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7世纪后期,英国就开始实施“绅士教育”。这种“绅士”必须是“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一个绅士不但具有上层社会所理解的道德思想与行为,更应该具有高贵的文明礼仪与修养。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多家长朋友都遇到这样的事,一家人或很多朋友在聊天时孩子突然说出几句脏话、粗话。这时,孩子面对大吃一惊的家人,很是洋洋自得,相当高兴。很多家长可能想不通,家中并没人说粗话,孩子怎么学到的呢?
粗话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是缺乏教育的表现,它直接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发生在孩子身上,不外乎以下三种情况:
1.学着说粗话
没有是非观念,是儿童的特点。别人骂,我也跟着骂,是孩子学骂人的一种普通心理。作为父母,要分清孩子是跟谁学的,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孩子刚学说话,都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强,有一种情不自禁的模仿本能,偶尔听见别人说一句脏话,他并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就跟着学了。父母切忌觉得挺好玩而故意引逗他或哄然大笑,更不能反应强烈,如果孩子觉得他一句话让大人反应很强烈,他会认为这些话很有作用,会很高兴。这样会强化他的这种行为,而应该告诉他:这句话是骂人的话,不好听,宝宝不学,反应平淡一些,当做平常事。把不文明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有的父母平时不太检点自己的言行,孩子受其影响,也学会了说粗话。这样的父母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严于律己,从头做起,为孩子营造文明、礼貌的语言环境;其次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教会幼儿学用礼貌用语。
孩子生活在社会的大环境中,难免受到各种不良言行的影响,说粗话也是如此。父母对此要采取一些相应的防范措施:一方面要尽量让孩子避免接触周围不良的语言环境,让他们听不见脏话,学不到脏话;另一方面又要增强孩子的免疫力,教孩子明辨是非,告诉他们,骂人、说粗话是不文雅的行为。
另外,父母要关注孩子周围小伙伴的情况,为孩子选择讲文明、懂礼貌的伙伴,以减少相互学骂人的机会。小伙伴之间,有时发生了矛盾,男孩为了报复,也会借骂人来泄愤。家长应及时将他的玩伴说粗话的情况向对方家长反应,以共同教育,关爱他人的同时自己也会获益。
2.习惯骂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成自然”。随便什么事,只要成了习惯,就会自然地发生,讲粗话也是如此。不良行为一旦成了习惯,克服它是要有一定的过程的,在帮助孩子纠正骂人的坏习惯时,也可以鼓励孩子通过努力改掉坏毛病。
首先,要认识讲粗话是一种坏习惯,是不文明的表现,从思想上强化克服这种习惯的动机。生活表明,动机越强烈,行动的决心越大,效果一般也越明显。
其次,帮助男孩找出出现频率最高的粗话,集中力量首先改掉它。出现频率最高的粗话改掉了,其他粗话的克服也就不难了。
另外,要有实事求是的思想准备。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的克服当然也要积以时日,不大可能在一两天内把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迅速改掉。有时,讲话中仍然漏出几句粗话,也是在所难免的。对此,要有一点实事求是的思想准备。如果一下子要求孩子把所有的粗话统统改掉,反而会因难以办到而感到失望,影响克服讲粗话习惯的信心。
戒掉孩子讲粗话的毛病,还需要请别人加以监督。很多时候,由于孩子自己讲了粗话还不知道,请周围的人督促就能起到提醒、检查的作用。联合孩子周边的人一起督促,就造成一种不利于原有条件反射自然发生的外界气氛,以促进旧习惯的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