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68200000044

第44章 十岁娘子一岁郎

沈从文的小说里常常会出现童养媳,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湘女萧萧》中的萧萧——萧萧与她的三岁小男人成亲时才 12岁,正好合上了一句湘西民谚:十岁娘子一岁郎。

童养媳当然不独湘西才有,它是农耕时代贫民婚姻的一种,说它是畸形婚姻也行,说它是对所谓正常婚姻的补充也没错。那些作为媳妇的养女多为廉价买来的劳动力,在家长的控制下从事繁重的家务劳动,同时还受到体罚和摧残。萧萧被迎娶进门时,她的丈夫才断奶不久,到了这个小男人五岁,婆婆完全将他交给了她,一个女孩子带着一个男娃娃过家家,奇异的婚配形式就像国人吃惊于欧美同性婚姻一样。萧萧 15岁时,被家里的长工引诱失了身,并且糊里糊涂地怀了孩子——如此伤风败俗,按湘西族规,这样的女人要沉潭或发卖。

萧萧的幸运在于,不论娘家还是《湘女萧萧》招贴画婆家,均没有读过“子曰”的族长,又由于“一时没有相当的人家来要萧萧”,事情就拖延下来。十月怀胎后,萧萧生下了一个儿子,众人皆大欢喜,萧萧被留在了婆家,正式与长大了的小丈夫拜堂圆房时,儿子已经十岁,会看牛割草。后来他们生了儿子,当儿子才会走路时也娶了十多岁的媳妇,“十岁娘子一岁郎”的命运在萧萧家又轮回了一次。

“十岁娘子一岁郎”是中国贫民婚姻的一种常态,被鲁迅竭力抨击过——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就是童养媳,包括鲁迅自己的妻子朱安,也是童养媳身份。湘西因为地处偏远、蛮荒,童养媳之风更盛于中原各地,穷苦的湘民认为儿子可以传宗接代,女儿迟早要嫁人,还要倒贴一份嫁妆,不如早早给人当童养媳,所以在湘西,不仅穷人家,即便是富裕人家,送女儿给人当童养媳的也大有人在。同时一般黎民百姓,也愿意早早领养一个童养媳,这样家里可以多一个劳动成员,将来结婚也省掉一笔彩礼钱。家境相当的家庭还会常常互换女儿做童养媳,有的女孩子在婴儿时就被卖到婆家,吃婆家奶长大,称为婆养媳——这怕是只有湘西才有的风俗。在湘西,据说还有童养媳的变异:等郎妹——小女孩被养父母收养,为了报答这份养育之恩,她自愿做童养媳。可是养母家里并没有男孩做她的丈夫,怎么办呢?到时就让童养媳以走婚的方式为养母带来一个孙子,以继承家族香火。等孙子三岁后,就可以娶一个童养媳为妻。这时候孩子的妈妈,也就是那个以走婚方式生下孩子的童养媳,她才可以名正言顺地离开养母,和走婚的男人过上正常的夫妻生活——这个奇特的童养媳婚配说起来近乎于绕口令,但它确是发生在湘西最平常的婚姻故事,这样的婚配很中国,当然也很湘西。

同类推荐
  • 元史·人物传记选编

    元史·人物传记选编

    元朝是我国境内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封建王朝。蒙古族兴起于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东部,后来逐渐散布到蒙古高原的广大地区。成吉思汗建国以前,蒙古人还没有文字,后来借用畏兀儿文写蒙古语,创制了畏兀儿字的蒙古文。到1260年,忽必烈又命国师八思巴用藏文创制“蒙古新字”,作为官定的蒙古文。因此蒙古建国前和建国后的一段历史,都是后来追述的,比较简略,也有错误。蒙古太宗(窝阔台)到宪宗(蒙哥)时期编成的史书《元朝秘史》,就是用畏兀儿字的蒙古文写成的。这部史书对了解十二至十三世纪上半期蒙古族历史有重要价值。
  • 历代权臣智谋故事(上)

    历代权臣智谋故事(上)

    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既是一部智谋故事的传奇史,又是一部智谋人物的活动史。
  • 汪精卫第一卷

    汪精卫第一卷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 死亡密码

    死亡密码

    他们是世界近现代政坛上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特出的人生经历,使人们对其死亡的原因也更加关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档案栏目编著的死亡密码通过解密档案和对历史线索的再梳理,与亲历者和专家学者们一起探究他们的死亡真相。破译历史密码,还原历史真相。不论是革命领袖,抑或是大国政要,还是敌对阵营里的头面人物、政要、间谍,从他们的身上以及围绕着他们发生的一切,会让读者深刻体会到政治斗争的严酷,以及人生命运的多变。
  • 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

    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

    不是生产力进步的论证,也不是对皇权专制的批评,历史研究是否还有一条其他的途径可走,廖峰编著的《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通过对顾鼎臣这个被现代视野遗忘的人物的研究,来说明,古典政治并非属于封建残余或迂腐文化,其重要作用或许已经超出了想象。本书的目的是以人物揭示历史变迁,涉及内容包括制度史、思想史、经济史、城防等各部分内容,因此,以顾鼎臣经历为线索,笔者又将重点放在搜集对其经历中所涉及各领域,如经筵、嘉靖初年的赋役改革,以及宗族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暗夜传说

