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40000000041

第41章

第三番中。亦有四门。一定障相。二释障名。三明断处。四对障辨脱。言定相者。云何得知。五住性结及事无知。为烦恼障。分别之智。以为智障。如胜鬘中。五住及起。同名烦恼。明知五住及事无知。是烦恼障。言分别智为智障者。如宝性说。有四种障。不得如来净我乐常。一者缘相。谓无明地。以是障故。不得如来究竟真净。二者因相。谓无漏业。以是障故。不得真我。三者生相。谓意生身。以是障故。不得真乐。四者坏相。谓变易死。以是障故。不得真常。彼既宣说。无漏业障不得真我。是故定知。分别缘智。是其智障。又如地论六地中说。智障净因事谓不分别空三昧。以不分别。为智障净。明知。即用分别之智。以为智障。又楞伽云。妄想尔炎慧彼灭我涅槃。灭尔炎慧方为涅槃。明知。所灭妄慧是障。又龙树说。如彼觉观。望下为善。望第二禅。即是罪过。乃至非想。望下为善。望出世道。即是罪过。如是慧观。望世为善。望其实相。亦是罪过。既言罪过。何为非障。定之粗尔。次释其名。五住性结及事无知。体是闇惑劳乱之法故名烦恼。分别之智。能碍真证无分别慧。故名智障。问曰。此智能显真德。何故言障。释言。此智能除闇惑。分能显真。是故经中说为了因。多义妨真。故复名障。如药治病。若药不去药复成患。此亦如是。云何妨真。如维摩说。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此智是相。所以是障。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此智是缘。所以是障。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此智忆念。所以是障。断是菩提。断诸见故。此智是见。所以是障。离是菩提。离妄想故。此智妄想。所以是障。障是菩提。障诸愿故。此智是愿。所以是障。菩提真明。此智性闇。所以是障。如世乐受性是行苦。如是等过。不可具陈。皆违真德。故说为障。名义如是。次辨断处。断处有二。一地前地上相对分别。二直就地上世出世间相对分别。就初对中。义复有三。一隐显互论。解行已前。增相修故。断烦恼障。初地已上。舍相修故。断除智障。云何增相。能断烦恼。烦恼正以闇惑为患。从初以来。修习明解。缘智转增。闇惑渐舍。至解行时。明解增上。惑障穷尽。说之为断。云何舍相能断智障。智障正以分别为过。初地已上。穷证自实。缘修渐舍。分别过灭。名断智障。二优劣相形。地前菩萨。唯断烦恼。初地已上。对治深广。二障双除。三就实通论地前地上。并断二障。烦恼通除。义在可知。云何地前能灭智障。事识中解。以渐息灭。妄识中智。渐现前故。如地持云。种性菩萨六入殊胜展转相续。无始法尔。当知。即是真实行德。既得证实。宁不舍妄。故知。地前亦断智障。此初对竟。次就地上世出世间相对分别。初二三地。名为世间。四地以上。名为出世。于中亦有三门分别。一隐显互论。三地以还。世间之行。断烦恼障。四地已上。出世真慧。断除智障。云何世间断烦恼障。如地论说。初地断除凡夫我障。凡夫我是见一处住地。第二地中。断除能起犯戒烦恼。犯戒烦恼。即是欲爱色爱有爱三种住地。第三明地断除闇相闻思修等诸法妄障。闇相即是无明住地。云何出世间能断智障。智障有三。一是智障。所谓分别空有之心。二是体障。所谓建立神智之体。相状如何。谓彼缘智正观诸法非有非无。舍前分别有无之碍。虽舍分别有无之碍。而犹见已以为能观。如为所观。见已能观。心与如异。如为所观。如与心别。由见已心与如别故。未能泯舍神智之碍。说为体障。三是治想。通而论之。向前二种。俱是治想。但此一门。治中究竟。偏与治名。然此治想。亦是缘智。对治破前神智之碍。实心合如。虽复合如。论其体性。犹是七识生灭之法。障于真证无生灭慧。故名为障。障别如此。治断云何。始从四地乃至七地。断除智障。入第八地。断除体障。八地已上。至如来地。断除治想。云何断智。四五六地。观空破有。舍离分别取有之智。故地论中广明。四地观察诸法不生不灭。舍离分别解法慢心。第五地中。观察三世佛法平等。舍离分别身净慢心。第六地中。观法平等。舍离分别染净慢心。此皆观空。破取有心。第七地中。观诸法如。舍前分别取空之心。离如是等。名断智障。云何八地。断除体障。前七地中。虽观法如。犹见已心以为能观。如为所观。以是见故。心与如异。不能广大任运不动。入第八地。破此智碍。观察如外由来无心心外无如。如外无心。无心异如。心外无如。无如异心。无心异如。不见能知。无如异心。不见所知。能所既亡泯同一相。便舍分别功用之意。舍功用故。行与如等。广大不动。名入八地。此德成时。名断体障。云何八地至如来地。断除治想。向前八地。断除体障。治想犹存。故八地云。此第八地。虽无障想。非无治想。然此治想。八地已上。渐次断除。至佛乃尽。彼云何。断分别息故真相现前。觉法唯真本来无妄。以此见真无妄力故。能令妄治前不生后后不报前。于是灭尽。至极微细。不复可以观解破遣。唯可修力任运舍之。八地已上。熏修力故。令彼治想运运自谢。真证行德运运自显。至如来地妄尽究竟。真德穷满。名除治想。此是第一隐显互论。二优劣相形。初二三地。对治微劣。唯断烦恼。四地已上。对治深广。二障双除。三就实通论。始从初地乃至佛地。当知念念二障并断。缘智渐明。断烦恼障。真德渐显。灭除智障。治断如是。次对障辨脱。就此门中。除断烦恼。二脱俱生。息除智障。二脱俱显。相状如何。前修对治断烦恼时。能治之道。必依真起。所依之真。恒随妄转。故以妄修薰发真心。令彼真中二脱德生。真德虽生。犹与七识缘智和合。为彼隐覆真德不显。息除彼智。真德方显。其犹腊印腊与泥合。令彼泥上文像随生。泥文虽生。腊印覆之不得显现。动去腊印其文方显。彼亦如是。二障之义。难以渊穷。且随大纲略标旨况。

