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在一个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中,度过幼年时代,兄弟姐妹7人,他是第4个孩子,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出生后不久夭折了。他从虚龄6岁起入家塾读书,先生教得严格,元培学得用功,小小年纪,养成了沉实内向的性格,好静心读书,独立钻研,常埋头于先生所授功课而不闻窗外事。一次,楼下失火,他竟还在楼上镇定自若地读书。
清光绪三年(1877),元培11岁那年,他平淡的幼年生活骤起变化。他父亲身为钱庄经理,待人宽厚,对朋友更为慷慨,有贷必应,而又不忍心向人讨债。那年,他见钱庄获利甚厚,给店伙们加发了年终奖金,不料,东家对此大为不满,责令赔偿,从此,他忧郁成疾,不久撒手人寰。
元培父亲去世后,家中几无积蓄,生活很快陷入困境。元培晚年在《自写年谱》回忆道:“我父亲去世以后,我们这一房,固然陷入困苦,而不多几年,二叔父、五叔父、七叔父先后失业,即同住一弄的亲戚家,也渐渐衰败起来。”当时,他两个未出嫁的姐姐,竟有病无治,相继去世。店伙们见元培兄弟孤苦无依,打算募款接济,并供元培读书,却被元培母亲谢绝了。
他母亲虽无多少文化,却贤慧能干,又颇有志气。任凭家庭变故,生活贫困,但从不接受别人施舍,她靠典衣质饰,省吃俭用,以柔弱之肩扛着这个苦难的家庭重担,并决心将元培兄弟培养成人。她常对孩子们说,要“自立”、“不依赖”。她对孩子们管教甚严,她自己做到慎言。要求子女也养成慎言的习惯。元培回忆说:“我母亲为我们理发时,与我们共饭时,常指出我们的缺点,督促我们的用工。我们如果有错误,我母亲从不怒骂,但说明理由,令我们改过。若屡诫不改,我母亲就于清晨我们未起时,掀开被头,用一束竹筱打股臀等处,历数各种过失,待我们服罪认改而后已。选用竹筱,因为着肤虽痛,而不致伤骨。又不打头面上,恐有痕迹,为见者所笑。”
当时,蔡元培一家的日子是很艰难的,但家庭的变故,生活的贫困,并没有改变母亲培养儿子的决心和元培好学不倦的志向。聘不起塾师,元培就到处附学;一时无钱买灯,他就借炉灶火光读书。夜里,孩子们做功课,他母亲则在一旁陪读,温语安慰、勉其力学。一次,元培功课做得太晚,过于困倦,思路打不开,母亲便劝他索性早睡,第二天黎明再将他叫醒。经过一夜休息,精神恢复,思路开朗,很快做完了功课。此后,元培养成了熬夜不如早起的习惯。
母亲的教诲,深深地印在元培兄弟的心上。母亲最慎于言语,将见一亲友,必先揣度彼将怎么说,我将怎么对。别后,又追想他是这样说,我是这样对,我错了没有。她常将这些话讲给子女们听,使他们养慎言的习惯。元培后来回忆说:“自己宽厚的性格,受自父亲遗传;‘不苟取,不妄言’的品行,则受诸母教。”在《自写年谱》中谈到早年家世时,元培更多是提到母亲的养育之恩和影响。他深情地说:“我母亲是精明而又慈爱的,我所受的母教比父教为多,因父亲去世时,我年纪还小……我母亲的仁慈而恳切,影响于我们的品性甚大。”
母亲对元培的影响最大,元培也最爱他的母亲。光绪十一年,元培17岁那年,母亲胃病加剧,服药亦不见效,他听说叔父刲臂,曾使其祖母延寿12年。元培虔诚仿效,瞒着家人,偷偷从自己左臂上割下一小片肉,为母和药。翌年,母亲病故,元培万分悲痛,必欲行寝苫枕块之制。被家人劝阻后,他又于夜深人静之际,挟枕席赴棺侧而睡,其兄弟闻之,知不可阻,便设床于停棺之堂,兄弟共宿。晚年,元培旅居香港时改从母姓,取名周子余,以表示对母亲的怀念。
