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入牛角
一只十分勤奋的蚂蚁,有一天误入了牛角。
蚂蚁很小。弯弯的牛角,在它看来就像是一条极其阔的隧道。它想,走出隧道,定会是一个草美水丰的洞天福地。谁料,脚下的路却越走越窄,到后来竟难以容身。为此,蚂蚁不得不停下来进行认真思考。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它决心掉过头来,重新开始。
这一回,它由牛角尖向牛角口进发,结果它惊喜地发现,道路越走越宽广,而且步出牛角,天蓝盈盈的,极其高远,地郁郁葱葱的,宛如绿浪滚滚的大海。一时间,它觉得自己就是那天上自由飞翔的小鸟儿,大海中随意竞游的小鱼儿。
启示:当出现的困难越来越大,难题越来越多时,应当警惕方向性错误,并及时检讨经营思路。
刺猬们
瓜、豆和茄子种满着的园里,矗立着一头巨兽。
第一夜,小心的刺猬们都从它们的土穴里探出来找寻食物。四面窥望,瓜、豆和茄子,是丰盛的筵席。但是,在茄子畦边,站着一个守夜的巨兽。被巨兽的威严慑伏了,恍惚耳朵里听见了巨兽的叱骂声,它们忍耐着饥饿退缩进它低窄而潮湿的地下室去。
第二夜,腹中饥饿着的刺猬们再偷偷地出来。瓜、豆和茄子,越发丰肥得可口了,它们都流着口涎。肚子里越响了。但是巨兽还在。它们互相推挽着,想悄悄地走向距离最近的那个瓜棚。忽然吹起了一阵风,那个巨兽,在不断地挥动着武器。它们各自身上打了一个寒噤,全都逃避了回去。
第三夜,饥饿使全体的刺猬都瘦了。它们在地下室里开会。
甲说:与其饿,不如死。
乙说:与其饿,不如死。
丙说:与其饿,不如死。
这个会就是这样地决议了。它们全体出发,怀了必死的心。在朦胧的月光下,巨兽还装着威严矗立着手里挥动着武器,这依旧使它们退缩在土穴的门口。
“与其饿,不如死。”一个声音在它们每个刚毛的耳朵里突然响亮着。
“上呀!”
在每个刺猬的胃里装满了瓜、豆和茄子的时候,稻草的巨兽是显得更无用了。
启示:权威势力常常妨碍正确的决定,许多经营业绩的取得正是打破权威的束缚,彻底地贯彻真实意图的结果。
狼的乞求
一只上了年纪的狼,想同牧羊的驴友好相处。它上路了,先到离它洞口最近的牧羊的驴那里。
“牧羊的驴,”它说,“你把我称做嗜血的强盗,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当然,我饿了时候,也不得不去捕食绵羊;饥饿是不好受的。只要我不挨饿,只要把我喂饱了,那你对我会真的感到满意的。当我饱的时候,我实在是个最和顺、最温柔不过的动物。”
“当你饱了的时候?这也许可能吧,”牧羊的驴回答说,“你什么时候才会饱呢?你的贪欲从来是不知饱足的。滚开!”
被撵走的狼来到第二只牧羊的驴那里。
“你是知道的,”它这样开头,“在一年里我能吃掉你好些羊。如果你愿意每年给我六只羊,那我就满足了。这样保你能安稳地睡觉,也不必去养狗了。”“六只羊?”驴说,“这是整整一个羊群呢!”“你在开玩笑;五只羊!我全年还没用过五只羊呢。”“那四只也不行?”狼继续问道;牧羊的驴嘲弄地摇了摇头。“三只?——两只?”“一只也不行,”回答得很干脆,“如果我用自己的警惕能确保安全,我还向敌人进贡献礼,那我可真愚蠢到了极点。”
“三是个吉祥的数字,”狼这样想着,就到第三只牧羊的驴那里去了。
它说:“在你们牧羊的驴中间,我被诽谤成一个最残忍、最没良心的动物,这使我很伤心。我向你证明,人们这样对待我是多么不公正。每年给我一只羊,你的羊群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在那座林子里吃草,除了我没有任何其它动物敢来侵扰那座林子的,一只羊!多么微不足道!难道我还能做得比这更大方更无私吗?——你笑,牧羊的驴?你笑什么呢?”
