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谷之战的惨败,让曾雄心勃勃的宋太宗大为绝望,彻底失去了收复燕云的信心。于是,宋廷对辽战略便由进攻转为了防御。997年,宋太宗带着未收复失地的遗憾,撒手人寰。太子赵恒即位,是为宋真宗。此时,萧太后摄行辽国大政已整整十一年。
在这十一年里,萧太后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在她的从容指挥下,辽军全线告捷,进一步稳定了南部边境地区,同时还在与宋作战中掌握了主动权。
正如《辽史·后妃传》所载:“辽以鞍马为家,后妃往往长于射御,军旅田猎,未尝不从。”每逢辽军南下,智勇双全的萧太后或镇守后方控御,或披坚执锐,亲自上阵,驰骋疆场。在这位“亲御戎车,指挥三军”的太后的率领下,辽军各个骁勇异常,士气高涨。有人曾评价萧太后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以武功著称的后妃,实不为过。
986年7月,辽军在粉碎了北伐的三路宋军后,时任辽军南面主将的耶律休哥奏请萧太后乘宋军尚未彻底休整之际,派兵进攻河北地区,直至黄河为界。然萧太后鉴于己方损失甚大,加上云州方向的战事仍在进行,以无力立即南侵,于是拒绝了耶律休哥的提议。尽管如此,她仍命休哥着手整顿兵马、准备器甲、储积粮草,以待秋天风高气清、弓劲马肥之时再大举征宋。
其实,宋太宗也早已料到萧太后会有此招。当他得知曹彬的东路军主力战败的消息后,随即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他重新起用宿将张永德知沧州、宋渥知霸州、刘廷让知雄州、赵延博知贝州等,以抵御辽军。不久,他又命签书枢密院事张齐贤出知代州,与都部署潘美同领河东沿边兵马。
辽国一方,萧太后在休整了近一年后,于987年11月初再次挥兵南下,大举攻宋。此次出征,萧太后以耶律休哥出任先锋都统,同时派北院大王蒲奴宁居奉圣州,与节度使蒲打里协同作战,以声援河北辽军。
在狭底祸,萧太后亲自检阅了辽军的辎重兵甲,同时还颁布了一系列严肃军纪的法令。
随后,辽军进抵唐兴县,与宋军相距于滹沱河。此时,宋军已屯守滹沱桥北,为阻断宋军往来通路,耶律休哥下令弓弩手向宋军放箭,迫使宋军后退,随后又放火焚烧滹沱河桥。
就在这年的十二月初,萧太后亲抵滹沱河北,并驻跸于此,以观军情,随后,她下令耶律休哥率军前去阻挡宋军人祁州(今河北安国)。恰在此时,萧太后得知宋将刘廷让和李敬源两路大军正合兵自河北东部北上,燕京告急。
情急之下,萧太后急令耶律休哥回兵与南院大王所部会合共御宋军,同时命宰相安宁率军从后接应。
耶律休哥领命后,当即派遣兵马扼守诸要地。很快,耶律休哥大军便和宋军在君子馆(今河北河间北)相遇,两军随即展开激战。
当时正逢寒冬,天气极寒,宋军士兵都被冻得手木足僵了,以至无法使用弓弩,毫无战斗力可言。就在这时,萧太后所率辽军主力适时赶到,遂将宋军团团包围,形势万般危殆。
在此之前,刘廷让曾将部分兵力分予沧州都部署李继隆作为后军,可就在刘廷让急需用兵之际,李继隆却为自保而拒绝出兵援助。
势单力薄的宋军只得孤军奋战,随着辽援军源源赶到,宋军自知取胜无望,不禁军心大乱,最终全军覆没,无一生还。
