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媒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传媒对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电视、广告是一门视听兼容的综合艺术,它既有固定或运动的生动形象的图像、绚丽的色彩和朗朗上口的广告词字幕,又有经典的对白解说、美妙悦耳的音乐和突出的效果,再加上精确的剪辑和巧妙的特技,从而构成了电视广告独特的魅力。声画并茂、跳跃动感、短小精悍的电视广告正好符合儿童注重感觉、好奇心强、活泼善变的性格特征,所以一般儿童都比较喜欢观看电视。
1.传媒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理论的提出
心理学对于儿童注意和理解电视信息的心理机制,研究者提出了两种理论假设,即被动反应理论和主动加工理论。持被动反应理论的研究者认为,儿童对电视的注意主要受电视呈现的知觉特征的影响,儿童对电视的注意实际上是一种习惯化的反应,他们只能产生低水平的被动加工,而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而主动加工理论的研究者则认为,儿童能对节目中可理解的信息进行积极而主动的加工和理解,儿童在电视面前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决定儿童对电视信息加工的因素是儿童的认知能力、兴趣以及电视信息的可理解性,儿童能够运用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对电视信息进行主动加工,并产生儿童化的理解。罗砌对这两种理论进行了整合,他区分了在电视节目中存在的两种信息:一种是显性信息,即电视节目直接呈现给人们的感觉信息;一种是隐性信息,即在电视节目背后需要经过思维加工的信息。人们对前一种信息论获得是通过被动反应理论可以得以解释的,而对后一种信息的获得则可用主动加工理论来解释。在本文中我们更多地采用罗砌的观点,依据电视广告信息的不同,会对儿童产生或明显或潜在的效果。显性效果是从儿童的情绪、态度、行为中可以明显感觉到、观察到的效果。而潜在的效果是在儿童未来成长种潜移默化地影响其行为的。所以,我们不仅要重视电视广告的显性影响,更要考虑到其长期的、隐性的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也许我们应该提倡“妈妈,我能帮您干活了”此类广告,短小的故事演绎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了孩子,也给企业带来了很高的美誉度和经济效益。
2.电视广告对儿童心理影响的表现
(1)显性的影响是导致儿童过度追求品牌效益,相互之间攀比心理加剧,造成儿童心理出现问题。调查表明:儿童购物行为趋向性明显受到儿童电视广告的影响,收看电视广告最多的7岁以下的儿童,写信向圣诞老人要求的礼物数量也最多;在完全禁止儿童电视广告的瑞典,儿童在圣诞节要求的礼物数量则要少得多。有研究者发现,在我国的一些儿童广告中存在以下消极不良的儿童形象:①嫉妒。儿童有好东西不知道分给家人和朋友,只知道独占。如广告中的孩子紧紧抱着自己喜欢的食品或物品,生怕别人来分享。②霸道。如广告中孩子扮演小皇帝。③任性。如广告中孩子为了向家长索要食品,坐在地上耍赖、哭闹、来回踹腿。④贪吃、贪财。广告总喜欢将儿童表现为贪吃贪喝贪财的形象。⑤逃避现实。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有的广告利用食品、饮料等引诱孩子们逃避现实:你吃下这个,或喝下那个,你就没有烦恼了。⑥成人化。
(2)电视广告影响儿童的认知心理发展,传媒中的暴力内容导致儿童反社会的行为。大众传媒中的暴力内容对儿童的社会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Donnerstein等人研究发现,即使控制了其他可能的相关因素,如IQ、家庭经济地位、学习成绩、家庭教养方式之后,电视暴力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之间的相关仍然保持相同的水平。这种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众传媒中的暴力对儿童反社会行为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大众传媒中的暴力在儿童的家庭和同伴关系上所造成的困难不但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一项长期的大范围跟踪调查研究发现,那些在婴幼儿时期就大量观看暴力电视节目的男孩在19岁的时候更有可能被同伴认为是高攻击性的,在30岁时更有可能因为严重的罪行而被起诉。而网络游戏大部分都是以征服和暴力为主题的。大量研究显示,暴力游戏对儿童的负面影响是暴力电视节目的两倍,游戏会增加儿童的暴力行为,并使他们对暴力变得麻木。
第二,大众传媒中的暴力增强了儿童对暴力行为的忍受能力,影响着儿童对现实社会的态度。经常观看暴力电视节目的儿童比其他孩子更为相信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暴力和危险,而暴力行为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可取的手段。
第三,大众传媒中的暴力内容引起儿童恐惧的情绪反应。电视或电影中的暴力行为和侵犯性行为能引起儿童的恐惧反应。年龄越小,反应越强烈。和其它媒介相比,电视或电影具有“逼真”的效果,因此,引起的恐惧更甚。
(3)大众传媒改变了儿童的生活方式,造成儿童社会卷入度和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Williams对加拿大一个小镇上的居民进行了研究。这个小镇的居民以前没有收看过电视节目,研究者让他们收看两年的电视,然后和以前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儿童在收看电视两年以后表现出了阅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衰退,而其性别意识以及游戏中语言和身体上的攻击现象则有所上升。过量地观看电视也占用了儿童从事其他一些要求高度注意力和积极思维的活动的时间,比如阅读、游戏以及与成年人和同龄人的交流。国外研究发现,3岁大的儿童就喜欢操纵计算机并能在标准键盘上输入简单的命令。计算机的吸引力转移了儿童对其他一些有意义的游戏活动的注意力。大约有5%的儿童是电脑游戏迷,与其他儿童相比,他们看卡通片的时间要大大多于阅读的时间。一项关于网络使用与社会卷入度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显示,使用网络的时间越多,被试与家庭成员的交流时间以及参与社区活动的时间就越少。同时那些经常上网的被试报告有更强烈的孤独感和压抑感。研究者认为过度上网会损害被试的情绪和社会调适,造成儿童社会卷入度和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
(4)影响儿童的道德价值形成以及道德行为的表现,不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当儿童成为电视广告的受众群时,人们普遍地注意到了电视广告对儿童的种种影响,当然也包括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由于电视的多元信息带来了价值判断标准的多元化,儿童却由于缺乏对广告信息息的完全判断和认知能力,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混淆了“正确”与“错误”之间的界限,从而失去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上的判断力。暴力、商业化、性已经成为电视媒体对儿童危害最深的内容。
(5)大众传媒向儿童展示了性别角色定型的内容,并影响着儿童的性别角色社会化。我国学者对儿童所接触的课本、课外阅读材料、电视节目、录像片、流行歌曲、畅销书及广告等媒介的分析发现,在这些媒介内容里存在着性别角色定型。具体表现为:第一,对女性使命的误导。大众媒介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现实不符,没有如实反映妇女参与社会发展的多种角色和多方面作用,将女性描述为“贤妻良母”角色或辅助男性的角色,并因其对男性的无私奉献得到赞扬。这类媒介表现暗示着女性的使命只是做“贤妻良母”,女性的才能和潜质使她只会做“贤妻良母”。在对儿童影响较大的广告媒介中,女性总在洗衣机、洗衣粉、洗碗机等家庭用具的广告中扮演主角。大众媒介无形中夸大了男女两性在职业生活中的差别,无意中贬低了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贡献。第二,对女性美的误导。仅仅肯定女性的外在美,而忽略女性的其他方面的重要才能。女性的内在创造力、丰富的个性、潜在的才能等都难以一见,形成对女性独立人格的否定。第三,对女性性格的误导。在一些儿童书籍、电子游戏和课本中,男孩被描述为主动的、调皮的(一种被现代社会肯定的积极特征)和聪明的,并且被父母寄予较高期望的。相比之下,女孩则常常被描述为善良的、安静的和被动的。已有研究表明,传媒所展示的这些性别角色定型的内容,对儿童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具有以下影响:①影响儿童性格、人格的发展。传统的角色定型要求女孩是安静、服从、努力的,男孩子则是要生气勃勃、有创造性的。②影响儿童对人生理想的选择。男孩偏向于肯定自己的勇敢、进取和创造性活动的品质,女孩则偏向于肯定自己的关怀、努力和遵守规则等品质;男孩倾向于向创造性、主动性等方面发展,女孩则倾向于向非创造性方面发展。显然,这种媒介信息不利于儿童(尤其是女性儿童)的个性发展。在大众传媒中的性别角色定型的影响下,儿童的性别角色社会化表现出一种“窄化”的趋势,即两性儿童的天生潜质、多种才能和丰富个性被导向传统的角色定型。儿童更容易关注自己是否能成为媒介中的典型的男性或女性,而忽略发展自己的潜质、才能和个性。被类型化了的儿童实质上是失去自我或失去主体性的儿童,他们常常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成为角色定型的牺牲品。
(二)儿童需要高质量的少儿节目
1.少儿频道的重要性
作为专业化的频道,少儿频道的开播,对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儿童心理健康成长,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顺应儿童心理特征的正确选择。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是人的个体心理发展史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儿童时期具有自己的特点,跟成人世界不同,是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定型的时期,是一个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因而也是最好的受教育的时期。