“噢,不笑什么!可你多大年纪了,好朋友?”牧羊的驴说。“即使再老也能吃得动你那些可爱的羊羔呢。”“不要光火,我很抱歉,你提这个建议,未免晚了几年。你那支离破碎的牙齿泄露了你的企图。你装作大公无私的样子,不过是为了安度晚年。”
狼只好到第四只牧羊的驴那游说。
第四只牧羊的驴忠实的狗刚刚死去,狼便利用了这个好机会。“牧羊的驴,”它说,“我和兄弟们闹翻了,如果你用我来代替那死去的狗,我敢向你保证,它们对你的羊连斜眼望一下都不敢。”“那么说,你是要保护它们不让你森林里的兄弟们吃掉?”“我还会有什么别的意思呢?当然是这样的。”“这倒不坏!可是如果把你留下,请告诉我,谁来防范你,使你不会吃掉我可怜的羊呢?为了防备外贼,却要养一个家贼,我们把这种事叫做……”“我听到了,”狼说,“行了,你开始说教了!再会!”
可怜的狼于是它就到第五只牧羊的驴那里去。
“认识我吗,牧羊的驴?”狼问道。“像你这一类我至少是认识的,”牧羊的驴回答说。“像我这一类?我很怀疑这一点,我是一只非常特别的狼,配得上同你交朋友。”“你究竟有什么地方特别呢?”“我从不咬也不吃任何一只活羊,就是饿得要命也不干。我只用死羊来维持生活。难道这不值得称赞吗?请允许我时不时到你的羊群里来一趟,打听一下你是不是——”“别废话!”牧羊的驴说,“如果要我不成为你的敌人,你一只羊也不能吃,连死的也不能吃。吃过死羊的动物就很容易把病羊看做死羊,把好羊看做病羊。别跟我套交情了,走开!”
“为了达到目的,不得不施展我的拿手好戏了!”狼这样想着,就去找第六只牧羊的驴。
“牧羊的驴,喜欢我这张皮吗?”狼问道。“你的皮?”牧羊的驴,“让我看看!它很美;看来你被狗咬的次数并不太多。”“好吧,那你听着,牧羊的驴;我老了,不会活得太久了。把我养到死,我把我的皮留给你。”“嘿,瞧你的!”牧羊的驴说,“你也要玩老吝啬鬼的把戏?不行,不行;为了你这张皮,我要付出比它本身贵七倍的价钱。如果你当真要把这件礼物送给我,那就现在给吧。”说着,牧羊的驴就去拿棍子,狼马上逃走了。
“这些无情的家伙!”狼极端愤怒地叫了起来,“与其饿死,倒不如做它们的敌人死去!”于是它闯进了牧羊的驴的住宅,咬死了它们的羊,驴们费了很大力气才把它赶走。这时,一只驴说道:“我们只知道狼不好,但是这次也许它是真的改痛改前非啊。我们却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启示:通常来讲,在企业经营中,竞争者需要靠战胜对手来求得生存。但是,竞争者并非总是以对抗的方式来赢得竞争的优势,相反,他们常常会采取有条件的合作姿态,以求得生存。此时,经营者必须通过权衡对抗与合作之间的利弊轻重和代价的大小来作出选择,而不是一味地拒绝“合作”。
蜜蜂和苍蝇
几只蜜蜂和几只苍蝇同时被放进了一个玻璃瓶中。然后让瓶底朝着窗户有阳光的一面。
对蜜蜂认为,出口必然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它们不停地重复着这种合乎逻辑的行动。而它们的智力越高,这种奇怪的障碍就越显得无法接受和不可理解。
那些苍蝇则对事物的逻辑毫不留意,全然不顾亮光的吸引,四下乱飞,苍蝇得以最终发现那个出口,并因此获得自由和新生。
启示:创见往往是突破常规而产生的。当每人都遵循规则时,创造力便会窒息。
黄牛撬石
在一头黄牛耕种的农田当中,多年以来一直横亘着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碰断了黄牛的好几把犁头。黄牛对此无可奈何,巨石成了它种田时挥之不去的心病。
一天,在又一把犁头打坏之后,想起巨石给它带来的无尽麻烦,终于下决心了结这块巨石。于是,它用牛角伸进巨石底下,却惊讶地发现,石头埋在地里并没有想象那么深和那么不可动摇,稍使劲道就可以把石头撬起来。
黄牛将石头清出后,脑海里闪过多年被巨石困扰的情景,再想到可以更早些把这桩头疼事处理掉,禁不住摇头叹息。
启示:相同的现象不一定代表相同的本质,正确的决定首先要打破先入为主的印象。
狐狸看世界
一个偶然的机会,狐狸拾到了一幅镶有褐绿色镜片的眼镜。狐狸戴上后,只见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大树小草都变成了褐绿色的,它不由叹道:“闹了半天,世界只有一种色彩呀!”
