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67300000032

第32章 刘效礼:一位将军的纪录片情结(1)

——记中国视协纪录片学会会长刘效礼

那时候,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儿子。高中毕业的时候,老师力主他考大学,但他还是选择了参军。一是想保家卫国,二是想吃饱饭。他说:我实在是饿怕了;

那时候,他是普普通通的部队战士。全军大比武活动中,他是济南军区的特等射手,他说:我很羡慕我们的排长,他是个少尉,可以光宗耀祖了;

那时候,他是刚刚退伍到中央电视台的一名23岁的年轻记者。他说:叫我去中央广播事业局报到时,我真的不想去,再说我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有个东西叫电视;

……

三十多年后,到了退休年龄的他,已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少将,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主任、中央电视台军事部主任。蜚声中外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望长城》、《中华之剑》,大型文献纪录片《让历史告诉未来》、《毛泽东》、《邓小平》、《孙中山》等都是他任总编导,数亿观众看过并且记住了这些经典之作,而行内人士更是久闻他的大名,熟悉他的作品,尊他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前辈和大师。他拍了400余部纪录片,创下了中国电视界许多第一,是目前电视界唯一的“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现在,65岁的他身板硬朗,声音洪亮,精力充沛,仍然担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的理事、兼职研究员和纪录片学会会长,以及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继续为电视纪录片的繁荣发展出力。

这是一位共和国将军的电视纪录片情结,这位将军就是刘效礼。

“电视原来是小木匣子里的小电影”

刘效礼的电视生涯始于1966年10月。

那天,23岁的战士刘效礼正在参加集训,通讯员跑来通知他,立即带着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笔记去连部。

在连部,刘效礼见到了两位从北京中央广播事业局来的干部,他们逐篇翻阅刘效礼的笔记,又问他的个人爱好。刘效礼老老实实告诉他们,自己的两门爱好一是打篮球,二是把读书笔记当成作文来写。来人最后说明了来意:经周恩来总理批准,中央广播事业局准备从部队选一批编辑、记者,条件是高中毕业、党员、班长以上。你们师符合条件的不少,但只有一个名额。那意思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吧!

刘效礼什么准备也没有做,20多天后却来了通知:立即办理退伍手续,10月31日前,到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2号广播大厦干部处报道。

这下傻眼了,刘效礼想不通,也不情愿,他舍不得脱下军装、离别战友。一直对他挺好的连长发火了,拍着桌子说:“他妈的,你怎么就不明白?到了北京贡献肯定比这里大!”

一语点醒梦中人。那是个讲贡献的年代,刘效礼没话可说,乖乖地打背包走人。临走前连里为他送行,炊事班专门杀了只鸡,连长、指导员硬是让他把鸡腿吃了,说路上不饿。——因为,那时在部队也不能完全吃饱。

此后,刘效礼再没有见过连长,但总记在心里。连长当然不可能想到,这一骂,骂出了日后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大师(尽管刘效礼本人拒绝此称谓),骂出了指挥摄制组和摄像枪的将军。

多年后,刘效礼在一篇文章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人要服从命令,也要服从命运!”

事实上,刘效礼服从了命运,同时也向命运发出了挑战——

到单位报道后,领导分配给刘效礼的短期工作,是训练蜂拥进北京串联、等候毛主席接见的红卫兵,这使他有机会激动万分地带着一群大孩子,秩序井然地到天安门广场接受领袖的检阅。也是在那段时间,刘效礼第一次看到了电视,他恍然大悟:哦,原来电视就是装在小木匣子里的小电影啊!

1966年底,刘效礼被正式分配到中央电视台,当时叫北京电视台。

1967年3月,领导交给刘效礼一个任务,为纪录片《兰考人民战斗的新篇章》写解说词。“怎么写啊?”他问。领导说你去资料室,看看别人怎么写的。他赶紧去了,而且是天天去,钻进去就半天不出来,边看边学。他底子好,读书时写的作文常常被老师当范文,入伍后也没断了练笔,再加上勤奋,这第一篇“处女作”顺利通过领导审查。他一鼓作气,5月又和播音员赵忠祥、虹云,一个晚上就录完了庆祝“五一”的大型纪录片《首都军民庆五一》。片子完成后,赵忠祥说了一句话:“刘效礼这小子将来不得了。”