三障义两门分别(释名一 断处二)

言三障者。谓皮肤骨。论其体性。唯一无明。故地持中说为智障。粗细不同。分为此三。相状如何。所障法身事等如髓。能障无明阶降不同。如皮肤骨。粗品无明。浮浅如皮。故就喻名说为皮障。中品无明次深如肤。故从喻称说为肤障。细品无明。穷深如骨。从喻立目说为骨障。亦可从于所障为名。所障法身阶降有四。一皮二肤三骨四髓。地前菩萨法身如皮。初地已上乃至七地法身如肤。八地已上至第十地法身如骨。如来地中法身如髓。能障无明差别有三。谓粗中细。粗品无明有两种义。说为皮障。一粗品无明与彼先成下品法身。一处在同。如似世人皮中之患故曰皮障。二粗品无明。障于未起下品法身故云皮障。中品无明亦有两义。说为肤障。一中品无明与彼先成中品法身。同在一处。如似世人肤中之患故名肤障。二中品无明。障于未起中品法身故称肤障。细品无明。亦有两义。说为骨障。一微细无明。与彼先成微细法身。同在一处。如似世人骨中之患故名骨障。二微细无明。障于未起微细法身故名骨障。法身之髓。精穷出累。故不说障。随义细分。理亦有之。故地论中说如来地有微细障。名义如是。

次辨断处。初皮障者。始从解行至欢喜地。断之穷尽。故地持云。初阿僧祇解行住过入欢喜地。皮障断也。第二肤障。始从初地至第八地。断之究竟。故地持云。第二僧祇远行住过入不动地。肤障断也。第三骨障。始从八地至如来地。究竟穷尽。故地持云。第三僧祇过毕竟住入如来地。骨障断也。相续解脱。亦如此说三障之义。略辨如是。

三根三道三毒烦恼义四门分别(释名一 废立二 相对辨异三 料简优劣四)

第一释名。言三根者。谓贪嗔痴。染境名贪。忿怒曰嗔。闇惑名痴。此三乃是思前烦恼。发生思业。故名为根。言三道者。所谓贪嗔及与邪见。贪嗔同前。言邪见者。谬执乖理。目之为邪。邪心推求。说之为见。以何义故。前三根中。第三名痴。此三道中。说名邪见。成实释言。痴中增上说名邪见。畅思烦恼。必是增上。故说邪见。此三乃是思后烦恼。通畅前思。故名为道。言三毒者。名同三根。以何义故。不同三道。乃同三根。三根之中。痴名是宽。故此同之。三道之中邪见义狭。故此不同。然此三毒。通摄三界一切烦恼。一切烦恼。能害众生。其犹毒蛇。亦如毒龙。是故就喻说名为毒。名义如是。

