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化肥消费大国,粮食生产又是化肥高消耗产业。目前除氮肥外,中国的磷肥与钾肥原料都存在严重的对外依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人。
从2007年以来,国内钾肥价格一路猛涨。有关专家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国际钾肥生产巨头掌握了定价权,不断抬高价格。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等专家指出,我国每年消费钾肥实物量达1100多万吨,但钾盐资源探明储量只占全球的0.45%。目前钾肥进口依存度达到70%左右,造成钾肥价格控制非常被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
据山东省农资协会会长袁敦华介绍,复合肥目前占中国农用化肥一半以上的份额,复合肥中钾肥成本最高。现在,因为国外企业控制钾肥价格,以每吨2350元的价格还提不到货,不少国内复合肥生产企业不堪承受高价压力。
国际钾肥资源和钾肥供应集中于俄罗斯、加拿大和以色列,国际钾肥生产巨头正在通过限产提高售价。由于钾肥资源匮乏,国内钾肥企业的产量只占总需求的30%。自2005年以来,国内钾肥进口不断增加,去年进口量再创历史新高。
作为生产磷肥主要原料之一的硫磺,2007年以来也出现价格暴涨的情况。中国硫磺产能不足,对外依存度同样高达70%。
目前国际市场硫磺供应紧张,加拿大、俄罗斯、中东国家今年对中国硫磺供应都将减少。
据山东联盟化工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张德焕介绍,磷肥生产所需要的硫磺从2007下半年开始,价格几乎涨了10倍,而硫磺占磷肥成本的1/2,由此大幅度增加了磷肥的成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专家李成贵指出,与2003年相比,国内除尿素以外其他化肥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均超过1000元/吨,这意味着每袋化肥价格上涨幅度超过50元。
按照2008年11月底的粮食价格和化肥价格折算,粮食价格增长给小麦、水稻优势生产区的农户每亩带来增收最多分别达到150元/亩、160元/亩。而化肥价格增长导致小麦、水稻的生产成本相应增长了47元/亩、46元/亩。小麦和水稻收益增长的近1/3被抵消。国家鼓励粮食生产的补贴几乎全被化肥涨价所抵消。
中国钾盐协会认为,进口氯化钾等钾肥价格将继续上涨,国际钾肥市场价格年内将有可能达到1000美元/吨。
黑龙江信丰农资集团总经理刘斌说,从国内磷肥产能来看,如果自产自销,基本能满足国内需求。受世界范围内磷肥成本上升和产能限制,预计在2012年以前,磷肥仍处于涨价趋势。2012年沙特年产600万吨磷肥厂投产后,磷肥的价格才有可能下降。
钾肥和磷肥的价格快速上涨,这是国际粮商的阴谋。多位专家认为,作为粮食生产大国,要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就必须确保化肥安全。如果不能掌握化肥价格定价权,最终也难以掌握粮食定价权。因此,我国政府必须尽早采取措施。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研究员沈阿林认为,目前全国不少农区盲目施肥的现象仍然突出,应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缓解目前因磷钾肥价格上涨对农业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