这以后刘效礼更是热情高涨、激情燃烧,时时琢磨怎么写稿子,还到处找稿子写。一些记者采访回来,也就乐得把镜头表交给他,让他写稿。那时每天的新闻量不大,这个叫他帮忙,那个请他代笔,有时一个晚上的新闻稿全是他一个人写的。这事直到今天说起来,他还挺自豪,心里充溢着幸福感。

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记者写电视片解说词主要是抄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的口径、提法,很少有发挥的余地。难能可贵的是,刘效礼不愿意照抄照搬,他绞尽脑汁搞一点新创意,尽量多用自己的语言,逐渐形成了简单明了、清新隽永的独特文风,为他后来承担那些重大题材的纪录片夯实了基础。

初生牛犊不怕虎。刘效礼胆子大,接到重要任务不发怵。但有一件事,回想起来他当时真的有些害怕——

那是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大地震发生了,北京也有强烈的震感。当天下午,刘效礼正和同事们搭建防震棚,领导叫住了他:“中央急于知道唐山地震的详细情况,你去完成这个任务。要求是及时、迅速、准确,一定要快去快回!”

现在从北京到天津,也就是个把钟头的事,可那时交通不那么方便,一地震就更难了。刘效礼马上去准备摄影机、胶片,又从食堂领了一麻袋大米、一包咸菜,第二天一早就和一位同事坐上吉普车直奔灾区。

4个小时后,眼前的惨像惊呆了他们:满目废墟,满耳呻吟,还有到处摆放着的遇难者遗体,唐山城毁于一旦……幸存的人们开始自救,数量不多的部队医疗队在街头救治伤员,空中的飞机在撒食物和慰问信。刘效礼他们是第一家赶到现场的新闻单位。

一进唐山,摄影机就开始了转动,大量的移动镜头是在车上拍摄的。当天下午,刘效礼他们重点拍摄了灾情,尤其是详细介绍了车站、新华街、陶瓷厂等市内主要设施的震后状况。晚上,一行四人就在唐山市委大院的水泥地上铺一张草席,将就睡下。大米和咸菜都给了灾民,渴极了的他们好歹喝了些游泳池的水,然后饿着肚子,耐着酷热,在余震和黑暗中默默地等待天明。周边袭来的尸臭味,时断时续的哭泣声,让刘效礼一夜不曾合眼,天蒙蒙亮他们就爬起来,拍摄全城救灾的情景,下午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北京。短短一天,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共拍摄了7000多尺胶片,也算得是创纪录了。

如果说,刘效礼进入电视界头十年的磨砺和探索,由于受到时代和条件的限制,主要还只是打基础练笔功的话,那么,1976年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中国电视事业现代化进程的开始,他前进的步伐就越来越快了。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率先进行土地大包干的消息震惊全国,刘效礼奉命前往了解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对军属有何影响。到凤阳一看,当地的喜人变化和农民崭新的精神面貌使他振奋不已,他当即决定改拍一部反映农村包产到户真实情况的纪实片。

这个当时争议很大的事件,被刘效礼编辑成了35分钟的《说凤阳》,时任中央广播事业局局长的张香山亲自来审看。看完后局长不无担心地说:小刘,这个事中央意见都不一致,你为什么搞了这么大一个片子?为慎重起见,局长建议压缩成5分钟再播出。

顾不上那么多了,心有不甘的刘效礼自作主张,把片子删减了5分钟,留下半小时。

30分钟的纪录片《说凤阳》播出后,全国轰动,叫好声占绝对优势,盖过了非议。著名画家黄永玉看了连夜挥笔赞道:多少年来,农民形象被歪曲,你们拍了一部活的社会主义的关于农民的教科书……画家还画了只刺猬,由夫人在旁边题诗一首,意思是刺猬身上的刺好比丘比特的爱神之箭,引申为观众对你们的爱护。夫妻俩真是用心良苦,比喻奇特。这封信由黄永玉亲自送到中央广播事业局,各界对《说凤阳》的好评也陆续传进了领导的耳朵,刘效礼擅作主张的事因此不予追究,他悬着的心这才回到了原处。

“丑儿”摇身变“靓仔”

我得以采访刘效礼将军纯属意外的惊喜和“收获”,他到广州公干,南方广电传媒集团总裁王克曼诚意邀请他,担任集团和广东电视台合拍的一部有关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纪录片的总顾问,他欣然应允。我得知消息时他已定好机票,次日上午就要返回北京,幸得电视台的同行立即与他取得联系,转告我的采访要求,得到同意后我于当天下午赶到他下榻的酒店。

