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郑成功是决定在元宵过后,再送郑秀文去习武的,但在她一再要求下,郑成功于是提早就将她送到福建东山岛去习武了。
郑秀文走后,郑经还闷闷不乐了几天。
看到儿子郑经这幅模样,郑成功更加确定自己的决定是对得!
郑经是自己重生前就已经存在的儿子,而郑聪却是自己重生后才有地,这让郑成功内心无可避免地就偏向了郑聪,对他多了几分偏爱。只是郑成功也知道在中国,自从周朝开始确立地嫡长子继承法,是牢不可破地。如果贸然去破坏,必然会导致自己与整个思想文化界为敌。所以为了避免内耗,不让郑家****,同时也为了不让自己重蹈唐太宗李世民、明神宗朱翊钧的悲剧,郑成功决定尽早将郑经当做接班人培养,也免得自己手下有非分之想。
年初十一,郑成功带着郑经亲自去拜手下文官之首的路政飞、卢若腾两人为师。
能请到他们两个可是费了郑成功老大功夫,年初八,郑成功上门开口请求时,路政飞两人一开始都以为是教郑经四书五经,看在郑成功面上,他们都欣然答应。但一听到郑成功要求他们只教导《孟子》、《尚书》、以及兵家、法家等这些实用性地学说,不需要教修身养性,诸如《论语》、《诗经》《礼记》等经书时。
路政飞、卢若腾两人当时可是立马黑下脸,甩头走人的,走得时候还不忘念念有词地喝道,误人子弟、子不教父之过之类的训辞。
最后还是郑成功追到他们家门,死皮赖脸、说破嘴皮子,用乱世安身之道才求的他们勉强同意,但也只肯做郑经的讲师。
解决了郑经的问题,郑成功有了空闲,想到自己看中的手雷、地雷等武器。云霄一过,郑成功忙去冯澄世那边询问手雷、地雷的进展情况。
郑成功骑马去到军营后的那座荒山下一座不起眼的石屋,这是郑成功新成立的火器武备局,主要负责火器的研发。火器武备局首要负责人是冯澄世,他管领数十个木匠铁匠。
等郑成功在石屋内见到冯澄世时,差点认不出他来。
原本一贯要求衣着严谨,连三缕长希都打理的非常整洁,面目清雅的冯澄世。此时却是……郑成功都不知道该怎样形容了。
面色枯黄,衣衫凌乱不堪之外,还多有破洞,眉毛烧焦了一些,更糟糕的是他三缕胡希竟然给烧断了一缕。
郑成功看得目瞪口呆,指着冯澄世吃吃地说道,“亨臣兄,为何如此…….”
冯澄世苦笑了下,抱拳说道:“澄世失礼了,还请大将军见谅!”
冯澄世旁边的一副手忙解释道,“大将军,我等研制大将军您所绘制的手雷等。只是不知何缘故,不管怎样去制造,总是达不到大将军的要求。为此冯先生连日来遍寻书籍,甚至亲自参与制作,才得以制成。只是今日工匠技师安置火药时,不小心着火,地雷爆炸,差点害死冯先生。让冯先生受此遭难,是我等不是,请大将军责罚。”说完伏地不言,静候郑成功的发落
听到副官的解释,冯澄世怕郑成功责备他们,忙说道,“不管他们的事,是我自己不小心造成的。与他们无关。还请大将军不要怪罪!”
郑成功看了看邋遢的冯澄世,又看了看伏地的副将,郑成功仰天长叹道,“能得诸位之助,何愁大事不成。这并不是你们的错,是我没有考虑周全。明知火药等有危险,却没有多加安全措施。天幸亨臣兄等无事,不然大木于心不安。”
郑成功扶起那副手,问道,“非你之错,快快请起。你是哪里人士,为何之前我没有见过你的。”
给大将军亲手扶起,那副手傍徨地说道,“小的是福建莆田一铁匠,得冯先生看重,委任为副手,管领所有铁匠。”
“哦,如此就劳烦你等用心帮我铸造利器了。对了,听你之言手雷、地雷已经制造好了,快快让我看看!”
“是,大将军。”说完,忙让其他的工匠铁匠们将那些东西拿给郑成功过目。
手雷、地雷放在一张长桌上,郑成功一一仔细地观察了。
手雷有两种造型,都是郑成功从影视上看过的二战时期的手雷造型。不过不管是那种类型,现阶段,冯澄世都只是带人研制出要用信香点火的手雷。而不是那种一拉引线,就可以引爆的手雷。
一种是有一个铁制的三厘米高、直径为三厘米的圆柱体,外加竹制的三厘米长,直径为二厘米圆柱体手柄的手雷。
另一种是两头小,中间大的菠萝型手雷,高四厘米,中间最大直径为三厘米。这种手雷又有全瓦制,和全铁制两种。
地雷,在冯澄世连日翻寻书籍,再加上工匠铁匠们的帮助,也终于将戚继光派人研制的地雷还原出来了。
地雷以生铁铸,空腹,分两种型号,大的直径十一厘米、重一点七公斤,小的直径为八厘米厘米、重零点八公斤,球体表面有数个突出台体,高约零点六厘米,直径约一厘米。地雷外壳中间有一直径约一厘米的圆型小孔,用以装火药和引爆火药捻。
将火药等放进去,用药杵压实,内装碎石,随铁。将引线贯穿内外后用黄泥密封。数十个地雷外用长线穿一火槽,悉数埋入坑中。火槽中安置有一套传动机构,外加一钢轮和火石。这种装置提高了地雷引爆时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当敌人路过时,踩到,或者是绊倒了绳索时,传动机构当中的坠石下落,带动钢轮转动,与紧贴着的火石急剧摩擦,产生火花,点燃火槽,进而引爆地雷。
据《筹海图编》《练兵实纪·杂集》《武备志》等书记载,明军所用的地雷有十多种。按引爆方式区分,有燃发、拉发、绊发、机发等。其布设方式,除单发雷外,还有利用一条引信控制爆炸的群发雷,一个母雷爆炸引爆若干子雷的“子母雷”。根据作战需要,还可将地雷设置在车上、建筑物内或用动物运载地雷冲阵。
只是时间紧迫,冯澄世等人暂时只研制了“群发地雷”一种。
不长的时间,郑成功便看完,问道,“有没有试验过他们的威力!”
