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人们把长城视作一条分界线,把北方的游牧民族同中原的农耕民族隔离开来。但农耕民族仅仅依靠长城还远不能胜任防御北方少数游牧民族的功能,它依靠的是后面的燕山、阴山以及六盘山等险峰古隘。如果这几处防御堡垒为北方民族所占有,那长城就形同虚设了。在五代、两宋时期,这种局面真的出现了,并且使中原王朝疲于奔命。于是,在历史的时空里,这几个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的名字,闪烁着熠熠的光辉,他们就是:契丹、党项和女真。
■契丹的含义与国号的更迭
对于“契丹”一词的含义,史学界历来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一说“契丹”为“镔铁”、“刀剑”之义;一是从语言学的角度,认为“契丹”是“奚东”的转写或为“秦”字的缓读。此外,还有其他的类似说法,多达十来种。
契丹在耶律阿保机时就已称号建国,其建立的国号为“大契丹”,时间在公元916年至公元937年之间。公元938年,契丹占领了广大的燕云地区以后,“大辽”和“大契丹”两种国号并行。“大辽”主要针对燕云汉地,而“大契丹”则是在广大的北方地区使用。这种国号的并行,直至公元983年才统一为“大契丹”。1066年,深受汉文化影响的道宗“改国号曰大辽”,直至辽终。以上的国号变迁,其实只是契丹的汉文国号,主要是对汉人及部分汉化程度较深的契丹人而言;契丹人可能始终都自称他们的国家为“哈喇契丹”。本书为行文方便,将其建立的国家统称为“辽”。
契丹人曾经建立了大辽国,并统治了中国半壁河山。但是这样一个少数民族,在同中原政权对峙了三百多年之后,却像风一样消失了。加之元代所修《辽史》行文纪事过于简略,辽代史籍更是屈指可数,所以,直至现在,契丹还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想像空间。
■从大山中走出的“东胡人”
关于契丹族的族源,大致有“匈奴说”和“东胡说”两种意见。目前,大家基本倾向于契丹为东胡系统东部鲜卑宇文部之裔。“胡”一般指匈奴,而“东胡”因居于匈奴以东而得名(一说匈奴、鲜卑、奚和契丹都属东胡)。鲜卑人起源于大兴安岭的中段和北段地区,和当时的乌桓、匈奴比邻而居。在匈奴、乌桓同两汉的战争中,鲜卑人得以逐渐走出大山。其中一部南下饶乐水流域,占有了乌桓故地,这就是后世的东部鲜卑;另一部南迁至大泽,即呼伦湖、贝尔湖一带。东汉初,鲜卑南迁至五郡塞外。和帝永元年间(89~105),北匈奴被迫西迁,因而鲜卑大规模南迁西徙,进入匈奴故地。留在漠北的10余万匈奴余众,亦自号鲜卑,于是鲜卑诸部崛起于中国北方。
鲜卑是一个复杂的民族共同体,大致可分为东部鲜卑、北部鲜卑和西部鲜卑,总人口数达二百多万。其中东部鲜卑经过檀石槐、轲比能等部落联盟时期,后来发展成为慕容氏、段氏、宇文氏。宇文部分布于濡源河(今滦河上游)以东,柳城(今辽宁朝阳西南)以西,即今内蒙古东部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古称“松漠”。
起初慕容部力量较弱,常遭宇文部、段部的侵掠。公元4世纪,慕容部势力渐强,前燕王慕容于公元344年率20万大军亲征宇文部,大获全胜。宇文部首领宇文逸豆归逃走,死于漠北,其部众5000余落被迁至昌黎,余众或逃入高丽,或奔匿松漠。经过数十年繁衍生息,逃奔松漠的部落渐强,不时侵袭北魏边界。公元38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北征,与游牧于松漠地区的原宇文部战于弱落水南,“大破之,获其四部杂畜十余万”。此后宇文部众遂分为库莫奚和契丹两部分,各自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契丹族的形成
史学界通常把契丹建国前的历史分为3个时期:古八部时期、大贺氏八部时期和遥辇氏八部时期。
契丹历史上的古八部,主要是根据《魏书》、《北史》、《册府元龟》、《通志》、《文献通考》和《辽史》的记载综合而成。而对于所谓的“古八部”究竟分别何指,各书记载却无一相同。在对古八部的争论中,一是认为“契丹”是八部组成的总称;一说“契丹”本身仅是古八部之一。关于古八部的性质,也有为“互有血缘关系的部落”和“为松散的部落联盟”之争议。
