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在杨素率军取得节节胜利的同时,杨广在广陵也没有闲着。
杨广知道,目前的当务之急,首先是安抚所有人的情绪。因此,在到达广陵之后,杨广立即召集所有大小官员到扬州总管府大堂进行安慰和劝勉。
他非常庄重地对大家说:“近月以来,江南变乱四起。贼众执一己之恶念,作乌合之聚,以下犯上,强据地方衙门,屠戮朝廷命官,杀人越货,涂炭生灵,罪大恶极。贼寇势力,一度尘嚣直上,气焰极为嚣张,使得江南民众人人自危,苦不堪言。我大隋皇帝陛下英明神武,德怀深远,宅心仁厚,恩泽四海。我大隋刀锋所指,贼寇必将灰飞烟灭。你等忠诚报国,气节可嘉,必然不会与贼寇同流合污。值此危难时刻,也正是你等建功立业的最好时机,待贼众悉数消灭之日,本王将奏请朝廷,大力表彰你们的功勋!”
大堂内肃立的官吏,多是秦王杨俊的旧属,之前习惯了杨俊的随意懒散和漫不经心,在贼寇声势最盛的时候,都不自觉地有了畏惧、甚至沮丧的情绪。今天突然见了气宇轩昂、英气逼人的晋王杨广,明显的反差使得他们不由自主地精神亢奋起来。特别是听了杨广斩钉截铁的讲话,更加觉得胜利就在眼前,对平定叛乱充满了信心。
安抚过下属官员的情绪,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去安抚黎民百姓的情绪。紧接着,杨广立即安排手下的官员们各司其责,到街上张贴安民告示,大张旗鼓地宣传朝廷平定叛乱的决心和信心。同时特别声明,要求不得和叛贼同流合污,否则必将遭受最严厉处罚。
一系列措施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百姓的情绪被安抚住了。两天之后,街上许多以前害怕被变乱祸及而被迫暂时关闭的店铺,逐渐都敞开了大门,街上也逐渐恢复熙来攘往的人流和昔日的热闹繁华。甚至在过往行人的脸上,能看到越来越多的淡定和安详,而不是之前的紧张不安和小心翼翼。
当然,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大张旗鼓宣传制造的声势,只能维系一定的时间,最终还得取决于是否把叛贼真正全部剿灭干净。于是,当原来在并州的部将都带兵火速赶来之后,如何调兵遣将,奔赴前线剿灭贼寇,对杨广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首先自然是郭衍。对郭衍的才能和忠诚,杨广是绝对信任的。但杨广也知道,上次伐陈之战,郭衍并没有参与,缺乏在江南作战的经验。由于当时杨素已经消灭了京口朱莫问的叛军,杨广就让他带领一万人马驻屯于京口,稳定那里的局势。当然,杨广这样安排,多少有一点爱护这位心腹大将的心意。
其次是李彻。李彻有勇有谋,征战经验丰富,而且资历老,名望高,通过商议,杨广让他率一万人马前往庐江剿灭那里的叛军。
再次是段达,杨广同样分给他一万人马,前往滁州平叛。
另外,还有史万岁和于仲文也奉隋文帝杨坚之命,以行军总管的身份率军南下,归杨广统一指挥。对于这两个人,他们的才能和名声,杨广早已知晓,特别是在并州晋阳一同参加过春蒐之礼后,对此二人的才能更加欣赏。于是,杨广令二人各率本部人马,合力开赴婺州。
一切分配停当,杨广正一个人坐在大堂里的座位上沉思,突然裴矩进来对他说:“晋王殿下,岭南也是原来陈国的地盘,现在三吴变乱蜂起,难保岭南不会步其后尘。所以,微臣请求前往岭南走一趟,以确保那里的安稳。”
杨广被裴矩的行为震惊了,过了一会儿才激动地过来握住裴矩的手说道:“裴大人思虑周全,深谋远虑,本王由衷敬佩。裴大人忠诚报国之心,更是令本王情不自已。你的想法非常好,只是目前没有多余兵力分配予你,再说裴大人学识修养令人敬重,于行军打仗恐非你所长。这叫本王好生为难。”
裴矩却说:“殿下无须多虑。卑职请求安抚岭南,并非是去带兵打仗。岭南土人都奉冼夫人为圣母,有她在,岭南土人想必不会有大的变乱。防的是原陈朝汉人,须得震慑和宣导。卑职自知为一介书生,也无须殿下简拔军队予我。”
杨广说道:“裴大人说得很有道理,本王甚感佩服。只是此去路途遥远,定然是无比辛苦,本王多有不忍。”隐隐地,他的眼里闪动着感激的泪光。
裴矩则说:“多谢晋王殿下关怀。尽忠报国乃卑职本分,能为皇上和殿下分忧,乃是裴矩的无上荣耀。”
杨广再一次紧握着裴矩的手说道:“既然如此,本王也不多说了。我马上表奏父皇,请求对裴大人予以嘉奖。另外,裴大人此行还有什么要求,就尽管给本王说,只要本王能够做到的,绝对不会有半点怠慢!”
裴矩郑重地向杨广行了一礼,说:“多谢晋王殿下!事不宜迟,我准备明天就动身,现在就去准备准备。”
杨广把裴矩送出大门很远的地方才回来,心里一直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