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养成睡眠用睡床的良好习惯,提高居室的“适睡指数”,是提高睡眠质量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中蕴藏着许多健康的奥秘。
◇卧室大小适中睡得香 随着家居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追求卧室面积越大越好。其实,卧室面积一般在15~20平方米为宜,以避免卧室面积太大气场不足,引起阴盛神虚和不安,影响睡眠。但卧室空间也不宜太局促,以免让人产生压抑感而影响睡眠。卧室的家具尽可能简洁实用,摆放的位置要有整体感而线条流畅。
◇私密宁静方安睡 卧室位置应远离大门,可防止电梯或楼道口传来的嘈杂声音干扰睡眠,也可提升睡眠时的安全感。卧室门最好不直对厨房或卫浴间门窗。因为卧室里有易于吸湿的睡品,应避免湿热气进入;也不宜正对储藏室,因为储藏室易藏污纳垢,会污染卧室的空气,影响健康。
◇卧室内光线要柔和 卧室光线具有调节生物钟的作用。强光照射会导致大脑褪黑激素分泌量减少,过于清醒,难以入睡。睡前最好选择柔和光线,并养成睡眠时关灯的习惯。如果喜欢自然采光,可借助薄厚不同质料做成两层的窗帘加以调节。但窗帘过薄也会因为遮光效果欠佳而影响睡眠。
◇卧室温湿度应控制 卧室内温度太高会使人感到烦躁不安,难以安睡;温度太低则易使人睡眠时蜷缩成团,不利于入睡。卧室温度最好能控制在18℃~24℃,湿度应控制在50%~60%,人的新陈代谢水平才能稳定安然。夏季湿度可略高,但不宜超过70%,如果湿度过高,可加强通风予以改善。冬天湿度最好不低于35%,湿度太低,可使用加湿器进行调节。
◇卧室内色调要平和 卧室选择淡蓝、淡绿或略带其他色彩的灰白度作为主色调,可消除人的紧张情绪,有安神作用;若充斥鲜艳的红色、橘红或鲜黄色,会使脑细胞出现兴奋现象,令人难以入睡;如紫色、褐色或深蓝色等暗色调,会使人心情压抑、情绪不安而影响睡眠。
◇卧室关窗通风要适当 卧室通风要良好,睡前开窗必不可少。夏天气候闷热,开窗时间要相对延长;冬季有取暖,应适当减少开窗空间,有时留有缝隙通风即可。但睡眠时最好关上窗户,可避免睡眠时受风寒。
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不同,卧室环境也要有所侧重。老年人的卧室隔音效果要好。必要的话,可以把玻璃窗换成隔音窗;卧室离厕所不要太远,可以如厕方便。
儿童卧室要保持安静、温馨,也要远离噪声。吸烟会污染室内空气,要绝对禁止在儿童卧室吸烟。要保持睡眠环境空气清香,保持心情舒适,才有利于宝宝安然入睡和健康。
睡眠宝典
成人午睡时不要将孩子和宠物带到卧室。因为孩子及宠物常会在你午睡的时间里干扰你的生物节律和睡眠周期。
开窗通风最佳时间是每天上午9~11时与下午的2~4时,因为这两个时间段内的温度较高,大气底层有害的气体已逐渐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