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时代(一般指应仁元年到元和元年时期,即1467~1615年)是大名的天下,没有幕府将军什么事儿,连天皇也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他们不受幕府的管辖,也没有统一的领导,完全独立自主、各自为政,拉壮丁的拉壮丁、劫银车的劫银车,抢地盘的抢地盘,使出浑身解数建立自己的武装割据,说白了就是地方军阀,又怎一个“乱”字了得!
然而各大名就是昔日家底再殷实也不管用,到头来都一样难逃被篡权夺位的下场,更令人心寒的是,父子兄弟之间打打闹闹也就算了,怎么说都是自家人,但更多的竟是家臣的背叛!或攻占,或暗杀,甚至杀主夺权……这一频频上演的循环场面历史上将其称作“下克上”的社会变革。
战乱的年代人人都想做英雄。但英雄不是那么好当的,在日本战国时代多如牛毛的大名中,绝大部分只是“友情客串”,而真正的主角只有那么几个。虽然他们最终也没有逃脱“下克上”的定律,但其中演绎得惊心动魄绝不逊于三国鼎立的精彩,正如我们常说的:我们注重的不是结局,而是华丽丽的过程。
龙虎斗
当时,日本中部的两个重要地区——甲斐和越后厮杀得不可开交。不为别的,皆因两地的大名都不是一般人,就好比周瑜碰见了诸葛亮,注定要争一辈子的胜负。
甲斐的领主是武田家,大永元年(公元1521年)一个叫做武田太郎的小男孩出生了,在他元服后正式取名为武田晴信,晚年皈依佛门又改名武田信玄,人送外号“甲斐之虎”。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呢?我们还得从头说起。
武田信玄的上位是很不厚道的。他趁着他爹出击美浓,截断其后路,宣布自己就是甲斐之主,把他爹赶了出去,从此他爹就被迫开始了四处漂泊的流浪生活。关于信玄放逐他父亲的原因,研究学者历来争论不休。第一派认为,他爹在甲斐横征暴敛,信玄是大义灭亲,属于义举。第二派认为,信玄是因为他爹看不上他,不想把位子传给他,就先下手为强。第三派则认为,从信玄日后的行为来看,他的举动大多都是违背道德的,所以这次逼宫也算情理之中。但不论是哪一种性质或原因,武田信玄就是这么霸道地上了位!
上位后的他每天盘算的就是今天抢谁家的地盘,明天抢谁家的闺女,后天抢谁家的金银,大家都很怕他,就称他为“甲斐之虎”。更可笑的是这样的无赖居然皈依佛门,还让佛教领袖本愿寺显如做了自己的妹夫!耍流氓都耍到佛祖跟前了,真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啊!
势力弱小的大名要么成天躲着他,要么和他姻盟,要么就被他蚕食。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大家都像躲瘟神一样躲着他。唯有一个人不仅不躲着他,还专门逮着老虎的屁股摸,他就是越后地区的老大——上杉谦信。
上杉谦信也有个外号叫做“越后之龙”,此人军事统帅能力异常高超,不仅有着奇谲的兵法,他的手下也个个被调教成了“拼命三郎”。但就是这么一个高手所参与的战役,居然全都是抵抗外来入侵或平定家臣叛乱的义战。更让人敬重的是他对其宿敌——武田信玄也从来不搞阴谋诡计。当时,武田信玄和可今川氏闹矛盾,很多大名为了杀杀武田家的恶霸气势纷纷断盐,只有上杉这个死敌肯卖盐给武田,并说,我卖盐给你是看在你老百姓的份儿上,跟你没半毛钱关系。谦信的这种行为更像是一个有侠义胸怀的武士,在战国时代的日本也算是一个另类的存在了。
越后和甲斐在地理上紧挨着。武田信玄是出了名的侵略狂人,喜欢耍阴谋手段。上杉谦信则是出了名的仁义之士,喜欢堂堂正正地一决雌雄。两人势同水火,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为了消灭上杉的势力,武田家率先发起攻势,自此双方大大小小的战役不计其数,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川中岛合战”。那一战真是战得痛快,从1553年一直打到1564年,前前后后共五次,堪称日本战国史上最激烈和悲壮的合战,没有“之一”!
天文二十二年(1553年)四月,武田信玄发兵攻打北信浓,北信浓向上杉谦信发出求救,上杉君二话没说就带着义军前去支援,那势头完全赶上了中国志愿军的雄赳赳气昂昂,两军的合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前两次的合战,双方都处于胶着状态,原本拥有优势的武田家发现短时间内攻破上杉家的防线已不可能,必须调整策略,也必须重新审视上杉的个人能力。
有趣的是,在第三次合战前还发生了一段混乱小插曲。弘治二年(公元1557年)二月,上杉谦信不知道为什么脑门发热突然宣布隐退!家臣和盟军吓得魂不守舍,你这是想干嘛,眼看对面的武田君磨刀霍霍,恨不得生吞活剥了我们,你作为义军的主帅,想撒手?绝对不行!关于要不要隐退的问题,谦信和家臣们一直争论到同年八月份,才决定暂时不退役。“胳膊拧不过大腿”,一出闹剧就这样结束了,而那一头的武田家却早已把粮草、军备整理得妥妥帖帖。
弘治三年(公元1558年)二月,准备了一年的信玄继续向北信浓进军。话说武田军的军旗上总写着“风林火山”四个大字,意思是“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这四字真言本出自《孙子兵法》)当时即便大雪封路,也阻止不了武田军们开路的勇猛士气,以疾如风的速度杀到了葛尾城,这是一次成功的“闪电战”。上杉谦信傻眼了!同年四月,上杉谦信终于将手下的一万人马带到了前线,但足足晚了两个月!
