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哪吒》
出产地:中国台湾
出产期:1992年
导演:蔡明亮
主演:李康生
[故事]
主人公有两个,一个是辍学的学生小康,他不要念书,性格内向,几乎不说话。他的妈妈去为他求神拜佛,结果巫师说她的儿子是哪吒转世。其实这里的“哪吒”只是意味着叛逆和异类。还有一个是开着摩托车专门偷盗游戏机软件的阿泽,有一次他们在路上相遇,阿泽对小康父亲开的出租车划了一刀,被小康记恨在心,他一直跟踪阿泽,其间他看着阿泽泡妞,而自己又一无所获,因为嫉妒,小康又砸了阿泽的摩托车,并画了一个哪吒的记号。
此部片子在表现青少年阴暗心理方面非常到位,小康话语不多,却很会记仇。他是那种默默跟踪的类型的,但他的张力和爆发力正是体现在这种沉默乃至沉闷的气氛中。片子的最后阿泽和他的搭档阿桂在贩卖软件时被殴打成伤,那种痛苦和无奈,表现得既节制又很张扬。在片子里阿桂对阿泽说“我们离开这里好不好?”阿泽问她“我们去哪里呢?”
[私人鉴定]
“我们去哪里呢?”
阿泽问得好。
他们无处可去。一个社会让青少年无处可去,这仅仅是青少年不学好的缘故吗?显然不是。这个片子差不多奠定了蔡明亮电影的美学风格,比如说在影片的类型上,绝对不是娱乐的;在感官上差不多是沉闷的;在演员上,每一本都是以李康生为主角。李康生的气质上有一点猥琐的成份,这也正符合蔡氏电影的需要。当然这对李康生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了,比如我就没有看到过他在其他导演那里的演出风格,也许蔡氏的印记太强烈了吧。
一般来说,表现“有毛病”的人群比较容易出戏,但是在有毛病中又是孤僻怪僻一族的,就不太好表现了,但这恰恰是蔡明亮电影的价值所在。
《危险小天使》
出产地:美国
出产期:1994年
导演:约翰·于伯
主演:麦考利·克金、伊利亚·伍德
[故事]
男孩马克的母亲去世后,马克一直沉浸在悲痛中出不来,父亲怕他产生心理疾病,也因为工作忙,所以在寒假里把他送到他叔叔家玩,还为他请了心理医生。叔叔家有两个玩伴,年龄相仿的享利和他的妹妹。一开始,马克就发现享利有很多怪异之处,他有一个自制工具的小木屋,里面有他自制的弹射的武器,有一次他射死了一条狗,并且把他扔进了深井里,这让马克感到很不安。享利还自制了一个玩具人,将他从高速公路的车上扔下去,结果造成了十辆车相撞的事故。渐渐的,马克知道了享利原来还有一个弟弟叫理查德的,是在家中的浴缸里洗澡时溺死了。为此享利的母亲一直指责自己,而马克在享利的言谈举止中觉得弟弟很可能是享利害死的,因为他自私,同时也不喜欢妹妹。有一次他带妹妹去滑冰,结果在快速滑行中,他把妹妹扔向了薄冰区,妹妹掉进了冰窖里,幸亏抢救及时,妹妹才没有危险。马克不得不把这一切告诉婶婶,叔叔和婶婶都认为马克出了很严重的心理疾病,因为这是很明显的诬告。但是当享利的母亲走进享利的工具房时,她似乎有点相信马克的话了,在那里发现了她一直在寻找的理查德的玩具,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她决定好好地跟儿子谈一次。而这个时候的马克已经被叔叔关在了屋子里,他预感到婶婶的危险,于是破窗而出。享利终于对母亲说了,“弟弟是我杀的又怎么样呢?”并且还把妈妈也推下了悬崖,幸好被树技挂住,这个时候马克赶到,跟享利在悬崖边上搏斗了起来,正当两个人要滚下悬崖之时,刚好被爬上来的母亲一手一个拉住,但是两个人都已经悬空了,靠一只手无论如何也拉不上来,只有放掉一个才能拉起另一个,马克和享利都“妈妈”、“妈妈”地叫个不停,母亲没有办法,最后才能放弃他亲生的儿子享利,救起了马克……
[私人鉴定]
这是一本涉及到心灵恶的电影,而且这个恶的心理动机,仅仅是由于享利看不惯弟弟和妹妹,或者说由于他们的存在,他在父母心中的爱就不完整就打了折扣了。如此严重的心理疾病没有人能知道,却被认为是“有病”的马克看了出来。影片的高潮无疑是最后的一放一救,母亲放弃亲生儿子享利救起了侄子马克。影片的结尾有马克的内心独白,他说他不敢相信,如果让享利的母亲重新选择一次,她又将作如何的选择?
