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出众称之英,胆识过人谓之雄。缺乏胆识的人可能失败一千次,有胆识的人则只失败一次。大凡卓有成效的将帅型人才都知道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所说的“守护神”,那是潜藏于我们身体之内的“神灵”,它会不断地提醒人们:“一定要多加小心!”但是,只要决策是正确的,就没有任何理由因执行起来有难度,或因其麻烦而选择退却。
有胆有识,敢为别人不敢为之事
一个有胆识的将帅型人才,当面临困境的时候,不会垂头丧气;在遇到阻碍的时候,不会畏首畏尾;需要力排众议的时候,不会瞻前顾后。胆识是一个将帅型人才的精神支柱,也是一架通天梯,依靠它,我们可以所向披靡,战胜一切困难,赢得别人钦佩的目光,攀登到事业的巅峰。
有着日本“赚钱之神”之称的邱永汉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做生意,没有什么别的秘诀,只要有一笔可以牺牲的钱和一个敢冒险的胆子。”
我们还经常听到这样一句俗语:撑死胆子大的,饿死胆子小的。话虽粗俗,但道理却是明明白白,千真万确。在如今处处存在着竞争与机遇的社会,也必然存在着众多的风险,如果一个人缩手缩脚,前怕狼后怕虎,那么其带领下的团队将失去一展宏图的潜能,这家企业也必将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到发展壮大的机会。
换句话说,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只有具备勇气和胆识的人才能大胆去接受风险的挑战,也只有在这样的管理者领导之下,企业才有顺利发展的可能。
纵观古今,但凡有所成就、名垂青史,为大家铭记的人物都是有胆有识,敢为别人不敢为之事,收复新疆的左宗棠就是出了名的有胆识之人。
胆识是一个管理者的精神支柱,也是一架通天梯,依靠它,我们可以所向披靡,战胜一切困难,赢得别人钦佩的目光,攀登到事业的巅峰。
有胆识不仅要敢为天下先,敢于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且要做事果断。尤其是在面对困境,需要做出艰难抉择的时候,有胆识者不会因循守旧、畏首畏尾,而是果断地做出决策。
对于居于我国家电、通讯产业潮头的TCL公司,我们都不陌生。而对于其总裁李东生的大名,也算得上如雷贯耳。而这样一位成功的管理者、企业家却曾经发表过一篇《我为什么内疚》的文章。原因何在呢?
李东生提到其中三点原因:其一,公司里一些人的言行与企业文化不符,但他总是过多考虑企业业绩和个人能力,所以并没有阻止他们的行为,而是选择容忍,忽视这些与企业价值观相悖的言行;其二,一些能力出色的员工要辞职时,他内心很想挽留,但怕有失老板的身份,就任人才离去;其三,对于一些没有责任心,能力不出色的中层管理者,出于某种原因,他并没有将其扫地出门,而是继续让他们身居要职。
因为他的当断不断,公司内部的风气渐渐变坏,员工的工作热情日渐下降,公司的发展严重受到影响,也让一大批有潜能的新人停止了进步。
为此,李东生在他的另一本着作《鹰的重生》中,做了这样一个比喻:“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们可以活到70多岁。问题是,要活那么长,它们在40岁时必须做出一个困难却又重要的决定,就是改造自己。因为,当它们40岁的时候,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脯;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捕捉猎物;羽毛长得又长又厚,翅膀变得十分沉重,飞翔十分吃力。这时,老鹰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什么猎物都抓不到,活活饿死;要么经历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获得新生。”
TCL发展至今,李东生发现企业已进入了瓶颈,因此他深深体会到企业需要文化变革和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于是,他痛下决心要真正改变阻碍企业发展的行为和现象,让企业重获新生。
那些敢于冒险、不怕风险的人,往往都拥有敏锐的眼光。他们善于在风险中抓住机遇,也同样不会忽略机遇中的风险,从而为企业打造出一个美好未来的同时,也为个人进一步走向成功奠定基石。
一位畅销书作家对“胆识”一词下过这样的定义:“胆识就是需要力排众议的时候,就不会瞻前顾后;胆识就是发现百年难得一遇的机会,就不会犹豫不决;胆识就是对已经不能再用的人,就不会一再容忍,徒增困扰;胆识就是果断处置的当下,就不会畏首畏尾。”作为管理者,如果做事犹犹豫豫,畏缩不前,结果只能是自取灭亡。反之,如果像老鹰一样有胆有识,果断行事,就可以重获新生,搏击长空。
当然,要成为一个有胆有识的将帅型人才,还需把握以下两个关键点:
1.将那些缺乏自信的词语统统摒弃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管理者。如果一个人总是把缺乏自信的话语放在嘴边,那么就会越来越缺乏胆识。
例如,老总说:“老张,这个项目你来做,我想你不会让我失望的。”老张却说:“感谢老总的信任,希望能如您所说,我能够做到不辜负您的期望。”显然,老张是在“谦虚”地表示,自己可能做不好。试问,这样的话,有哪个老总愿意听呢?
