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三洲先生是老朋友,认识十几年了,但不曾打听他的经历。直到他邀我给他的一本文集写序,我才通过文字了解他的履历。原来他也是知青,曾在河南信阳五里店插队,后来招工进了大别山深处一座铜矿,一九七六年,他搭上工农兵上大学的末班车,到武汉一所医学院学医。后来调到北京,在工人日报社医务所一直干到退休。他的职业是医生,却酷爱文史,写了很多读史笔记,散见于国内报刊。在新浪网也开了博客。他精选部分篇什,结成《动荡历史下的文人情怀》、《说实话的日子不多了》两个集子。我写序的就是后一个集子。我称他是独具只眼的民间史家。他恪守中国古代誉人不增其美,毁人不溢其恶的良史传统,在核心档案不解密的情况下,广泛搜集散落民间的各种历史当事人回忆录、日记、书信等史料,撰写一篇又一篇读史笔记。其文字虽是散点透视,合在一起分明打开一条穿越权力的束缚与遮蔽,真切体察体制肌理的思想通道。他笔下呈现的历史真相,时常让人感到醍醐灌顶,振聋发聩。他的史料来源,有点类似于我的朋友谢泳,就是到旧货市场淘书。谢泳淘书在太原,韩三洲淘书在北京潘家园。他的博客里常有《购书杂记》。从他的行踪看,几乎每周六都要去,为怕与好书失之交臂,每次都得起大早,寒冬腊月亦如此。现在流行收藏热,许多人逛旧货市场,意在捡漏,圆一个小小的发财梦。但韩三洲买旧书,却是为了开启进入历史暗箱的门径。他淘的旧书,不但有出版社已经断货、书店里已经下架的书,还有大陆的内部出版物、海外出版物或个人自印本乃至盜版书,总数已经超过万册。在某些学院人士看来,公开出版物才是正宗的资料,对没有书号的印刷品看不上眼,不愿纳入学术研究的视野。其实这种观念很陈腐。治史如果只重官修的正史,忽视民间的野史,难有大的出息。治古代史如此,治当代史亦如此。韩三洲通过解读当代野史中的稀见史料,填补了历史记载的空白,校正了流行的成见,这是一种很高明的学术见识。
韩三洲知人论世的观察能力,不仅来自于书本知识,而且来自于家庭氛围。纸上得来终觉浅。解读中国当代史,最难切入的是高层政治生活。因为局外人不能入乎其内,缺乏历史当事人的生活体验,听不到圈内口耳相传的一手信息,光靠逻辑推演不足以鞭辟入里。而韩三洲得益于岳父何家栋。何家栋本人就是一位重大风波的亲历者,一位目光如炬的思想家。五六十年代,他作为工人出版社的编辑,参与李建彤小说《******》的策划与撰稿,深深地卷入了这场被钦定为“利用小说进行****活动是一大发明”的政治风波,可谓九死一生。晚年又以超凡的胆识,成为中国思想界众望所归的重镇。韩三洲耳濡目染,与岳父同经风雨,共尝艰辛,这也为他积累了洞察当代历史奥秘的人生底蕴。
韩三洲不光到旧货市场淘书,偶尔也参与印书。
一九八三年,何家栋先生在工人出版社副总编辑任上,十分繁忙。当时刘少奇平反不久,何老应王光美之邀,和她到湖南走了一趟,路上一边熟悉乡情,一边记录王光美的往事追忆。回京后多次与王光美交流,废寝忘食,颇费斟酌,几易其稿,写成王光美采访记录《四十四天——刘少奇同志回乡记》。可惜的是,这篇长文当时没发出来,枉费了一番心血。据说是刘少奇的女儿认为文章语言平淡,没有反映出国家主席的应有风范。二〇〇六年十月中旬,王光美、何家栋先后去世,这部稿子一度也不知下落。好在当时打印了几份,其中一份保存在工人日报老编辑王耳手中,二〇一一年,王耳把这份打印稿回赠给韩三洲。韩三洲一看,内容非常之好,语言真实平易,接近生活,内容丰富。在打印稿的旁边,还有一些王光美对书稿的意见与眉批,其中所讲的事情,是研究中国当代史的珍贵记录。于是,韩三洲将此文重新录入,先是推荐给《领导者》杂志分两期连载,又帮助岳母陈蓓自费印成小册子赠送朋友。
一九六一年刘少奇携王光美的四十四天宁乡之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主持中央工作的高级领导人长时间深入农村考察少有的一次。当时中国农村处于前所未有的凋零破败。这次调查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这篇长文记录了当年的干群关系与党内风气,记录了国家主席与基层的村干部之间的碰撞与互动,人民内部矛盾的产生与化解,官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些细节,今人读来可能感到无法想象,却是当时党内生活的原生态写照。一九六二年一月二十七日在“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说:“我到湖南的一个地方去,那里也发生了很大的困难,我问农民,你们的困难出于什么原因?他们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此语就是源于这次调查……
可见,刘少奇一九六一年回乡调查的前因后果,对于党史国史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何家栋先生对历史当事人王光美的采访,其史料价值之高,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