在儿童文艺工作方面,儿童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首先应该考虑的是适应性方面,与此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儿童节目的制作者,更要结合自己的业务来掌握和体会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有些儿童工作者之所以受到广大儿童的欢迎,同他们善于体会和运用儿童的心理特征是密不可分的。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大众媒介,特别是儿童媒介将使儿童获取必要的和充分的信息资源、娱乐资源和知识资源,帮助儿童获得身心健康,发展其赖以生长的世界的认识能力,并形成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未成年人正处在“风暴期”、“心理断乳期”,面临着心理、生理矛盾的发展带来的困惑。紧张繁重的学业负担及家长望子成龙所造成的压力,使他们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困惑、心理失衡等心理问题,以致出现某些心理上不能承受而走极端的现象。例如,刘海洋泼熊事件等。电视媒体在青少年的生活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青少年一直是电视媒体的忠实观众。据统计,我国城市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平均为两小时,80%以上的中小学生倾向于从电视中接收信息,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这些信息形成观点,然后去解释社会现象。因此,电视媒体可以而且应该担负起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
规避电视节目中暴力行为的需要。少年儿童是极具模仿力又缺乏判断力的群体,由于各种原因与大众传播媒介描述的人物(模式)认同时,这种认同感就会促使他们在某种情况下的模仿行为,个人模仿学习大众传播媒介描述的模式化的行为。这一现象在处于社会化过程关键阶段的少年儿童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因此,在广告的播放及选择上,少儿频道比起其他频道要求更为严格。少儿频道由于是专门针对未成年人及其家长的,其广告的选择应该更多地体现青少年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儿童良好的审美趣味,展现他们纯真的童心与童趣,不要利用儿童左右家庭对消费品的购买。同时,比起商业广告,应该适当增加公益广告的播出量,让孩子们从学校外的媒体中接受社会公德教育、美德教育。
2.少儿频道存在的问题
受众定位过于宽泛。中国教育电视台研究室主任张志君认为,儿童频道的问世具有相当大的前卫性和示范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开了针对特定的目标受众提供专门的频道服务之先河。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有他们自身所特有的年龄特征,宽泛的受众定位,使他们难以看到真正适合他们这个年龄阶段需要的节目。对于少儿频道的经营者们来说,所需要做的就是定位再窄一些、细一点,把频道做得更专业、更细化,让每个年龄段的儿童都有自己的专业化频道,而不仅仅是不同节目时间段上的安排。
成人化倾向严重。少儿频道存在的另一个问题,也是长期以来困扰节目制作者的问题,就是节目的成人化倾向。经验告诉我们,少儿节目不被受众认可,很大的原因就是成人化倾向严重。少儿节目成了成年人想当然甚至是杜撰的产物,缺少了天真和童趣。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儿童电视节目的一个出发点,儿童教育者的任务在于从这个点出发来引导儿童发展,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对儿童提出适当的要求,从而引起儿童新的需要。少儿节目既要符合儿童的特定年龄的审美需要,又要适时加以引导,使之向着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我国一些少儿节目制作者应该摒弃以往那种少儿节目由成人唱主角、做幕后指挥的旧观念,深入实际,充分了解孩子们的思想、孩子们的世界;并尝试让孩子们在成人的指导下独立制作节目,让孩子们的思想得到真实的表达。
表现形式上的幼稚化。少儿节目主持人的形象是一个少儿栏目的标志性“建筑”。一个少儿节目如果没有孩子们钟爱的甚至崇拜的主持人,那其成功几乎不可想象。董浩叔叔、鞠萍姐姐、月亮姐姐等都是央视少儿节目的较为资深的主持人,在儿童以及家长的心目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他们的名字本身就是一个品牌。可以说,这些名主持们在培养栏目忠实受众群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但是对于现在大多数少儿节目来说,主持人的表现幼稚化成为一种通病。比如说,一些主持人在言行举止上故意“装嫩”:故意模仿小孩子说话;或者故意用一些幼稚的问题提问孩子,千方百计套出孩子们“傻乎乎”的童言稚语来博观众一笑。深谙成人心理的孩子为讨主持人喜欢会违心地说出主持人所期待的话语。少儿节目是给青少年看的,节目的形式、主持人的形象亲切自然是必要的,但不要走向幼稚化的极端。只有从儿童心理出发、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塑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才能被广大小观众所喜欢。对于少儿节目主持人来说,做孩子们的哥哥姐姐固然很好,叔叔阿姨也是不错的。
(三)传媒对儿童心理影响的解决思路
1.制订专门的儿童电视广告管理法律法规,保证最大限度地对儿童施加积极的、健康的、正面的广告影响
西方国家也在纷纷开展“反对儿童广告”的运动。瑞典议会通过了禁播儿童广告的法律,禁止商家针对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所展开的营销活动;希腊严格禁止在早晨7点至晚上10点做有关玩具的电视广告。中国现有的《广告法》对针对低龄儿童的电视广告并没有详细的规定,容易使广告主利用儿童的轻信心理进行宣传。联合国1989年通过的儿童权利条约的精神,这次会议制定了少儿电视宪章(THE CHILDRENS TELEVESION CHARTER),对少儿节目提出了7条原则性,要求少儿节目优质、去商业化、增强对环境和自我的信心、有利于学习语言和文化、摒弃暴力和性、定时等,强调儿童通过电视学习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必要性。
2.父母和学校教育要帮助儿童正确地认识广告的实质和媒介的性质
为了学生能独立地评判、接收并分析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西方国家已经在中小学开设媒介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极力倡议传媒素养教育,从60年代开始,差不多每10年便举办一次传媒教育的国际会议。媒体素养教育是把认识和利用媒体的权利交给儿童,帮助他们理性地认识电视传播信息的意义,能够辨别媒体信息与社会真实之间的关系,形成对媒体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提高对负面信息的辨别能力,在我国大陆,传媒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但方式上还需要严格化和针对性,同时媒介素养教育也亟待进行。
3.企业主和社会要具有责任感,树立正确地引导意识
单纯的保护主义观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重要的是必须确立“儿童权利”意识。儿童作为社会的“小公民”,同样拥有从电视媒介上学习有益的知识和文化、享受健康的娱乐的权利。只有普及了这种意识,并通过国家行政和社会手段建立保障这种权利得以实现的制度,才能变害为利,使电视成为少年儿童的良师益友。
儿童电视广告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我们所要努力的是尽可能减少或降低对儿童的影响。社会、家庭、企业和广告从业者都应该担当起保护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共同责任。社会要制订出有利于儿童道德发展的儿童电视广告管理法律法规,并具有社会人的概念,家庭和学校教育要对儿童进行有意识的媒介知识教育,整体创作良好的广告环境,让儿童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能更好的发展。
二、浅析游戏、动漫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当前儿童闲暇生活之现状
我们的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在一个由学校教育和考试构成的怪圈里参与竞争,并由此成长。过分追求、片面追求升学率损害了少年儿童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不少学校设立了名目繁多的补课班,不论是补差还是提高,全然采用“地毯式题海轰炸”战术,在规定课时内无法完成,便自然而然地侵占了学生大部分乃至全部闲暇时间。尽管我们不断听到莘莘学子发自内心的疾呼,尽管我们一些少年儿童并不愿意加入这种重复学习的行列,但迫于权威的应试导向的现实,渴望升入高一级理想学校的读书郎们别无选择地将大量时间花在学校学习的延伸区域里,全方位以应试为目标的勤学、苦学景观弥散在为数众多的莘莘学子的闲暇生活中。
为人父母者,在工作之余,最为关心的就是自己孩子的发展。现在,独生子女多,全家的希望都在这个“小皇帝”身上。一方面家长尽量满足孩子物质上的大部分要求,另一方面在孩子为学业疲于奔命后的喘息之际,不惜重金地安排“丰富多彩”的内容,有的将孩子送人重点中学周末强化班,加强各门功课的竞争实力;有的高薪聘请家教,开小灶增加“营养”。闲暇时间再也不是原来的“可供自己自由安排的时间”,而成了“可供父母充分安排的时间”。在学校与家庭交织的保护网中,孩子除了偶尔在“青苹果”和“知心姐姐”处诉说委屈外,只能“按章办事”做一个“小忙人”了。