耶律休哥大胜之后,随即便把矛头指向了宋知雄州贺令图。此前,耶律休哥就已获知,贺令图正是力劝宋太宗北伐的主谋之一,此人生性贪婪,处事轻率,于是就派间谍前去诱骗贺令图。
间谍见到贺令图道:“我已获罪于契丹太后,愿随时归附大朝,然无路可投,幸得使君稍加留意焉。”贺令图听后,不知有诈,自认为将立大功,于是便私下与耶律休哥往来。
刘廷让兵败后,耶律休哥便派人扬言,表示愿意与雄州贺使君相谈。贺令图闻之,以为耶律休哥果然来降,不禁暗自庆幸。为独占此功,他立即率兵出城迎接,及至耶律休哥帐前,休哥却劈头盖脸大骂道:“汝一向好自称善于经营边事,今日乃是送死来耶?”随后,便令左右杀贺令图随从,将其擒至辽国。
君子馆之战大败的消息传开后,驻守于河北的宋军瞬间斗志皆无,视辽军如虎狼,不敢抵抗。辽军很快就攻克了杨团城、冯母镇、祁州、深州等地,如入无人之境。
第二年正月,辽军继续延续骁勇之势,连克束城县(今河北河间东北)、文安城(今属河北),战果颇丰。
萧太后在得知捷报后,随即又下令辽军向代州发起进攻。宋将马正率军列阵于州城南门,以迎击辽军。初战,宋军寡不敌众,败退。而后,知代州张齐贤率两千厢军,增援马正,最终将辽军击退。
获悉山西辽军进攻代州失败,为避免遭到河东宋军的夹击,萧太后与耶律休哥随即领兵北撤。
虽然宋军在代州一战取得了胜利,但长久以来与辽作战所处的劣势,使得宋军已对辽军产生了严重的畏惧心理。当时河北一带因战争频仍,惨遭破坏,百姓困苦不堪。而除河北以外,四川地区又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西夏李继迁则联合辽国反宋,对于此时的北宋来说,当时的局势正可谓是内忧外患。为此,宋太宗不得不重新调整内外政策,他认为“国家若无内患,必有外忧。若无外忧,必生内息。外忧不过边事,可预先防备,然奸邪却难以觉察,帝王合当用心于此。”此时,宋太宗已无心再与辽征战了。
于是,他屡次遣臣前往辽国修复关系。然而,宋太宗的和好之心只是一厢情愿。因为对于攻伐决断的萧太后来说,辽国此时正处于攻势,她没有任何理由就此停手。此间,一心渴望建功立业的萧太后不断兴兵侵扰宋境,搞得宋太宗若坐针毡,寝食难安。
988年3月,耶律休哥再次奏请萧太后举兵攻宋,萧太后左右权衡之后,当即决定发兵。
一个月之后,萧太后移驾燕京,一面调遣诸道兵马,谋兵布局,一面兵甲器械。待一切准备就绪后,同年八月,命耶律休哥率军进攻易州大胜而还。
9月中,萧太后祭旗鼓发兵南伐,进抵涿州城下。此番攻城,萧太后起初并未直接与宋军交战,而是先命人往城中投射劝降帛书,以诱宋军投降,却遭到宋军拒绝。诱降不成,萧太后随即下令围攻涿州城,宋军抵抗不支举城投降。由于此前辽军每攻一城都会大肆抢掠烧杀,从而给北宋百姓留下了“北夷好杀”的恶劣印象,为改变辽军在北宋人心中的形象,从而为日后招降更多的宋地军民打基础,萧太后一改之前的强硬做法,改为遣人前往安抚涿州军民。
奉命前来增援的宋军在获知涿州陷落后,心生畏惧,当即引兵而去。萧太后得知情报后,即派大将耶律斜轸、萧排押等率军猛追,结果大败宋军。
