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02700000012

第12章 林 希:迈进人生之门

少年时代,心潮澎湃,年龄只有十四五岁,却以天下为己任,虽不能负起救国救民的重担,但至少也想找到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

开始走进中学大门,是在一九四八年。也是我生性不安分守己,不肯按部就班地读书,那时候学生们以“跳级”为能事,我更是“跳级”狂热者,总想着初中二年考高中,高中二年考大学,最后哪个学校的《毕业同学录》上也没有我的名字,我成了一个“学漂”。

就算是“学漂”吧,书总是读出来了。我们那一代中学生,中学时代要学到三种本领。第一个本领,写得一手好字,虽然算不得是书法,至少得“入帖”“出帖”,大庭广众,操起笔来敢“刷”,还不是画螃蟹。第二个本领,精通古文,不光是能够读懂古文,还要能够使用古文做文章。一篇古文,就是《古文观止》里面的文章,不光是读懂,还要从正论、反论写出文章,字数要和原文一样,也是文言体。不知道现在的诸位学子有没有这样的能力。第三个本领,精通外语,那时候不等中学毕业,上到初中,就能读英文小说了,《一千零一夜》《莎氏戏剧本事》之类的通俗读物,我们是在初中时期就读过原版的。一九四九年,一些外国侨民申请离开中国,到政府机关办理手续,大多是请一个普通中学生去做翻译。

如此,大家一定会想:那时候你们一定是死读书吧?你们的书包至少也会有上百斤重吧?

差矣。

我们那时候,学习生活非常轻松,没有人请家教,也没有补习班,就是上课,也吊儿郎当。读书嘛,那是触类旁通的事:中文课,老师讲了一篇《古文观止》,后面的几十篇就不必再等老师讲了;数学课,老师讲了一个公式,下一个章节,自己就明白了。一个字一个字,一个公式一个公式地只等老师讲,累死呀?

最最重要的是,那时候,一考进中学,就觉得自己迈进人生之门了。人生之门的最大特点,就是独立思考。

初进中学,年龄尚小,虽然不懂政治,但看到国民党统治后期的种种社会乱相,也感受到历史已经处于大变革的关键时刻,一个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就要到来了。

中学里的读书生活非常活跃,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游戏,看电影也很少,学生除了功课,就是读书。那时候中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很丰富,我读书的中学里就有好几个读书会,我参加了一个名为“老黑奴读书会”的课余读书组织。

我参加的老黑奴读书会,新中国成立后才知道是共产党地下组织“青联”的外围组织,参加老黑奴读书会,不需要审查,有同学介绍,爱读书(自然是爱读进步书籍),都可以自愿参加。

读进步书籍,是那时候的社会风气,那时候学生不读武侠、言情小说。现在常听人们谈及新中国成立前青年人的读书生活,说宫白羽、刘云若拥有广大的青年读者。其实,那时青年人不读宫白羽、刘云若。在学生中间,热衷于宫白羽、刘云若小说的,多是一些不求上进的大龄学生,即使不求上进,他们也只是偷偷地读这些书。

新中国成立前,几乎家家都订《大公报》。天津《大公报》上许多文章都深得青年读者喜爱,那时候青年间常常传告,一篇什么文章看到了吗?立即找来报纸。披露国民党政治腐败的文章,文笔犀利,立论确凿,读过果然豁然开朗。除了报纸上的文章,同学间更传阅着进步书籍,著名的《西行漫记》,就是那时候读到的。记得将这本书交到我手里的大同学再三嘱咐我,一定不要外传,而且限定时间,第三天一定要交还。

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国思想界更是分外活跃,一代作家的伟大作品,引导少年人走上启蒙道路。我们初读鲁迅,不可能对鲁迅作品有多深理解,但鲁迅先生“于满纸仁义道德间”发现了“吃人”二字,却教导我们和封建主义彻底决裂。而鲁迅先生“救救孩子”的呼唤,更激励我们走上独立思考的道路。鲁迅先生是我们的精神偶像,鲁迅精神教养了我们那一代少年。

至今,我为自己终生崇敬鲁迅先生感到骄傲,我更为自己能够沿着鲁迅先生指引的道路迈进人生之门,感到幸运。对于今天一些人诋毁鲁迅先生的行为和言论,我绝对不客气。一次在北京,和几个疯狂“作家”“幸会”,谈话间他们大肆诋毁鲁迅先生,我当场就站起来将他们一通痛骂。我对他们说,如果不是鲁迅先生“救救孩子”的呼吁,你们现在可能还是一群“或者做奴隶,或者做奴隶而不得”的群氓。你们今天能以作家的身份招摇,哪一个不是鲁迅先生拯救出来的孩子?