相对那些由父母严密规定“闲暇活动”内容的孩子而言,那些获得自由支配、安排闲暇时间的孩子却不会安排闲暇活动。据调查,这些孩子除做作业外,最多的时间是用于看电视、打游戏机,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
(二)动漫文化对儿童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
积极方面:
1.增加儿童的生活内容,促进儿童心灵的愉悦
首先,儿童成长的过程也就是儿童社会化的过程,动漫为儿童的生活增加了内容,使他们的生活中不仅有游戏,亲子交往,还有可欣赏的电视、影碟等,生活内容比以前的孩子丰富。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的动漫文化让儿童对自己的生活有定位,加快了了解自我、确立自我的速度。
其次,由于卡通是根据人的想象设计制作而成的,因此它不受真实事物的限制,可任意塑造、删减、夸张、变形。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对有限的现实时空的一种积极超越。卡通的主角往往有其现实生活的原型,保留着原型的一些形态和属性,但又不拘泥于原型。有的卡通形象是组合式的,是用几种原型的某些部分组合而成的;有的是融合式的,即消解各原型的形态结构,融合其功能属性塑造而成的。所有这些,儿童既容易接受又有兴趣接受。
儿童的思维在生命早期还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对于面前这个世界,会比成人更多地采取同化的手段来把握。对于儿童来说,事物是什么样子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对于自己的意义。因此,在儿童的愿望世界里,为了某种功能的获得可以不惜改变事物的真实结构。动漫正好迎合了儿童的这种需要,为了能飞行,人可以长上翅膀;为了获取胜利,英雄可以拥有神奇的武器;各种动物可以具有人的神态表情和意愿,等等。动画片的视觉造型拥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使孩子体验到一种强烈的形式变化感和自由感,使儿童的心灵从中获取到无穷的乐趣。
2.多通道的感官刺激,促进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儿童处在生命发育的早期,他们的感官需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刺激。这些不同程度和性质的刺激既是儿童感官生理发育成熟的外在条件,也是其思维发展的原始材料积累。视觉和听觉的成熟水平和敏锐程度密切关系到人的思维能力高低。在儿童时期接受良好的感官训练是日后智力发展的基础。
动画片在艺术形式上融视、听、动觉于一体,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浓缩的方式给儿童的感官以有效的刺激。今天的动漫作品从以笔墨纸张为载体发展到以电影电视、电脑软件为载体,实现了从单一的视觉刺激到全方位多通道的感官刺激的转换。特别是在采用了电脑合成技术的今天,它声画同步,时空合一,孩子慢慢从阅读式的文化走入了多媒体的文化。可以给儿童提供大量直观的形象的刺激,给儿童的感知觉带来很大的冲击力,五彩缤纷的画面、千姿百态的动漫形象促进儿童视觉的发展;悦耳的音乐、人物的对白使得儿童的听觉得到享受;对动画片的情感和人物关系的积极思考,调动儿童思维,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
3.鲜明的主题,丰富的内容,带给儿童学习的快乐,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
大多数动画片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情节按主题层层展开,既单纯,又富于层次感。主角比较固定,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其行为也具有逻辑性和连续性,能给儿童留下深刻印象。主题鲜明的材料能使儿童注意集中,围绕一个中心开展思维活动,在无意识中完成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这对于儿童思维结构的建构、逻辑框架的确立是有益的。
语言在动画片中占据很大的成分:生动的片中对白,形式多样的语言成分能够很好的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学前期儿童处于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和关键期,他们需要良好的语言环境以供发展,同时需要丰富的生活内容做素材。观看动画片,儿童可以通过模仿吸收很多的词语、句子和说话方式。
儿童从蹒跚学步开始,他们的视野越来越宽广,对人和物的好奇心和兴趣也越来越大。他们喜欢问为什么,而动画片所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从宇宙、地球、土地、河流到科技、军事,再到人伦、艺术,无所不涉,各领域的一些基本知识、原理都以一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走入儿童的心里,在看动画片的过程中,儿童能从中找到很多问题的答案,而且回答得非常形象生动,使他们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掌握了信息,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生活,满足了求知欲。
4.可感的、儿童化的情感倾向性,促进儿童心灵的净化
在儿童期,由于理智发展不充分,儿童的情感体验往往比成人来得迅速、强烈,也更容易沉溺于其中。动画片情感色彩浓厚,高兴与悲伤、爱与憎、轻松与紧张、宁静与激动等情感特质都有明显的表现。能引导孩子体验别人的情感,同时加深自己的内在体验。
动画片以儿童化的画面、音乐、语言紧紧抓住了儿童的心。其人物形象有着夸张的变形,举止、言谈表现出儿童特征,处处散发着天真可爱的浪漫气息,顺理成章地被孩子接受,优秀的动画片都宣扬真、善、美,给儿童提供一些可供模仿的模样和群体的一些行为规范,促进儿童是非观念的形成,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
消极影响:
1.对儿童身体健康不利
儿童与动漫文化接触的形式多为看电视看碟片等,长时间看动画片,对儿童身体会造成一定的伤害。电视有高频辐射,长时间盯着电视屏幕,减少了儿童眼球运动的机会,导致视力下降。而且很多儿童都是边看动画片边吃饭,这种习惯会使儿童的胃肠消化功能降低,导致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另外,有专家指出,荧屏画面千变万化,儿童大脑长时间紧张,血管痉挛收缩,容易产生头痛、头晕、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等大脑功能障碍。
2.剥夺了儿童的真实生活经验
儿童花大量的时间在室内看动画片,相对就减少了户外活动的机会,使得儿童缺乏阳关和新鲜空气,失去了很多与实际生活接触的机会,妨碍了儿童对自然物质的真实感知及活动能力,而且缺乏与他人言语的交流。缺乏表达交谈,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儿童的言语表达能力。
儿童的思维、情感发展是需要真实生活经验的,特别是在儿童早期,直接感受显得尤为重要。动漫说到底,是人工化的生活。其造型、动作、情节均是人想象的产物,并被固定在一定的媒介上呈现出来。动漫中的人物、风景再美好再逼真,它毕竟是假的,是真实事物的简化和缩写,给人的体验远远没有真实的情境那样丰富与深刻。现在的都市儿童生活在一个电子化的高科技时代,他们的知识空间因此而被大大拓展,但同时他们真实的生活空间又变得日益狭窄。他们在电视中认识星空,知道太阳系、银河、宇宙,却不曾对头顶上真正的星空产生体验和思索;他们在电视中认识大海,了解潮汐、海浪,甚至会讲海盗、小人鱼的故事,却无法想象真正的大海给人身心的震撼。在儿童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仿制的、模拟的东西,却越来越远离作为母体的自然。在动漫中投入大量精力、时间的儿童还有多少时间和精力留给真实的生活呢?而缺少直接经验、真实体验的思维是不健全的,这样,儿童的活动无异于空中楼阁,是缺乏厚实根基的。
3.动漫文化中的暴力导致儿童心理疾病
儿童具有强烈的模仿倾向,动画片中播放出来的图像能够给予儿童以极大的刺激,并且可以使得儿童产生信任甚至盲从。而且儿童区分信息的能力很弱,特别是年龄小的儿童几乎没有区分能力,对行为与其后果间的联系也不甚了解,如皮亚杰所述,年幼的孩子无法根据行动的意图来区别行动及其后果。因此经常发生一些悲剧,如一个3岁男孩学动画片中小鸟飞行,从窗口“飞”下,导致肝破裂死亡。幼儿园里小朋友最喜欢的动画片奥特曼,里面就有很多血流成河的场景,这些充斥暴力行为的动画片会使儿童认知上形成对暴力的合理化认同,这种错误的媒体示范,使缺乏道德认知的儿童将以暴制暴视为最有效的问题解决途径,生活中的问题也往往用暴力来解决。当与其他小伙伴发生争执时,拳脚常常成为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而对偶像的盲目崇拜和盲目模仿,会给儿童带来很大的身心方面的影响,并继续影响他们的成长过程。这也正是暴力动画片的危害之所在。
总之,动漫文化的产生和流行受到诸多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它是时代的产物。它的出现与发展与这个时代的物质技术条件紧密相关,与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有关。儿童是一张纯洁的白纸,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辨别好的和坏的,也不会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对于自己看到的接触到的刺激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儿童在生活上和情感上依赖着家长、教师。虽然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家长忙于事业,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儿童,但是所有的儿童都需要得到关注,所有的儿童都需要得到爱和被爱,只要我们能正视动漫文化,以其形象性、娱乐性、教育性等独特魅力,帮助儿童接收动漫作品中的积极因素,就能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儿童健康的心理散发出童真的完满。
(三)网络游戏对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我对于网络游戏有很大的意见,所以没有发现对儿童有什么好的影响,因为儿童会很快地沉溺其中无法自拔,所以如果不能把握这个网络游戏就是百害无益。
