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03600000033

第33章 参考文献

《上海港史话》编写组。上海港史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B。H。米罗诺夫,等。历史学家与数学。黄立茀,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G。L。克拉克,等。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刘卫东,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阿弗纳·格雷夫。历史制度分析:从经济史视角研究制度问题的新进展。韩毅,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5)

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周师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伍晓鹰,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安筱鹏,等。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形成演化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地理研究,2000(4)

白光润,编著。地理科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张富强,许世芬,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班思德。最近百年中国对外贸易史。海关总税务司署统计科译印。最近十年各埠海关报告(1922—1931年)(上卷)。中国旧海关史料。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

包伟民。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

滨下武志。20世纪早期海外华人在仁川、神户和上海的银行网络。复旦大学历

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编。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济南:齐鲁书社,2005

滨下武志。东亚开埠城市的贸易关系——19世纪末期的上海、香港、神户、仁川。张仲礼,主编。城市进步、企业发展和中国现代化(1840—1949)。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

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朱荫贵,欧阳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滨下武志。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高淑娟,孙彬,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布罗代尔。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第三卷:世界的时间。施康强,顾良,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

蔡继福。宁波帮与上海工商业。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3)

曹屯裕。宁波、上海港的历史轨迹与现代发展趋势。浙江社会科学,1995(6)

曹有挥,等。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与竞争格局。地理学报,2004(6)

曹有挥。长江下游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格局、功能与发展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

曹有挥。长江沿岸港口体系空间结构研究。地理学报,1999(3)

曹有挥。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演化模式研究——长江下游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实证分析。地理科学,1999(6)

曹有挥,等。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形成演化机理。地理学报,2003(3)

陈德义。“五口通商”后的旧宁波港。宁波文史资料。第2辑

陈东有。走向海洋贸易带——近代世界市场互动中的中国东南商人行为。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

陈国富,卿志琼。制度变迁:从人格化交换到非人格化交换。南开经济研究,1999(3)

陈航。论海港地域组合的形成机制与发展过程。地理学报,1996(3)

陈吉余。陈吉余(伊石)2000——从事河口海岸研究五十五年论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陈敬山,主编。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陈梅龙,景消波。近代浙江对外贸易及社会变迁:宁波、温州、杭州海关贸易报告译编。宁波:宁波出版社,2003.

陈善颐。外国侵略者控制下的浙海关见闻。宁波文史资料。第9辑

陈学文。明清时期江南的商品流通与水运业的发展——从日用类书中商业书有关记载来研究明清江南的商品经济。浙江学刊,1995(1)

陈炎林,编著。上海地产大全。上海:上海地产研究所,1933

陈正书。关于近代东南沿海城市交通投资取向问题之考察。史林,1995(4)

陈自芳。民国时期浙江陆上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兼论中国近代陆上交通发展曲折缓慢的原因。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程潞。上海经济地理。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程民生。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研究与思考。殷都学刊,2004(1)

程麒荪。上海开埠初期的出口贸易与江南地区的生产潜力。上海经济研究,1989(5)

大上海指南。上海:东南书局,1947

戴鞍钢,阎建宁。中国近代工业地理分布、变化及其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1)

戴鞍钢,张修桂。环境演化与港口变迁——以上海港为中心。历史地理。第17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戴鞍钢,张修桂。环境演化与上海地区内河航运的变迁。历史地理。第18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戴鞍钢,张修桂。回顾与启示:上海地区内河航运的历史变迁。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2)

戴鞍钢。发展与落差——近代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进程比较研究(1840—1949)。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戴鞍钢。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1843—1913)。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戴鞍钢。近代中国西部内陆边疆通商口岸论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戴鞍钢。内河航运与上海城市发展。史林,2004(4)。

戴一峰。近代中国海关与中国财政。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

丁日初。上海近代经济史。第二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丁日初。再论上海成为近代中国经济中心的条件。近代史研究,1994(1)

董洁霜,等。区位商法在港口腹地分析中的运用。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2(3)

董洁霜,范炳全。国外港口区位相关研究理论回顾与评价。城市规划,2006(2)

杜瑜。上海港孕育轨迹。中国史研究,1996(1)

段光清。镜湖自撰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60

樊百川。清季的洋务新政。上海:上海书店,2003

樊百川。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樊亢,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简史(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樊如森。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学术研究综述。史学月刊,2004(12)

樊卫国。二十世纪前期长江沿岸城市的外贸互动关系。档案与史学,2000(6)

樊卫国。关于近代上海城市竞争力。档案与史学,2003(2)

樊卫国。激活与生长——上海现代经济兴起之若干分析(1870—1941)。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樊卫国。近代上海的市场特点与口岸经济的形成。上海社会科学学院学术季刊,1994(2)

樊卫国。民国上海埠际贸易的变迁(1912—1937)。社会科学,1997(7)

范金民。清代刘家港的豆船字号——《太仓州取缔海埠以岸海商碑》所见。史林,2007(3)