此战获胜之后,辽军随即转攻沙堆驿,即刻破之。与此同时,其他辽军也连战连捷,相继攻克了宋狼山寨(今河北易县西南),败宋兵于益律关,并进围长城口。11月初,萧太后和辽圣宗亲临长城口外,督军作战。宋军见辽军攻势汹涌,无力支撑,纷纷弃城南逃。萧太后见状,急命耶律斜轸率军阻截。然宋军坚决不降,于是萧太后便让辽圣宗率精兵前往邀击,全歼宋军。
面对不堪一击的宋军,辽军捷报连连,很快就已深入河北腹地,并连克满城、祁州、新乐、小狼山砦。在莫州,辽军依旧凯歌高奏,大败莫州宋守军。
而此时,辽军主力也已进至唐县(今属河北)西三十里的唐河以北地区,结果在这里与宋军相遇。宋将都部署李继隆、监军袁继忠作战勇猛,辽军大乱而退,损失甚大。鉴于此,萧太后于次年正月下令班师。在辽军途经易州时,萧太后指挥诸军四面围攻,攻破易州。
大胜而归的萧太后回到燕京后,立即大宴群臣,爵赏有差:枢密使韩德让封楚国王,驸马都尉萧继远拜同政事门下平章事,而于越、宋国王耶律休哥更被赐红珠筋线,命进入内神帐举行再生礼,赏赐甚厚。
然而接连的胜利并未让萧太后忘乎所以,为防范宋军来袭,萧太后先是命宣徽使蒲领等率军分路守备,继而又采用以攻为守之计,不断向宋境出兵。
同年5月,耶律休哥奉萧太后之命,率军至满城,北宋戍卒七百余人受降。6月,耶律休哥、萧排押等又率军破宋兵于泰州。7月,萧太后亲自领兵南下,耶律休哥则受命率数万精骑偷袭宋军辅重,不料却在徐河为宋军所袭,大败而归。
这场败仗使得辽军损失惨重,甚至震动了整个辽国。更为重要的是,萧太后因这场败仗,此后数年未曾再向宋发兵,然而,这种停战只是暂时的。
997年3月,宋太宗因箭伤复发而病逝。太子赵恒即位,是为宋真宗。虽然老对手已经故去,但对于这位辽国英后来说,其一统中原的愿望却从未减弱过。她渴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为大辽国开疆拓土,进而雄霸中原,以完成先祖未竟之业。于是,她趁北宋新君继位之机,再次举兵南征,在河北地区与宋军开战。
998年5月,萧太后在木叶山(在今辽宁省西北部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合流处,为契丹部族的发祥地)祭祀,“告来岁南伐”。是年末,南京留守耶律休哥去世,萧太后即授任次子耶律降庆为梁王、南京留守,镇守南京。第二年9月,萧太后移驾燕京,调遣诸部兵马南征,并以南京留守耶律隆庆为先锋;是时,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亦病死,萧太后即令韩德让兼任北院枢密使,总掌蕃汉兵民重务。
同年10月,萧太后在完成作战部署后,下令辽军向遂城发起进攻,然久攻不克。此时,辽将萧继远率偏师攻破狼山镇石砦。接到战报后,萧太后和辽圣宗当即率辽军主力向瀛州进发,与宋军展开对峙。
对于辽军此番南征,宋廷事先也早有准备。当时宋镇、定、高阳关都部署傅潜已遣先锋将田绍斌、石普等镇守保州,结果石普与知保州杨嗣大军遭辽军伏击后,渡河而退,损失甚大。田绍斌获知此消息后,火速率军来援,最终与石普、杨嗣联手大败辽军。
然而这场胜利却并未给宋军主将傅潜增加信心,当他得知辽军倾国南犯时,即率步骑重兵八万余人龟缩于定州,虽有缘边州军纷纷告急,但其执意不肯出战。
而此时的辽军却势如破竹,凯歌高奏。在攻克狼山诸寨后,辽军留一偏师继续围攻遂城,其主力则一路向祁州、赵州等地挺进,所到之处大肆掳掠。