网上的网络游戏精彩、紧张刺激、趣味横生、变幻无穷,极具吸引力,儿童时期贪玩,自控力也差,会很容易上瘾,一旦迷上网络游戏,它的负效应就会逐渐显示出来。
网上网络游戏可能使孩子们产生对网上的依赖,要占去大量的时间,大多数儿童为了挤出时间,吃饭、睡觉一切从简,甚至通宵达旦地玩,如有些孩子可以使用自动生成器写文章,只要输入素材软件块,在网络游戏中就会自动生成文章。如果长期习惯于让网络游戏协助构思,修饰作文,就会造成思维方面对网络游戏的依赖性。
过分沉湎于网络游戏常造成与人交流的缺乏,目前大多数网络游戏只供一人玩,无人与人的竞争性,使孩子们不易学会与人共处,缺乏正常的生活常识,生活乐趣下降,虽然在网上聊天可以广交朋友,甚至远在海内外的朋友,但实际生活中却较少或仅限于玩游戏的人,从而造成一个孤独的人。在网上可以广交朋,但实际上只是从屏幕上广交他们,而很少真正有心灵上的沟通,所以通过网络所交的不是健全有效的人际关系。且长期沉迷刺激性的电脑网络游戏,时间一长,很可能导致“超限抑制”现象,对周围事物淡漠甚至麻木,植物神经出现紊乱,表现为易出汗、急躁、粗暴、激动甚至虚脱。同时,对于一些心脏不好、神经系统不稳定的人,刺激性电脑游戏极有可能成为诱发疾病因素。沉迷网吧使人对电脑、网络产生精神依赖。而现在沉迷网络游戏的大部分是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所以让少年儿童远离网络游戏是非常必要的。
当前教育网站上学习软件不断增多,但优秀软件还不多,与国家认定的课本一致的软件,还远远不能达到基础学科应该掌握的知识。因此,只从教育学习软件上学习,不能达到智力的全面发展和知识的吸收。
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利于健全性格和优秀品德的形成。在传统游戏中,孩子可以协商争论,自定规则,通过游戏锻炼自己,组织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自己的形象,培养自己的个性,而玩网上游戏,规则不能自己制订,用心只在胜负上,因此有害于健全性格的形成。为了玩得过瘾,就不停地玩,频繁更换游戏软件,不断升级,致使孩子们沉迷于网上游戏。为了玩网络游戏,有些孩子逃学、迟到、早退、旷课,使一些孩子学会了说谎、欺骗,甚至偷窃,破坏公物,有些人利用网络游戏引诱孩子参与赌博,最终变成少年犯。
有些网络游戏在散布黄毒,网上的画面清晰度高,真实感强,镜头可以任意定位、重复、固定、放大、缩小。由于少年儿童好奇心强、模仿力强、自控能力差,所以黄色网络游戏的毒害作用远远甚于黄色书刊、黄色录像。由于无人能找到和无人能管到,网络游戏成了不法分子制黄贩黄的场所,一旦入网就躲不了色情骚扰。
有些网络游戏可能造成青少年历史知识和意识形态的混乱。近年来国产网络游戏日渐增多,但网络游戏市场仍以海外的为主。海外的网络游戏中,意识形态影响更为显著,其中宣扬色情、暴力、凶杀、神怪、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甚至宣传日本军国主义、殖民主义以及法轮功等反动思想,对儿童少年伤害极大。
沉迷网络的人,眼科疾病极为多发。在一位眼科医生接触的患者中,城市孩子得近视眼的远远多于农村孩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孩子接触电脑多,加剧了用眼过度。长期面对电脑,使眼睛得不到休息。同时,青少年沉迷网络,正常的饮食规律被打乱,容易造成水分摄入量减少,而网吧环境比较差,透气性不好,眼睛自然会出现酸、胀、痛等症状,长时间这样容易引起结膜炎甚至青光眼,而过多地接触电脑,也容易使人过早形成白内障。而且某些网络游戏在散布迷信,网络游戏算命散布宿命论,挂着“科学”算命的招牌进行招摇撞骗,披着高科技外衣的迷信远比街头按易经卜卦的迷信还要危险得多。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上网络游戏已成为人类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电脑也必将成为家庭的必备。因此人们已无法拒绝电脑,也无法拒绝儿童玩电脑网络游戏,虽然网络游戏对儿童心理伤害很多,有时甚至是很严重,但是,只要有节制、有选择、有引导地玩,就会减轻或避免伤害。所以我们不应阻挡孩子玩网上游戏,但要合理调控孩子的游戏时间,鼓励和监督孩子们学习时要专心,游戏时投入,玩得进去,退得出来,要帮助孩子选择“绿色”网络游戏。积极引导他们将他们对网上游戏感兴趣,逐渐引导转移到干正事、干大事、干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事业上去。
(四)闲暇活动的丰富内容及功能
对孩子来说,闲暇生活不但应该是一个丰富多彩、极为广阔的天地,而且更是一片属于自己可以支配、尽情展现自我风采的空间。许多智慧的火花,是在色彩缤纷的闲暇生活中迸发出来的。如果失去了闲暇生活的体验,那么孩子的发展空间也就越来越窄。为此,我将介绍一些闲暇活动的内容及功能,以供老师和家长们参考。
1.回归大自然
也许,很多家长会为自己的孩子在历次考试中取得高分而欣慰;也许,家长们会惊叹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纪便已能自如地操作电脑;也许,年轻的父母会为自己的孩子能在黑白键上弹出流畅的乐曲而自豪。然而,正是这些被视为“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离开自然怀抱却已经太久太久,太远太远。快节奏的都市文明,使我们的孩子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种种便利,然而,钢筋水泥的丛林却成了阻隔他们亲近大自然的屏障。很多孩子的童年,少了绿色、草地与阳光,多了习题、电视与电脑。孩子们置身于这种环境中,对大自然美好的感悟显得麻木起来,有一则报道颇能说明问题。
某校组织学生去郊外野营。入夜了,学生们怀着好奇心,在老师的安排下进入营地,铺床、扫地、晚餐之后,渐渐安顿下来。月光泻在营地别致的建筑物上,远处的湖泊波光粼粼,周围蛙鸣虫吟之声不绝,夜色充满了宁静与温柔。忽然,传来一位学生的叹息:“要是有台电视机该多好啊!”其余学生也纷纷应和,其中几位便趁势拿出游戏机来玩。一时间,“嘟嘟嘟”的电子声此起彼伏,打破了夜的和谐与宁静。
可以肯定,当孩子们一旦回归大自然,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他们一定会感悟到大自然的博大宽广,感受到大自然对人身心健康的作用。
首先,大自然可以改善人的心境。闲暇时分,漫步在林荫间,沐浴着绚丽的阳光与和煦的春风,孩子会暂时忘却升学与考试的压力,把自己完完全全地交给自然,去体会“山光物态弄春晖”的神秘多变。丽日苍穹下放眼远眺,长空明月中神思遐想,隐云散雾里细看落红,烟楼雨阁内静聆涛声,大自然的清醇,化解了原本阴郁的心情。尤其是对那些成绩不好、家庭不和、生性孤僻、不善交往的孩子,更应该到广阔的大自然中走一走,让心头的烦恼在阳光下、蝉声中消逝化解。走进大自然,实在是一种心理的调适。
其次,大自然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有条件的家长可经常利用假期带孩子到祖国的名山大川去走走。不论是置身于瞬息万变的黄山云海之巅,还是穿行于波涛起伏的长江、黄河之中;不论是登上蜿蜒万里的长城烽火台,看塞外无限风光,还是漫步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欣赏朱红漆柱、精雕细刻,你都会在湖光山色中流连忘返,都会被这些巧夺天工的人类瑰宝所深深折服。在赞叹之余,你会更热爱自己这个勤劳勇敢、充满智慧的伟大民族。孩子们在领略祖国绮丽风光时,会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怀,会感受到生活之美、自然之美,从而提升审美的情操。
再次,大自然可以激发人的智慧。大自然深奥神秘,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大自然种种神奇的现象,赋予孩子们驰骋想象的天地,从而成为他们开发智力的一条充满趣味的途径。对于一个沉醉于自然的孩子,自然也给予他无尽的回报:给予他智慧与勇气,给予他乐观与豁达,给予他闪动纷呈的灵性,给予他涓涓流淌的情思。
另外,大自然可以强健人的体魄。大自然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少年儿童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阶段,在清新的大自然怀抱中爬山、趟水、露宿、玩乐,不失为一种极佳的健身方式。
年轻的家长们要善于利用各种可以走进大自然的机会,在旅游季节,带着孩子,一起到名胜古迹去游玩。周末闲暇,到郊外或农村去随便走走,摆脱平日的繁杂与喧闹,踏踏青、闻闻泥土的清香。课余饭后,为调剂紧张一天的学习生活,不妨在自己居住的生活小区、街心花园里玩耍、休憩一阵。
大自然无处不在,重要的是有一种拥抱大自然的意识和心境,这是一种心灵的渴求。很多场合无须钱财,也一样可以完成与自然的交流。
2.闲暇读书
现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充满了勃勃生机,而书的世界则别有一番美妙绝伦的意境。它超越时空,贯通上下古今、东西南北,将过去、现在、未来连接。读书,能产生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神奇效应。莎士比亚把书称为“全世界的营养品”,歌德则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每一本书,都会在你面前展开一幅画卷,一个世界,一种生活,一段历史。读书,有正规与休闲之分。休闲读书自有它独特的地方。首先,休闲读书是兴致所至,是在没有任何压力、要求情况下的读书。其次,休闲读书是随便翻翻地浏览,而非有针对性地研读。第三,休闲读书有助于充实自我;能陶冶情操,升华精神境界;能拓展知识领域,紧跟时代节奏。
聪明的家长会在家里的任何一个角落摆放各种书籍、画报,不求整齐、美观,而只是随意摆放,好让他们的孩子能在无意间汲取新的养料,实在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这也许不过是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策略。然而,开卷有益,贵在有恒,再加上稍动笔墨,小小的卡片积累,都会使你的孩子倍感休闲读书,其乐无穷。
3.置身艺术天地
大千世界,形形色色充满吸引力的东西,可谓比比皆是。而当中蕴涵深厚悠远意境的则是包罗琴棋书画在内的艺术天地。在琴棋书画的艺术天地中,人的心理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
第一,琴棋书画可以调剂人的心境,松弛人的紧张情绪,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第二,琴棋书画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开阔人的生活空间,陶冶高雅的审美情趣与人品。