范涞。两浙海防类考续编。明万历三十年刊本,文成出版社有限公司

费尔南·门德斯·平托。远游记。金国平,译。澳门:葡萄牙航海大发现事业纪念澳门地区委员会等出版,1999

费康成。中国租界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费唐。费唐法官研究上海公共租界情形报告书。工部局华文处,译述。1931

冯天瑜。日本幕府使团所见1862年之上海。近代史研究,1999(3)

冯天瑜。日本幕末“开国”与遣使上海。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

冯筱才。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4

冯佐哲。乍浦港与清代中日贸易和文化交流。明清论丛。第2辑。上海:紫禁城出版社,2001

福建省政府秘书处统计室。福建历年对外贸易统计(1899—1933)。1935

傅金龙。洋山港和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对宁波—舟山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影响。浙江经济,2004(17)

甘慧杰。一部研究近代上海与日本关系的力作——读《魔都上海:日本知识人的“近代”体验》。史林,2000(4)

高叔平,丁雨山。外人在华投资之过去与现在。上海:中华书局,1947

格林堡。鸦片战争前中英通商史。康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葛绥成。分省地志·浙江。上海:中华书局,1939

葛元煦,撰,郑祖安,标点。沪游杂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宫崎犀一,等。近代国际经济要览(16世纪以来)。陈小洪,等,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刘北成,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关庚麟。交通史航政编。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出版,1931.

郭利平。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模式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郭仁忠。空间分析。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海德生,等。上海港口将来进步之报告。上海浚浦总局刊行。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藏,1919

海德生。上海港口大全。1928年(上海档案馆藏Q1-18-413)、1930年(上海档案馆藏Y12-1-45)、1934年(上海档案馆藏Y12-1-46)、1941年(上海档案馆藏Y12-1-45-1)

海关总署《旧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通令选编》编译委员会。旧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通令选编。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

韩毅。西方制度经济史学研究——理论、方法与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韩增林,安筱鹏。集装箱港口发展与布局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杭州大学地理系浙江自然地理编写小组编著。浙江自然地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59

杭州海关。近代浙江通商口岸经济社会概况——浙海关、瓯海关、杭州关浙江贸易报告集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

郝延平。中国三大商业革命与海洋。张炎宪,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6辑。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1997

贺水金。开放格局与近代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史林,2005(6)

胡吉欢,杨红美。提高上海港国际集装箱中转量,夯实国际航运中心基础。上海综合经济,2004(6)。胡夏米。“阿美士德号”1832年上海之行记事。张忠民,译,杨立强,校。上海研究论丛。第2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

胡祥瀚。上海小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华志建,著,任云兰,译。关于旧上海的论题:一个既可比又不可比的城市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城市史研究。第15、16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黄庆华。中葡关系史(1513—1999)。合肥:黄山书社,2006

黄盛璋。历史地理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黄伟明。近代宁波帮在上海的生成与发展。探索与争鸣,1999(9)

黄晓科。传统港口到现代港口的转变——港口物流化。中国西部科技,2006(4)

贾宝军,叶孟理,裴成荣。中心—边缘模型(CPM)研究述评。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建设委员会经济调查所统计课。中国经济志(安徽省歙县休宁)。1935

姜宸英。海防总论拟稿。清经世文编。卷83

交通部烟台港务局。近代山东沿海通商口岸贸易统计资料。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6

金立成。帝国主义对旧上海码头业的垄断——上海公和祥码头史料。学术月刊,1962(1)

金立成。近代上海港是怎样成为远东航运中心的。中国港口,1996(6)

金立成。上海港的历史变迁。中国航海,1982(1)

金志伟。提高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能力的建议和对策。中国港口,2007(11)

靖学青。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与城市体系。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

凯瑟琳·F。布鲁纳,等。步入中国清廷仕途——赫德日记(1854—1863)。傅曾仁,等,译。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

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雷颐,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蒯世勋。上海公共租界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莱特。中国关税沿革史。姚曾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乐承耀。宁波近代史纲(1840—1919)。宁波:宁波出版社,1999

李必樟,编译。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54—1898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李伯涵。民元来上海之地产业。朱斯煌,主编。民国经济史。银行周报三十周年纪念刊,1948

李长传。江苏省地志。上海:中华书局,1936

李桂花。近代上海租界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及启示。上海经济研究,1998(6)

李九发,等。长江河口涨潮槽泥沙运动规律。泥沙研究,2004(5)

李军。洋油霸销宁波半世纪。宁波文史资料。第9辑

李庆新。区域经济史研究的外向视野。学术月刊,2007(1)

李王鸣。港口城市国际研究主题的分析。经济地理,2000(2)

李维清。上海乡土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李小建,苗长虹。西方经济地理学新进展及其启示。地理学报(增刊),2005(10)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李宇平。中国经济萧条与日本(1930—1935)。朱荫贵,戴鞍钢,主编。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李泽之,孙有望,李云清。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系统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探讨。交通与运输,2005(1)

李政。解放前宁波市的民族工业。宁波文史资料。第1辑

李政。解放前宁波市商业概况。宁波文史资料。第2辑

立成。上海港是怎样形成的。学术月刊,1961(8)