这是一本看着非常紧张且有点惊心动魄的影片,因为将少年之罪这样来表现,我还是第一次看见。本片的另一个看点,那就是两位童星的表演。享利的扮演者麦考利·克金一直是演可爱宝贝类型的,这一次是首次“涉恶”;而马克的扮演者伊利亚·伍德则是《魔戒》的主角,他的两只非常特别的大眼睛,在本片中我们又一次领教到了,他似乎特别适合演那种忧郁型的角色。
本片又译作《宝贝小煞星》,此片虽然是少儿题材,但因为行为极端恐怖。所以在美国被定为不宜少儿观看的电影。
《半熟少年》
出产地:美国
出产期:1995年
导演:拉利·希勒
主演:里奥·费兹史柏、莱昂·费斯帕瑞克、克里斯汀·皮亚斯
[故事]
一群男孩谈论着与女孩****的次数和时间,而女孩也同样口不遮言。这其中一个叫泰利的男孩,专门找十几岁的处女来****,为的是不感染性病,但是悲剧还是发生了。一个跟他只发生过一次性关系的女孩珍妮在体检时查出已经成了艾滋病毒的携带者,她怀着悲伤去找泰利,而泰利正在引诱欺骗另一个叫黛茜的女孩与他上床,悲剧正在接连不断地发生,而当事者都只有十几岁,他们迷恋于此,无法自拔。
[私人鉴定]
看此片就像一次恶魔般的遭遇,让人感到心惊胆战。从来就没有一本电影如此表现一批早熟孩子的性****、群居和吸毒斗殴等,而且又是非常“自然主义”的表现。他们都是些未成年的街边仔,满口粗话,以追求肉体的快感为最终目的,或者说就是为追求而追求。
这批半熟少年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喜欢玩滑板,这或许也是一种象征。玩滑板者,走路不好好走,又追求速度,喜欢弹跳,当然难免跌跤、冲撞和冲突,身体的、生理的。这些半熟少年以不可阻挡的速度前行,让人不由产生一种阻止其滑向深渊的愿望,但是激情就像高速运行的快车,它一下子是停不下来的。更多的时候,如果我们抵抗住激情的诱惑,那是因为它们微弱而非我们坚强。而社会、家长对他们的态度似乎很是暧昧,只有医生象征性地关询一下:带不带套?
