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其实也不算特别久,就在差不多凡人一生那么长的时间之前,九州大地上曾经存在过一个空前强大的国家,那是自前汉高祖在天都开创汉族辉煌以来,最为强大的王朝——月氏。
这是九州第一次被汉族以外的民族统治,异族皇室入主中原。
代表月氏王朝统治阶级的民族是肃慎族,这个来自天山脚下的古族在几位圣君的带领下从战火纷飞的乱世一步步走向繁荣,西域万国也好、北荒三十六部也好、东海和国也好、南海诸岛也好,无不是月氏从属。
如此辉煌的一个东方帝国,却在七十年前的除夕,一夜之间倾覆,甚至于上京长安城方圆百里都被夷为平地,偌大的城市竟然就这样凭空消失了。而月氏皇族、文武百官以及满城百姓都被抹杀地干净彻底,像是从未存在过似的。
如此诡异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不少人猜测是仙人降怒,因为一夜之间将当时九州最大的城池夷为平地连废墟都不留根本就非人力所为。
除夕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谁也不知道,亲身经历过那场惊变的人都已经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不明真相的人们对那一夜闭口不谈,只是将那一夜称为月落血夜,因为那一夜整个九州都被血色笼罩。
血夜过后,月落日出。
失去统治者的月氏帝国刹那之间分崩离析,那些曾经在帝国高层的幸存者们都沦落江湖。一名名百战名将、一位位博学大儒,还有身怀绝技的外派特务们在流落江湖后,在九州大地上掀起了惊涛骇浪。
以往的王朝更迭不同此次,月氏帝国的覆灭太过诡异,那些精英不甘就此落寞,便欲在江湖上再兴一番事业。这些都是月氏帝国笼络来的泛九州十三道最优秀的人才,他们的落草把民间江湖推到了空前繁盛的地步。
失去了稳固的王朝,月氏帝国所遗留的各路诸侯将领皆拥兵自重,虽然其中大部分都是异族,数百年下来也有不少大功勋的汉人封王侯。
王也好,侯也好,甚至平民也好,但凡有点野心的人都打起了“天下”的主意。北方的异族闻风而动,百万铁蹄践踏中原。如此自然的,九州再度陷入了乱战,惨绝人寰的杀戮没日没夜地上演。
看起来遥遥无期的大混战一直到甘玖届中华大会上出现了转折,澹水风无量夺得桂冠。之后他率领风氏征战十数载平定天下,最终在新都洛水建立起了金汤皇朝,年号元鼎,时隔数百载,九州的统治权回到了汉人手中。
汉人的天下,自然历史由汉人来写,那场导致百万人丧生,无数黎民流离失所的战争全部被归结为北荒三十六部族的胡人所致,史称“荒乱”。
风无量虽出身草莽却颇具圣君之风,不仅平定了七十二烟尘,还御驾亲征逐异族于漠北,将北荒三十六部赶出了九州。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金汤元鼎皇帝竟能激流勇退,将天下收入囊中之后,便退位安心做起了太上皇。
如今的太狩皇帝自幼接受宫廷教育,恪守中庸之道,他谨遵父亲的政策,虽然没有大的功绩,却也不会出现大的过错。
由于风氏本就是武林世家,因此金汤治下的江湖更加精彩,以至于不少官府机构都与江湖势力无异。
叁拾届中华大会上惊魂楼楼主登高一呼,号召中原正道组建天道盟之后,武林中更是有了“一宗双势三谷四族五楼六园七派”的说法,这二十八个势力几乎可以代表整个武林,被江湖人统称为“二十八相”。
时至今日,金汤王朝经过两代统治者励精图治,天下渐也稳定,大多数子民都能够丰衣足食,也没人觉得改朝换代有什么不妥。
虽然江湖上偶有****,但都祸不及天下,宁静祥和仍旧是九州的主旋律。
百姓也好,豪侠也好,大都觉得太平总是要好过乱世。特别是人们对于月氏灭亡之后导致的大乱天下还记忆犹新,这份久违的和平就更显得难能可贵。
蜀南忘川河畔有个巴陵县城,巴陵县郊四五十里的地方有个小石村,对于此刻的安宁就格外地受用。
宫调式清乐音阶,黄钟律,降调,起。
悠扬婉转的曲声响起,曲音清越,音质柔和,也不知小小的石壕村中何人有此雅兴,伴着朗日清风,在这个宁静的午后演奏笙曲。
??不过这曲本意当是凄切哀婉的,音阶起伏高则苍幽凄楚,低则深沉哀怨。可演奏之人却故意以悠扬婉转的音调吹奏。如此听来,总有种强颜欢笑的违和感。也不知吹奏者为何要背道而驰,好好一首悲曲,反似这般不伦不类。