梁庚尧,刘淑芬。城市与乡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林达·约翰逊。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成一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林国平,杜从原,曹宝根。从港口的代际功能看港口功能的发展。港口科技动态,2006(10)

林满红。口岸贸易与近代中国——台湾最近有关研究之回顾。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中国区域史研讨会论文集。1986

林满红。口岸贸易与中国内部的区间关系:1860—1930年代之经验。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编。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济南:齐鲁书社,2005

林仁川。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林士民。近代宁波商业和商人。杭州商学院学报,1984(1)

林瑛。明州市舶司略。海交史研究。1981年刊

林雨流。早期宁波商业船帮南北号。宁波文史资料。第9辑

林玉茹。清代台湾港口的空间结构。台北:知书房出版社,1996

林振翰。浙盐纪要。商务印书馆,1925.

凌弓。近代上海航运发展与城市变迁。社会科学,1996(12)

刘斌。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经济分析。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刘大钧。上海工业化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

刘惠吾,主编。上海近代史(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刘继生,张文奎,张文忠。区位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刘建辉。魔都上海:日本知识人的“近代”体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刘力,等。图们江地区港口腹地变化趋势研究。经济地理,1999(1)

刘梅英。全球视野下的福建对外贸易研究。2006年厦门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未刊稿

刘素芬。清朝中叶北洋的海运。吴剑雄,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4辑。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1

刘有钟。如何看待吞吐量中国际中转箱的比重。集装箱化,2007(10)

龙登高。江南市场史——十一至十九世纪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陆大道,编著。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陆聿贵。上海港口问题之检讨与意见。倪红,张海,选编。民国时期整治黄浦江档案选编:港口篇。档案与史学,2005(2)

陆允昌。苏州洋关史料。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吕拉昌,魏也华。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制度转向与区域发展。经济地理,2005(4)

吕中楼。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罗伯特·福钧。1843年上海之行。郑祖安,译,吴德铎,校。史林。1991(1)

罗苏文。沪东:近代棉纺织厂区的兴起(1878—1928)。史林,2004(2)

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6

罗玉东。中国厘金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

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马长林,周利敏。吴淞铁路的拆除及其影响。档案与史学,2002(3)

马德斌,著,袁为鹏,译。制度与增长:近代上海与江浙地区工业化的数量及历史验证。朱荫贵,戴鞍钢,主编。近代中国:经济与社会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马戛尔尼。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刘半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马骏。包税制的兴起与衰落:交易费用与征税合同的选择。经济研究,2003(6)

马宁。港口功能的发展分析。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12)

马千里。中国铁路建筑编年简史。北京:中国铁路出版社,1992

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区宗华,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张汇文,等,译。上海:上海书店,2000

马学强。关注制度:上海史研究的一个视角。档案与史学,2001(6)

马学强。黄浦江与上海城市发展。档案与史学,2003(2)

马学强。近代上海成长中的“江南因素”。史林,2003(3)

马学强。明清江南港市初探——兼论上海港兴起的优越条件及主导地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

马裕祥。宁波港口城市发展的经济地理分析。杭州大学学报,1980(3)

马札亚尔,著,中国经济大纲。徐公达,译。上海:新生命书局,1933

毛立坤。晚清时期香港对中国的转口贸易(1869—1911)。2006年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论文,未刊稿。

茅伯科。上海港史:古、近代部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

茅普亭。旧时宁波的经济动脉——钱庄。宁波文史资料。第4辑

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北京:中华书局,1963

苗长虹。变革中的西方经济地理学:制度、文化、关系与尺度转向。人文地理,2004(4)

民国二十三年申报年鉴。上海申报年鉴社,1934

民国政府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浙江省。1933

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胡锡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南木。鸦片战争以前英船阿美士德号在中国沿海的侦查活动。列岛·鸦片战争史论文专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

倪红。上海市档案馆馆藏近代上海港建设档案概况。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聂宝璋,朱荫贵。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2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聂宝璋。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欧阳缨。本国分省精图。武昌亚新地学社,1938

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史建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彭南生。近代工商同业公会制度的现代性刍议。江苏社会科学,2002(2)

彭南生。行会制度的近代命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彭泽益。十九世纪后期中国城市手工业商业行会的重建和作用。历史研究,1965(1)

彭泽益。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

钱兆隆。钱塘江上流游记。地理杂志,1931(2)

谯枢铭。清乾嘉时期的上海港与英国人寻找新的通商口岸。史林,1986(2)

谯枢铭。上海、横滨开港初期的进出口贸易发展。《上海和横滨》联合编辑委员会,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和横滨——近代亚洲两个开放城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青岛港史编写组。青岛海港史·近代部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

青岛市档案馆编。帝国主义与胶海关。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

清代日记汇抄。李星沅日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裘昔司。上海通商史。程灏,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

全汉昇。上海在近代中国工业化中的地位。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9本),1958

全汉昇。中国经济史论丛。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研究所,1972

任放。施坚雅模式与国际汉学界的中国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6(2)