第二门中。约对十使料简废立。问曰。三根十使之中具摄几使。依如毗昙。唯摄三使。谓贪嗔痴。不摄余七。何故如是。释者相传。以五义故。建立三根。一明贪等遍通六识。故说为根。以能具生一切恶故。不同慢等唯在意地。二通五行。谓迷四谛及障修道。以能具生一切恶业故。说为根。不同见疑局在见谛。三具使性。力强能生一切恶业。故说为根。不同缠垢悭嫉等也。四断善根时。为方便。是故证之为不善根。不同一切无记烦恼。五能发业。不同过未性成之结。要现行者。能发业故。又此三种。多恼众生。名偏说之为不善根。又此三种众生多起。乃至蚁等亦常起之。是以偏说为不善根。若依成实。三不善根具摄十使。贪嗔二使。当相各一。余之八使。总名为痴。何故如是。以依三受及三境故。言三受者。谓苦乐舍。依苦生嗔。依乐生贪。依舍生痴。言三境者。谓违顺中。依违生嗔。依顺生贪。依中生痴。余之八使。同依舍受中容境起故通名痴。次辨三道。问曰。三道十使之中具摄几使。若依毗昙。具摄五使。所谓贪嗔邪见戒取及与见取。五中前二。当相各一。后三合为邪见业道。以此五种是其增上。能畅思业发动身口。是故偏说为恶业道。以何义故不摄余五。身边二见。是无记故。不得说为不善业道。疑慢及痴。非增上故。不能畅思发动身口故不说之。问曰。毗昙说。邪见等迷理烦恼。不动身口。云何说为不善业道。论自释言。迷理烦恼。虽复不作刹那等起动身口业。而能远作因等起。故说为业道。若依成实。具摄七使。为三业道。贪嗔二使。当相各一。五见之心。通名邪见。彼宗宣说。五见之心。同能发起不善业。故次辨三毒。问曰。三毒十使之中具摄几使。当知。三毒最为宽通具摄十使。贪嗔各一。余之八使。同名为痴。同依舍受中容境故。

第三门中。约就三界二轮烦恼。辨其三根三道三毒差别之相。先辨三根。若依毗昙。三不善根。唯在欲界。非上二界。上二界中。无不善故。就欲界中。通说见修二轮烦恼为不善根。同能发起不善思故。若依成实。三不善根亦在欲界。非上二界。上二界中。设起不善。系属欲界。是故偏说在于欲界。然成实中。在上二界。亦得寄起欲界不善。不同毗昙一向不起界地断故。复欲界中见谛烦恼。一向定说为不善根。修惑不定。若望杀等根本业思。修道烦恼。非不善根。何故如是。凡夫之时修道烦恼。但可成就而不现行。不现行故。不能发起不善业思。及在圣时修道烦恼。虽复现行。圣人不起杀等业思。是故修惑非不善根。若望打缚。如是等思修惑。亦得为不善根。圣人亦起打缚等故。次明三道。依如毗昙。三道烦恼。亦在欲界。上二界中。无不善故。就欲界中。亦通二轮。于中贪嗔通于见修。邪见业道正在见惑。何故如是。修道惑中。无邪见故。若依成实。三道烦恼与中三根同也。但可优劣。上下为异。次明三毒。三毒烦恼。二轮齐等。通摄三界一切烦恼。斯名三毒。

第四门中。三门相对辨其优劣。烦恼有三。谓上中下。三道烦恼。唯在上品。不通中下。故杂心云。于中增上说为业道。又成实云。畅思烦恼。必是增上故说邪见。若论三根。通取中上。不通下品。微下烦恼。不发业故。三毒则宽。三品俱摄三根等义。略辨如是。

三使义三门分别(释名辨体一 断处二 约对三障辨同异三)