冯澄世忙回答道,“回大将军,有。”
“哦,让我看看到底威力如何。”
“是!”
郑成功派出了之前因为没有跑得及,而给爆竹炸晕了那个虎卫营士兵,他的右耳在最后一次爆炸中震聋了。
郑成功这次将他派出继续试验手雷、地雷,一来他经验比较丰富,二来是他受过伤,会比别人更懂的要谨慎小心,能更好地保护好自己。
继续在原来的地方试验,继续是用木板测试威力。待他将两种手雷,一一试过后,郑成功回忆了上次试验的情况。将火药换成军用的,威力是好了很多,但还是没有达到郑成功想要的那种效果。
换成群发地雷,冯澄世拉来了一头早已经准备好的猪。在鞭子声中,猪朝着地雷跑去。
猪碰到了机索,紧接着连续的数十声“碰”,荒山震荡,火焰冲天,碎石铁片狂飞,半山腰被整片尘土浓烟包围。
郑成功等人离得远远地,还是给弄得灰土灰脸,个个不住地咳嗽。好不容易等这阵烟尘散去,郑成功忙走上前查看爆炸后的效果。
猪是死透了,但没有炸碎,而是给碎片割死的,猪身上很多保存完整的部分还可以拿回去做菜。
这么多地雷分散开来威力还不如上次一箩筐爆竹爆炸的威力来得那么猛。看到这种情况,郑成功背着手走来走去,心里没个头绪。
郑成功一边走,一边思虑着。是哪里出错了,不该是只有这种威力的!到底是哪里出错了?郑成功心里阵阵烦躁,正当他低头思考时,正好看到地上爆炸开来弹出的地雷外壳碎片。
郑成功俯身用手拿起一大截外壳时,那外壳边缘流出了一些没有烧尽的火药。火药本该是黑色才对,但郑成功却看到当中有一些火药是土灰色,而且一部分火药呈米粒大小的颗粒状。
郑成功看到那些火药颗粒时,眼睛瞪得大大的。这是什么火药,莫非这就是明朝时候的火药。他捡起那火药颗粒,拿近仔细查看了,然后用手指一捏,感觉很粗糙。再伸过来,闻了闻,一股刺鼻吭腔的气味顿时让郑成功一阵反胃,这火药里面都加了什么啊。
郑成功忙用手挥了挥手,好让自己能呼吸点新鲜空气。等他喘过气时,忙问冯澄世,“这火药是大明的标准军用火药吗,这里面都加了什么?”
听到郑成功的质疑,冯澄世忙回答道,“回大将军,这确实是我朝军用的火药。当中按各种用途,加有硝石、木炭、硫磺、石灰、松脂、竹茹、桐油、黄蜡、沥青……”
听到冯澄世的解说,郑成功脸都青了。这都什么跟什么,虽然老子当年理科不行,但好歹也知道火药只是用硝石、硫磺、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就能得到,而是不加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鬼东西。妈的,怪不得味道这么鬼怪,怪不得威力这么糟糕,原来是不得其法。
郑成功忙打断冯澄世,说道,“亨臣兄,暂且停止在手雷、地雷当中加入旧式火药。现在我给一个新的命令,给我改良火药。新的火药当中,六七成的硝石,一二成的硫磺及木炭,具体怎样的比例才能配成威力最强的火药,这就要劳烦你等去尝试。等新的火药制成之后,再放入手雷、地雷当中,到时威力必然能大大增强!”
一直以来的火药配方被郑成功缩减至只有三种原料,就算他贵为大将军,冯澄世也不禁要问道,“大将军,这种火药能成吗,您是从何得来的?”
听到冯澄世的疑问,郑成功额了一下,这该怎么解释!难道能跟你说老子是从后世来的吗?
郑成功沉吟了一会,面不红心不跳地说谎道,“这是我得一高人指点,所获得的配方。你们照此研制,最后不成功,我恕你们无罪!”
冯澄世还想再问清楚点时,“大将军……”
郑成功不耐烦,强硬地说道,“亨臣兄照做即可,一且后果由我来承担!”
看到大将军是铁了心要这样干,冯澄世抱拳道,“我等尊令!”
自己身边不缺少冲锋陷阵的武将,懂治理的文官,唯独缺的就是军师,以及像冯澄世这般懂杂学的文人。为了保护好冯澄世,郑成功叮嘱道,“亨臣,记住那三材料每样都要提纯、磨成粉末状后,才混合配制火药,这样危险性小点。而且你只要统领武备局即可,危险的事就交个下人去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