国际粮商的操纵行为已经向中国敲响警钟,中国政府应该警醒:从表面上看,保障国人的“粮袋子”的安全,仅仅是国内经济安全的一个小的部分。但现实是,跨国粮商已经通过数量方面的逐渐增加,开始在国内粮食加工或流通领域攻城掠地,从而严重威胁着中国的粮食安全。鉴于大米居中国粮食之首,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如果大米产业像大豆产业那样,其主导权被跨国粮商掌握,将对中国粮食安全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因此,我国政府应建立和强化严格的跨国粮商准入制度,由国家协调,尽快实现地方企业与央企联合,中央与地方联手,建立粮食加工流通的国家队和大型企业集团,并将市场准入审批权掌握在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手中,从体制和经济上把好“粮袋子”的“安全门”,严格控制外资进入大米加工产业的速度和规模,从而保障中国人的“粮袋子”不被跨国粮商夺去。
中国粮食的走私,“一场猫和老鼠的博弈”
由于国际粮价暴涨,国内外大米价格甚至相差4倍。在巨大价差诱惑下,粮食走私出境案件时有发生。
据悉,国际市场上一斤大米的价格已经超过了6元,而国内市场上大米的价格还普遍在每斤1.50元左右。国内国际市场价格之所以相差巨大,原因是从2008年1月1日起,我国对小麦粉、玉米粉、大米粉等粮食制粉实行临时性的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而管理权主要掌握在中粮集团手中,其他的小公司想出口粮食,只能另辟捷径——走私。
当合法出口粮食的权力掌握在垄断国企手中,农民是无法赚取国内外粮食的差价的。但是,这却让许多神通广大的走私团伙得到了大发横财的机会。在巨额利润的刺激下,日益增多的粮食走私犯罪不仅如春风野草般让执法者大感头痛,而且也不利于政府对中国粮食市场的规范化管理。
2008年6月19日,《广州日报》报道称:“一向不太起眼的大米和面粉成了新的走私品种,粮食走私成了一种新现象。就连世界头号大米出口国的泰国,也成为了中国粮食走私的目的地。”
据广州海关工作人员介绍,我国深圳、拱北、昆明、南宁、杭州等多个海关陆续查获粮食走私出口案件,如深圳文锦渡海关、蛇口海关连续查处了16起涉嫌逃证逃税出口面粉案件。高频率的走私案件引起政府的关注和重视。
粮食走私的出现源于国内外粮食价差扩大,据统计,国际米价已经跃过FOB1000美元/吨(指装运船上交货,由买方承担运费和保险费)的大关。据粮食贸易商估算,FOB1000美元/吨的成本再加上运费保险费(1吨约100美元)、出口关税17%、营业税及附加5.5%,再加上约10%的合理利润,这样算来,国际市场上每斤大米零售价格要达到7元左右。而和国际粮价形成巨大落差的是,目前国内市场上,大米价格一般稳定在1.5元/斤左右,价差达到四倍。
大米走私的目的地不仅在泰国,还有越南和港澳地区。在昆明河内地区,边民走私的对象是越南。根据越南当地媒体报道,在越南北部的安沛省市场,一直有来自中国的大米销售,其中多数为走私米。
截至2008年4月,越南国内市场破坏率5%大米报价为每吨750美元(胡志明市FOB价)。而供应出口的大米价格则更高,报价在1190~1220美元(CNF贸易数据,买方承担运费,买方承担保险费价)。
拱北海关走私的大米则主要销往港澳地区。自2008年4月初,由于泰国出口大米价格飙升,供港量减少,港澳出现“米荒”局面,目前香港米价亦远远高于内地,有进口商透露,泰国米报价已创下每吨约5900港元的价格记录,有部分泰国香米近日批发价已冲破1000美元大关。在超市里,1斤米价格在4~7元间,亦是国内米价的数倍。
针对大米走私行为,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粮食低价的背后,是大量的粮食补贴,而粮食走私除了使我国关税遭受损失外,还变相使得粮食补贴流失境外。
目前,针对农民种粮的补贴就有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直接补贴等三种以上,每亩从25元-75元不等,这些补贴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当前的粮食价格。
而且,目前我国粮食供需处于紧平衡局面。商务部对我国粮食出口实行新的关税政策,如果粮食走私进一步猖獗,很可能影响我国粮食供需紧平衡。
粮食走私案件频发的背后伴随着国际粮食市场的暴涨行情,粮食走私利益链是怎样形成的?这种突发的现象透露着什么信息?这种新的走私行为会带来哪些危害?