母亲去世后,元培应聘到同乡望族徐树兰家校书。他在古越藏书楼校勘藏书,博览群书,历时4年。后来,元培又中举人,当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来,先后出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成为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毛泽东称颂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这中间,有着他叔父铭恩的悉心指导,塾师的严以督责,更有着慈母的谆谆慰勉和殷切期望,引导蔡元培由经商世家踏上读书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崔志海:《蔡元培》,浙江人民出版社。
(2)李华兴:《人世楷模蔡元培》,上海人民出版社。
母教如山益终身——朱庆澜母董氏
董氏(约1854~1887),清山东鲁南某县人,19岁时,因家乡遭旱灾,随父母弟妹逃荒,路过历城(今济南市),应聘为朱锦堂继室,庆澜母,聪慧俭朴,教子有方。因生活艰苦,贫病交加,年仅34岁去世。
朱庆澜(1874~1941),字子桥,祖籍绍兴府山阴县柯桥渔后村人。祖父亮士,为人孝悌力田,祖母潘氏,勤俭持家。父亲朱锦堂,字星桥,昆弟7人中居中。少时读四书五经,成年后娶绍兴潘氏女为妻,到太平天国运动发生时,携眷北上,游幕于山东,历聘各郡县主管刑事,所到之处宽厚有仁声。同治十二年(1873),锦堂寓居长青县时,年近花甲,未有生育。此时,正巧年轻的董姑娘随家逃荒路过,锦堂将她聘为继室。长青县在押囚徒合为他祈祷神灵求子,翌年董氏竟怀身孕,并先后生下庆澜、庆恩二子。锦堂晚年得子,“鲁人莫不传呼庆幸,以为善人必有后也。”可惜他遭受颠沛流离老年多病,62岁就去世了,时董氏年方25岁,庆澜只有5岁。10岁嫡母潘氏弃养,越5年,又遭生母董氏之丧。
朱庆澜自幼深受母亲的影响,使他形成刻苦耐劳的品格,兼有南方人的优良传统和北方人刚勇正直的气质。朱庆澜曾意味深长地对女儿说过:“母教重如山”。
朱锦堂去世后,董氏一家孤儿寡母,生活陷入困境。但她对两个儿子十分关爱。虽说她当初不识字,但几年来在丈夫的教导下,不但识了不少字,而且越来越感到读书求知的重要性。为了让庆澜将来能象丈夫一样当上一名“绍兴师爷”,家中无钱送他上私塾读书,她就请求丈夫往日的一位张姓好友暇时来家为庆澜授课,终使庆澜能初通文墨。董氏对儿子的关爱,主要体现在品德和学识的严格要求上,其中有三件事使庆澜爱益终身。
朱庆澜小时候,天真活泼,爱动好玩。当时,富家子弟养金鱼,玩笼鸟,朱庆澜受他们的影响,也买了鱼缸养金鱼,置了鸟笼养飞鸟。从那以后,他上学想着它,放学后玩弄它,白天老师布置作业也不想好好地完成了。母亲看他玩弄宠物过了度,把他叫到面前对他说:“我们家穷,不能看富家子弟的样,你要把大好的光阴用在读书上。”庆澜既感到母亲的话很有道理,但又舍不得丢掉宠物,还是经常玩弄它。有一次,他玩迷了,不听母亲的劝教,母亲一怒之下,将金鱼缸摔出门外,还放走了飞鸟,踏破了笼子。这时,母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应该立志读书上进,切不可玩物丧志啊!”
