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何处,都逃脱不出弱肉强食,强者为尊的自然法则。千百年来,这个法则之下在这片土地出现过多少厮杀,多少掳掠,没有人能够说的清楚。
为了能够在密布于太古森林的野兽相为对抗、生存,南蛮氏族衍变的充满野性,凶猛且残暴。可以说,这样的环境下造就出来的南蛮氏族天生就有着常人没有的强健体魄与高人一等的近身肉搏能力。而其中的王者便是远古人物——南蛮王。据说,南蛮王不但力能扛鼎,拔山盖世,仅凭其磅薄的气势便可震慑丛林巨兽。可就算是这样,南蛮氏族也只是征服了一小部分的森林。浩瀚无垠的太古森林本身就有着太多的未知与不确定,直觉在告诉着他们,往深处探寻太古森林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举动。
南蛮氏族并不满足于此,芝麻大的领地,难以使他们发展成为强大种族。于是南蛮氏族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总头领——南蛮王决定带领南蛮氏族向东进军扩展领地。肉体上的强大,再加上自古以来与野兽搏杀给他们带来的战斗经验,使得南蛮王有着绝对自信,他认为,东进的路上无论是遇到猛兽,还是外族,但凡于之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但南蛮王真正打进东盛洲的时候才认识到自己的异想天开和东盛人的狡诈与卑鄙。这帮生活在东盛洲的无耻之徒如同狡猾的野狐一般,藏头露尾,旁敲侧击,与他们进行较量的时候永远都是避实就虚,声东击西。
难道东盛人不知道,真正的对决应该是正面交锋,一决雌雄的吗?!
经过这一次东进之战,南蛮王明白了力量的强大不是绝对的,它是无法弥补谋略上的不足。继续东进如竹篮子打水。无计可施之下,南蛮王只能选择退回南满洲。南蛮王虽然骁勇无比,战场上没有过一次失利,但战略上却没能打开局面取得最后胜利,无功而返,这使得南蛮氏族的内部开始对南蛮王产生异议。他们认为,南蛮氏族本应该所向披靡,天下无敌。在如此险恶的丛林里面他们都没有败在猛兽的獠牙利爪下,却没能捏死蝼蚁般的东盛土著。是南蛮王的无能使整个氏族没能胜利,是南蛮王让南蛮氏族失败使他们陷入了有着前所未有的屈辱感。
面对众所非议,南蛮王选择离开南蛮氏族,走进太古森林深处,用这样的方式来躲避氏族对他的非难与质疑。至此,南蛮王成为了第一个走进太古森林深处的人,至今下落不明,而他渐渐的淡忘在人们的脑海里,成为了传说。随着南蛮王的离开,整个南蛮氏族群龙无首,沦落为一盘散沙,支离破碎。
最后南蛮氏族各占山头,各自为王。
起初,分裂后的南蛮氏族出现了将近十数个之多的氏族分支,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着强大实力且具有野心的氏族在其特有的好斗,争雄的本能下,开始攻打吞并相邻的弱小氏族从而壮大本氏族,久而久之衍变为现在的四大氏族。
南蛮氏族自古以来有图腾崇拜,而又因太古森林的畏惧,所以他们都是以太古森林里的猛兽为图腾,族名亦是如此。四个氏族分别为:以象为图腾的有象氏,家族姓氏为项;以熊为图腾的有熊氏,家族姓氏为熊;以狼为图腾的有狼族,家族姓氏为郎;还有就是以虎为图腾的有虎族,家族姓氏为虎。
四大氏族本是并驾齐驱,平起平坐。可不知何时起,东盛洲的那帮狐狸开始胆敢侵犯他们这仅存的领地。遥想当年他们东进之战,虽说他们没有拿下胜利,但战场上他们从来没有输过一次。本应该对南蛮氏族谈虎色变的东盛人,开始了一系列的南下之征。他们的所有队伍井然有序,与南蛮氏族展开对战时又无所畏惧。这都大大的改变了南蛮氏族对东盛人的印象。原来抱头鼠窜的狐狸也能够如此的万众一心,势不可挡。至今他们还记得那个带领东盛洲大军侵犯他们领地的男人。他不仅攻略了他们的领地,还打进太古森林深处——这个连南蛮氏族都不敢进入的未知世界。经过东盛洲几番侵掠,领地处于最外侧,也就是距离东盛与南蛮两洲之界——这个战事多发地段最近的有象氏氏族,逐渐的因为长时间的对东作战,并且连连失利,使得氏族领地沦陷,人丁逐渐稀少,整个有象氏已经处于风雨飘摇,摇摇欲坠的地步。
换言之,四大氏族里有象氏已然名存实亡。
-------------------------------------------------------------------------
距两洲之界二十里处的太古森林,有象氏安身于此。和其他氏族一样,有象氏也是住在他们所建立的木屋里。为了适应潮湿炎热的太古森林他们用常青杉树制造木屋。常青杉是太古森林里常见的树类,因其耐腐防震,耐火防潮,自然成为了南蛮建筑的上佳之选。这些木屋构造古朴简单,淡雅自然,带着南蛮氏族特有的风格伫立在这片森林。很难想像,如此别有韵味又不失建筑智慧的房屋会是出自凶狠蛮横的南蛮氏族之手。
在这些大小如一的木屋当中,有一间别具一格。此屋不仅大于其它三倍有余,屋顶还有一面标旗,旗帜上画着象首以示身份与地位。