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市场调查人员对黄埔老港海关的查验关员黄先生进行了查访。
黄埔老港海关机检科的查验关员黄先生说:“2008年4月30日上午10时,一个集装箱的货物正在进行机检,一份《海关出口货物报关单》随即出现在了车载电脑上,货物名称注明是‘木塑纤维板’,目的地为马来西亚,货物来自深圳市福田区的一家商行。通过X光扫描发现,图像显示这批货物的密度很大,与木塑纤维板成像并不一致。一查验全是面粉,共17吨。这是一起典型的伪报品名粮食走私案件。”
“2008年5月19日,深圳市一家进出口有限公司有两个集装箱的‘净水剂’准备出口到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机检后发现里面装的是足足45吨面粉。”
“常规的查验手段也截获了数批走私粮食。一次有个准备运往东南亚的大理石碎石集装箱在通关时,被老港海关大码头监管科工作人员扣了下来。开箱查验时,里面装的全是东北大米,有92吨之多。走私目的地竟然是世界头号大米出口国泰国。”
据黄先生介绍,一个月的时间内,黄埔老港海关监管现场已经累计查获了7起大米、面粉等粮食或粮食制品违规走私出口案件,成功阻止了280余吨粮食违规走私出口。
不仅黄埔老港海关查获多起走私案件,国内多个海关都面临着粮食走私出口的风险。
与走私同步进行的是,我国正常的粮食出口仍在继续。据海关统计,2008年1~4月,广东省出口粮食6.3万吨,价值3009万美元:出口量比去年同期下降35.6%,逾九成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今年1~4月广东省粮食出口均价为478.1美元/吨,增长52.1%.其中,4月份出口均价为505.3美元/吨,增长62.8%,创历史新高。
对于粮食走私风险凸显的原因,黄埔老港海关有关人员进行了分析。2007年以来,受世界主要产粮国粮食减产、生物燃料需求旺盛以及全球粮食库存量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粮价大幅攀升,世界主要粮食价格自2005年来已上涨80%,大米价格达到19年来最高,小麦价格创下28年来最高,仅2008年头两个月,世界粮食价格就上涨了9%。
国际米价一路狂飙。2月份泰国大米为500美元/吨,到4月份时已经暴涨到1000美元/吨。进入5月份,国际大米上涨势头有所减缓,但仍然处于高位。
除了大米外,国内面粉价格大约5800/吨,国际市场价接近7000元/吨,其中约有1000元/吨的差价。极大的差价诱惑,使粮食成为了新的走私品种。
粮食违规出口势必对国内的粮食供给产生负面影响,对不断攀升的粮食及其制成品价格无疑是火上浇油,同时这种伪报出口还存在骗退税、逃避许可证监管等连带问题。
为了稳定国内的粮食价格,国家每年都要花很多钱对农民进行直补。广粮集团的一位业内人士称,目前广州市对种粮农民的直补已经相当高,每亩地的补贴金额超过100元。
粮食非法走私出口危害极大,不仅使国家对农民的种粮补贴相当于变相补给国外的消费者,而且一些不法的商人通过伪报品名走私粮食,逃避临时出口关税,甚至还骗取国家其他品种的出口退税。同时,这种粮食走私行为已对国内粮食供应造成影响,导致国内粮价波动。
对于粮食的非法走私,海关工作人员戏称为“一场猫和老鼠的博弈”。在查获的7起粮食走私案件中,经营公司有5家来自深圳,2家来自青岛,没有一家广州本地的公司。这些公司大多是小公司和信誉不高的公司。惯用的手法就是异地报关,货物出口地大多在东南亚、非洲等地区。
针对这种突然频发的走私现象,黄埔老港海关进行了专项风险分析,并提出专门的布控方案。
“提取一些异常的数据作为监控重点,提高查验的针对性。同时充分利用相关部门的资源,如工商部门的一些资料,希望通过多渠道手段来打击现阶段突出的粮食走私现象。”黄埔老港海关关长梁润超说。
梁润超说,鉴于此,黄埔老港海关已从几个方面加强了监管,针对“伪报”、“瞒报”违规走私方式,以监管区巡查监控为主要监管手段,强化了船边巡查,加大了对“单货不符”的打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