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冯克力在广西师大出版社出了一本书,名叫《看得见的历史》。围绕这本书的内容,他到人民大学办讲座,邀我同去。他着重分析了照片记录历史的特点。这是一个有趣的角度。人类记录历史,最早是声音,口口相传,但几经转述,不免走样。所以口承时代的记录被后人称为传说。后来发明了文字,文字对历史的记录相对稳定,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可以称为信史。与几千年前开始出现的文字相比,摄影术才出现了一百多年,时间上照片当然没有文字那么悠久,但照片传递信息却有独特魅力,可以解读的细节,往往出乎摄影者的预想。在诚实记录信息方面,照片自有优势,所以又称写真。文字记录历史,可以故意避讳,导致扭曲、失真,而照相的失真率较少。即使是人为摆布拍出的照片,也能保存很多真实的历史信息。冯克力结合具体的照片解读,引起了在场大学生的浓厚兴趣。
冯克力的名字,已经和《老照片》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一九九六年,他和山东画报出版社总编辑汪家明共同创意,推出了杂志书《老照片》。杂志书是介于书籍和杂志之间的出版物,也称“MOOK”。它用书号出版,但形式更像杂志,设若干栏目,汇集多位作者不同体裁的文章,定期或不定期出版,前后风格有连续性。《老照片》甫一问世,就受到读者热烈的欢迎,发行量一度高达三十万册。它图文并茂,价格低廉,最早定价六元五角,后来增加了印张,定价也不过十五元。在《老照片》出现之前,以图片为主体的画册和以文字为主体的书籍是两个不同的品种。画册用铜版纸等高档纸张印刷,定价昂贵,一般读者买不起。书籍用普通纸印刷,配图片则用少量铜版纸插页置于卷首。图文混排的情况也有,但图片印刷质量往往不高,不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老照片》以普通书籍的价位,推出了图片与文字相得益彰的读物,填平了画册与书籍的鸿沟。此后许多出版者竞相模仿,使图文并重的普及型图书成为一时的出版潮流。《老照片》更重要的特点是内在的文化追求,它适应中国反思历史、保存记忆的思潮,弘扬了一种历史的理性精神。十七年来,《老照片》已经出版了八十八辑。不论大陆海外,都有不少忠实读者,坚持阅读和收藏。中国先后出现的杂志书不下千种,但持续时间之长,出版期数之多,文化影响力之大,经济效益之好,《老照片》均可称无出其右。
汪家明后来调任三联书店副总编辑、人民美术出版总社社长。《老照片》另一早期参与者刘瑞琳调任广西师大出版社总编辑。始终主其事者只有冯克力。好在创办不久,原先在机关工作的张杰提前退休,加盟编辑,成为冯克力的搭档。冯克力、张杰都没有上过正规大学,但他们对历史情有独钟。在把握历史事件和人物细节方面,可称细致入微。这种对历史的知与爱,成为《老照片》品质一贯的内在保证。他们在编排设计校对诸环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也是《老照片》长盛不衰的必要条件。
《老照片》第一辑问世时,朋友孙珉就向我推荐。我一看果然不错。当时我是《中国摄影报》特约记者,于是建议该报召开一次小型研讨会,请孙珉和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的朱正琳参加,一起探讨《老照片》的意义。会议纪要刊登出来,成为对《老照片》的第一次公开评论。不久,冯克力和张杰来北京与我见面,问我能不能为之撰稿。我见第九辑发了一组张志新的照片,第十辑发了一组遇罗克的照片,就说我手里有一张王申酉的照片,和我写的短文《寻找王申酉》相配,可以发在第十二辑上。他们感到志趣相投,于是约我担任特邀编辑,参加组稿。以后,我开始留意,凡是遇到适合的稿源,就主动联系。《老照片》在读者中有良好信誉,作者也愿意在此亮相。所以这是一件愉快的工作。其中最值得一说的,就是发表章诒和的文章。
二〇〇一年我认识了章大姐。当时她的《一片青山了此身》早已完成,想找谢泳联系,与他写的《罗隆基传》合编成书。她通过章立凡找到我和谢泳,在她家见面。我读了这篇文章,感到异常精彩,复印下来。不久冯克力、张杰来京,我向他们郑重推荐,他们读了也很兴奋。于是要我联系登门拜访。见到章大姐后,她又拿出《两片落叶,偶然地飘落在一起》和《正在有情无思间》两篇文章。冯克力当面表达了发表的愿望。章大姐说,让我安安静静地再写几篇。冯克力回济南后经常来电话,让我催问。就这样过了一年。直到二〇〇二年八月,章大姐突然来电话说,我要过六十岁生日了。决定自我庆祝一下,你们可以发表我的文章了。我马上通知冯克力。他们设法找来一组史良的照片,于二〇〇二年底发出《正在有情无思间》。接着又发表了《君子之交》和《最后的贵族》。章大姐的散文已有六篇,冯克力想在山东画报出版社出书,但社里一把手不敢做主,于是被人民文学出版社捷足先登。但章大姐还是把冯克力视为知己。最近,国内出版社纷纷改制,由事业转为企业,山东画报出版社自不例外。我认识不少五十多岁的老编辑,在改制中都提前退休了。冯克力也在这个年龄段。章诒和听说他要退休,不免生出几分伤感,听说他来北京,一定要为他设宴。其实,冯克力虽办了退休手续,随即以返聘的方式继续主编《老照片》。打造一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俱佳的品牌是不容易的。保持品牌的关键在人。人在品牌在,人去品牌息。不论是对历史精髓的理解,作者的人脉聚集,还是具体稿件的分寸把握,都非一日之功。出版社这样安排,是很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