第三,琴棋书画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强化手脑并用,充分锻炼思维,发展智慧。
第四,艺术熏陶可以激发科学灵感。
当孩子利用闲暇时间在琴棋书画的艺术天地漫游时,家长必须注意几点:首先,要顺其自然,不可强求。其次,要营造适当的气氛,创设相应的环境以引发和满足孩子的追求。闲暇时,有意识地与孩子一起去听听音乐,看看画展,也不妨在旅游中有意多关注点文物古迹,平时交谈也多涉及这类话题。当自己的孩子在某个领域大有长进时,更要尊重他的意愿,更多地听听他的感受,潜在的熏陶和鼓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闲暇活动中的琴棋书画,以远离功名为好。家长切忌功名当头,或为某个艺术大赛拔苗助长;或为升学加分而全面出击。那样的话,就失去了闲暇的本意。
4.运动与游戏
运动与游戏是闲暇活动又一个广阔的领域。体育运动不仅能激发人的活力,健美体魄,还能开发智力、怡情养性,更能锻炼意志。另外,体育运动与游戏还有益于人际交往,陶冶高尚情操。例如,捉迷藏、打弹子、踢毽子等游戏中,正是未泯的童心,产生了归属集体的需要,孩子在共同玩耍中更好地了解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学会了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养成了尊重别人、遵守集体规则等良好的品性和习惯。
5.科技、劳作与收藏
闲暇活动不能离开动手,缺乏动手机会的闲暇活动是不完整的,如制作动植物标本、修理、集邮、制作科技模型等,把从海边捡来的贝壳、马路边拾来的树叶,经巧手的演绎,马上成了孔雀、小帆船、台灯架以及别出心裁的树叶画。就是废弃的空罐头也能变成仿18世纪的欧洲宫廷椅,还有竹编的花瓶、草编的提包、泥塑的娃娃,让人看了无不拍案叫绝。孩子们用树根、各类石料、花草等制成的山水盆景,可谓将大千世界浓缩于咫尺之间。所有这些都使人的心胸顿时开阔起来,忘却了都市的喧嚣、烦躁与拥挤,在自然而然中调节了人的心理,增进了人的见识和审美力。
家长在引导孩子投身科技活动、劳作活动、收集活动时,要善于捕捉时机,要在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中,选择一两项使其特别入迷地深入发展下去,满怀激情,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高尚健康的闲暇活动就是会玩,它将全面地使少年儿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锻炼能力,调剂生活。健康的闲暇活动可以让人在平等自由中感受生命的节奏,智慧的魅力,使人超越功利,超越各种社会角色的束缚,使人性得到解放;高尚的闲暇活动,会使一些莫名的争斗随之消失;充实的闲暇活动,将使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展现出高质量的生命价值;合理的闲暇活动,将进而开拓生活的意境和情趣;有节制的闲暇活动,是真正的潇洒,玩毕竟只是生活的一种补充,会玩的人决不会沉迷于一味的玩。愿每一位少年儿童都能在充实、丰富的闲暇生活中得到一份最大的收获。
三、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单亲家庭的现状及对儿童的影响
单亲家庭是指只有父亲(母亲)一方与其未婚或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单亲家庭的概念产生于欧美国家,在20世纪60至70年代离婚高峰导致了大量的离婚式单亲家庭出现,同时由于“性解放”思想的蔓延,大批未婚母亲出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瑞典等发达国家单亲家庭有增无减。如今,单亲家庭在西方社会已成为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欧盟1996年统计:单亲家庭占全部家庭总数的14%,其中80%是女性。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观念趋向宽容和理性,中国的传统婚姻家庭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离婚、婚外恋、婚前性行为等反传统婚姻家庭观念逐渐被社会接受,导致单亲家庭数量越来越多。有资料表明,当夫妻发生冲突时,我国中青年夫妻更容易发生离婚的想法。由于中青年离婚时婚姻存在时间较短,夫妻离婚时孩子一般都比较小,一旦离婚成为事实,就意味着孩子们大部分的童年生活将在单亲家庭或再婚家庭中度过。
单亲家庭作为一个脆弱的不稳定的社会组织,其结构的不完整影响了其教育功能的发挥,从而对子女的成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许多研究指出,单亲家庭子女有偏差行为的情形比一般双亲家庭高。离婚家庭的儿童往往有较高的心理失调现象,单亲家庭男孩表现出特别强的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J·Guidubaldi等研究证实,6岁到11岁之间的儿童受离婚负面影响较为明显,即使离婚6年之后单亲家庭中的儿童才表现出思想与行为调整上的困难。Haskell及Yablonsky综合了Burt等人的研究,发现来自破碎家庭的少年产生不良行为的概率大约是完整家庭少年的1.5到2倍。中国心理学会工作者陈会昌等(1990年)关于《离异家庭子女的社会性发展特点》研究发现,离异家庭子女在问题行为方面与完整家庭子女存在巨大差异。
单亲家庭结构的不完整性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如果得不到及时矫治与控制,很可能会累积发展,致使出现越轨行为与犯罪行为形成所谓的问题青少年。
(二)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
弗洛伊德是心理动力学理论的奠基人。他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主要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组成。意识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心理部分;潜意识是指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所潜在的心理活动,包含了各种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宗教法律所不容许的原始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和欲望,这些无法得到满足的情感经验、本能欲望和冲动是被压抑到潜意识之中的,但它们并不是安分守己地呆在那里,而是在潜意识中积极活动着,不断地寻找出路,追求满足;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是可以召回到意识部分中去的,即其中的经验经过回忆是可以记起来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调潜意识领域内的心理冲突在损害儿童心理健康和造成心理异常中的作用。弗洛伊德认为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之间的区别反映的是程度的差异而不是种类的差异,心理健康的人是那些设法通过发展有效的处事策略而将内在心理冲突减小到最低程度的人。
弗洛伊德从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层次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原始的无意识本能,是基本的趋力源。它是以非理性的方式工作,寻求表达和直接满足而不考虑是否有现时可能性、社会接受性和道德性。自我是人格中现实性的一面。它是在本我的冲动与实现本我的环境条件之间的冲突中得到发展的一种心理组织,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按现实原则行事,面对愉快需要做合理的选择。超我是个人价值观的源泉,是习得的社会道德态度,随着儿童对父母及其他成人规定的针对被社会不接受的行为的禁忌的内化,并在克服自我的要求中而发展。超我约束人的行为使其遵从社会规范,按道德原则行事。这三个成分各司其职,扮演不同的角色。本我寻求快乐、寻求欲望的直接的满足,反映人的生物性的一面,好比原始的人;自我探测现实性,探测实现本我冲动的可能性,是人格的执行者,充当本我要求与环境间的调节员的角色,是现实的人;超我则寻求完善,代表人的社会性的一面。这样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种力量相互之间形成了特定的人格动力关系。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健康的人格,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个结构的作用必然是平衡、协调发展的。现实的自我要同时受到来自本我、现实和超我三方面的压力,而且要使它们的要求和需要相互协调。由于本我和超我在潜意识中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当自我不能忍受压力时,它就会产生焦虑。当采用理性的方式不能解除由这种冲突而引起的焦虑时,自我常采用非理性的心理防御机制,篡改或歪曲现实,使本我和超我都得到满足。偶尔运用心理防御机制能使人保持心理平衡,但是过分运用这些机制反而会损害它的有效功能,甚至使人陷入更大的挫折和冲突之中。这三者若能保持动态平衡人就能保持心理健康。如果平衡失调就可能造成心理冲突,甚至产生异常心理。
(三)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对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1.建立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发展强大的自我