少年时期,朱庆澜周围的许多青少年,都喜欢围在一起玩纸牌,也有赌注,稍有输赢。庆澜先是围着看热闹,后来慢慢产生了好奇心,最后,有了侥幸心理,竟拿出一点零钱与伙伴们赌输赢,而且越玩兴趣越浓。有一天,玩得十分开心,竟忘了回家。回到家里,当母亲知道他又在玩纸牌生了好大的气。她从庆澜那里夺过纸牌,将它烧掉了,并告诫他说:“赌博是败家子的行为,以后不许再玩,将来长大成人了,也绝对不许赌博。”
董氏步入中年后,经常生病。一天,她因腹泻,无钱医治,病卧在床。邻居有位好心人,借给她烟具,并给他鸦片烟泡,说抽两口鸦片烟,腹泻就会好转。他母亲一试,不知怎的,果然见效。以后,他一遇腹泻,就抽两口烟。庆澜见了烟具,感到好玩,又觉得烟气好闻。于是,每当母亲抽烟时,他就躺在对面闻烟味。这时,母亲意识到,如果自己经常抽这种烟,会使孩子不知不觉地沾上恶习。于是她立即将烟具送还,并含着眼泪对儿子说:“抽上鸦片烟,人就没有上进心,还会使健壮的人变成废人,以后长大了也绝对不许抽鸦片。”
朱庆澜谨遵母命,终身遵守不忘,尽管他后来身居高位,辛亥革命时,被选为四川副都督,民国元年(1912)任黑龙江督署参谋长、护军使、民政长、巡按使、黑龙江省将军,5年,出任广东省省长、新军司令官、广西省省长,后应张作霖之邀任东北特区行政长官兼中东铁路护路总司令,但始终不敢忘掉母教,都以禁烟(鸦片)为政令,自己也一生不吸鸦片,不赌博,并告诫子女,禁烟禁赌是我们朱氏家族的家教,不得违反。他有时到朋友家中,他们多设有烟盘、麻将牌,有人想拉他下水,他也是一尘不染,连纸烟都不吸,还规劝友人禁烟禁赌,并说明烟、赌的危害性。他一生不但不再玩金鱼、笼鸟,还告诫子女,不要“玩物丧志”,浪费光明,虚度年华,要把大好时光用在读书求知及事业上,并在送给女儿朱德君的一条幅上写道:
陶渊明曰:“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主要参考文献、史料:
(1)绍兴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绍兴文史资料》(第二辑)。
(2)绍兴县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绍兴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七辑)。
平凡之处见精神——鲁迅母鲁瑞
鲁瑞(1857~1943),清绍兴府会稽县安桥头人,鲁晴轩女,周伯宜妻,鲁迅母。鲁迅原名周树人,因母亲姓鲁,取鲁为姓。善良敦厚,吃苦耐劳,夫亡后一直守寡,艰辛教子,并先后让两个儿子放弃时人迷恋的科举,离开她远去南京、日本读书。婚后,长住绍兴城内都昌坊口。1919年12月,鲁迅将年逾花甲的母亲接到北京居住,享年87岁。鲁迅追求进步,不畏强暴,执着坚韧,深明大义等情神,得益于母亲的言传身教。
破俗放足
旧时有女子缠足的陋习,孩子幼时,用布帛紧扎双足,使足骨变形,脚形尖小,以为美观,俗称“三寸金莲”。相传南唐后主李煜令妃嫔尧娘,用缣帛把脚包裹起来,且包裹成新月的形状,使脚尖上翘,穿上精制的弓鞋,以满足爱美之心,从此,民间的女子开始效仿,缠足的习俗流传开来了(一说缠足之习俗始于南齐东昏侯时)。可明清时期女子要把脚缠得损骨伤筋,缠成三寸,痛苦不堪。清康熙三年(1664),曾诏禁缠足,但七年又罢此禁。
鲁瑞小时候,尽管她不愿缠足,可无力反抗,也被缠成一双小足。清末,天足运动兴起,但在封建意识浓厚的古城绍兴,很少有人响应,早就厌恶缠足的鲁瑞却毫不犹豫地放足了。
当时,周氏家族中有一个不第的文童,绰号叫“金鱼”的顽固党扬言曰:“某人放脚了,要去嫁给外国鬼子了。”还称她为“妖怪”,鲁瑞听了这话,并不去找“金鱼”评理,却只是冷冷地说:“可不是么,那倒真是很难说的呀。”弄得那个文童十分尴尬。直到她晚年在北京时,还常把这话讲给家里人听呢。人们说,这事足以反映她的战斗性呢!