宋真宗得知傅潜畏敌拒战,不禁火冒三丈,屡次派人前往定州促其开门迎敌。都监秦翰和定州行营都部署范廷召等人也纷纷劝说傅潜出战,然傅潜执意不从。范廷召勃然大怒道:“公如此胆怯,还不如一老太太。”傅潜只是装聋作哑,默不作答。最终,在众人的恳求下,傅潜答应分骑兵八千、步兵二千给范廷召,令其自高阳关出击迎战,并答应出军以为后援。
范廷召深知傅潜毫无信用可言,考虑到自己兵力只有区区万人,根本不是辽军主力的对手,于是就向高阳关都部署康昭裔求援,康昭裔闻报即率兵赴难。不幸的是,范廷召军一败再败,终至康昭裔军被围,康昭裔被辽军生擒。
辽军进展顺利,很快就自德州(今山东陵县)、棣州(今山东惠民)渡黄河,进入到淄州(今山东淄博南淄川)、齐州(今山东济南)境内,一番抢掠后举兵北还。
面对如此危急之战局,宋真宗在众臣奏请下,决意亲临河北前线督战。这年12月,宋真宗一行出汴京,经陈桥抵澶州(今河南濮阳),再至大名府(今属河北)。前线宋军战士听闻皇帝驾临,士气陡然高涨,战斗力猛增,很快就扭转了颓势,辽军则渐渐陷入不利之境。
当时,镇守冀州的宋守军与辽军交战于城南,致使辽数千人被杀;而萧太后所率辽军也同样战斗不利,在攻打遂城时,遭杨延昭大军顽强抵抗,久久不能破城,只得怏怏后撤;与此同时,河东府州的宋军为牵制河北辽军,开始主动出击,一度进抵契丹五合川,夺黄太尉寨,斩获甚众。在河北正面战场,各路宋军也掀起了反攻浪潮。宋将李继宣率军三千,奔袭辽军偏师大胜而归。
辽军作战不利,情势危殆,此时萧太后意识到,如不立即北返恐怕凶多吉少。于是她立即下令辽各路兵马分路北归,不得恋战,自己亦于次年正月回师燕京。宋真宗见萧太后北归,决定见好就收,遂下令宋军班师还京。虽然辽军此次失败而还,但对于一心想建功立业的萧太后来说,这样的打击根本算不了什么,其南征之决心从未有过丝毫动摇。
经一段时间休整后,1001年4月,萧太后和辽圣宗又一次挥军南下。当辽军抵至长城口时,宋将张斌奉命前往抗敌。时值天气连日阴雨,气候潮湿,使得辽军所用以兽筋为弓弦的弓因受潮概不能用。张斌趁机发起猛攻,大破辽军,杀获甚众。剩余辽军慌忙溃逃,张斌见状立即率军前去追击,不幸中了辽军埋伏,败退至威虏军(即遂城)。而此时,宋将杨嗣、杨延昭、李继宣、秦翰等也在羊山败于辽兵退保威虏军。对于辽军来说,此战虽胜,却亦损失惨重,考虑到天雨不利,很快也退军了。
次二年3月,萧太后又命其弟北府宰相萧继远统兵南征。4月,辽军连克宋梁门、泰州等地,大胜而归。1003年4月,辽兵南侵定州望都。宋真宗闻讯,急命宋将王继忠、王超、桑赞率军迎敌,于是宋辽两军在望都附近的康村遭遇。王超、桑赞胆小如鼠,临阵退缩,只留下王继忠一人率部与辽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被擒。
辽宋两国自岐沟关一战至此,已整整征战了十余个年头,虽互有胜败,但总体而言,战场的主动权是掌握在萧太后当国的辽朝手里。在这十余年中,辽国屡次南征,攻守由己,甚至一度深入到了宋河北腹地,可谓是战果累累,战功赫赫。然而,由于辽之综合国力实逊于宋朝,因此辽虽在战场上胜多负少,但终究无法彻底将宋朝吞并,由此,辽宋两国一直在边境地区保持着对峙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