性是怎么回事情?没有答案。
此类题材的电影还有《童党》、《问题少年》、《十三岁》等(见P-—)
《我偷窥所以我存在》
出产地:法国
导演:奥利维贾汉
主演:杰若米雷尼耶
[故事]
艾瑞克是个无所事事又愤世嫉俗的高中生,父亲的早逝,母亲与继父的关系,姐姐与离婚男人的关系,这一切构成了他的生活圈。晚上从隔壁母亲与继父做爱时传来的声音,让艾瑞克更是睡不着觉,他只好抱着望远镜睡觉,这比抱着女人更让他心安理得。他是一个喜欢独来独往的人,他惟一的爱好,就是能窥视并跟踪别人的秘密,他发现对面窗户里有一个女人经常在换男人的,于是他开始跟踪他们。无意中他还发现了母亲的秘密。艾瑞克就这样整天活在别人的秘密之中,而当这样的秘密被继父知道,并且他们之间的沟通也最终失败时,继父摔了他的望远镜——从此艾瑞克生活的支点就没有了……
[私人鉴定]
几乎所有有关偷窥的情节,都多少跟性有关,而性的一半又总是指向暴力和谋杀。这样的电影我们可以举出一大串,如《后窗》、《偷窥》(又译《银色碎片》)、《性、谎言、录相带》、《偷窥杀手》,当然大部分都是极为粗糙的,如《偷窥网络》等,无非加进了网络的元素。还有,偷窥总是色情和***的一个最为简单的手段。然而在法国影片《我偷窥,所以我存在》中,性和谋杀已经被减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虽然影片的后半部分,性的元素还是注入了银幕,但就是连性也不能让影片的主人公艾瑞克从一种与人疏离的生活状态中回来。
有意思的是,艾瑞克手中的望远镜却是来自于他的继父,这冰火不相融的父子,最后以继父的自杀而告终。如果你想到基斯洛夫斯基《十诫》中《爱情短片》中的主人公汤米克使用的望远镜是他的好友留下的,那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他们的偷窥并非自觉,而仅仅是好奇和无聊。比如艾瑞克的偷窥并不起因于性,虽然他对对面楼上陌生女人的身材很是感兴趣,所以才会有一连串的跟踪及写信给她。其实少年偷窥的情节,在电影中上比比皆是,因为那代表了少年的成长的一个部分,因为真实的世界往往被遮盖着的,只有有偷窥或不经意地撞见中,你才能发现生活的真相。《青青校园》、《不伦之恋》中,都有少男少女窥见大人****秘密的戏。
那么艾瑞克没有性不可以吗?因为要性那太简单了,难的是跟性没有什么关系。从这一点上来说,《我偷窥,所以我存在》倒是一部严肃的片子,虽然还是有性,而且还有一男两女和同性恋的镜头,但是就整个片子压抑的风格来看,这里的性不是火花而只是一种毒素。深入一个十七岁高中男生的生活,深入艾瑞克偷窥后面的真正原因,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偷窥,所以我存在》,在那么多偷窥类的商业片中,显示出了道德的拷问和对现代家庭的思索。这也真是——我窥故我在。
《甜蜜十六岁》
出产地:英国/德国
出产期:2002年
导演:肯·罗奇
主演:马丁·康普斯顿、威廉·茹安、安玛丽·福顿
[故事]
林姆是一个即将16岁的少年,他的母亲因为毒品的事正在服刑,不过她将在林姆16岁生日时得到释放。林姆的生活中有两个仇人,一个是母亲的男朋友斯坦,还有一个就是林姆的祖父。林姆经常受他们的暴打,林姆有一个姐姐和小外甥。
林姆想像着母亲释放以后的美好生活,他想要一笔钱来重新组建一个家,那就是要让母亲跟他生活在一起。为了钱,他只好去贩毒,并且跟伙伴一起盯哨斯坦和他祖父的毒品交易,还去偷来了毒品。很快地他的的行动受到了贩毒组织的重视,他们认为林姆是可造之材,并给他房子让他负责经营比萨店的外卖业务,用送比萨的幌子贩毒……但是先是他的伙伴有了被林姆抛弃的感觉了,再是他母亲出来之后又跟斯坦住到了一起,一切并没有像他所设想的那样进行,只是他在黑帮组织里也越来越得到赏识,他感觉自己越陷越深了……