任建雄。杭州湾大通道及港口建设对宁波市物流的影响。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3(1)

任美锷,杨宝国。当前我国港口发展条件分析——兼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理学报,1998(3)

日本参谋本部所辑官书,东亚各港志。上海:广智书局译印

日本东亚同文会编撰,詹翰藻,编译。中国经济全书。经济学会,1910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刘鸿生企业资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英美烟公司在华企业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等编。上海对外贸易1840—1949.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

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上海总商会组织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上海通社编。旧上海史料汇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

胜部国臣。中国商业地理。霍颖西,译。上海:广智书局,1913

施存龙,等。中国东方大港——宁波港。北京:海洋出版社,1987

施存龙。上海“江海关”始设港口论证。海交史研究,1988(1)

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陈桥驿,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

施美夫。五口通商城市游记。温时幸,译。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石国本。宁波港的发展导向与腹地开拓——兼论双模式结合型的港口发展道路。宁波师范学院学报,1990(4)

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编纂委员会编辑。中国经济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编纂委员会编辑。中国经济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

史晋川。温州模式的历史制度分析——从人格化交易与非人格化交易视角的观察。浙江社会科学,2004(2)

市川信爱,戴一峰。近代旅日华侨与东亚沿海地区交易圈——长崎华商“泰益号”文书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

斯波义信。宁波及其腹地。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

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方键,何忠礼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叶笃义,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宋炳良。港口城市发展的动态研究。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3

宋炳良。港口内陆空间通达性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经济地理,2001(4)

宋炳良。有关港口城市创建与发展的理论研究。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2(3)

苏德勤。现代港口功能发展及其代别划分。中国港口,1999(1)

孙玉琴。简述近代上海对外贸易中心地位的形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4)

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孙中山。建国方略之二。孙中山全集(第二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

孙中山先生在宁波的演讲词。宁波文史资料。第1辑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吴煦档案选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泰勒·丹涅特。美国人在东亚——十九世纪美国对中国、日本和朝鲜政策的批判的研究。姚会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汤建中,严重敏。上海市经济发展的空间分析。地理研究,1985(3)

唐巧天。上海外贸埠际转运研究(1864—1930)。2006年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未刊稿

唐巧天。中国近代外贸埠际转运史上的上海与天津(1866—1919)。史林,2006(1)

唐振常。上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陶惠福,姜炳。迈开上海港集装箱国际中转的步伐。集装箱化,2005(5)

陶水木。浙江商帮与上海经济近代化研究(1840—1936)。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藤田昌久,等。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梁琦,主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藤田丰八。中国南海古代交通丛考。何健民,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田汝康。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帆船在东南亚洲航运和商业上的地位

中国帆船贸易与对外关系史论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铁道部编印。京粤沿线经济志略。1929

万征,陆瑞华。上海港集装箱货源综述及增长潜力。中国港口,2005(4)

汪敬虞。中国资本主义现代企业的产生过程。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2)

汪敬虞。中国资本主义现代企业的起步。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总体考察和个案辨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王成金,于良。世界集装箱港的形成演化及与国际贸易的耦合机制。地理研究,2007(3)

王成金。现代港口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及展望。地球科学进展,2008(3)

王成金。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演化与发展机理。地理学报,2007(8)

王尔敏。宁波口岸渊源及其近代商埠地带之形成。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集刊,1991(20)

王尔敏。五口通商变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王洸。中国海港志。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4

王家范。从苏州到上海:区域研究的视界。档案与史学,2000(50)

王珏。世界经济通史。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北京:三联书店,1957

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以苏州为中心。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王文楚,金日寿。鸦片战争以前上海港的形成与发展。历史教学问题,1981(4)

王性尧。民元来我国之国货工业。朱斯煌,主编。民国经济史。银行周报三十周年纪念刊,1948

王询。人际关系模式与经济组织的交易成本。经济研究,1994(8)

王勇军。打造第三代港口,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港口,2004(6)

王玉茹。经济史与经济学理论。学术月刊,2007(1)

王玉茹。世界市场的扩展与中国市场制度的变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2)

王玉茹。增长、发展与变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王铮,等。理论经济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王钟麟。全国商埠考察记。上海:世界书局,1921

魏颂唐。浙江经济纪略。1929

翁其银。日本长崎发现的与上海东洋庄有关的资料群剖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3)

吴承明。经济发展、制度变迁和社会与文化思想变迁的关系。近代中国经济史研究会1999论文集。香港新亚研究所,1999

吴承明。吴承明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吴弘明,编译。津海关贸易年报(1865—1946)。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吴敬琏。路径依赖与中国改革——对诺斯教授演进的评论。改革,1995(3)

吴松弟,王列辉。唐朝至近代长江三角洲港口体系的变迁轨迹。复旦学报,2007(2)

吴松弟、方书生。一座尚未充分利用的近代史资料宝库——中国旧海关系列出版物评述。史学月刊,2005(3)

吴松弟。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研究的基本构想。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编。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济南:齐鲁书社,2005