刘效礼一身便装,却是军人的身板,说话还带着山东老家的口音。未及坐下,将军已经给我倒上了一杯热茶。

没有张扬和自得,豪爽的笑声中采访顺利进行。

我们谈到了刘效礼的童年、入伍、进京、第一次写解说词,谈到了他的第二次入伍——

那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后,叶剑英元帅说了一句话:“搞军事报道,还是要以现役军人为好。”根据这个意见。退伍老兵刘效礼又穿上了军装,这出乎意料的好事还给他带来了另一个突如其来的喜讯:他的级别定为正营,按规定家属可以随军。他在北京过了14年单身生活后,终于迎来了一家三代7口人的大团圆。至于为什么会有7口人,暂且按下不表。

过去家不在北京,刘效礼和一帮年轻记者常常没日没夜地泡在办公室,现在家搬来了,工作性质决定了他还是往外跑的时候多。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电视纪录片开始突破“教化与指导”的创作理念,以前因受技术限制和思想束缚,纪录片只用解说词来叙述,忽略现场声的做法也遭到了置疑。纪录片大师、荷兰人伊文思经常到中国来讲课,有一次他很生气地问:“为什么中国的纪录片只张嘴不说话?”刘效礼听了很受刺激,发誓要找到中国纪录片改革的突破口——让纪录片开口说话(指现场声)!他的持续努力使得1991年拍摄的《望长城》,有了历史性的突破。

事情要从1988年说起,那年底,中央电视台第一次采用招标方式,来确定中日合拍的纪录片《万里长城》总编导人选。

拍长城啊,是中国人谁能对长城无动于衷?刘效礼心潮涌动、跃跃欲试。在同事们的鼓动下,他带着几个帮腔的哥们,闯进了副台长陈汉元的办公室。经过半个小时的游说,陈汉元现场敲定:“刘效礼,你中标了。但有一点要明确,是你个人中标,不是你军事部。”

有了“中标”这两个字就行,其他的都不那么重要了。很快,刘效礼带着长城摄制组一班人住进了市郊八达岭外一个部队仓库的招待所,说通俗点是吵吵嚷嚷了五天,说文雅些是畅所欲言了五日五夜,总之到末了大家达成共识:一定要创新,决不留后路!即便生个丑孩子也要丑得吓人一跳。除此之外,刘效礼心里还铆足了劲:我们这帮中国军人一定要争气,超过日本人!

同类推荐
  • 草叶集

    草叶集

    美国现代诗歌之父沃尔特·惠特曼是十九世纪著名的诗人、人文主义者。由于早年受到民主主义者托马斯·潘恩和爱默生的深远影响。1839年起,他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850年,开始在报纸上发表自由诗,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自由民主生活的赞颂。
  •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这本《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囊括了俄罗斯最富盛名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几乎一生的诗歌精品。整本诗集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卷是女诗人前期(1904-1925)的作品;第二卷是阿赫玛托娃中期(1927-1949)的诗歌;第三卷总结了诗人后期(1950-1966)的写作;第四卷是长诗《安魂曲》,这首抒情长诗是阿赫玛托娃诗歌创作的一个巅峰。
  • 请给我一个好的情敌

    请给我一个好的情敌

    7个部分,50个故事,无数个深夜的凝神聚思。这是当代青年对世界的观望。“在写作里,我是观望者。我观望自我,我观望社会,我观望每个人,我观望整个世界,写下我的理解,我的表达对于你来说也是观望。”这是创业者的真实体验。“我的生命不该停留在某个地方,我身体里流着不安分的血,注定无法安稳,不可能一辈子都陷在冬天的严寒里。”这是孤独的写作者的灵魂。“从上个冬天到这个冬天,内心所追寻的一切还是徒劳无功,但我总算有了真正能一起写作喝酒的人,哪怕彼此的灵魂都那么孤独,但终归有了些温暖吧?”
  • 21世纪外国文学研究新视野

    21世纪外国文学研究新视野

    本书通过对21世纪外国主要作家的研究,运用新的理论视角解读2000年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文学作品。本书不仅研究内容新而且研究视角新,与时俱进,凸显21世纪以来外国文学的发展趋势。出版后该书将为外语学科专业的师生、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理论参考和方法借鉴。
  • 有温度的宋词