[私人鉴定]
表现坏孩子的电影不少,其中表现被迫犯罪的也是经常的主题,但这部电影把视角落在一个少年因渴望母爱渴望家庭温暖而贩毒,这就别具一格了,而且片子一开头,林姆就受到爷爷和斯坦的一顿暴打,影片中林姆受其他小混混暴打的事也是经常发生的,他的身体时常伤痕累累,但他却有一种打不倒的意志在支撑着,这种精神力量就来自于母亲,他想像着母亲出狱后的幸福生活,当这种梦想。果个孩子被迫进行,母亲出来之后又跟斯坦住到了一起,一切并没有想—P SU 最后被粉碎之后,他必然走投无路了。而另一方面,他一进入“贩毒组织”后却受到优良的待遇,这是一种讽刺。
此片的导演肯·罗奇是个资深导演,曾导过《小孩与鹰》(见P-—)《《瓢虫,瓢虫》等,在英国导演中,他以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关注和鲜明的政治意识著称。对于新作《甜蜜十六岁》有两段来自外电的评论很能说明问题,一段是“大胆、不妥协、极写实、勇敢、直接,却又触动心灵。”一段是“导演将幽默、坦率和绝望,结合得天衣无缝,令人深受感动。”
[获奖记录]
第55届夏纳电影节最佳剧本奖;英国独立电影大奖最有前途新人奖;伦敦影评电影大奖,英国全年最佳新人奖。
《海》
出产地:西班牙
导演:奥古斯提维拉隆加
[故事]
西班牙内战爆发时的Majorca,几个孩子暗中目睹了佛朗哥法西斯支持者处决抵抗战士。不久,一个死难战士的儿子杀死了凶手的儿子后,自己也难逃一死。看到这些恐怖事件的孩子是拉马洛、曼纽尔和弗兰西斯卡。
十年过去了。三个人在一家呼吸疾病疗养院再次相遇了。拉马洛和曼纽尔在这里治疗肺结核。弗兰西斯卡成了修女,负责照顾病人。拉马洛刚刚被门诊确诊。他向病友们自吹自擂,给每个人的印象他是个爱在女人堆里混的男人。他没向任何人透露在过去他曾以向别人出卖自己心爱之物换钱出名。
曼纽尔非常虔诚,他在祈祷中寻求安慰。拉马洛嘲笑他虔诚的信念。他不顾曼纽尔的感觉,请求管理员的妻子卡门照顾他。卡门见到身边有这么多青年男子,非常乐于帮助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很投入。然而,住院病人曼纽尔越想从精神上寻求避难所,他就越受到对拉马洛的强烈感情的折磨,最后他把刀刺向了拉马洛……
[私人鉴定]
看了这个片子,我的印象大概有这样几点。一是作为童年的记忆,或者说作为一个历史事件的目击证人,他永远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象的,特别是对于杀人这样的事;二是一个人的痛苦,精神的远胜于肉体的,虽然疗养院里也死人,但最为可怕的还是精神上的疾病;三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感情,如果一旦变态,那就不好收拾了,像影片中曼纽尔对拉马洛的感情,好像也不仅仅是同性恋者的那种感情,所以到最后不得不拿起刀来刺向对方的身体。可以这么说,这个电影就是扎向我们的一把刀。他告诉我们,心灵的创伤是不容易治愈的。如果能治愈,那就不叫创伤了。
《小教父》
出产地:美国
出产期:1983年
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
主演:西托马斯·豪威尔、麦特·狄伦、汤姆·克鲁斯、戴安莲
[故事]