健康的读书生活,不仅使我们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使我们认识了社会,懂得了一点历史。学生们组织的读书社团,凝聚着不同兴趣的学生,在我参加的读书会里,有许多人对苏俄小说有浓厚兴趣。我们一起研读托尔斯泰,一起研读契诃夫,甚至研读高尔基,对于社会发展未来多少有了一些清醒认识,通过研读苏俄小说,我们进一步接触革命理论,我们更偷偷地读过《震撼世界的十天》,由此,也知道了十月革命的过程。

一九四八年秋冬季节,解放战场频频传来胜利消息,学校里除了极少数反动学生之外,大家都为即将到来的新时代欢欣鼓舞。也就是在这时候,共产党地下组织开始向解放区输送进步学生,我因为年纪太小,没有被输送去解放区,但是对于几位大同学的去向,我们都是知道的。后来,天津解放,这些同学进城后接收地方政权,成了军管会干部,让我羡慕了好大一阵。

一九四八年没有去解放区的同学,后来参加革命的热情更高。天津解放第三天,我们去学校,才走进校门,就听见后面大操场上锣鼓喧天,匆匆跑到操场,正看见解放军战士和我们同学在扭秧歌,我们小同学腼腆,站在一旁看,解放军战士招呼我们参加进去,一起扭秧歌。同学们扭着秧歌,学唱进步歌曲,记得我们学会的第一支歌是“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挂红灯,猪呀羊呀送到哪里去,送给亲人解放军……”

学校复课,掀起了报名南下的热潮,军管会贴出布告,欢迎青年学生参加南下工作队,还解释了南下工作队的任务、性质、参加条件。我那时候只有十四岁,也不问够不够条件,抢先就报了名。就在等着批准的时候,人家南下的同学开始离校了,只有我们几个小同学还在等着南下。

没参加成南下,看到报纸,革命大学、华北大学招生,华北大学招生要求起码十八岁,我们自知不够条件,革命大学条件宽些,我们几个小同学就凑一起去报名。革命大学报名处在现在的河北路,很是走了一段路,终于找到革命大学报名处。报名处几位军队干部向我们问:“你们做什么呀?”我们回答:“报考革命大学。”干部一听就笑了:“你们多大了?”有人说十四,有的说十五,干部听了更觉好笑。一个干部向院里招呼,请他的战友们一起看看今天来报名的小鬼,呼啦啦来了好多人,将我们几个孩子围住,一个干部将我举起来,笑着对我说:“小朋友,回去好好读书,等你长大了,再参加革命吧。”就这样,我们几个人被人家一个个抱出来了,抱到报名处门外,解放军干部还问我们:“认识回家的路吗?”

六十年过去了,回想我们这一代人走过的道路,心中充满着骄傲和自豪。尽管我们没能做出惊天动地的贡献,但我们无愧于伟大的时代,我们为拥有忠诚执着的理想而感谢生活。

林希,原名侯红鹅,一九三五年生于天津。师范学校毕业后,曾经做过教师、编辑。一九五五年受“胡风事件”株连,被定为“胡风分子”,一九五七年又被错划为****分子,从此被送往工厂、农村、农场劳动,种过地,挖过河,做过清洁工,勤杂工。十年内乱中更被触及心灵,触及皮肉。一九七九年****错划得到改正。一九八○年重新回到文学工作岗位,先做《新港》杂志编辑,后为天津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同类推荐
  • 掬水月在手:中国古代诗歌的文化品读

    掬水月在手:中国古代诗歌的文化品读

    本书选取61篇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中国古代诗歌作品,从美学、哲学、宗教学、人类学等角度切入,站在文化哲学的高度上,对作品进行品读与评鉴。每篇赏读文章约千余字,篇幅短小精悍,笔风轻快灵动,且注重文化解读和个人体会,具有独特的视角和原创性。本书读者对象主要为大中学生和诗歌爱好者,也可供诗歌研究者参考。
  • 风情·人情:人文卷

    风情·人情:人文卷

    本书是“中外经典散文读库”丛书之一,精选了中外著名作家的60余篇散文佳作,包括钱钟书、郁达夫、张恨水、老舍、沈从文、波德莱尔、左拉、克洛代尔等的代表作品,基本涵盖了中国及欧美近现代散文精华。
  • 致理想读者

    致理想读者

    这是著名批评家李敬泽近两年来的批评文章合集,其中既有诸如对《红楼梦》和新时期文学的论述,也有对大量新锐作家和新的文学现象的评述,几乎囊括了新世纪以来重要的文学论题,可谓是一部对当下文学世界的精彩注释。李敬泽的批评有很强的现场感,是对文学和文化生态第一手的观察和评说,向以立论独到、艺术感觉敏锐、文字活泼生动著称,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
  • 辉煌的北京(林语堂全集7)

    辉煌的北京(林语堂全集7)