单亲家庭形成的过程对多数儿童是一种心理的挫折。在离异家庭中,由于儿童的心理比较脆弱,同时又无法改变这个事实,往往很难面对和接受家庭的破碎和父(母)爱的失去,产生强大的心理冲突。如果没有积极的干预和引导,他们就容易采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以暂时达到心理平衡。如在很多单亲家庭中,儿童容易运用压抑或否认的心理防御机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拒绝承认和回避那些使他们感到焦虑痛苦的事情,似乎其从未发生过,使其心理发展水平停滞或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以原始、幼稚的方法应付当前情景,使他们的心理发展落后于身体的发展,不能满足周围环境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从而产生更大的内部冲突和紧张。如果这种反应过于强烈和持久,超过自身的调节和控制能力,就会阻碍干扰他们正常人格的健康发展,甚至诱发犯罪。相反,当单亲家庭儿童遇到挫折和冲突时,如果引导儿童把这些冲突和欲望运用升华的心理防御机制,以社会许可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表达出来,如在适当的环境下引导儿童放声大哭、对亲近和信任的人倾诉衷肠、给自己写信或日记、剧烈的体力劳动、体育运动、大声歌唱、尽情舞蹈等,不仅可使儿童疏泄压抑的情绪,缓解心理冲突,还可通过兴趣爱好发展自信,学会应付挫折的能力,逐渐发展强大的自我。所以,建立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是帮助他们减少冲突、面对现实的基础,以使他们积极地适应挫折带来的困扰和不安,从而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境地。
2.优化人格构建的现实环境,发展合理的超我
单亲家庭作为一种脆弱的社会群体,其结构的不完整和亲子关系的不良,限制家庭的教育功能的发挥。很多儿童面对父(母)爱的缺失,在感情上疏远了父母。社会的偏见、歧视、误解对其造成低人一等的心理压力,从根本上否认自我,感到焦虑、孤独和自卑,给儿童造成心理和人格的损害。因此,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优化人格构建的现实环境有利于保持单亲家庭儿童的本我和超我的动态平衡。
首先,恢复和调整家庭的功能,使家庭在培养儿童社会认知和社会责任感以及提供情感归属和保护方面发挥正常的作用。改善教养方式,抛弃过分溺爱或简单粗暴的教养方式,采用民主、平等、疏导的教养方式。根据孩子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为孩子创造一种愉快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尽快地从失去父爱或母爱的痛苦中走出来,逐渐养成开朗自信的性格。同时,家长自己要学会自我调整,消除紧张心理,改善自己的人格品质,以应付环境中的各种变化,从而对儿童人格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在离婚式的单亲家庭中,如果离婚后的父母保持积极的交往,彼此尊重,共同承担儿童的教育责任,那么儿童就有较好的心理调适机会。
其次,传统观念认为单亲家庭是有问题的、有缺陷的,在单亲家庭儿童潜意识中形成一种被拒绝、被歧视的消极心理。因此消除社会的偏见和歧视,给予单亲家庭儿童更多的关爱和支持,才能消除他们的心理创伤,发展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如多数西欧国家通过广泛的社会服务和福利来支持单亲家庭,包括各种家庭津贴,住进公共房屋的优先权,以及为工作母亲提供儿童看护的计划。这些服务有助于减轻家庭破裂后的紧张。
总之,在单亲家庭、社会、儿童互动中,保持儿童的本我和动态平衡,儿童才能健康成长。过于强调超我而压抑本我需要的完美主义往往容易导致自责自罪、焦虑不安、自我强迫等不良性格;反之,过于满足本我的低级需要而没有良心道德的超我约束,则容易导致品行问题及反社会人格等不良适应。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充分接受爱的人将来必是人格健全、能爱人、有责任心的自我实现型人物。单亲家庭所形成的不良环境只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因素产生何种作用,导致何种结果取决于家长本身和孩子的互动关系及社会的支持系统。正如台湾学者所指出的:形成单亲的过程对于家庭本身而言是一种意外性危机与一种创伤的经验,至于对子女而言究竟是一种危机抑或是一种催化心智发展的机会,必须视家庭功能的正常运作、家庭教养方式及亲子关系而定。
四、器乐学习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器乐教学是学前儿童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具有音乐教育的一般特点。教儿童学习器乐演奏的过程,不仅是使儿童逐步学会认识音乐,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能,表现音乐,养成对音乐的积极态度,为终身教育打下基础的过程,更是儿童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器乐学习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既体现在学习乐器可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上,也体现在不适当的教育方法会引发儿童心理问题上。
(一)器乐学习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依照世界卫生组织宪章所言,“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显然,心理健康是幼儿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心理健康与否取决于幼儿心理发展的水平。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大多数学琴学得好的儿童文化学习也名列前茅!在老师眼中他们是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在同学眼中他们快乐合群。这些孩子基本上从幼儿园时期就开始学习乐器演奏。人们通常归因于这些孩子聪明、性格好,但从器乐学习的特点和儿童心理成长的过程来分析,我们有理由认为长期持续的器乐学习促进了儿童心理发展,尤其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1)注意力的发展。器乐学习培养了儿童的有意注意能力。儿童在演奏时,眼要看乐谱,耳要听乐音!手指要在乐器上准确地移动,手臂要支持手指运动,身体要配合手臂的运动,有时脚还要踩踏板。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必须集中注意力,否则演奏就会失败。
(2)思维的发展。器乐学习发展了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独立的乐音不具备具体形象,但标题可以暗示乐曲旋律所表现的具体形象和内容,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必须自己去寻找其中的联系,才能体会音乐的美。器乐学习还发展了儿童的立体思维能力。在钢琴乐曲中,至少包含两个平行发展的部分(旋律与伴奏),分别由左右手来弹奏!这两部分既有联系又互不干扰,有的乐曲甚至包含相互交融又各自发展的五个部分,儿童必须先分清各部分的关系,在头脑中建立起立体的结构图才能很好地弹奏乐曲。
(3)想象的发展。无论技巧、旋律多简单,一首乐曲的演奏不是机械的手指运动或单纯模仿教师的演奏,它应该是演奏者对作品的再创造,必需建立在理解、内化乐曲的基础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未曾有声先有情”。学前儿童的“情”来自对音乐的创造想象,同样是旋律11|55|66|5——|44|33|22|1-|有的儿童认为是小雨点一滴一滴的落下,有的儿童认为是老爷爷爬山,有的儿童认为是小星星眨眼睛。为了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儿童必然会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注意丰富自己的表象,发展想象力。
(4)情感的发展。不同风格、内容的乐曲的演奏过程,就是演奏者与之对应的情感表现过程。由此,儿童丰富了自己的情感,提高了情感控制能力,而且对音乐美的追求,培养了他们和谐、完善、统一、美好的人格。
(5)意志的发展。俗话说,勤能补拙,由于勤奋,即使基础稍差,也能提高能力出成果。而勤奋的关键在于意志力。要获得能力与智力较完备的增长,没有主观做出意志努力并付之于实践是不行的。器乐学习中技能技巧的熟练需要坚持不懈的练习,一个难点有可能要经过上千次的正确重复才能真正掌握。因此,练琴有利于培养儿童拥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持之以恒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器乐学习过程中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虽然器乐学习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却有琴童因为学琴而产生了心理健康问题,甚者导致放弃学琴,在心灵上留下阴影,甚至影响了其他知识的学习。以下是常见的三种问题的表现:
(1)暴怒发作。任何一种乐器的学习过程必然包含大量技巧性的基本练习,儿童在练琴过程中,会觉得内容枯燥,技巧掌握困难,练习时间太长,但在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又不得不继续,心中烦躁却难以表达或不被人理解,便以大声哭闹、摔物、破坏乐器、甚至自残(主要是对手指的伤害)的方式发泄自己的不满。这里面有三种原因:一是有的家长教育方式不恰当,学前儿童的意志行为水平还比较低,在需要鼓励、支持他坚持下去的时候,家长不适当的让步、妥协对儿童不合理的举动起了强化作用;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不断激发并保持儿童的学习兴趣,建立起儿童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把学习音乐看作是自己的需要;三是家长在陪儿童练习过程中不了解音乐技能学习的阶段性特点和儿童的接受能力,急功近利、态度粗暴、要求过于严格。
(2)胆怯心理。相当一部分儿童在自己练习时,弹奏得非常熟练、流畅、富有激情,可一到表演的场合,便手足无措,轻者出现错误,重者不能连贯演奏甚至无法弹奏。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会伴随儿童学琴的全过程,以至成年后依然发生。其一是因为教师和家长对儿童的要求、期望值过高,造成儿童的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失误。其二是因为在儿童表演出现第一次失误时,没有正确引导,使儿童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与表演的结果产生偏差,以至后来在相同的情况下,总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影响了演奏水平的正常发挥。