故事讲的是在六十年代的俄克拉荷马州,有一贫一富两个少年帮派,他们经常打架斗殴。其中主人公是16岁的简尼和14岁的乔尼。简尼父母双亡,有一次他回家已晚,被哥哥暴打后逃了出来,他跟乔尼无家可归,却又偏偏惹了富帮的混仔们,在跟富帮的斗殴中,乔尼为了救简尼,用刀捅死了富帮的一个人,然后在大古惑仔的安排下逃到了远方一个废弃的教堂,开始了世外桃源式的生活,他们甚至还看起了文学名著,简尼还观察起天空晚霞的色彩,但是很快他们就弹尽粮绝山穷水尽了。一个叫达尔的大古惑仔带他们出去时,发现一处着火的房子,他们仨奋不顾身地扑火,救出了好多孩子。仨人都受了伤,其中乔尼伤势最重,被送到医院抢救……与此同时,两个帮派又进行了群殴,受了伤的达尔和简尼去医院看望奄奄一息的乔尼,乔尼终于不治身亡。无处可走的达尔又去抢了商店,遭到了警察的追杀……
[私人鉴定]
看过不少古惑仔的片子,中外的模式都差不多,莫名的仇恨以及为争老大为女孩子等,都会大打出手,只是欧美的古惑仔一般都有汽车,也算是汽车文化的一种。这个《小教父》的特别之处,是把同情心放在了两个马仔身上,放在了他们无奈而善良的一面,临终前乔尼说“打架总是不好的”,而简尼又是一个内心极其敏感的人,他热爱诗歌,也热爱着生活和四周的景物,但他跟达尔和乔尼一样,都是觉得无法摆脱命运。
《小教父》又译作《局外人》和《被摒弃的人》。本片导演科波拉是世界著名的大导演,他是《教父》和《现代启示录》的导演。他于1983年导的另一部片子《斗鱼》也是反映古惑仔题材的。
《十三岁》
出产地:美国/英国
出产期:2003年
导演:凯瑟琳·哈德维克
主演:埃文·雷切尔·伍德、霍利·亨特、杰里米·西斯托、黛博拉·昂格尔
[故事]
13岁的特瑞茜是洛杉矶的一名7年级学生,在学校里,她是个听话的好学生;在家里,也是个听话的好女儿。她的父母已经离异,有一个哥哥,母亲是个普通的发型师,有一个做工的男朋友。特瑞茜13岁的年龄正处在青春萌动期,她渴望接近学校里打扮时髦的“知名”人士,其中艾维就是这样的一个名人。有一次特瑞茜目睹了艾维等在商店里的偷窃行为,于是也趁人不备偷了别人的钱包,并用这个钱和艾维等分享来共同购物。从此她和艾维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她也渐渐变得开放和时髦起来,舌头和肚脐上开始穿孔,兴奋剂和性也开始进入了她的生活,并且她对母亲对家庭也越发不满了,她们不断地争吵,生活充满了火药味,她的母亲想努力地去理解和帮助女儿,可是到后来,特瑞茜的母亲和艾维的母亲都相互指责是对方带坏了自己的女儿……
[私人鉴定]
这个片子可以看作是《半熟少年》的姐妹版,差不多是同一个主题,只是集中反映在两位学生身上已更时髦更大胆也更邪火了。如果仅从特瑞茜的堕落来看,好像也并无多大新意了。这个片子的新意是刻画了一位单身母亲的坚韧、宽容和理解。以前我小时候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中国女性是最伟大的。从这影片看,美国的女性也很伟大,她和她的男朋友,能够忍受女儿的出格并尽最大可能地给予理解。整个片子都处在一种紧张的气氛中,其中的情绪好像是随时要爆炸的火药似的。另外这个片子也展示了美国文化野性的一面,性开放和毒品等都有所涉及,包括文身、穿孔等时髦的行为。
《我是城堡之王》
出产地:法国
出产期:1989年
导演:雷瑞·瓦尼埃
主演:简·奥切佛尔特、多米尼克
[故事]