吴松弟。港口—腹地与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差异的形成和发展。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编。历史环境与文明演进——2004年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吴松弟。经济空间与城市的发展——以上海为例。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吴松弟。明清时期我国最大沿海贸易港的北移趋势与上海港的崛起。复旦学报,2001(6)

吴松弟。市的兴起与近代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吴松弟。中国百年经济拼图:港口城市及其腹地与中国现代化。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夏俊霞。上海开埠与江南城市格局及发展模式的变迁。张国刚,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一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

向中银。晚清外聘人才的来源与分布初探。江海学刊,2001(1)

小风秀雅。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东亚海运市场与日中轮船海运。上海和横滨——近代亚洲两个开放城市。臧世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肖红,李顺勇,唐兴莉。高速发展中的上海港外贸集装箱集疏运。交通与运输,2007(5)

肖钟熙。集装箱国际中转比重大并非国际航运中心的必备条件。水运管理,2006(12)

肖钟熙。区位与机遇在港口发展中的作用。水运管理,2005(12)

谢国兴。安徽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变迁1877—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1(20)

邢建榕,周金香。杨浦:近代上海工业的摇篮。档案与史学,2004(1)

熊月之。上海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徐公肃,丘瑾璋,上海公共租界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徐建成。论宁波外滩的历史品质。宁波党校学报,2004(4)

徐剑华,陈良。上海港国际集装箱中转箱量发展趋势。集装箱运输,2006(12)

徐剑华,陈良。上海港将成为东北亚转运中心。中国航海,2006(3)

徐剑华。国际航运经济新论。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徐珂编,撰。清稗类钞(第五册)。工艺类。北京:中华书局,1984

徐明德。论十六世纪浙江双屿港国际贸易市场。海交史研究,1987(1)

徐尉南。上海商埠的开辟。上海:上海通志馆期刊,1934(1)

徐新吾,黄汉民。上海近代工业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徐雪筠,等,译。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海关十年报告)译编。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徐雪筠。上海港的现状与对策。洪泽,主编。上海研究论丛。第1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徐永健,阎小培,许学强。西方现代港口与城市、区域发展研究述评。人文地理,2001(4)

许勤彪。宁波历史文化二十讲。宁波:宁波出版社,2005

许檀。明清时期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及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0(3)

许檀。明清时期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2)

许檀。清代前期的沿海贸易与上海的崛起。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城市史研究。第15、16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许檀。清代前期流通格局的变化。清史研究,1999(3)

许檀。区域经济与商品流通——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轨迹探讨。史学月刊,2004(8)

许紫芬。1880年代东北亚地区华商的贸易活动。汤熙勇,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七辑,上册),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9

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严中平。科学研究方法十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杨家文,等。虚拟腹地:中国大陆口岸地位的度量与解释。人文地理,2001(6)

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

姚凯。近代上海城市规划管理思想的形成及其影响。城市规划,2007(2)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北京:中华书局,1962

姚永超。大连港腹地核心地域结构演变的研究(1907—1931)。2004年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未刊稿

姚永超。港势地位变迁的制度因素分析——以营口、大连两港的发展比较为例(1906—1931)。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叶宝明。东北南部沿海港口体系的演变特征及发展趋势。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

英华。清代以后上海市区的发展与民国初年上海的区位结构。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1辑。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1984

余棣。从历史上的宁波看宁波港的未来。平准学刊。第4辑上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袁象,余思勤。洋山港区发展初期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水运管理,2008(2)

袁元龙,洪可尧。宁波港考略。海交史研究。1981年刊

翟文选,等,修;王树枏,等,纂。奉天通志。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詹庆华。中国近代海关贸易报告述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2)

张公权。中国经济病态及今后之治疗。中行月刊,1932(3)。

张海英。明清江南商品流通与市场体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张后铨。招商局史(近代部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

张瑾。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模式”对重庆的冲击。史学月刊,2000(3)

张景秋,杨吾扬。中国临海地带空间结构演化及其机制分析。经济地理,2002(5)

张俊妮,陈玉宇。产业集聚、所有制结构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区位选择。经济学(季刊),2006(4)

张利民。近代华北港口城镇发展与经济重心的东移。河北学刊,2004(6)

张敏,顾朝林。近期中国省际经济社会要素流动的空间特征。地理研究,2002(3)

张其昀,编。浙江省史地纪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

张其昀,编著。本国地理。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

张天泽。中葡通商研究。王顺彬,王志邦,译。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

张文尝,金凤君,樊杰,主编。交通经济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张文忠。经济区位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张志明。规划建设应随港口功能转变而变。水路运输文摘,2005(4)

张忠民,主编。近代上海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张忠民。1843—1978:上海经济成长的回顾与前瞻。上海经济研究,1999(7)

张忠民。近代上海经济中心地位的形成和确立。上海经济研究,1996(10)

张忠民。略论近代上海城市的国际化与国际竞争力。上海经济研究,2005(12)

张忠民。清前期上海港发展演变新探。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3)