再如,老板说:“陈经理,我决定升你做总监。”陈经理却说:“谢谢您的抬爱,可我怕我做不好。”相信老板听了这样的话,第一个念头就是:难道我看错人了?
因此,我们要敬告读者朋友,类似上面这种模棱两可的话不要讲。如果您的这种谦虚被外国老板听到,那么很可能就将交给你的任务取消掉。对于我们这种博大精深的谦虚美德,人家根本无法体会。
说到底,这样的话语,虽说表面看是一种谦虚,但实际上却能体现出,说者本身骨子里头是不自信的。所以说,一个管理者要赢得尊敬,获得赏识,一定要将这种看似谦虚的行为坚决摒弃,而将自己的专业和自信表现出来。
2.对自己已经决定的事,不要轻易反悔
象棋界有这样一句话:“起手无回大丈夫”,说的就是一步棋走下去,不管怎么后悔,也没有返回的道理,否则就不是“大丈夫”所为了。
其实,走错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如果能够走好下面的,胜算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即便真的输了,不是还有下一盘吗?
用下棋的道理反应于工作,其实是一样的。想要成为一名将帅型人才,很有必要培养自己“起手无回”的魄力和习惯,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要犹疑不定,对于已经决定了的事情不要轻易反悔。更何况,在工作中,为了一件小事就反反复复或随意推翻自己的决定,那显然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这样的管理者,又怎么能力服众人呢?
胆识源于顽强的意志力
一个有胆识的人,总是表现出敢打敢拼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内心深处那股顽强的意志力。在长时间面对生活、工作的挑战、磨炼、磨难中,有些人逐渐培养起了这样的可贵品质,让自己以及所带领的团队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能持续地坚持到底,直至走向成功。
美国第30任总统约翰·卡尔文·柯立芝在其晚年的人生回忆录中写着这样一段话:“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以取代顽强和坚韧。才能不可以——怀才不遇者比比皆是,一事无成的天才也到处可见;教育也不可以——世界上充斥着学而无用,学非所用的人;只有顽强和坚韧,才能无往而不胜。”
要想成为团队的带头人,要想带领团队更好地工作和生存,就要努力培养自己顽强的意志力,做好下属的“领头羊”,不断创造佳绩。
然而我们却常常发现,在工作中很多人会感觉力不从心,明明已经定好了的任务量却受到这样那样的因素干扰,经常无法按计划完成,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信念不足、意志力不够,用老百姓的话来讲,就是做事缺乏定力。
意志和毅力不是一种抽象的力量,它通过管理者的活动体现出来,是蕴藏于管理者的内心而直接体现在行动中的超人的品格。它具体体现在顽强性、果断性、忍耐性三个方面。
一个管理者的意志是否顽强,表现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迎难而上。意志顽强者,往往会困难越大,挫折越多,他的斗志越旺盛,干劲越足,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勇气和闯劲。我们来看一下丘吉尔的故事:
丘吉尔是英国着名的政治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三巨头”之一。他受命于危难之际,领导英国人民取得了抗击德国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在丘吉尔的一生中都抱着同一个信念,那就是:英雄创造了历史,而自己正是创造历史的英雄。他认为,自己命里注定要发挥杰出人物的作用。事实果然如丘吉尔所坚信的那样,他最终成为了英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因为他的存在,不仅挽救了大英帝国,而且与此同时也改变了世界的时局。丘吉尔以其远见卓识、深刻的分析判断力、坚忍不拔的意志、决胜千里的政治魄力和雄辩的演说能力,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光芒。
艾森豪威尔十分尊敬地赞扬丘吉尔的雄才大略说:“通过战时与他交往,我发现,对他来说,整个地球就像是一位智者的操练场地,这位智者可以力图解决海陆空部队部署这样的紧迫问题,而几乎在同一瞬间,又能探索到遥远的未来,仔细考虑参战国在今后和平时期的作用,为他的听众设计着世界的命运。”
虽然艾森豪威尔不是丘吉尔复制的将帅型人才,但他同样受到丘吉尔的影响,可见意志力在“复制定律”中的核心地位。
我们还会发现,在工作中,常会出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经常会进行就意志进行较量的局面。这种较量,有些是明朗化的,有些是具有隐藏性的,不易被发现。如果一个领导者的意志力不足,在较量中败下阵来,那么,即便他大权在握,他想要得到的结果,却未必可以得到。而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他的威信扫地,负面的影响非常大。反之,如果管理者的意志力足够坚韧,他就可以树立威严的领导形象,让下属心服口服。