(3)咬指甲癖。当儿童对自己练琴的能力没有信心时,一遇到与所学乐器相关的事物,比如看见乐器、听见别人谈论自己弹奏时,就开始咬指甲。这也与儿童内在心理紧张有很大的关系。这种紧张源自教师和家长对儿童的指责,对儿童能力的轻易否定和同伴的嘲笑。儿童能力的发展有先后,但许多教师和家长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儿童进行比较,夸大差距与不足,伤害了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
这些行为偏异并不是无关紧要的。一个人心理上的失调或异常往往与其儿童阶段的经历有关。因此,学前儿童的这些问题行为不仅有可能阻碍其正常的心理发育和发展,影响其生活和学习,而且有可能导致成人期的心理障碍和社会适应不良。
(三)学前儿童器乐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由此可见,在器乐学习过程中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要求和方法不符合儿童心理发展和对学习内容掌握的规律。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任务在于为人的一生学习打下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对学习的爱好。对学习的爱好来自于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愉快的情感体验和发现自己对学习的内容有控制的能力,具有自信心。
因此,在学前儿童器乐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
1.激发儿童的兴趣
发挥儿童的想象,器乐教学也是审美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当通过儿童自己的演奏,引导或帮助儿童对自然美、社会美以及艺术自身的美进行认识和体验。音乐的美是抽象的美,没有教师对音乐素材所表达的意境和内容的分析讲解,通过想象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儿童就无法真正进入音乐天地,与音乐材料发生相互作用,教育者也就无法利用音乐对儿童进行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前要认真备课(虽然适合学前儿童弹奏的乐曲都很简单),从多角度探索乐曲的表现内容,选择儿童熟悉、感兴趣的主题切入教学。对于技能技巧的教学,不能一味让儿童模仿,首先应把要点形象化、情节化,使儿童能够理解并愿意去学;其次在练习时要从已有的技能经验着手,消除儿童的心理压力。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多寡,直接影响想象的深度和广度,家长要注意让儿童多接触、观察、体验生活,扩大知识面,并引导他们在日常活动中积极地捕捉形象、积累表象,丰富和发展想象力。
2.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方法
(1)正确的练习是学习音乐技能的基础。在掌握技能的过程中,重复练习是必要的,但是只关心练多长时间,练多少遍,却会造成儿童在练习时注意分散。技能动作的练习是在大脑控制下进行的,任何失控的动作重复都是无效甚至有害的。所以说“一百次错误的练习不如一次正确的练习;一百次注意力不集中的练习不如一次注意力集中的练习;一百次不动脑子的练习不如一次动脑子的练习”。学前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他只能集中注意力练3遍!就一定不要继续第4遍的练习。否则不仅浪费了时间,形成错误——纠正——再错误——再纠正的恶性循环。还使他们逐渐丧失了对音乐的热情和兴趣。因此,教师和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当他们注意力分散时,要找出原因,适当调整,及时鼓励,重新调动儿童的学习热情,培养儿童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
(2)丰富的音乐积累是学习进步的动力。已经掌握的作品代表儿童原有的心理水平,适当难度的新作品代表儿童的需要。新的需要和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学前儿童心理和能力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通过经常复习过去演奏得较好和有兴趣的作品,可以使儿童获得丰富有效的音乐积累。这些音乐积累使儿童随时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自信!产生继续学习的需要和热情。此时,教师和家长提出的合理、适度略微超前的学习要求,能使儿童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保持稳定的提高。
器乐教学作为一个知识技能的体系,有其严密的结构和完善的系统。这个系统结构是一代又一代音乐表演艺术家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后形成的,它是静态存在的,而儿童的心理结构是动态发展的。因此,在辅导学前儿童学习乐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知识技能教育的方法、内容应当和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相互协调一致,才能使琴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并获得最佳的素质培养和审美反应。
五、学习不良儿童的心理健康特点及其学习心理辅导
学习不良学生是指智力在正常标准以上,但学业成绩显著低劣的学生。为了转变学习不良学生,教师们付出了大量劳动:不辞辛劳地辅导功课,不厌其烦地教授学习方法,苦口婆心地说明学习的重要性,结果却收效甚微。学习不良儿童在学龄儿童中的比例是不容忽视的。据统计,在美国有接近20%——大约1500万的儿童和青少年因为行为和学习困难面临学业上的失败。我国研究者做的学习不良儿童流利率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了随着年级升高,儿童学习不良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近几十年来学习不良一直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学习不良儿童的心理健康特点
与一般儿童相比,学习不良儿童呈现出了不同的心理健康特点,他们往往在心理健康的各个维度与一般儿童有着显著差异。教育者只有了解学习不良儿童的这些差异,才能在教学中有针对地对他们进行学习心理辅导。教育和心理学家对学习不良儿童的心理健康特点进行了大量研究,概括起来,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不良儿童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知觉,是个体对自身身心特点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关于学习不良儿童的学业自我概念,国内外研究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即学习不良儿童显著低于一般儿童。根据Chapman的原分析:在20个相关研究中,有19个研究发现学习不良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显著地低于非学习不良学生的自我概念。然而,关于一般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国内外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一些研究发现学习不良学生与学习良好学生的社会自我概念不存在差异;也有些研究报告学习不良学生的社会自我概念显著地低于普通学生。采用多维度自我概念量表后的研究表明:尽管学习不良儿童在学业领域一直存在困难,其学业自我概念也较低,但其一般自我概念总是保持较积极的。
2.学习不良儿童的归因方式
归因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推论出这些行为内在原因的过程。国内学者研究一致证明学习不良儿童的归因特点与一般儿童存在显著差异,如对积极事件的归因,一般儿童的归因风格更积极,更多地把积极事件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普遍性的;学习不良儿童的归因更消极,认为成功具有偶然性,且这种倾向较稳定,无年级差异。李艳红的研究表明学习不良儿童惯于自我贬低,认可学习原因的不稳定性、外源性和不可控性。这种归因风格使他们失败时,消极地接受后果,并认为自己不具备成功所必备的能力,努力也是徒劳的。这既削弱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进一步降低了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3.学习不良儿童的学业情绪特点
Pekrun等人在2002年明确提出了学业情绪概念。它是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包括高兴厌倦、失望、焦虑、气愤等。俞国良、董妍的研究表明:学习不良青少年的积极学业情绪(包括高唤醒的和低唤醒的)均显著低于一般青少年;而学习不良青少年的消极学业情绪(包括高唤醒的和低唤醒的)均显著高于一般青少年。这说明,我们不仅要考虑消除学习不良青少年的消极学业情绪,更应该考虑提高他们的积极学业情绪。
4.学习不良儿童的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对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和同伴关系的研究常常是联系在一起进行的。Cassidy和Asher研究表明,在三至六年级的儿童中就可以稳定地测到孤独感,而且受同伴拒绝的儿童比其他儿童更孤独。Margalit近来的一项研究发现学习不良少年明显缺乏社会能力,且比一般儿童更孤独,这种孤独经常是和同伴关系困难联系在一起的。