三使之义。出在相续解脱经中。烦恼之性。随而系缚。名之为使。使义不同。一门说三。一害伴使。二者羸使。三者细使。论其体性。乃是四住性成之结。粗细不同。分为此三。言害伴者。四住使中粗品之使。能生现起诸烦恼结。所生烦恼。与彼能生粗使为伴。初至五地断除彼使。伴亦同已。名害伴使。故彼经言。不俱生惑。与彼俱生烦恼为伴。初至五地。修习抑止令其不行。名害伴也。不俱生者。犹是所生现起烦恼。对缘现生。不同使性与报俱起。名不俱生。言俱生者。犹是能生粗品之结。久习性成。与报俱起。名曰俱生。不俱烦恼。与俱生使相随名伴。断彼使地。伴亦随倾。故说害伴。此举害伴彰其所伴使之粗也。言羸使者。四住使中中品之使。微劣于前。不能发生现起烦恼。故名为羸。言细使者。四住使中下品之使。残余习气。微下于前。故名为细。名义如是。

次辨断处。如经中说。初至五地断除害伴。六地七地。断舍羸使。八地已上。断除细使。以八地上所依智障无明薄少故。令四住习气不行。断处如是。

次辨同异。今此三使与皮肤骨三障何别。释言。三使是烦恼障。彼三障者。是其智障。故彼相续解脱经中。就烦恼障。宣说三使。就智障中。宣说三过。三过犹是。地持论中皮肤骨等智障所摄。烦恼即是四住之惑。智障即是无明住地。三使之义。略辨如是。

三漏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可不可以不要思念

    可不可以不要思念

    青春之痛,理解最透彻的可能就是小念了吧!从父亲的死,到母亲的再嫁,到哥哥的离开……这一切都让小念的青春年华中充满了疼痛……
  • 铁血丹心传

    铁血丹心传

    铁血门少门主奉父命携两位师弟下山相助大弋国平叛,不料却卷入朝廷的内部争斗,从此在铁马金戈的沙场和明争暗斗的宫闱中竭力奔走,见证各种阴阳诡谋,历经数次生死危机。当感情难以取舍时,江湖与庙堂、权贵与草莽,他该如何抉择?
  • 存在即关系

    存在即关系

    你所能见到的都是不真实的,只有你所感悟到的才有可能是真实的——这肯定是宇宙中最为奇怪的事情之一。
  • 字海寻趣

    字海寻趣

    《趣说中华字源、词源、句源:词海拾贝》以故事为载体,把词源融合在民风民俗、社会制度、审美情趣和思维习惯中,展现出词语丰富的内涵和持久的美丽,构建了一个由词语点缀的万花筒,让读者从中了解丰富的词语知识和文化。
  • 大众招牌菜(天天营养百味)

    大众招牌菜(天天营养百味)

    本书内容包括营养招牌菜、美味招牌菜、金字招牌菜、厨房小常识等。
  • 死亡游戏第一部

    死亡游戏第一部

    他是杀手,黑帖一出,引颈受诛他是恶魔,考验人性,轮回生死他是天使,赏善罚恶,青天白日恶他,恨他,惧他者有之,爱他,敬他,念他者有之,还有的人不知道自己该有什么反应,有什么观点可是却没有人见过他,甚至连他的影子都没有见过人们称他为死神···········
  • 现代情诗的古典底蕴

    现代情诗的古典底蕴

    本书从中国现代情诗切入,探寻古今诗歌的渊源承衍。在传统、西方、现代互动贯通的三维空间里,论析现当代情诗数十年中古典承继的波涌起落,展现其动代行程,论述其诗学理论,论述其古诗底蕴,从而确立中国现代情诗的“史”的位置。
  • 世界宠兽场

    世界宠兽场

    诡异天坑出现,整个学校被吞入了一个古怪的森林。每个人都拥有了自己的御兽之书。击杀,召唤,合成,升星,李安平渐渐发现,这个怪物丛生的危险世界,蕴含着无限的机遇与可能......
  • 风势征途

    风势征途

    风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战争从来都不是目的,只是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身为古武家族的传人,肩负振兴家族的使命,却是因为“蓝君”计划,意外来到120年后的世界。本以为重新开始命运的他,却又陷入另一场阴谋之中······
  • 汉末双雄

    汉末双雄

    当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来到汉末剿灭了黄巾,成为大汉丞相,权倾天下之际;主角王栩带着一本无字天书也闯入了这个群雄纷争的东汉末年。汉末双雄,并立于世;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为何会穿越?无字天书是谁之物?太平要术真的一无是处吗?一切皆在《汉末枭雄》,欢迎友友们阅读,不要忘了点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