程彬是公司的业务主管,有“铁面主管”之称,但凡是他下的指令和任务,很少有半途更改的情况出现。
程彬曾讲过这样一件事情:“四月中旬,鉴于公司前段时间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对销售政策作了重大调整。负责执行的几个员工对此非常不满意,他们来到我的办公室,讲了此事,并提出了政策修改建议。我的意见非常明确:政策绝对不能改!他们非常不服气,我就耐心地讲明了此次调整的原因:第一,从年初开始,我就在筹划新的销售方案,考虑是成熟而周全的;第二,公司前段时间的状况混乱不堪。严重影响公司的整体发展,从大局考虑,这次调整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第三,调整政策的出台,是经过了系统性考虑,作了整体协调安排,平衡与灵活性是兼顾的,没有死胡同。一个员工还是有些不满,他说,现在这个调整方案的争议很大,如果继续下去,恐怕会引起更大的问题。我告诉他,对于争议,我早就有心理准备,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公司中,但凡涉及利益之争,爹娘老子都有不认,此次割肉放血的调整政策,即便各别员工有过激行为,也是正常情况。对于争议的解决,我早就有预案。在我的强烈坚持下,调整政策得以实施,结果证明我的坚持是对的,这次的调整让公司的整体业绩上升了40%。”
程彬表示,从某个角度来说,主管与下属之间并不简单的是管与被管的关系,彼此也会进行意志力的较量,不是你决定他,就是他决定你。身为管理者,一定要掌握主动权,让自己的位置稳如泰山。
意志力强的管理者,除了要在管理中有坚韧的精神,也要让自己真正养成坚忍不拔的性格。这样,无论在任何环境中,管理者都可以坦然面对,从容应对,否则,就可能因为意志力薄弱而吃亏。
有这样一个着名的生物学实验:
把鲮鱼和鲦鱼放进同一个器皿中,然后拿一块玻璃板将它们俩隔开。最开始的几分钟内,鲮鱼见身边有条鲦鱼,于是兴奋地向猛攻。可是经过几次碰撞,被玻璃板撞得晕头转向后,鲮鱼便有些垂头丧气了。这时候,实验者将玻璃板拿走,再看鲮鱼却已经没有了攻击的欲望,它对近在眼前的鲦鱼竟熟视无睹,哪怕肥美的鲦鱼在唇边擦过,它们也无进攻的动向。最后,鲮鱼被活活地饿死,而鲦鱼则因为有生物学家供给的鱼料而活得自由自在。
碰壁的鲮鱼之死,可以让我们从中悟出一些道理:鲮鱼的意志力薄弱,被一时的困境吓倒,从而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最终眼睁睁地看着食物饿死。而在工作中,有的管理者也在重复着鲮鱼的悲剧,他们工作之初时往往有一往直前的冲劲,一旦碰到困境也想去克服,但“攻击”了几次,就如霜打的茄子——蔫了。一次微不足道的困难或失利,就前怕狼后怕虎起来。这种缺乏“再坚持一下”的性格弱点,常常让他们与唾手可得的成功擦身而过,“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令人扼腕叹息。
任何一个成功者,无不具有坚强的意志力;而任何一个失败者,缺乏毅力则几乎是他们共同的特点。所以说,意志力这个东西,很重要,也很可贵。有了意志力,我们会克服恐惧、沮丧和冷漠;会不断地增加你应付、解决各种困难问题的能力;会将偶然来的机遇转变为现实;会帮助你实现他人实现不了的理想……因此,古今中外的先人、哲人、伟人、名人,都对它作了高度的评价:
宋代大文豪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开国元勋孙中山说:“最后的成功,归于最后的努力者。”
现代作家巴金说:“战士是不知道萎缩的。他的脚步很坚定。他看定目标,便一直向前走去。他不怕被绊脚石摔倒,没有一种障碍能使他改变心思。”
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那么,如此重要的毅力又该怎么培养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坚定的信心,产生意志力。
2.强烈的愿望,产生意志力。
3.明确的目标,有助于产生顽强的意志力。
4.有组织的计划,可以产生意志力。
5.积极行动,产生意志力。
当然,上面诸多有利于毅力培养的因素,不能只是头脑一热的短暂产物,只有使之成为融入我们思想和实际生活的习惯,意志力才能够真正培养起来,所以,克服消极的心理因素,来保证意志力力的培养,特别要注意习惯。
破釜沉舟,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魄力
翻开财富的名人录,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巨富都曾有相似的贫苦经历,同样他们也都有相同的破釜沉舟的精神。当机会摆在他们面前时,他们都会不惜一切代价抓住他,从而登上财富的殿堂。当你发掘机会的时候,就需要这样破釜沉舟、孤注一掷,别让机会就这么溜走。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从我们读中学甚至小学时,就对这句话不陌生了,它出自历史上有名的“巨鹿之战”,让人们感受到的,正是西楚霸王项羽敢于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