其实,所谓的“古八部”乃是后起的说法,《魏书·契丹传》中并无“八部”之称,其他书沿用时,也无“八部”之说,只有到了元代修《辽史》时,才被冠以“古八部”之名。也就是说公元7世纪以前的契丹未必正好是八部,而且在契丹形成部落联盟之前,也不大可能有八部同源的意识。于是目前史学家干脆回避“八部”,或将此阶段称为契丹民族的汇聚时期。
但是,契丹各部在这一时期,仍然在努力发展着。他们在与北魏的通使、朝贡、互市和共同抵御邻部的斗争中,联系不断得到加强,并和北方诸族高句丽、柔然、突厥等展开角逐。在长期的交流和融合中,逐渐形成大贺氏联盟。
大约在隋末唐初,契丹人组建了大贺氏联盟。公元628年,契丹酋长大贺氏摩会摆脱突厥控制,率部落降附于唐。唐太宗把旗鼓赐给摩会。在北方诸族中,旗鼓从来是部落联盟长的象征。颁赐旗鼓即表示对部落联盟长的承认。公元648年,唐朝又在契丹住地设置松漠都督府,加给契丹联盟长窟哥以松漠都督的称号,并赐姓李氏。
契丹归附唐王以后,部落联盟长的当选资格并不分属于各部落长,而是只限于大贺氏这一氏族,因此称为大贺氏联盟。此后契丹部落联盟首领由大贺氏家族中“世选”产生,依靠唐赐旗鼓统领八部。平时各部单独从事畜牧、渔猎等活动,遇有调发攻战,则“八部聚议”。大贺氏联盟一直存在到公元730年。史载这一时期契丹首领先后为咄罗、摩会、窟哥、阿卜固、李尽忠、李失活、娑固、郁于、吐于、邵固,共12任。
大贺氏首领接受唐王朝的庇护,避免了突厥的侵扰,势力得以增强。在唐武则天统治时期,契丹族进一步发展。公元696年,唐营州都督赵文刚愎骄横,坐视契丹饥馑不予赈济,对联盟首领又不能待之以礼,激起了松漠都督李尽忠、归诚州刺史孙万荣的不满。他们杀死赵文,联合起兵叛唐。李尽忠采用突厥部落联盟长的称号,自称“无上可汗”。武则天先后命梁王武三思、建安王武攸宜率军出征;后来又借助突厥的力量,终于在公元697年将反叛镇压下去。
孙万荣被杀后,契丹不能自立,就降服突厥,与唐朝断绝来往近20年。公元714年,大贺氏联盟首领李失活遣使随近邻奚人入朝,玄宗倍加抚慰,第二年复置松漠都督府,以李失活为都督,后又封他为松漠郡王。李失活死后,军事首长可突于专权,累废其首领。唐朝采取怀柔政策,多次答应其要求。公元730年,可突于杀首领邵固,另立屈列为首领。可突于杀邵固立屈列,意味着契丹社会的统治权由大贺氏转移到遥辇氏家族手中,大贺氏联盟为遥辇氏所取代。可突于率领契丹和奚的部众投奔突厥,再次断绝了与唐的关系,契丹社会进入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
遥辇氏部落联盟自公元730年屈列被推为民族政治领袖,直到公元907年最后一任可汗钦德被罢免,共177年,历10任首领。
在遥辇氏时期仍然存在着军事首长擅权的局面。军事首长出现于大贺氏联盟时期,专掌兵马,称“蕃长”、“衙官”或“牙官”。到了后期,军事首长权力扩大,势力发展,对联盟首领的地位和权力构成了威胁。遥辇氏时期,其二任联盟长是由“衙官”李过折杀掉可突于及屈列之后所立。这一幕后来又为可突于残党涅里重演。这个涅里,就是日后契丹王室的祖先。他杀掉李过折,拥立了遥辇氏的迪辇俎里为阻午可汗。
阻午可汗在军事首领涅里的支持下,整顿和重组部落,变原来的契丹八部为二十部,同时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史载其“始立制度,置官属,刻木为契,穴地为牢”,使联盟具有了国家的初步功能。“制柴册、再生仪”,则表明可汗在继任上实现了制度化。此后产生的几位可汗均由该家族产生的史实,表明遥辇氏不仅实现了同一家族世代对汗位的垄断,而且还实现了汗位事实上的终身制。不过,那时契丹汗位并不是“世袭”,而是“世选”,即只有有权势地位的可汗兄弟子侄才有继承权。
同可汗权力的增长一样,这一时期,军事首长夷离堇的职位也逐渐被部落中的显贵家族所控制。迭剌部是遥辇联盟中的强部。长期以来,迭剌部的夷离堇一直从涅里后世耶律氏家族中选出。由于涅里的特殊贡献,迭剌部的夷离堇兼任联盟军事首长,不但掌握了联盟兵马大权,同时掌握了联盟内部的裁判权。辽朝的建立者耶律阿保机就出身于迭剌部,是从夷离堇的位置建号称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