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我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一路走来,首先要感谢导师吴松弟先生对我的悉心教导。记得第一次和吴老师见面,吴老师就告诫我“做人要谦虚、行文要朴实”。几年来,我一直把这句话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中。感谢吴老师对我论文写作的指导,选题的确定、资料的收集、文章的谋篇布局等都凝聚了吴老师很多的心血。在我论文即将完成的两个月中,吴老师正在哈佛大学工作,还时时关切论文的写作进度,并帮我仔细修改全文。同时也要感谢师母蔡雅臻女士对我生活的关心和照顾。
感谢复旦大学史地所营造了这样一个浓厚的学术氛围,论文的写作离不开各位老师的帮助。邹逸麟先生、周振鹤先生、葛剑雄先生在我开题、论文报告会中提出许多非常中肯的意见。我的第一篇论文是作为曹树基老师的课堂作业,在他的修改和鼓励下完成的。张伟然老师和张晓虹老师对我的帮助尤大。杨伟兵老师在看了我的绪论后,给我回了一封千余字的信,在鼓励的同时,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意见。樊如森老师在学业、生活上给我很大的帮助。满志敏、王振忠、王建革、安介生、朱海滨、韩昭庆、杨煜达、傅林祥等老师或者参加了我论文的开题、预答辩,或者阅读了部分章节,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宁越敏教授作为我博士学位论文的答辩主席,对我的论文提出许多非常好的意见和建议,还给我提供到城市中心做博士后的机会,使我在学术之路上继续前行。
感谢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的王玉茹教授、浙江大学历史系的包伟民教授、上海社科院经济所的樊卫国研究员及两位匿名评阅人给我提出的宝贵意见,也感谢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复旦大学历史系的戴鞍钢教授、朱荫贵教授,复旦大学史地所周振鹤教授对我论文的批评指正。
论文的写作也得到了其他很多老师的帮助。《上海港史(古、近代部分)》主编、原《中国港口》杂志社总编、现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研究室茅伯科调研员在百忙之中仔细阅读了全文,并提出了十余条修改意见,这些意见已经吸收到本论文中。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陆玉麒教授为我解答了经济地理学的数个理论问题。《宁波港史》主编、浙江社科院经济所郑绍昌研究员、宁波大学历史系陈梅龙教授、宁波市委党校乐承耀教授、宁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明祥副研究员、美国俄亥俄州州立爱克伦大学地理与规划系马润潮教授、香港大学地理系王缉宪副教授、英国纽卡斯尔大学(U niversity of New castle upon Tyne)Cullinane Kevin教授馈赠大作或资料,对我的帮助甚大。
感谢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山东大学主办的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地理学会和兰州大学主办的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首届上海研究生学术论坛,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市档案局,复旦大学城市经济研究所,复旦大学史地所等给我提供参加学术讨论会的机会。本论文的部分章节曾在这些会议上作了汇报,得到了浙江师范大学陈国灿,南京大学范金民,南开大学王玉茹、王先明、江沛、龚关,天津社科院张利民、刘海岩,香港中文大学崔启源,上海大学陶飞亚,安徽社科院汪谦干,复旦大学任远、张海英、周伟林等教授的指正和鼓励。感谢参加史地所史地论坛第三场的诸位同学,为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论文的写作也离不开同门的帮助,修宪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阅读了全文,还无私地提供史料。书生师兄在史地论坛上对我的论文作了点评,提出了很多好建议。为忠、永超师兄以及王哲、祁刚、徐智、巧天、立坤、珊珊、董枫、马峰燕等也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邹怡、张小坡、李德楠、阮清华、李嘎、郑微微、牟振宇、陈凡、王建梅等好友也为论文出了很多力。
史地所资料室徐旻、陈伟庆老师和历史系资料室傅德华老师给我提供借阅书籍的便利。宁波档案馆、宁波港务局、宁波市政协文史办、浙江省档案馆、浙江省图书馆、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市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的老师在我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也提供了便利。好友倪文君、毛晓倩在香港城市大学和国家图书馆、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帮我复印、扫描、拍摄了数十本英文、日文书籍,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也给我提供到该校参加会议、查阅资料的机会,在此深表谢意。
赵菲不仅帮我仔细校对了全文,指出很多文字上的错误,还不断激励我前进。
感谢浙江大学出版社提携后进,概允本书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王志毅先生和赵琼女士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表示真挚的谢意。同时要感谢浙江大学出版社组织的匿名评审专家给我提出非常宝贵的修改意见,这些意见已被吸收到本书中。
2008年8月由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进一步整合港口资源,尽快建成以上海为中心,以江苏和浙江港口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2009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如何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大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本书关于两港空间关系的长时段考察能对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历史启示。本书的完成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由于本人学识有限,书中错误在所难免,也期待着读者诸君能提出批评,我的邮箱:w angliehui@gmail。com。
最后要把论文献给我的父亲和母亲,谢谢你们对我的培养!
王列辉
于华东师大丽娃河畔
2009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