情系故家
鲁瑞的娘家安桥头,是一个绍兴城东北30华里曹娥江附近的偏僻小村,嫁到城里后,她不忘故家的亲人和父老乡亲,也不忘哺育她成长的山山水水,于是每当清明、炎夏或秋后,她总要去探望年事已高的母亲,为祖上扫墓,或在乡间住上一段时间,而且,总要将长子鲁迅带在身边。
鲁迅到了外婆家,真如俗话说:“外甥大如皇帝”,在另一个广阔天地里尽情地玩乐。鲁瑞除了叮嘱鲁迅要注意安全外,同意他和农村亲友的子女一起去看社戏、观赏八月十八镇塘殿海潮,与农家子弟一起钓虾、捕鱼、放牛、摇船、摘罗汉豆等,让他与农民为伍。后来,鲁迅还在农村交了不少朋友。这些农民和农家子弟,具有中国农民勤劳、淳朴、节俭等美德,他们不论是鲁迅的祖父做官,他当“公子”、“少爷”的时候,还是其祖父身陷囹圄,他落难以后,都不象上流社会那样,以势利的眼光待人接物,他们对鲁迅的态度依然如故。这种和劳动人民的孩子共同生活的片断,以及从劳动人民和他们孩子那里获得的深厚真挚的友谊,在鲁迅的生活中,形成了一股鼓舞他前进的力量,也就成了他日后属于人民的伟大作家的创作中最初的,但却是一个最生动的源泉。
承传孝风
鲁瑞是位纯朴贤惠的女子。在娘家时,敬爱父母,嫁到周家后,孝敬公婆,以身范人,教育孩子们要孝顺长辈。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1月,她的三子周建人18岁那样,经钱姓同学向杜海生推荐,到位于城内塔子桥的僧立小学任校长兼教师。他第一次领到薪水后,将8元钱薪水全部放到母亲面前,兴奋地说:“姆妈,这钱是我刚拿到的薪俸,都给你,以后你不用再愁饭米钱了。”的确,按当时的米价这钱已足够养活全家了。对儿子的一片孝心,鲁瑞十分感动,笑着说:“阿松(周建人小名),家里节约点饭米钱也还有,你没有读多少书,就出去做事,赚钱不容易,我不想用你的钱,你自己去买些书,自修自修吧!”周建人将钱推来推去推了几次,可母亲还是不肯收下。
鲁迅的生祖母孙氏,城西偏门外跨湖桥人,在生下鲁迅父亲不久就死去了。继祖母蒋氏,城西郊鲁墟人,她很爱孙辈,个性爽直,诙谐幽默,常给他们猜谜语、讲故事,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鲁瑞平时十分孝敬她。看到今天小儿子能挣钱养家了,心想,可不能忘了她老人家呀!于是她对儿子说:“阿松,如果你真有多余的钱,可以隔个把月,给你娘娘(祖母)一、二元钱,前些年她照管你们兄弟几个够辛苦的,你如今自己能挣钱了,给她一点零用钱,让她高兴高兴也是应该的。”
周建人觉得母亲说得对,便急忙跑到祖母房里,对着祖母的耳朵说:“娘娘,今天我发薪水哉,喏,这两元钱给你做零用钱。”祖母听了高兴得流出了眼泪,她手里捏着两元钱,摸看了好一阵子。此后,他祖母见了亲属时,常常嘀咕着这么一句话:“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三兄弟中,阿松最早赚钱,连我也用着阿松赚的钱呢!”
关心国事
鲁瑞小时没上过学,却凭着不懈的努力,自修到能够识字看书。她住到北京后,不到一星期便对鲁迅说:“阿大,我没书看了。”
鲁瑞早年爱看旧式说部小说。1926年“三一八”惨案前夕,她把日夜消遣的小说丢开,开始看起报纸来了。每天大清早起床,她抢先把鲁迅要看的报纸拿过来,戴上老花镜细看一遍。平时,等不到第二天的报纸,自己便买起晚报来了。有时竟买好几张不同报纸,看了以后,除了向有知识的人打听国家大事外,还向不识字的人讲解。要是女师大的许广平等来她家,她便将报上的新闻与她们研究、议论起来,她的议论往往好恶得当,遇到不平之处,显得慷慨激昂,惹得鲁迅都笑起来了。
鲁瑞通过读报,了解社会现实,懂得了鲁迅所作所为的意义,从而给予极大的理解和支持。
埋痛赞子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住在北京的鲁瑞,已是耄耋之年,闻此噩耗,这位坚强的母亲,强忍悲痛,没有哭泣,只是悲痛至极,两腿发抖,不能举步了。
鲁迅去世,惊动全国,社会各界纷纷举行各种形式的追悼活动。毛泽东为他题署墓碑,对鲁迅光辉战斗的一生作了高度评价。痛失爱子的鲁瑞,竭其所能,广泛搜集记载鲁迅后事的报刊及资料,堆了满满的半床,并一一加以披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