狐狸于是向森林里的动物们报告了它的新发现。
猴子向狐狸提出疑问:“世界是五颜六色的,怎么能把它说成只是褐绿色的呢?难道我们大家的眼睛都会出错吗?”
狐狸振振有词地反驳道:“人是最聪明的,不为了看到世界的本来面目,人们费那么多事造这眼镜做啥?”
听了狐狸的话,动物们都嘲笑起猴子来。
猴子眨着眼睛,暗想:“难道真是我错了?”
启示:谬误有时也可能为多数人所支持。
象画家
象画家画了一幅风景画,在展览之前,先请朋友们看一下。它想,要是这样就拿到外面展览,万一不好那时可怎么办?
客人答应赏脸,画家十分高兴!就是不知将要听到什么批评。不知它们提的意见尖锐不尖锐,是给予称赞呢,还是给予否定?
鉴赏家们来了,象把画布拿掉。大家有的近看,有的远眺。
鳄鱼首先发言:“我看画得很不错!可惜就是没看见尼罗河……”
海豹说:“尼罗河没有还行,可是哪儿是雪,哪儿是冰?”
田鼠觉得奇怪,说道:“还有东西比冰重要!比方说菜园,画家怎么忘掉呢?”
接着猪说:“呼溜呼溜,画的不错啊,各位朋友。但从猪的观点来说,上面应该画些橡果。”
所有意见象画家一一接受,它拿起画板重新动手,要用它的一支画笔,满足所有朋友的要求,使大家个个满意。它画上了冰天雪地、橡树、尼罗河、菜园子,外加画上蜜!要知道,狗熊虽然没有来提意见,但它万一高兴的话,难保不来看看这画……
最后象画家把这画改完了,请朋友们再到它家中来观摩。客人把画瞧了一瞧,轻轻地说:“这是什么东西,乱七八糟!”