??石小吏吹完这一曲,伸出沾满泥土与血迹的小手抹了把脸上的汗珠,本来就不怎么干净的稚嫩脸庞更花了。石小吏倒是全不在意,抹完脸照旧抱紧怀里那只脏兮兮的老旧的笙。
??十一岁的石小吏看起来完全不像是他那个年龄的少年,不过四尺的身高,一身嶙峋瘦骨,任人看了都会觉得石小吏最多不过七八岁,九岁都嫌说大了。
??别看石小吏年龄不大个头不高,在笙上的造诣却不低。从小到大就这一只破笙陪着他的时间最长。妈妈每天要织布、采竹、编竹,还得去王员外的茶田采茶,除了教石小吏念书和乐理,便没时间陪儿子了。
??妈妈总是在忙,现在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一下。
??石小吏坐在母亲坟前,怔怔地看着分头空荡荡的木碑。他想了半天也不知道写什么合适,只是祁秀才说碑文总是要写的,万不能空着。可石小吏勉强算是识字,书没读过几本,最后索性就写了“妈妈之坟”四个歪七扭八的大字。
??在石小吏心里,妈妈就是妈妈,没什么说的,也没什么好写的。他从来都不知道妈妈的名字。村里人叫她蔡姐,要说蔡姐名甚,却无人知晓了。
??先前那首曲子是妈妈教石小吏的最后一首曲子,也是交代最为郑重的一首曲子。这首曲子晦涩难明,曲调音轨更是九转八回,纵然妈妈夸赞石小吏在音律上天赋惊人,而今他也只能吹出一转半回,连这首古曲皮毛都不算。
全曲据说总共十八拍,可他仅仅学完了一拍,剩下的十七拍,石小吏只记了部分谱子。他甚至不确定妈妈是不是记得全部的谱子。
??这首曲子虽然没有什么正式的名字,只知道妈妈叫它“小胡笳”,却是比那些个什么《寒鸦戏水》《出水莲》之类的名曲要精深得多。用妈妈的话讲:此曲非谪仙下凡不能奏,哪似出自凡人之手。
??谪仙是什么,石小吏不知道,但大概是说“小胡笳”很厉害的样子。石小吏至少知道能扯上个“仙”字的东西肯定是很了不起的。
??这娘儿俩都没什么大志向,单看石小吏这名字便知道了。石小吏本人呢,也不求成为什么音律大家,只要当个村边小吏就很知足了。在石小吏的眼里,就是那个整天在村民面前趾高气昂的石壕吏都是高不可攀的大人物。
石壕吏姓甚名啥早就没人记得了,反正大家当面都叫他大人,背后则说“那只畜生”,石小吏也就不觉得名字有多重要了。?
??石小吏的生活基本上就是吃饭、睡觉、跟妈妈学吹笙什么的,一来是消遣,二来是为了让妈妈高兴。
??直到妈妈去世,石小吏也没听过妈妈吹一次笙,但妈妈就是喜欢听。
??石小吏和妈妈来自北漠,大约五六岁的时候石小吏跟妈妈到了石壕村后就没再见过爹,据说是死掉了。
石小吏对爹没什么印象,隐约记得是个里外都和“残暴”挂钩的家伙。再加上见多了村里调皮的孩子被他们的爹教训,就觉得没有爹也挺好。
??只是自今日起,石小吏妈妈也没了,往后着实要寂寞了。
??“小凤啊,以后就只剩下咱们两个了,咱们可要好好相处。”石小吏看着手里的笙,目无表情地说道。这笙也不知经历了多少苦难,竟然破旧成这样,就算石小吏告诉别人它曾经被一只黄鼠狼撕烂过也没人怀疑。
不过这只笙非常坚挺,烂成这样还不走音。石小吏只知道这支笙是妈妈年轻时一位朋友的,名叫凤尾寒。后来石小吏用多了觉得亲切,便叫它小凤。
??只是小凤喜静,不爱说话。要是没人吹它,它绝不发出一丝声响,对于石小吏的话总爱答不理。
??事实上,石小吏从来没听小凤说过话。
??石小吏倒不怪它,毕竟是妈妈辈的人物,他还是很尊重长辈的。他抱着凤尾寒,觉得干坐着太无聊了,现在又不想回家,便又吹了一首曲子。这曲也不知叫甚名甚,虽然曲调是有了,却没有魂,使人听了觉得好听,却没有任何感想。
??毕竟是小孩子,石小吏再有天赋学得了技艺,却没学得魂魄。
??曲乃心之声,道人心所道,境之所至,音律乃达。石小吏不过十一岁,哪有什么境界可言,更别提要奏出曲中意了。想来他胡乱吹奏小胡笳也是这个缘故。
??只是“小胡笳”太过玄奥,石小吏仅仅只是把它吹奏出来已经非常不易,足令闻者神伤了。
??这首曲罢,石小吏讲笙放一边,跪在妈妈坟前一连磕了十七八个响头,再抬起头时,小脑门上已是血泥混杂。
??石小吏眼中泪光闪闪,不知道是因为肉疼还是心疼,但那泪珠转着转着,就是不肯掉下来。相反,石小吏的嘴却咧开笑着,笑得春光灿烂,笑得阳光开朗,任谁看了这样的笑都会忍不住被他的笑感染。
??“妈妈,再见了。有时间我再来看你。”说着,石小吏伸手擦掉了那始终未落得泪水,那笑容上唯一的瑕疵,然后抱着笙拖着铲,吹着口哨回村了。
??这一路,他没再回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