    重生之暗夜传说

    剑之圣魔武士江淮,携带大量魔兽知识和精湛无双的剑术,重回少年之身。暗夜大陆史上第一位近战法师、魔兽图鉴、剑术大师、五大族统帅……他历经一世的失败,两世的荣光,只为在最后那一刻,劈出那一剑。是暗夜永存,还是曙光乍现?
  • 流星划过:你的青春真好

    流星划过:你的青春真好

    这本书记录了一位追逐梦想的学生的心路历程。世界上最邪恶的事情,莫过于当你想用青春削人时,却发现青春已经不在了。但是梦想永恒。尽管如今的应试教育体制毁掉了无数人曾心心念念的梦想,当想重拾的时候,却发现早已没有来了青春的激情。但是,我们依旧可以倔强的坚持,向世俗成规宣战,做最好的自己。因为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再做了。在价值观塑造关键期的高中时代,一颗梦想的流星划过,宇宙记住了我们的光芒。愿这些文字,能够唤醒部分人内心最初的梦想。感受激情与傲气,承担梦想废失的苦痛,并在梦想的重生中思考人生的意义。祝中国的孩子能在应试教育中捍卫自己最初的梦想,祝天下所有有梦想的人能够成就自己的梦想。
  • 天下风华:仙夫魔妻

    天下风华:仙夫魔妻

    传言,魔教少主雌性难辨,一会儿是男一会儿是女,并且武功奇高,狠辣无情,杀人不眨眼,江湖中鲜有对手,只有凤家少主与之匹敌。魔教少主只想呵呵一句:传言都是屁!据说,凤家少主天人之姿,绝尘飘逸,云端高阳,宅心仁厚,乃凡尘谪仙。一支桑影箫,一把七星龙渊剑,横扫江湖。魔教少主撇嘴,那就是一只伪谪仙,真腹黑!“听说魔教少主半夜从盟主府掳走凤家少主,留下一支发钗和一把匕首当做聘礼。”江湖客栈里两个虬髯大汉津津乐道,说得唾沫横飞。“兰州凤家大发雷霆,直接发难魔教琼山!”角落里,一男一女静坐。女子怒视,质问,“你做的?”男子浅笑,“天下人都知道魔教少主对凤家少主垂涎已久,在下只是让谣传成为事实而已。”女子拍案而起,“凤御尘,你大爷!”
  • 夫人你马甲又掉了

    夫人你马甲又掉了

    【本文专注扒马,女主帅,男主炸,身份多重,双宠+爽文+微科幻+无逻辑】秦苒,从小在乡下长大,高三失踪一年,休学一年。一年后,她被亲生母亲接到云城借读。母亲说:你后爸是名门之后,你大哥自小就是天才,你妹妹是一中尖子生,你不要丢他们的脸。**京城有身份的人暗地里都收到程家太子爷的警告:隽爷老婆是普通人,不懂京城规矩……脾气还不好。直到一天,调查某个大佬时,他的手下望着不小心扒出来的据说什么都不懂的小嫂子的其中一个马甲……陷入迷之沉默。
  • 阎罗

    阎罗

    他与她本不该有任何交集……一场无情的车祸却令她见到他真实的面目,他是杀人无数的阎罗,他本不该有爱……可她的到来让他措手不及,来不及躲避。原来才知道他也可以拥有爱。
  • 今日的你依旧是我的光

    今日的你依旧是我的光

    高冷女学霸庾沁安暗恋憨憨男孩鞠铭佑,瞬间变身精神小妹!!初恋的感觉……真甜。可是……短暂的爱情还是迎来了结尾。不!不服输!相爱的人一定会在一起!不管多久,我都知道,你会来!鞠铭佑,我想告诉你,不论多么艰难,不论别人觉得我们的爱情多么幼稚,今日的你依旧是我的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邪酒师

    天邪酒师

    石榴裙下死去的柳下晖,一下子穿越到了大炎,家仇壮志,选择一个人远走他乡,一个最平凡的人物,在各种不看好中,对他们纷纷打脸,从一个酒保,再到权倾天下的御赐酒师,荣誉,恩怨,情仇随之而来,美女如云,却只爱一个;小人如虎又如何,看他如何玩转一切。小人物,大精彩。本故事纯属虚构,风格较为轻松,yd,希望大家前来支持。
  • 天医帝女

    天医帝女

    她,21世纪的金牌杀手兼医生穿越到魏国将军府最无用的废材大小姐身上。姨娘庶妹处处算计?要你死无葬身之地!便宜老爹不待见她?她自立门户!杀人?她手到擒来。炼药?她天赋惊人!一手神兵在手!契约神兽送上门来!可是这个陌生男人,怎么如此粘人!【男主女主身心干净】【1v1】君初夏:“我该叫你西域的睿王殿下?还是?”墨辰楠:“我倒是喜欢你叫我夫君。”
  • The Lion and the Unicorn

    The Lion and the Unicor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