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释】
高兴亭:在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城西北。陆游在此地从军时,常常登上此亭,等候前线的平安烽火传来。南山:即终南山,横亘陕西南部,其主峰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南面。边城:指兴元府城。角声:军中吹奏号角的声音。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高台指高兴亭。悲歌击筑(zhu住):以乐器伴奏,唱起悲壮的军歌。筑,古代一种弦乐器,像琴,有十三根弦。酹(lei泪)酒:把酒倒在地上祭奠。这里暗含祷祝收复中原失地之意。悠哉:长远。灞桥:即霸桥,在长安城东灞水上,汉朝时人们送客到此,折柳赠别。曲江:池名,在长安城南,唐朝时为风景名胜地区。应待人来:陆游在川陕军幕时,曾向主帅王炎献进取之策,认为要收复中原,应先攻取长安作为“本根”。这里说长安风景在“待人来”,实际上是表达他出兵收复长安的愿望。
【点评】
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八年(1172),当时陆游四十八岁,正在川陕安抚使王炎的幕府中任干办公事(边防军事机关的属员)。这首抒情小令,情绪乐观,意兴豪迈,风格雄放,个中原因在于:川陕边防前线壮烈而紧张的军事生活激起了诗人参与收复中原之大业的雄心,使他坚定了北伐战争必胜的信念。这时他正在为主帅王炎策划先取关中作“本根”的北伐方略,这首词就无异于用艺术思维的形势来陈述自己的政治军事理想。通篇词情豪放而又兼有含蓄蕴藉之美,篇末不说我军要去攻打长安,却用移情法,说是长安的灞桥烟柳、曲江池馆都在高高兴兴地等待我军到来,这就避免了干巴巴地直陈其事,而使抒情意境变得生动有趣,耐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