19世纪60—80年代俄国最着名的画家大多属于这一派。“巡回画派”画家提倡面对现实,主张艺术要有思想性,绘画艺术应该参加改造现实生活的斗争。他们的绘画不但揭露和讽刺俄国统治阶级,表现城乡贫民的苦难生活,而且创造了一批为争取新生活而斗争的革命者形象。
1.古典主义画家克·普·勃留洛夫。
克·普·勃留洛夫(1799—1852年)是古典主义最着名的代表,但他将浪漫主义特征带入了俄罗斯古典主义绘画。他在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师从伊凡诺夫,1822年赴意大利学习,意大利古代艺术和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光辉成就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827年他赴庞贝古城遗址考察后,于1833年完成了名作《庞贝的末日》,这幅画气势磅礴地表现了庞贝城被毁灭的惨剧中最高潮的一瞬间,表现出当时比人的死亡更为严重的事情——时代的灭亡,旧世界的倾覆,塑造了具有高度戏剧性的造型美感,其创作方法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原则。作品为他和俄国赢得了声誉。普希金评价这幅画堪称“俄罗斯画坛的初日”。
勃留洛夫精通肖像画、历史画、风景画,是一位优秀的多面手。19世纪20年代,勃留洛夫在意大利倾注大量创造性的灵感和技艺于素描和风景画中,《意大利的早晨》《意大利的晌午》都以高度的技巧刻画出光亮和影子。勃留洛夫创作的肖像画集中体现了他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人物个性的才能,代表作有《考古学家兰奇像》《画家耶宁柯像》等,其中《自画像》达到了深刻的心理刻画水准。
1836年他载誉回到了阔别十余年的彼得堡,并被皇家美术学院聘为教授,他的绘画体裁多种多样,兼风景、风俗、肖像、历史题材画家于一身,如以东方题材创作的《土耳其妇女》虽属风俗画,但仍可以看到学院派统领全幅的功力,画面用土耳其的服饰和布景展现了独特的东方风情和韵味。
2.列宾与《伏尔加纤夫》。
1844年,在哈尔科夫附近的丘吉也夫城一个殷实的家庭里,诞生了一个在几十年后对俄国艺术产生重大影响的孩子。他的名字叫做伊利亚·叶菲莫维奇·列宾。当他的父亲被征入伍后,这个家庭的生活就陷入了贫困之中。
由于家庭的贫穷,全家挨饿是常有的事。所以有时哪怕只是弄到一片很咸的黑面包,大家吃起来也是津津有味。列宾的祖父和父亲都经历过贩马生涯,所以他从小就与下层人民有过比较广泛的接触。列宾在当地的地形测量学校接受初步教育后,对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向往艺术,于是,他到当地一个圣像画家那里学画,但他并未局限于他的主人与老师希纳科夫教给他的画圣像画的艺术。丘吉也夫城另外一位有才能的画家别尔萨诺夫的作品也深深地感染了他,这样,他不仅按照圣像画家的要求画宗教画,也画些肖像画。
1863年,列宾靠他的积蓄前往俄国首都彼得堡求学。他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彼得堡火车站的月台;好不容易找到了位于瓦西里耶夫岛涅瓦河岸街的美术学院。他兴奋地绕着美术院的围墙兜了好几圈,内心充满着幸福感。列宾毅然决然地报考了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翌年被正式录取。他在美术学院上学时,画了两方面内容的画。一种是由学院指定的,为参加大金质奖章竞赛而画的;另一种是按照自己的愿望画的。前一种画的题材来自福音书,后一种画的题材来自生活——沿着涅瓦河散步时看见的难以忘却的场面。
1871年,列宾的毕业创作《伊阿亦拉女儿的复活》画面十分动人:在半暗的、只有几支昏黄烛光照耀的房间里,在死一般静寂中,人们在期待着奇迹的到来。基督神态的庄严和老父紧张、焦虑的表情,构成了整个画面肃穆的气氛。躺在高台上,身上罩着白色被单的伊阿亦拉女儿披着长发,戴着花冠,仿佛正在沉睡。这幅作品创作的意境是由列宾童年时代看到姐姐乌斯佳之死的印象而来,因此画面显得特别真切而令人感动。
与此同时,列宾正在酝酿着另一张画,这是一张日后使他一举成名的传世之作。有一次,他与萨维茨基一起沿着涅瓦河往上游步行。画家在城市郊外,看到一些有宽台阶向下直达河边的豪华别墅,还有衣着华丽的小姐,这一切显得生气勃勃。忽然,在这一豪华的场面中,列宾第一次看到拉着拖船沿涅瓦河逆流而上的一批纤夫。这些画面在他的心中翻腾:一边是给太阳晒黑的、衣衫破烂的、肮脏的汉子;而另一边则是一些快乐的、悠闲散步的老爷、小姐。他画下了第一批速写,当然还需要长时间大量地写生,要反复地熟悉纤夫们真正的家乡——伏尔加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