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圣王之用兵,非乐之也,将以诛暴讨乱也。夫以义诛不义,若决江河而溉爝火,临不测而挤欲堕,其克必矣。所以优游恬淡而不进者,重伤人物也。夫兵者,不祥之器,天道恶之;不得已而用之,是天道也。夫人之在道,若鱼之在水,得水而生,失水而死。故君子者常畏惧而不敢失道。
【注释】
用兵:打仗,进行战争。
乐:喜欢。
诛:诛杀。
乱:乱臣。
爝火:小火炬。爝,用芦苇捆扎而成的火炬。
临:靠近。
不测:指深渊。
克:胜利。
优游恬淡:犹豫不决,安静闲适。
不祥:不吉利。
恶:厌恶。
失:悖逆。
【译文】
圣明的君主进行战争,并不是出于好战,而是用战争来诛杀暴君、讨伐乱臣。用正义之师讨伐不义之众,就像决开江河的洪水去淹灭一个小火炬,像临近高深莫测的深渊去推下摇摇欲坠的一个人一样,其胜利是必然的。而圣明的君主之所以从容而不急于进击,是怕伤害无辜的人和物。战争是不吉祥的东西,“天道”是厌恶战争的;圣明的君主在不得已时进行战争,这也是“天道”。人生活在“天道”
之中,好像鱼生活在水中一样,有水才能生存,离开水就会死亡。所以君子时刻警惕自己而不敢悖逆“天道”。
【简析】
本节认为战争是违背“天道”的,迫不得已进行战争,也必须是“以义诛不义”,为的是救民于水火。圣王用兵必须是正义之战,同时要尽量减轻对民众和国家的伤害。
【例文】
墨子劝楚王息兵
墨子是春秋时期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这在当时影响很大,直到今天也仍然有积极的意义。
有一次,他的朋友公输班(即鲁班)为楚国造了云梯,准备用它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了,就马上动身,走了十天十夜才来到楚国。
墨子见到鲁班说:“有个人欺侮我,请你帮我杀了他。”鲁班听了,很不高兴。墨子说:“我可以送你很多钱财。”鲁班说:“那墨子塑像也不行,我不能随便杀人。”
墨子于是说:“楚国土地很多,人口却不多,为什么非要牺牲本来就不多的人口去夺得更多的土地呢?
宋国没有得罪楚国,楚国没有攻打它的任何理由。你知道楚王这样做不对,为何不阻止他。你不杀那个欺侮我的人,却帮助楚王去攻打宋国,难道这不是随便杀人吗?”鲁班说:“你说得有道理,但是楚王已经决定攻打宋国了。”墨子于是要求鲁班带他去见楚王。
墨子见到楚王,直言道:“现在有个人,不坐自己的好车,却要去偷邻居的破车;不穿自己的丝绸衣服,却要去偷邻居的粗布衣服;不吃自己的美食,却要去偷邻居的米糠。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楚王回答:“这是个爱偷东西的人。”
墨子说:“楚国是一个大国,宋国是一个小国。楚国很富,什么东西都不缺,宋国却穷得什么也没有。现在楚国攻打宋国,这不是和爱偷东西的人没有两样吗?”
楚王虽然觉得墨子说得有道理,但还是坚持要攻打宋国。
墨子告诉楚王说:“你能攻,我也能守,你是攻不下来的。”
于是,楚王就叫来鲁班,要两人对阵,看看谁能赢。墨子解下自己身上的皮带,围在桌上当做城墙,再拿一些木块当做守城的器械,两人演示起来。鲁班一连换了九种攻城方法,均遭到了墨子有效的抵抗,不能取胜。鲁班的攻城方法使完了,墨子的守城方法还有几种未使出来。楚王很清楚鲁班输了,但鲁班却说:
“我知道战胜你的方法,但我不说。”
墨子答:“我知道你能胜我的方法是什么,我也不说。”
楚王感到迷惑不解,就偷偷地问墨子,问鲁班到底要用什么方法战胜你。墨子直言不讳地告诉楚王说:
“鲁班的意思很清楚,他是想让您杀了我,他以为杀了我就没有人会知道抵御他攻城的方法了。其实不然。我来时就作好了这方面的打算,已经派我的大弟子禽滑厘率领三百弟子帮助宋人守城。我已把这些方法全部交给了他们,他们每个人都可以用这些方法来抵御鲁班的进攻,因此,杀了我也是没有用的。”
墨子见楚王听信了他的话,就又坦诚地对他说:“楚国方圆五千里,真是地大物博,如果用心治理,一定会富甲天下。而宋国呢,土地不过五百里,物产也远不及楚国丰富,我真不明白您为什么要去攻打宋国。这难道不是扔掉自己的华贵马车去偷别人的破旧车子吗?难道不是扔自己的锦绣长袍去偷别人家的破旧短袄吗?”
楚王听了,羞红了脸,决定不去进攻宋国。于是,墨子依靠自己的智慧为宋国免去了一场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