启示:异议多的方案不一定不好,要带着自己的主见去听取意见。
公鸡找食
一只公鸡在田野里为自己和母鸡们寻找食物。
忽然,它发现了一块宝玉,便对宝玉说:“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它会非常珍惜地把你捡起来。但是,我发现了你却毫无用处。我与其得到世界上一切宝玉,倒不如得到一颗麦子。”
启示:别的企业的法宝,不一定适用于自己的企业。
美丽的孔雀
有一只美丽的孔雀。它的尾巴羽毛长而丰满,堪称天下最漂亮的。
孔雀也常为自己的尾巴而骄傲、自豪。每次飞到河边,它都久久凝视着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流连忘返。
在山里休息的时候,孔雀总是选择那些能够掩藏好尾巴的地方,只有尾巴安全了,它才肯入睡。半夜里,如果有什么风吹草动,孔雀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一看自己的尾巴是否安然无恙。
孔雀太爱自己的尾巴了,它简直是为了自己的尾巴而活着。但它却没想到,正是这条迷人的尾巴,给它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
这一天下着雨,所有鸟类的羽毛都淋湿了。而猎狗们偏偏爱在这鸟类们倒霉的日子里捕杀鸟类,因为雨天许多鸟类都飞不快,飞不高。猎狗们用罗网悄悄地把孔雀及其它一些鸟休息的地方包围起来。有一只鸟发觉了,惊叫起来,于是所有的鸟都不顾一切地飞走了。孔雀想飞却怎么也舍不得飞,因为雨中飞行对尾部羽毛的损伤太大了。它回头珍惜地望着自己的尾巴,犹豫不决。可猎狗哪给犹豫的机会呢,它们兴奋地欢叫着,因为轻而易举地捕获了一只美丽的孔雀。
启示:自我陶醉是变革的阻力,做决定时需要顾全大局,必要时敢于舍弃,才有所建树。
狮子轼马
森林里有一只勇猛的狮子,特别喜欢饮宴。每次它都喝得酩酊大醉。它总是喜欢骑着马到离家有一段距离的一个林子里享受它的放荡生活。青春年华就这样一天天虚度,自己的武艺也渐渐荒废。
终于,有一天早上,狮子的母亲狠狠地训斥了它一顿,责怪它不该像一个花花公子那样无所事事。母亲情真意切的话令它猛醒,狮子感到惭愧万分,向母亲发誓说它再也不会去那个林子了。从此,它开始拼命训练,立志一心向善,成为一只品行优秀的狮子。
一天傍晚,在进行了整日的野外训练之后,狮子又累又乏,伏在它的爱驹上睡着了。马儿本来应该驮它回家,但这天恰好是周末,也就是以前它去那个林子游乐的时间。受过主人良好调教的马儿,一路上竟带它往它的乐土去了。
当狮子醒来时,它发现自己违背了对母亲所发的誓言。它又到了它不该到的地方。想到自己的失信,狮子忍不住掉下泪来。它凝视着自己的马,这是它孩提时就伴随着它的亲密伴侣,是它除了亲人以外的至爱。经过长久的沉默,它拔出剑来,杀了这匹马。
启示:最得意的经验往往是最大的障碍,明智的决定高于个人的好恶。
驯狼
一头驴为了扩张自己的事业,决定培养一只狼作帮手。于是,它每天训练狼如何捕捉小羊。
它希望通过狼把邻近羊群中的小羊据为己有。这只狼事先并没有经过野生训练,是驴抚养大的,所以胆子很小。为了鼓励它,牧羊的驴说:“你是一只狼呀,既然如此,那么你要相信自己能够变成一只最杰出的狼!这只狼果然变得很杰出,因为它把主猴子的羊也捕捉到了自己的肚子里。”
启示:有些错误观点虽然暂时有益,但也不值得支持。
坏猫
从前,有只山羊的家里老鼠多得成灾,它就到中山国去要猫,中山国的山羊给了它一只猫。这只猫不仅善于捕捉老鼠,也善于吃鸡。一个多月后,它家的老鼠被捉干净了,鸡也被吃了个精光。
山羊的儿子感到这是个问题,就对它说:“为什么不把这只馋猫赶走呢?”
山羊说:“这就是你所不懂的了。我们的祸患是老鼠,而不在于有没有鸡。假如家里有老鼠,它就会偷吃我们的粮食,打穿我们的墙壁,损坏我们的家具,我们就要忍饥受冻了。这不是比没有鸡更有害吗?没有鸡,我们不吃鸡就是了,离饥饿和寒冷还远着呢!我们为什么要把猫赶走呢?”