俞国良、辛自强采用同伴提名法、访谈法探讨了小学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结果表明,小学高年级儿童存在孤独感,学习不良儿童的孤独感明显高于一般儿童。学习不良儿童与一般儿童相比,受欢迎儿童和普通儿童明显偏少,被拒绝儿童明显偏多。学习不良儿童的同伴接受性远远低于一般儿童。李艳红的研究支持了这个结果,学习不良儿童多表现为被同伴拒绝或忽视,在同伴关系五个维度上,学习不良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除学习成绩外,儿童攻击行为也是同伴评价其是否被接纳的一个重要因素。
5.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比较特点
社会比较是指把自己的能力、观点和境况等与别人进行比较的行为,又称为人际比较。Marsh等人认为教育情境中的自我知觉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社会比较形成的,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绩与参照群体进行比较,以此为基础形成自我知觉。同伴之间的社会比较会加剧考试失败的恐惧感,尤其是学习不良儿童不得不进行上行学业比较。
邢淑芬、林崇德年采用访谈法探讨了小学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比较的特点。结果发现,70%的学习不良儿童自发地进行上行比较,其动机是自我提升;只有6%的学习不良儿童进行下行比较,其动机是自我满足。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比较和时间比较的频率均低于一般儿童,说明学习不良儿童不仅回避社会比较,还忽视个人内部的比较。
(二)学习不良儿童的学习心理辅导
如何针对学习不良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学习心理辅导,是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焦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利用新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学习中总有一些枯燥无味、很难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在传授这些知识时,有赖于教师用新颖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巧妙地把枯燥乏味的东西变为津津有味的东西。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及其被引入教学后所产生的积极效果,研究者开始关注计算机和互联网对学习不良学生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显示,将计算机和互联网引入教学能够增加获得教学信息和外部资源的途径,能够提高教师和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机会。有些学生感兴趣的个别化领域在传统教学中很难一一涉及,但在互联网上却有大量的相关资料,这会大大提高学习不良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研究者发现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教学可以帮助学习不良学生以适合自己的速度探索性地阅读、学习各种材料。教师可以把学习者查找到的资料打印出来,对其进行专门的阅读辅导,以提高其阅读理解技巧。
2.学习策略方面的辅导
学习不良儿童的潜能与实际表现之间所以存在明显差距,是因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不会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如果提高其策略使用水平,培养形成主动的、自我控制型的学习风格,他们的学习成绩是能够改变的。已经有相当的证据表明,学习不良儿童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策略缺陷。与一般儿童相比,学习不良儿童常常根本不使用策略或者使用很少的策略,因而使得信息加工低效、成绩不佳。学习不良儿童选择和运用的策略也往往较低级,并且策力运用不熟练。
为此,教师应在弥补其学习能力的缺陷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让他们掌握较多的有关学习及学习策略方面的知识,培养善于监控自己学习过程和灵活地应用各种策略的能力。主要辅导内容:学习目标的确立,然后在儿童的参与下为他们制作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要多方面地帮助、监督、支持计划的执行。教师教给儿童具体的学习策略,让他们在具体学科的解题过程中反复练习、模仿,直到学会为止。
3.运用心理疗法,帮助学生克服情感障碍和不良情绪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疗法,行为矫正法)帮助学生克服情感障碍。学习不良学生在学习过程和考试情境下,焦虑水平明显高于学习优、中等生,其中考试焦虑水平比学习焦虑水平更高,差异更大,认知疗法有助于缓解焦虑和减轻抑郁。学习不良学生由于长期的成绩不良或学业失败,损害了其自尊心与自信心,以致有的对学校、教师、家长产生敌视对抗心理和攻击行为。行为矫正法有助于减少攻击性行为,即强化良好行为,惩罚不良行为。但在进行行为矫正时,教师必须注意惩罚的消极后果,慎用惩罚,并且尽量多用停止强化来减少攻击性行为。
4.帮助学习不良儿童塑造良好个性
教师和家长要特别注意关心、鼓励学习不良儿童,使之树立自信心。学习不良儿童往往认为自己不够聪明,学习能力不强,缺乏应有的自信心。不良的意志品质是学生产生学习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做事情没有持久性、稳定性,遇到小问题便退缩,对自己行为缺乏控制能力,容易被外界一些事情所诱惑。要鼓励他们积极地迎接困难,鼓起克服障碍的勇气,懂得怎样去排除障碍,征服挫折。此外,家长应多给他们提供独立办事的机会,以提高他们适应学校和社会的能力。第四章关于留守儿童和灾后心理健康的问题及对策第一节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对策一、留守儿童的定义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由于经济、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原因,绝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不能随父母进入城市生活,而被留在农村,与祖辈一起生活或寄养在叔辈朋友家或自我照顾,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也就是说留守儿童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流动异常频繁,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致使许许多多的中小学生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因为长期缺少父母关爱,没有及时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教,往往在心理上会出现一些不适应感,行为上出现一些偏差,严重的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关注和维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当前教育的一大重要事项。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留守儿童正处在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享受父母的抚慰和关爱,得不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人格发展不健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李宝峰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在SCL-90量表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上的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4个因子已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P<0.001),在271名被试留守儿童中,78人(28.8%)有轻度的不良心理反应,6人(2.2%)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中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阳性检出率高于非留守儿童初中生阳性检出率的20%。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分别为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偏执等。广西隆安县和宁明县600名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显示有548人(91.3%)“会”或“有时会”出现心情烦躁或忧郁;有219人(53.2%)认为因为父母外出,自己“会”或“有时会”被同学欺负、孤立。范方等对亲子教育缺失组(留守儿童)和对照组的14PF得分进行比较发现:“留守儿童”组群性、稳定性、轻松性、自律性方面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世故性、紧张性、忧虑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不良的人格因素、行为问题和学业不良密切关联,互相加剧。周宗奎等调查,50%的“留守儿童”遇到烦心事会闷在心里,直接造成了他们任性、自私、心理抑郁,回避正常交流途径,性格内向孤僻;有的转向类似同龄人寻找安慰,交友不当容易受不良行为影响。宾阳县40655名留守儿童中,行为习惯较好的7400人,占18.2%,一般的8478人,占20.9%,较差的24777人,占60.9%;重庆万州看守所目前关押的青少年犯罪人员中,未满18岁的49人,其中父母不在身边生活的15人,占犯罪人员30%。心理不健康与人格发展不健全不仅将导致留守儿童学业不良与行为问题,而且可能对他们成年后的人格和社会认同适应能力产生极大影响,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