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自己
在职场上,很多人不愿意配合上司和同事,尤其是同事。当自己工作紧张或任务重的时候,他们往往想着怎样尽快完成自己的事,而不愿意分配一丝一毫的时间和精力给周围的人,认为这样会尽快出业绩,进而成就自己。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如果我们积极配合上司和同事,会有更多收获,除了最基本的快乐外,还会收获良好的人脉,美好的声誉,而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软实力”。从长远角度来说,这些“软实力”会让我们在职场上顺风顺水。
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工作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我们的心里或多或少会有一种寻求帮助的渴望,但是当身边的同事遇到困难时,我们心中的“小我”却往往会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实际上,这种时候我们已经失去了不少成就自我的机会,因为配合上司与同事,其实就是在为自己铺路,我们配合上司与同事完成了一项工作和任务,大家的价值都可以得到实现,包括我们自己。
小赵是现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一家杂志社担任编辑。在同学的眼里,这个工作实在是太舒服了,但是小赵却倍感压抑,一点儿也不轻松。
小赵的文字功底相当不错,当时应聘时,杂志社的领导就是看上了他出色的才华。但是,进入真正的工作岗位,小赵却处处碰钉子,稿子一遍遍地被退回来重新写。不仅如此,领导还经常把他批得体无完肤,甚至说他写的东西简直就是“白开水,一点儿深度都没有”。
曾经有一段时间,小赵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他真想和领导大吵一架。但是,他最后还是想通了:领导之所以“骂”你,那是因为领导很在乎你,你还有培养的价值。如果自己一文不值,领导也不会严格要求,领导这是恨铁不成钢。自己应聘时带的作品都是在学校时写的,从那些作品中,领导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做编辑的条件,但是能不能做好这份工作,还要看自己的实际表现。因此,进入单位以后,自己一方面要努力工作,另一方面还要积极配合领导,做出更大的成绩,证明自己的才华和实力。
从此,小赵用心学习其他同事的工作和思维方法,虚心向他们请教,认真反思领导对自己的批评意见。很快,他就进入了最佳工作状态。
对于小赵的显著进步,领导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慢慢地,他们开始把一些重要的工作交给他去做。如今的小赵,已经成为社里名副其实的骨干编辑了。
透过小赵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在职场中员工和上司配合,对于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尤其是员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小赵没有听从领导的批评,那么他最后在杂志社能不能待得住就很难预料了,更不要说以后成为什么骨干编辑了。一个员工在职场中只有借助团队的力量,融入集体,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众人拾柴火焰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员工不能做到配合上司和同事,尤其是同事。他们对于同事的求助要么找个借口一推了之,要么在一旁幸灾乐祸、冷嘲热讽。这样的人毫无素质可言,更别谈争先创优了。
刘军是一名营销专业的大学生,他不仅长得帅,而且还能说会道,口才不错。毕业后,他在一家大型健身会所当业务员。工作没多久,由于他各方面的优势,很快就做出了业绩,深得老板赏识。照理说,刘军是很有前途的,但他有个致命的缺陷,就是不能和同事合作。
一天,同事杜涛问刘军:“你待会儿有没有时间?我刚联系到一个客户,是个大客户,打算一次性办三年的健身卡。我怕自己口才不大好‘攻’不下来,想请你帮忙,以便拿下这个客户。”
“我待会儿也要接待一个客户。”刘军冷冷地说。
但是那天下午,刘军却一直在发传单,并没有与客户洽谈。杜涛看到后心里非常愤恨,一心想团结周围的“兄弟”们把刘军“开除”出去。
不久后,刘军也遇到了工作上的困难,因为感冒,他几天都无法接待办卡客户,便赶紧打电话请杜涛他们帮忙接待一下。杜涛想起了他以前的冷谟,便以牙还牙,而其他同事也对刘军的客户爱理不理。
几天后,刘军感冒好了,回到公司后发现业绩损失很大,于是他对同事们产生了更大的怨恨,以后更加不愿意帮周围人的忙,和杜涛等人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就这样,刘军与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形成恶性循环,业绩一步步下滑。他感受不到一点快乐,每次进会所都倍感压抑,最后只得无奈地选择了离开。
刘军的“离开”,再一次印证了一个道理,在职场中,才华横溢也不见得能够游刃有余,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想要得到同事的认可、上司的欢迎,除了努力工作之外,团队精神不可或缺。如果刘军一开始就能够和同事们配合好,在杜涛需要帮助时主动帮忙,那么他的最终结果就不会那样无奈。所以,对于职场人员来说,从进入公司的第一天就应该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学会配合上司与同事,从而也赢得他们的配合。这正如一句名言所说:“我们想要别人怎样对待我们,就应该先去那样对待他们。”
综上所述,在工作中配合上司与同事,就是在强大自己,成就自己。当我们去热诚配合、帮助上司或同事解决某一个问题的时候,一方面会促使自己的身体与精神处于一种“总动员”的状态;另一方面也迫使自己重新选择思考问题的角度,进而从中积累成功的经验。如此一来,我们就会成为争先创优的好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