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项的族源和含义
党项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本是西羌诸部之一,又称党项羌。西羌原居于今青海东南部黄河河曲一带,在汉代曾大量内徙于河陇及关中一带,后来发展成为党项。而原居地的广大羌族,则被吐谷浑所统治。后来,附属于吐谷浑的两个羌族政权宕昌和邓至先后被西魏和北周灭亡,其残部加入党项,于是“党项始强”。因此,党项羌是由汉魏后居于今青海、甘肃南部和四川西北的西羌诸部发展而来,是居于这些地区的西羌在北周后的泛称。
据党项建国后创制的西夏文献记载,党项人自称为“弭药”,党项之名是唐朝史家对建立西夏的羌人及其先祖部落的称呼。唐代北方其他民族对其则有不同称谓,如突厥等族称之为“唐古特”,吐蕃则沿用“弭药”之名。党项各种称谓的含义,史籍无考。从语音上,丁绣先生认为“党项”即“宕昌”,与藏语高寒旷野之意音近;王静如先生则怀疑“党”即上古音“羌”之讹,加“ut”为复数,故汉人称之为“唐古特”(党项);从语义上,日本人寺本婉雅、青本文教认为“党项”有藏语“广大草原”或“野蛮人的原野”之意,西田龙雄因党项自称“弭药”,认为有“黑色的党项”的意思。
■党项的早期活动
北周灭亡后,党项不断发展壮大。唐时控制区域“东至松州(今四川松潘北),西接叶护(今新疆若羌),南杂舂桑、迷桑(今青海、四川交界处)等羌,北连吐谷浑(今青海北部),处山谷间,亘三千里”。在辽阔的草原上,党项羌按姓氏结成大小不同的部落,各自分立。著名的部落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拓跋氏等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为强盛。
北周时,党项乘中原南北纷争之际不时侵袭邻近汉地。隋王朝建立后,吐谷浑协同党项再次骚扰中原。公元581年,隋文帝派兵在半利山(今青海湖东)击败吐、党联军,招抚了部分党项部落。公元585年,党项首领拓跋宁丛等率部到达旭州(今甘肃洮水发源处)请求内附,隋授予他大将军的官职。此后,党项时叛时服,隋王朝则剿抚并用,在党项居住区设置州郡,加强管理。
唐朝在早、中期,对党项基本上采取保护政策。唐初,党项族迁徙内地以后,增加了和汉族接触的机会,加速了党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公元629年,党项细封部首领细封步赖率部归附,唐朝在其住地设轨州(今四川省松潘境内),任细封布赖为刺史。党项其他部落首领也纷纷效法,率部请求内属,唐朝在其地分别设立、奉、岩、远四州,仍各以其首领为刺史。公元631年,最强大的拓跋部,也在首领拓跋赤辞率领下归附了唐朝,唐在其驻地设置了32个羁縻州,以归属的部落首领作刺史,以拓跋赤辞为西戎州都督,赐国姓“李”。从此,今青海黄河河源积石山以东的地方都纳入了唐王朝的版图,党项羌成为唐朝的属民。
公元7世纪中,由于受到日益强盛的吐蕃的威胁,一部分党项部族开始向北迁徙。到公元680年前后,吐蕃逐步占领党项居住的地方,党项内徙达到高潮。“安史之乱”爆发后,内徙的党项族又一次进行了大规模的迁徙活动,持续达10年之久。党项经过第二次大迁徒后,同当地汉族及内迁的其他少数民族如室韦、吐谷浑、吐蕃、回纥等族杂居共处,交往密切,使党项原来氏族与部落内保持的血缘纽带松弛,逐渐形成以地缘为纽带的部落集团。如在绥、延二州地区的党项,形成了以野利部为主的六府(州)部;党项拓跋部地在庆州陇山之东的称东山部,以夏州为中心的称平夏部,居、延二州之北山地一带的称南山部。公元881年,党项平夏部首领拓跋思恭协助唐王朝镇压黄巢农民起义军,被唐朝升任为夏州定难军节度使,统辖夏、绥、银、宥、静五州之地。公元884年,拓跋思恭又进爵夏国公,复赐“李”姓。夏州地区的党项拓跋氏成为名副其实、称雄一方的藩镇。
党项的两次内徙以及地缘政治势力的出现,深刻影响了党项社会的生产关系。中原政治文化逐渐注入党项社会之中。也正是在此影响下,党项社会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的对立。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时期。自唐末拓跋思恭占领夏州以来,历经五代,党项拓跋部利用藩镇割据混战的机会,逐渐发展自己的势力,到五代后周末年,已经形成一个以夏州为中心的地方割据势力。在其割据范围内,拓跋部不仅征收赋税,而且任命官吏,“虽未称国,而自其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