张忠民。上海:从开发走向开放,1368—1842.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张仲礼,熊月之,沈祖炜,主编。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张仲礼,主编。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赵津。中国城市房地产业史论(1840—1949)。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赵琪修,袁荣叜,纂。胶澳志。民国十七年铅印本

浙江之平水茶。建设委员会经济调查统计课,1937

正坤。外国专家点评洋山深水港。中国水运,2007(3)

郑弘毅。海港区域性港址选择的经济地理分析。经济地理,1982(2)

郑建龙。杭州湾跨海大桥对长三角物流的影响。集装箱化,2004(12)

郑绍昌,主编。宁波港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郑绍昌。近代宁波港口贸易的变化及其原因。浙江学刊,1983(1)

郑绍昌。略论宁波港城发展的历史作用。宁波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4)

郑绍昌。宁波港口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浙江学刊,1988(4)

郑友揆,著。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1840—1948)——史实的综合分析。程麟荪,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

郑忠。嬗变与转移:近代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之雏形(1842—1895)。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郑祖安。上海与横滨的开埠和都市形成。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城市史研究。第15、16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郑祖安。吴淞两次自开商埠始末。档案与史学,1999(3)

郑祖安。张謇和吴淞商埠开发计划。上海城市规划,2001(3)

织田一。中国商务志。蒋簋方,译。上海:广智书局,1906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海关总署办公厅,编。中国旧海关史料。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第七册)。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中国年鉴(第一回)。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

中国沿海水道进口图。无出版时间。上海图书馆藏,567561

中华民国廿五年上海市年鉴。上海:中华书局,1936

钟昌标。从历史、现状看甬沪经济的互补、竞争与协同发展。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6(1)

周春山,孔凡娥。腹地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设计师,2007(4)

周景濂。中葡外交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周庆南。近代上海宁波两港之比较研究。海交史研究,1998(2)

周武。从江南的上海到上海的江南。郭太风、廖大伟主编。东南社会与中国近代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周振鹤。上海历史地图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周中夏。宁波港历史上的衰落。海交史研究,1985(1)

朱德兰。近代长崎华商泰益号与上海地区商号之间的贸易。张炎宪,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6辑。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7

朱建邦。扬子江航业。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朱斯煌。民国经济史。银行周报三十周年纪念刊,1948

朱婷。近代上海租界政体制度与城市经济发展。上海经济研究,2004(11)

朱羲尊。常山山行。党诚思选注。中国历代商贾诗歌选。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

朱正元。浙江省沿海图说。清光绪二十五年刊本

竺菊英。近代宁波对外贸易衰落原因探析。浙江学刊,1996(2)

邹俊善。现代港口经济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邹逸麟,茅伯科。上海港:从青龙镇到外高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邹逸麟,张修桂。上海港的历史地理。自然杂志,1993(3)

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邹逸麟。淞浦二江变迁和上海港的发展。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邹逸麟。中国历史文人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Nir, AN-Shuen, Kuang Lin and Gin-Shuh Liang。“Port Choice Behaviou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hipper,”Martime Policy&Management,2003,30(2):165-173

Wright, Arnola。 Tw entieth Century Impressions of Hongkong, Shanghai and Other Treaty Ports。First Published in 1908.Graham Brash, Singa-pore,1990

Bird, J。 The Major Seaport of the United Kingdom。London:Hutchinson,1963:23-24

Bird, J。 Seaport and seaport terminals。London:Hutchinson University li-brary,1971:124-147

Kevin, Cullinane, Yahui Teng and Teng-Fei Wang。“Port competition be-tw een Shanghai and Ningbo,”Maritime Policy&Management,2005,32(4):331-346

Dingle, Edw in J。 The New Atlas and Commercial Gazetteer of China,“Far eastern geographical establishment, Shanghai, China,”second edition, Shanghai China:Published by the North-China Daily New s&Qerald, Ltd。General Introduction

Elliott, N。 R。“Hinterland and foreland as illustrated by the port of the Tyne,”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1969,47:153-170

Elvin, Mark。 Another History:Essays on China from a European Perspec-tive。International Distribution:Universtiy of Haw aii Press, Honolulu,1996:177

Tai, En-Sai。 Treaty Ports in China(a Study in Diplomacy),New York City,1918.Reprint edition published in 1976by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Inc。Arlington, Virginia。27

Hayuth, Y。“Containerization and the load center concept,”Economic Geog-raphy,1981,57(2):160-176

Hayuth, Y。 Containerization and the load center concept。1978.Unpublished Ph。D。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Hayuth Y。Inter-modality:Concept and Practice。1987.Lloyd's of London Press, London。see Wang J。J。“A container load center w ith a developing hinterland:A case study of Hong Kong,”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1998,6(3):187-201

Hayuth, Y。“Rationalization and deconcentration of the U。 S。container port system,”Professonal Geographer,1988,40(3):279-288

Hilling, D。,Hoyle B。 S。“Spatial Approaches to Port Development,”in Hoyle B。S。and Hilling D。(edited)。Seaport Systems and Spatial Change: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John Wiley&Sons,1984:2

Hilling, D。 Transport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London New York:Rout-ledge,1996