布雷欧是一个失妻的富翁,跟儿子托马住在一个城堡里。有一天,城堡里来了漂亮的女家庭教师韦尔纳夫人和她的儿子夏尔。夏尔的父亲已经牺牲了,可夏尔一直不肯承认这个现实,他认为父亲还在海的那一头。夏尔一走进城堡就不受托马的欢迎,在托马眼里,他是穷人家的孩子,而她的母亲也是想跟着自己的父亲结婚,所以托马处处为难夏尔,并且在父亲那里恶人先告状。有一次托马发现了夏尔准备去大森林的秘密(他是想跟父亲打仗时那样在森林里宿夜),并在暗中跟踪他,进入大森林之后,托马遇到了危险,并且在夏尔面前一一坦白是自己做的那些坏事,最后夏尔救了掉入瀑布的托马……可是一回到家,托马还是老样子,韦尔纳夫人决定带儿子离开,并且发誓永远不要再见到他们了,虽然布雷欧向她表达了爱意,她也喜欢布雷欧的。布雷欧只好去寻找他们,当韦尔纳夫人和夏尔再次来到城堡时,托马还是那个样子。在布雷欧和韦尔纳夫人、托马、夏尔“一家四口”在城堡前拍照时,夏尔突然奔向了山后面的大海,等托马追到海边时,只看到夏尔的衣服在沙滩上……
[私人鉴定]
一般表现人与人之间心理隔膜的电影,到最后总是能把这结给解了,可是这电影到最后也没有解开这结,这跟贫富差别无关,却是跟人的心灵深处的东西有关。还有。这个电影也表现了两位少年对神的敬重,他们都会祷告,特别是托马,但是这个祷告也不解决什么实质问题。这个片子告诉我们,在孩子心中永远有着一些不被人知道的秘密。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光靠单身父亲或母亲的爱或许还远远不够。
这个片子的导演雷瑞·瓦尼埃导过《印度支那》《东方西方》等名片。
《式日》
出产地:日本
出产期:2000年
导演:庵野秀明
主演:岩井俊二、藤谷文子、大竹忍、村上淳
[故事]
式日在日语中是就是举行仪式的那一天。本片的主人“她”每天都在说一句相同的话——我明天就要过生日了!她这样说了一个月。故事就是从这一个月来展开的。这是一个有着严重心理疾病的少女,她说:“爸爸妈妈都病了,所有人都病了,而我病得最厉害”。而她病症之一就是不愿回家,并且不相信还有明天。
片子中的另一个人物是一个电影导演,他也有问题,他的问题是因电影的成功而失去了创作的动力和灵感。于是他要回家乡寻找灵感。这样,“他”和“她”就相遇了。在废墟的大楼里,在铁路线上,在屋顶上,在地下室,“她”和“他”从对峙到交流,从警惕到依恋。“他”也渐渐明白“她”的很多话语中其实有着谎言的部分,比如她说母亲已去世,其实母亲还活着,只是当年母亲抛弃了她,使她对母亲有些恨之入骨。在导演的安排下,她和母亲见面了,相互道出了内心最为痛苦的隐衷,而导演和女孩也相互敞开了心灵。
[私人鉴定]
这是一部关于问题少女的电影。问题,惯用的手法是表现吸毒和****,是那种表面的血腥和暴力,这样的电影我们见得多了。
问题少女,在这里主要是心理有问题。一个感情受伤害的女孩,而且是受到了亲人的伤害,那么她到底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回到正常的生活?
问题少女,用很诗意的很仪式化的手法来表现,这是《式日》的风格。非常工业的场景,非常仪式化的表现,比如关于雨天,关于红伞,甚至还有铁道线以及地下室中的“铁轨”。整个片子有着很浓的后现代色彩。
当然这样的电影,就可看性来说是一般化的。因为它没有很强烈的故事悬念,没有很剧烈的矛盾冲突,但是它把锋芒直指一个少女的内心深处。“她”有一段话很有意思,这是快到影片的结尾处了,她对他说,很认真地说——想要做爱吗?她愿意用做爱能换得他能留下来,而此前,她是一个讨厌性爱的人,她说,她最多能接受的也只是拥抱而已。
他们,他和她,没有做爱,但完成了心灵的拥抱。
他,由岩井俊二扮演,真实生活中的大导演;她,由藤谷文子扮演,这个电影的原创小说作者。在我看来,她似乎有着表演的天才,似乎比岩井更为出色。
这个片子的导演庵野秀明是日本动漫界的新锐扛鼎人物,主要作品有《王立宇宙军》、《勇往直前》、《海底两万里》《新世纪福音战士》,其他电影作品有《狂恋高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