    有温度的宋词

    年轻时,总以为宋词里都是些袅袅婷婷的柔软佳人,诉说着深闺怨恨,清晨花瓣上的露珠也能引出一长篇的的对薄情郎的斥责与怀恋;抑或文艺男诗人娘里娘气的悼亡词或者寄情于青楼的缠绵情诗。年长了才懂得,无论是深闺愁绪还是缠绵情诗,哪一个不是对当下的深刻印记。自由懂的感怀、铭记每一个瞬间的悲欢离愁,人生才会变得饱满。提到宋词,苏轼、李清照、陆游、辛弃疾……词人之名喷涌而来;提到宋词,水调歌头、念奴娇、满江红……脍炙人口的词牌之名映入眼帘。踏着唐诗的脚步,宋词开拓出了新的发展疆土,也给它的仰慕者,带来了全然不同的阅读体验。全书分为十卷,分别从离愁、相思、咏史、伤春、乐观、悠游、悼亡、人情等十个方面展开叙写了宋词中的离愁别绪。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读史有学问

    读史有学问

    本书是著名学者王立群教授积多年研究心得写就的一部著作。《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读中国历史,不能不读《史记》。研读《史记》,除了可以丰富史学知识,更主要的是可以以史为镜,探寻社会发展与国家兴亡的规律、经验和教训,寻找人生道路上的坐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公主有点聒噪

    重生公主有点聒噪

    一朝穿越,竟变成天下人宠之不及的?七公主,还是胎穿?那说明原主在娘胎里就嗝屁了?身体怎的如此弱不禁风?哦,她忘了,如果不是她,这具身体已经变成尸体了,那就让她好好的替原主活下去吧!哇那是谁家可爱的小奶娃?好可!“你愿意跟我走么?”因为他这一句话,他成了她的手下,一辈子的手下。“你不是喜欢我吗?!我愿意答应你一件事不论你想做什么,我都会支持你,不插手,好吗,你醒醒啊!”因为她一句去死,他还就真去死了....而后好不容易捡回半条命,却遭到背叛:“公主不是说我活过来你就答应我一件事?永远不插手?那我现在想做的,就是让你和你父皇去死!”想解锁更多剧情且看正文~
  • 有只妖孽在后宫

    有只妖孽在后宫

    他绝色,强大,伟岸,一双凤眼燃烧着让人窒息的烈焰,却充满极度可怕的占有欲,他玩转权利,誓要杀掉她身边一个个至亲至爱之人,不惜辱没她名节,囚禁她于身边,却最终害她枉死!她受尽十年情伤,穿越而来,以公主的身份重生,誓不再爱,却与他相知相遇,奈何却只能相爱相杀,不死不休。在她身边,谪仙般的师傅,狠心废了她武功;忠心俊美的侍卫,却是前世伤她至深的男友;傲骄城主,与她有一生一世也无法解除的血海深仇……阴谋、苦恋,权利的斗争,她几经生死、泣血坚持,总有一天,她定翻身抵抗强大而又残酷的暴君,和心爱的他一起历劫重生,腾龙飞天!
  • 末世之超级移动基地

    末世之超级移动基地

    忽然降临的生化危机打破了世界的平静,人类艰难生存,主角机缘巧合建立超级基地,自给自足成为人类最安全的避难所。
  • 打工在魔界!

    打工在魔界!

    楚楚:作为一只妖,上辈子,我欠了一个书生天大的债,这辈子,我得还债,了却因果,方可晋升为仙。可是,这特么怎么搞的,他一个文弱书生怎么转世成了魔王!!!这让我一只无权无势的小妖如何还这天大的债?!其实做妖也是不错的,逍遥自在,不就少活个几十万岁嘛。这债,还是……司音大魔王淡淡地看了楚楚一眼。楚楚:这债,还,必须还,铁定还。打工,打工,还是打工!什么时候才能翻身啊!宝宝心里苦,可是宝宝不敢说。以上为婉转版简介,以下为直白版简介——暴力萝莉修仙史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月离殇,芷雪一刻

    月离殇,芷雪一刻

    她是21世纪最残酷的特工,因一次意外穿越到了梦幽国丞相府三小姐身上,母虐,姐欺,妹装,呵,看她如何逆袭,整个京城统统被她玩转。。他,紫塓国五皇子,冷漠残暴,传言从未对女人动过心。他和她相遇命中注定般,一道圣旨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