Ircha, Michael C。“Characteristics of Tomorrow's Successful Port,”Atlantic Institute for Market Studies。 Halifax, Nova Scotia,2006

Johnson, Linda Cooke。 Shanghai:from market tow n to treaty port,1074—1858.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Martin, J。 and B。J。Thomas。“The container terminal community,”Maritime Policy&Management,2001,28(1):71-89

Martin R。 M。China, Political, Commercial, and Social, Vol。Ⅱ。London:James Madden,8,Leadenhall Street,1847

Fujita, Masahisa and Tomoya Mori。“Structual Stability and Evolution of Urban Systems,”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e,1997,27

Fujita, Masahisa and Tomoya Mori。“The Role of Ports in the Making of Ma-jor Cities:Self-agglomeration and Hub-effect,”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6,49:94-97

Mayer, H。 M。“Current Trends in Great Lakes Shipping,”GeoJournal,1978,2:117-122

Morse, H。 B。The Trade and Adiministration of China。London:Long-mans, Green&Co。,1913.

North, D。 C。,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an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48-53

Notteboom, T。 E。“Concentration and load centre development in the Europe-an container port system,”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1997,5(2):99-115

Patton, D。 J。“General cargo hinterlands of New York, Philadelphia, Balti-more, and New Orleans,”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58,48(4):436-455

Raw ski, Thomas G。 Economic Grow th in Prew ar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47.

Rimmer, P。 J。“Recent changes in the status of seaports in the New Zealand coastal trade,”Economic Geography,1967,43(3):231-243

Rimmer, P。 J。“The Changing Status of New Zealand Seaports,1853-1960,”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67,57(1):88-100

Rimmer, P。 J。“The Search for Soatial Regulari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ustralian Seaports 1861-1961/2,”Geografiska Annaler, Series B。Hu-man Geography,1967,49(1):42-54

Robinson, R。“Modelling the port as an operational system,”Economic Ge-ography,1976,52(1):71-86

Slack, B。“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in north Americ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land load centers,”Professional Geographer,1990,42(1):72-83. Stephens, Thomas B。Order and Discipline in China:the Shanghai MixedCourt,1911-27.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92:107-108.

Taaffe, E。 J。,Richard L。Morrill and Peter R。Gould。“Transport Expansion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A Comparative Analysis,”Geographical Review,1963,53(4):503-529.

Thomas, B。 E。“Railw ays and ports in French West Africa,”Economic Geog-raphy,1957,33(1):1-15

Wang, J。 J。and B。Slack。Port Governance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I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2002

Wang, J。 J。and B。Slack。“Regional Governance of Port Development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Maritime Policy&Management,2004,31(4):357-373

Wang, J。 J。and B。Slack。“The evolution of a regional container port sys-tem:the Pearl River Delta,”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00,8:263-275

Weigend, G。“Some Elements in the Study of Port Geography,”Geographical Review,1958,48(2):185-200

Weigend, G。“The Problem of Hinterland and Foreland as Illustrated by thePort of Hamburg,”Economic Geography,1956,32(1):1-16

Whangpoo Conservancy Board。 The Port of Shanghai(1921,2ed。;1924,

3ed。;1927,4ed。;1928,5ed。;1932,7ed。;1934,8ed。;1936,9ed。),

Printed by The Oriental Press, Shanghai。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藏

岡部六男。上海港。第3版。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上海支店,1938

马场锹太郎。支那经济地理志·交通全编。第2版。禹域学会发行,1928

马场锹太郎。支那水运论附满洲园水道。上海东亚同文书院支那研究部发行,1936

内山清,山田修作,林太三郎。大上海。大上海社,1915

日本国际协会编纂,外务省东亚局监辑。支那各省经济事情。下卷。日本国际协会发行,1936

田北隆美。支那港湾统制と开发问题。东京二里木书店,1944

同类推荐
  • 转型谋变

    转型谋变

    本书集中了宁波市经委2009年度部分优秀工业经济研究成果,研究领域包括全市产业集群提升、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培育推广、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机制研究等相关选题,针对低端产业、低层次技术、低价格竞争为主的发展道路主动谋求转型升级,提出自身思考建议,为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以及研究宁波地方工业产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郎咸平说: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

    郎咸平说: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

    “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流着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你是不是也曾经像这代人一样心怀一个简单而淳朴的梦想:只要努力打拼,就能“追求一种意想不到的温柔”?为此,你“就算受了冷漠,也不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可血淋淋的现实摆在你面前:企业倒闭,百业萧条,更可怕的是过去那种简单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
  • 超常增长:中国驾驭资本的奇迹

    超常增长:中国驾驭资本的奇迹

    1978—2016年中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24%,同发达国家一般年均增长3%—5%相比,约有4%—5%的超常增长,2010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超常增长在驾驭资本上有五个因素:一是国有经济管控重要的国民经济领域,保证了高速铁路、超级计算机、神州飞船空间技术、军工核电等战略产业的发展;二是改革了国有企业体制,把一大批企业集团力推股份制改造与公司上市;三是抓大放小,国退民进,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50%;四是城市政府掌控城市资本和基础设施资本,在招商引资上引导外来资本,发展了城市经济;五是中国企业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的“资本化”机制,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本。
  • 农产品流通中广告效应及策略研究