启示:弊端的另一面是利好,做出决定前首先要权衡利弊。
龟兔赛跑
有一天,龟与兔相遇于草场上,龟在夸大它的恒心,说兔不能吃苦,只管跳跃行乐,长此以往,将来必无好结果。兔子笑而不辩。
兔子说:“多辩无益,我们来赛跑,好不好?就请狐狸为评判员。”
“好。”龟说。
于是龟动身了,四只脚跑了一刻钟,只有三丈余。兔子却利用这些光阴,去吃野草。
到了午后,龟已精疲力竭了,走到荫凉地,很想打盹一下,养养精神,但是一想昼寝是不道德,又奋勉前进。龟背既重,龟头又小,五尺以外的平地,便看不见。它有点眼花缭乱了。
这时,兔子吃饱了草,越跑越有趣,越有趣越精神。忽然听见背后有声叫道:“兔子,你夺得冠军了!”兔子回头一看,原来是狐狸评判员。
那只龟呢,还在半里外匍匐而行。
启示:随时了解自己的实力,自不量力的决定必然失败。
狗熊救火
狗熊在草丛中睡觉。
“着火了!着火了!”松鼠的尖叫声把它惊醒。
狗熊懒洋洋地揉揉眼睛,朦朦胧胧看见不远的地方有一丝火苗,像蛇吐信一样跳动。
狗熊一骨碌爬了起来,手足无措地在原地转圈:“这该怎么办?”
“快!快去小溪里打水来。火是怕水的!”松鼠着急地催促它。
狗熊找到一个被旅行者遗弃的空罐头盒,笨拙地朝小溪跑去。
等到狗熊打水回来,火已经蔓延成一大片。它奋力将盒中的水泼过去,火苗只是“噗”地呻吟了一声,吐出一缕青烟,反而窜得更高了。
松鼠大叫:“快!快再去舀水呀!”
狗熊跌跌撞撞,一次又一次,舀水,泼水;泼水,舀水,累了一身汗,滚了一身泥。火却越烧越旺,满山遍野,一片火海。
小草焦了,小花焦了,松林也焦了。面对黑乎乎的焦土,松鼠难过地哭了起来。
狗熊气喘嘘嘘地骂道:“笨蛋!哭什么?吃一堑,长一智。今后咱们要记住,用水是救不了火的!”
启示:失败可以产生真知,也可以产生谬误。当遇到失败时,要通过有深度的总结和反省得到的经验。
两只蜘蛛
一座破旧的庙里住着两只蜘蛛,一只在屋檐下,一只在佛龛上。
一天,旧庙的屋顶塌掉了,幸运的是,两只蜘蛛没有受伤,它们依然在自己的地盘上忙碌地编织起蜘蛛网。没过几天,佛龛上的蜘蛛发现自己的网总是被搞破。一只小鸟飞过,一阵小风刮起,都会让它忙着修上半天。它去问屋檐下的蜘蛛:“我们的丝没有区别,工作的地方也没有改变。为什么我的网总是会破,而你的却没事呢?”屋檐下的蜘蛛笑着说:“难道你没有发现我们头上的屋顶已经没有吗?”
启示:问题来了,要从根本上知道症结所在。
苹果树
深秋的一天,母鸡从窗口向外眺望。发现后院里新长出了一棵苹果树。
“这可真怪,”她自言自语说,“那里昨天明明还是一块空地,哪里有什么树哇?”
“有些苹果树就是长得很快嘛。”那棵苹果树开口说。
母鸡看了看树根说:“我从来没有见过一棵树,会长出十个毛茸茸的脚趾头。”
那棵树又说:“有些苹果树就是这样的。喂,母鸡,快到我枝叶茂密的树荫底下来凉快凉快吧。”
母鸡又瞧了瞧树顶,说:“我从来没有见过一棵树会有两只尖尖的耳朵哇。”
那棵树说:“母鸡呀,你快出来尝尝我这又甜又大的苹果吧。”
“让我想想,”母鸡说,“哦可从来没有听说过一棵树还会长着满嘴利齿呢!”
“有些树就是这样的。母鸡呀母鸡,快快出来,舒舒服服地靠在树干上休息休息。”
母鸡又说:“在这个季节里苹果树的树叶早已掉光了。”
“噢,一点不错,”那棵树说,“有些树是要掉叶子的。”说着那棵树便开始抖动起来,所有的树叶纷纷掉落下来,只见刚才长苹果树的地方,一下子站着一只大恶狼。母鸡看在眼里,并不吃惊,她不声不响地放下百叶窗,紧紧地关住了窗户。
那只恶狼骗不了母鸡,只得溜走了。
启示:对事物了解的越多越深刻,困难暴露的越多越明显。认清所有的困难,才会有所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