屋内大厅有个中年男子来回踱步,不时的还望外探目,神似焦急。今日有熊氏族长将会带着自己的儿子亲自登门拜访商议有关联姻的事宜。长时间与东盛对战,导致男丁锐减,有象氏已经难以自主的抵御外敌抢掠。有象氏想道的唯一办法就是联姻,以这样的方式依附其他氏族,来实现保护自己氏族的目的。因此这次联姻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儿婚女嫁,更是涉及到有象氏今后的稳固发展,不论双方,都是非常重视的。可在这节骨眼上,少了一位主角。
“报!”屋外,传来了门卫的声音。
“进来。”中年男子开口。
“是阿琳回来了?”没等门卫完全下跪,中年男子便紧忙着询问了起来。
“报告族长,不是小姐,是有熊氏族长带着人过来了。”门卫回答。
原来,这个中年男子就是有象氏族长——项鼎天。
“这么快就到了?!”项鼎天惊道。平日里有熊氏是出了名的迟到狂。每月一次的氏族聚首集议有熊氏无一不是姗姗来迟,而他们每次都会用极其蹩脚的理由来搪塞迟到原因。况且有熊氏与有象氏中间间隔有虎和有狼两族领地,其间距离足足有百里之远,提前一日出发,次日日落之前到达有象氏领地就已经是神速了。
(难得熊坤提前早到。看来,自己儿子的婚姻他还是蛮上心的嘛。)项鼎天想道。
其实大多数人都知道熊坤所带领的有熊氏爱迟到的真正原因无非是自视甚高,狂妄自大,仗着自己氏族的强大,不把其他氏族放在眼里。
处于四大氏族领地最为内侧的有熊氏有着其他氏族无法比拟的战斗训练场。虽然其它氏族也是有着不俗的对外战斗能力,但更多的丛林凶物,更多的生存险境,这样的环境下成功存活下来的有熊氏自然拥有着更为出色的好斗本能与作战技巧。渐渐的,他们的战力凌驾于其它所有氏族之上,而力量上的强大使他们变得目中无人。
而能制约住他们残暴武力的势力只有有象氏——这个长期与狡猾的东盛人作战过的氏族。
谋略本是南蛮人的短板,可经年累月在东盛人阴谋的“赐教”之下,有象氏也算是学到了皮毛。有象氏经常游走于有虎与有狼两族,告诉他们巢毁卵破,唇亡齿寒的道理,并且让他们明白抵御有熊氏,防止自族被吞并,虎狼象三族必须同盟,一致对外,才能有足够力量抗击有熊氏。这也是至今为止为什么有着强大战力的有熊氏迟迟未能称霸南蛮洲的根本原因。
“这个臭丫头。”项鼎天不由得低骂了起来。“敢放我的鸽子?说什么出去转换心情,不会晚到。说好的午前肯定能回来的呢?!”连时间观念全无的熊坤都提前到了,看着项琳还没出现在自己眼前,项鼎天有点气急败坏了。
这也不能怪项琳不懂事。项鼎天知道这一次的联姻违背了女儿的意愿,也知道自己独断专行的过分了一点。但人生就是这样,十中八九不如意,不能事事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处理,更何况项鼎天是有象氏族长,一切当以氏族利益为第一。
在日渐严峻的形势下,战力急剧下滑的有象氏已经没有往日的说服力来劝导有狼与有虎两族继续三族同盟了。虎狼两族把目光从以前的对抗有熊氏,已经慢慢转移到了现在的有象氏势力。虎狼二族知道,有象氏潜在的威胁不亚于最强武力的有熊氏。在虎狼象各自武力远不如有熊氏的情况下,有象氏能够带领三族合零为整抗击外熊,并能使四族处于战略平衡,单凭这卓识的谋略已经超出了其他几个氏族的想象。虎狼二族暗自盘算着,与其放任着有象氏成为内患,不如将其吞并,据为己用,这样自己氏族不仅有了妙计锦囊,还能铲除一大势力,可谓是一举两得。现在正是有象氏最虚弱之时,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他们的意图后来被项鼎天所察觉到,这使他明白了弱族无外交的道理。眼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灭族的危机,项鼎天却没有回天之力。不甘心自己的氏族就这么被吞并的项鼎天思前想后,认为能解决这个燃眉之急的只有有熊氏。
项鼎天记得,熊坤有一个儿子,正好与自己的女儿年纪相仿。他想如果这两个年轻人喜结连理,有熊氏与有象氏便能达成联姻同盟,这样自己的氏族危机就会迎刃而解。于是,项鼎天背着项琳去找了熊坤说了联姻的意愿,熊坤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似乎很高兴,也是满口答应了下来。
想到这次联姻是没有征得女儿的同意下自己擅自做出的决定,又知道女儿的倔脾气的项鼎天慢慢的从焦躁的情绪中回复过来,随即叹了一口气,说道:“罢了,来晚点就来晚点吧,就当给她做心理准备的时间了。”
“谁跟着小姐出去的?”项鼎天继续问道。
“是项普。”门卫回答。
“嗯,既然是项普跟着去的,那回来的时间应该不会太晚。”似乎项鼎天对项普很是信任。
“族长,那有熊氏的人怎么办?先让他们去客厅等候吗?”门卫问道。
“有熊氏远道而来岂能如此怠慢?再说熊坤可是我未来的亲家,于情于理我都应该亲自迎接才是。”
说完,捋了捋衣襟,项鼎天便大步迈开,走出了正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