    农产品流通中广告效应及策略研究

    本书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浙江水果市场为调查对象,对浙江果品生产经营者广告投放意愿以及消费者购买水果的过程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发现政府和行业协会对果品生产经营者的广告选择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而消费者则对水果产品可感知的质量和产品来源的信息较为关注。其结论表明,品牌广告和产地广告对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都有较大的作用,而广告的有效性则应注重农产品广告制作的专业性和策划性等。书中进一步例举了一些着名国外进口农产品在国内市场成功推广的案例,分析了农产品广告的创意策略、媒体策略以及促销策略。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 保险欺诈与陷阱案例汇编

    保险欺诈与陷阱案例汇编

    书中的案例大部分发生在我国,也有一些国外的经典案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保险欺诈与陷阱的概貌。本书全部以实际案例来展示保险欺诈的手段、方法,揭示欺诈陷阱,是广大保险从业人员必备的业务知识手册,也是广大投保人了解形形色色的骗保案件、避开投保陷阱的有益读物。由于保险欺诈和陷阱的花样翻新,编者根据不同险种的欺诈手段予以分类,以使读者明晰各类保险欺诈和陷阱的方法,便于识别和防范。
热门推荐
  • 风花雪月自在天

    风花雪月自在天

    百里兄妹和谷月,花无忧本是身份地位相差甚远的人却因为上一辈留下的收集【五行仙决】的共同使命聚到了一起,他们收集仙决就是为了打败传说中被封印的邪通天,为了共同的使命他们踏上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 我出生就无敌了

    我出生就无敌了

    上一世的姜逆,肉身无敌天下。却被一缕神魂攻击要了小命。这一世的他,决定魂体双修。“奶奶个腿的,这修炼如高考啊,偏科不得行。”姜逆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专精神魂。然而这一世的他,竟然继承了上一世的肉身。这究竟是气运的爆发,还是上天的施舍?但是,姜逆发现,什么圣人之身,什么肉身无敌,不过是人形沙袋罢了……
  • 全能男神快看我

    全能男神快看我

    星能组合在四年前解散。纪梦笙经过努力,被墨天娱乐公司选中。“纪小姐,您有什么要求吗?”“让星能回归。”几天后,纪梦笙以歌手的身份登台,以助理的身份离偶像更近。在大家相处甚好时,有人却起了贼心……“喂,我们结婚吧。”
  • 龙凤呈祥

    龙凤呈祥

    她是没人稀罕的小小孤鸾?太好了,他龙三太子稀罕!他们的族人之间有深仇大恨?也不怕,他可以倒贴!天上地下,四海八荒,他的爱可以横扫一切!哈哈!月老的红线,果真牵得好!牵得妙!!
  • 古封

    古封

    一念执魔,身化仙妖。执剑荡三界,明目尘世间。
  • 怎忘初见

    怎忘初见

    我知道,你终会来,所以我等。——by青昭只是无意间一转身,看见你翩若惊鸿。——by金明诚我们跌跌撞撞走在青春的路上,我不愿说我们邂逅于偶然,更愿意说那是蓄谋已久的重逢。就让故事停在相遇的那刻,刹那永恒。
  • 不由医

    不由医

    她,是当朝太师的嫡女,生母早逝,生性懦弱,肥胖无比,继妹继母欺压,生父不喜;她,华夏医族的少主,萝莉的外表,腹黑的本性,一手银针,既能生杀于人,亦能与阎王抢人;他,东启国荣王府世子,身体自幼孱弱,传闻奇丑无比,三任婚约皆无果;他,南黎国公主之子,全天下的人皆知的纨绔;一朝穿越,当她变成她,是谁惊艳了谁的年华,亦或是谁的灾难?
  • 穿梭于时空的少女

    穿梭于时空的少女

    当在时空穿梭的霸气女主遇到软萌男主,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时”因为一场时间事故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时空,遇上了小梨子,从此以后时带着小弟走遍各大时空
  • 随身带着外太空

    随身带着外太空

    一枚神奇的戒指,竟然可以穿越次元空间,自此猪脚可以任意挖掘外太空土壤和石头!看猪脚怎样种田种地,逍遥快活似神仙!一条半米多大的鲤鱼,一条狗,一栋房子,一群小鸡,一只老鳖,黄昏下,两人榆树下对弈,喝着茶,聊着天!!!ps:开群了,群号58686769,希望喜欢本书的朋友加入!
  • 封印的女孩们

    封印的女孩们

    三位千金小姐本出生在名门望族,却因为为了躲避婚约。隐性埋名用特优生的身份进入了皇家贵族学院——厉晴学院。本想平凡的过一生,但事与愿违。等待她们的却是一场场阴谋。众叛亲离,让原本善良,美好的她们变得嗜血,冷漠,冷血。事实会改变吗?她们会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