    林语堂用美妙的英文向世界介绍中国人和中国历史文化,但是,囿于所处时代、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他的思想认识不免带有历史的局限。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正是中国国内动荡变迁、破旧立新的时期,特定的创作背景无疑也给他的作品留下印痕。显而易见地,比如当时对朝代称谓与历史纪元的划定不统一(如称清朝为ManchuDynasty);且时无汉语拼音方案,专有名词均使用威妥玛拼音音译等。此外,也能发现作者在解读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现象时的不足,如反映在民族关系的表述上,称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为foreignblood、foreignrace,乃至以Chinese特指HanChinese等。诸如此类,
  • 心生愉悦

    心生愉悦

    本书是一本行吟散文集。这些年来,作者走过很多地方。作者一路走一路看,活泼泼地借景抒情,表达着自己即时的感受,然而文字时常浸着诗意。
热门推荐
  • 愿余生不偏执

    愿余生不偏执

    那年冬天,林竹死了。那时她23岁,他24岁,他29岁。他亲手埋了她的尸体。他亲眼看着她死去。她说:“以前,我总想着要忘记,可是等到真的忘了的时候,我才明白忘了其实比记住痛苦多了。”世人总想着逃避,说着忘了就好了,可是,当你哪一天记起了,你只会更加痛苦。他说:“忘记,也好,这样,你至少不会从这个世界消失。”不怕你忘记我,而是怕在这世上再也找不到你的痕迹。他说:“我的存在只为复仇,可是,没有你,我的复仇还有什么意义。”为了已经过去了的事,放弃现在拥有的幸福,这种人是最蠢的。注意:入坑需谨慎,本文主要是回忆类文章,以描写女主为主,是成长型文章,别被简介骗了
  • 我的富婆女友

    我的富婆女友

    “云凡,我们分手吧!我们在一起没有好结果的,虽然你对我很好可是我忍受不了你的平凡,忍受不了你的胆小。”看着自己面前的女友李云凡第一次没有说话,两年以来自己都默默的爱着面前的人,可是换来的却是这个不是分手理由的理由!
  • 末世之霸王铁骑

    末世之霸王铁骑

    当人类失去热武器的支持,当古代各个时代霸主从地狱中归来。人类该何去何从!当霸王铁骑遇到虎贲军团,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当韩信对决诸葛亮,会是怎样的大战!霸王、吕布谁强谁弱?面对铺天盖地杀来的百万狼头军,该怎么对敌!铁与血的较量,智与慧的碰撞!各个时代的霸主,跨时空的较量!且看末世之霸王铁骑!
  • 破晓魔法

    破晓魔法

    有兄弟,有青春,有热血,另一个大陆的魔法生活,且看慕容飞如何登顶世界之巅!
  • 古树上的甜橙

    古树上的甜橙

    作者从青春年少到事业稳定这几年青春的虐心岁月。从思想懵懂稚气的小男孩一直到事业运筹帷幄的男人。回望青春,走过太多坎坷的道路,被算计、被陷害、然后重新脚踏实地的奋斗。本书主要讲述四个方面。青春最宝贵的校园恋情、初入社会接触花花世界的诱惑、为爱犯下大祸开始决心悔改、“卧薪尝胆”终于赢得成就。年少时,一颗古树上结出一颗甜橙。如今,橙子还在,味淡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觅棠

    觅棠

    简安冉本是一线女明星,却遭小人陷害,一夜之间,身败名裂
  • 青春阅读——名人智慧之光(双语)

    青春阅读——名人智慧之光(双语)

    本书是一本双语翻译书籍,主要收录了世界著名智慧方面的至理名言。
  • 小说编余

    小说编余

    我生于1936年12月,生肖属鼠,今年算是我“本命年”。鼠跟了我近60年,我却一直不理解鼠和我有什么关系:虽然本人不算漂亮,但也非“獐头鼠目”之辈,气量虽不算大,也非“鼠肚鸡肠”的人,我的外形和性格有哪点像鼠呢?鼠怎样在冥冥中决定我的命运呢?
  • 狂欢游戏

    狂欢游戏

    量劫来临,姬命成为了一名救世主,在水麒麟的帮助下姬命努力修炼。姬命:“终于顶级了,水麒麟我是不是可以成圣了。”水麒麟:“对战等级几级了?”姬命:“青铜一段。”“啪!”水麒麟一掌拍在墙上,“你过来保证不打死你!”水麒麟对着姬命怒吼道:“你是猪吗!还不快给老子去和别人进行卡牌对战,还想不想成圣了!不到王者级别给老子回来!!!!”“切,身为神兽居然敢凶主人,等我成圣了要你好看。”姬命暗自想到。“磨磨蹭蹭的干什么,还不快去!!”水麒麟的怒吼再次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