两军决战就这么开始了!
来吧,单挑!
上杉谦信不愧是战术大师,虽然行军晚了两个月,却依然淡定地运筹帷幄之中。他不着急动手,而是先仔细观察地形和军情,这一观察就是一个月。他发现虽然武田声势浩大,但是部队过于分散,其重地高坂城孤立无援,可以当做一个突破口。五月十二日,上杉军先是围住高坂,切断水源后开始火攻,一时间城内死伤无数。第二天,向高坂的两个犄角进发,切断他们的联系。武田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兵力没法集中,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被上杉各个击破。士气大振的上杉回头又拿下了饭山城,五天攻取四城,收获显著,顿时占据了上风。但武田信玄的总体实力毕竟优于对方,又颇具实战经验,马上集结两万人马,抄到上杉君的侧后,完全切断了上杉的后援。这时的上杉只有一万人马,只能先向后撤退,重新打通补给线,双方重又进入守势阶段。
这样的守势僵持了整整三年,永禄四年(1561年)八月,上杉谦信一反常态,率领将近两万人的部队突然向川中岛开赴,而对手武田军同样也是两万人,也不知向来谨慎的谦信这次哪儿来的自信,启动的竟是主动攻击模式,在战前还拿起小鼓唱唱歌,喝喝茶,完全不像是打仗,倒像是去郊游。
面对这种架势,武田信玄心里有点儿慌了。他知道上杉谦信是个智将,这么打过来肯定是有准备,有攻略,但又猜不着,于是开大会讨论。虎将们纷纷表示咱人多力量大,不怕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信玄知道空有勇武是没用的,这时信玄的军师山本勘助向信玄出了一计,他说:“兵分两路,先派遣一支别动队迂回行军,在上杉军的背后发动奇袭,迫使上杉军往川中岛逃走,而主力部队则在川中岛迎头痛击上杉军,使两军前后夹击,方能有效地消灭谦信军。”这个计策后来被称为“啄木鸟战法”。
上杉谦信在川中岛南部的妻女山驻扎为营,离武田军的海津城只有三公里,可以说是深入敌方内腹,这一大胆举措不禁令人咋舌,如果这时武田在海津城出兵包围妻女山,上杉将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但人称智将的“越后之龙”不可能用常识思考战略,当然也不会按常理出牌。他将计就计,以背水一战的态势诱导武田军包围其大本营,接着来个突袭,反包围武田信玄的大军。
九月十日深夜,当得知武田别动队准备开始攻击妻女山,其他主力部队也已在川中岛埋伏之后,上杉谦信率领一万二千大军提前拔营下山,渡过千曲川向八幡原进发,并派一千兵力留守拖延别动队。巧的是,那天早上的川中岛泛起了阵阵浓雾,当不远处马蹄声响起,武田军却难以辨别究竟是自己人还是敌军,等到跟前才乍然发觉:妈呀!是上杉军主力!上杉谦信的迅速主动攻击打得武田信玄惊愕不已,措手不及,狼狈不堪……失去了原本主攻的优势,陷入苦战,“啄木鸟作战计划”宣告失败。更绝的是发明这个战法的山本勘助也战死了!
而另一头的妻女山战场,武田别动队在上杉一千兵力的顽强抵抗下,费时费力终于有所突破,奔赴主战场支援,马场信房发动奇袭猛击上杉军侧翼,使原本一面倒的战况产生了逆转,上杉军顿时陷入劣势,只能往善光寺撤退。这一时间,两大枭雄间著名的“一骑讨”应运而生,也就是“越后之龙”和“甲斐之虎”唯一的一次单挑!谦信突破武田军阵直取信玄,连斩三刀,信玄奋力拼挡,但第三刀下来还是被砍伤了肩膀,战神谦信则全身而退。
这次合战长达二十多天,死伤不计其数,武田信玄的胞弟武田信繁等诸多名将均勇猛战死,上杉谦信的有生力量也耗损惨重,双方事实上依然没有决出胜负,只是打了个平手。但是在战后,却都宣称自己获得了胜利。第五次合战则是“雷声大,雨点小”,最终不了了之。
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是终身的宿敌,也是日本大名中颇具实力的两个代表,但他们之间经常内耗,直到两个人都相继死去也无法将自己的地盘扩展出去,更不要说统一日本了,这是他们两人共同的悲剧,但他们在会战中所传达的勇武精神却影响了后代千千万万的日本人。此外,两人之间的“龙虎斗”却在客观上为织田信长提供了发展空间,决定了日后天下的走势,历史有的时候就是这么充满戏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