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爱开玩笑。比如,单身汉李老七老爱在妇女身上占便宜,总盯着大姑娘小媳妇的胸脯看,看着看着,就冒出一句台词:“我饿我饿!”边说边用手指妇女的奶,还嘴巴一努一努的做吃奶的样子。妇女就逗他:“快喊妈妈!”李老七就带了婴儿口吻:“妈妈,我饿!”
几个妇女就互相递一个眼色,迅速冲上去,手脚麻利的大嫂就把李老七扑倒在地,扑得李老七一个狗啃屎。李老七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就那样趴在地上,将脸紧紧地贴在地面。可是,妇女们并不会就此罢休,几个人齐心协力把李老七翻过来。马上就有一个正在哺育的妇女掏出奶子,对着李老七的嘴和脸一阵狂射。围观的大声叫好,直到把李老七修理得面目全非才放手。
村人都爱看这类大俗的表演。还喜欢开一些玩笑,甚至比较过火的玩笑。村民的房子,茅厕都是在外面,拉屎就蹲在一个石板上,屁股后面就是粪坑,粪坑上面是猪圈。因此,经常有一些饿得慌的小鸡跳下粪坑觅食,哪知下面除一层粪壳外,都是粪水。小鸡下去往往就上不来。村人都不太讲究,要大便了,就随便蹲在哪家的粪坑边解决。这时候如果有人知道了,就对那家的妇女说,你还不快回去看,你家的小鸡掉粪坑了,现在直扑腾,鸡都快要淹死了。妇女丢下农活就往家跑,跑拢一看,原来蹲着一个大男人。顿时,搞得哭笑不得这才知道被别人开了玩笑。知情者便哄堂大笑。然后再一个传一个的。传得大家都知道了这样的事情。自己男人知道后,也不生气,只笑着骂一句:“狗日的傻婆娘!”
这样的玩笑村里随处可见,甚至可以说,开这类玩笑成了村里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娱乐。再难堪的玩笑,说说笑笑也就过了。
只有王志冒与众不同。
每天这类玩笑在王志冒身边发生时,他就走开,从来不和村里人附和,看见大家因捉弄某一个人成功后,笑得前俯后仰的时候,王志冒就一个人走向远处,甚至还说一句:“无聊!”
与村里人身份不相称的做派,也让大家用异样的眼光看待王志冒。村里人出活都是手执锄头之类的农具。而王志冒除了带着农具外,手里随时都有一本书。休息时,别人抽烟吹牛开玩笑,他却躺一边看书。
石涧村是夹在两山之间的一块平坝上。周围是山,只有平坝周围才有一些种庄稼的实用土地,出门都是山。因此,石涧村一百多人的生存来源,就只周围的那每人七分田,然后,自己再在山上开一些荒地种点玉米、土豆什么的,一年的生活才能勉强维持,大家土地挨着土地,低头不见抬头见,谁家也没有什么秘密,相互之间都了解,正是因为了解,相处得才更加融洽。
看见王志冒这样的做派,村人也理解,都说:“好好的一个娃,受了刺激,和我们肯定不一样!”
王志冒确实受了打击,而且这个打击还不小。自己十年寒窗,终于考取了北京的名牌大学,这是全镇考入该大学的第一人。尽管专业叫什么地质,大家不理解,以为回来后也是种田,还是当农民。可是毕竟是大学,而且还是北京的大学。可是,王志冒放暑假回来后,就发表演讲,说自己以后要当科学家,专门研究地质。村人如听天书,都用异常里带着羡慕的眼神看他。王志冒呢,并不只停留在演讲上,每天在村里转悠,还上山去敲回一块一块石头,摆在自己院坝里翻来覆去的研究,边对着书上指指点点。
村人都相信,王志冒以后要当科学家。因为他从来不开玩笑。而且是个说到做到的人。高考前,王志冒就说,要考北京的名牌大学,结果,果然如此。
打击突然而至,读到大二,相依为命的妈上山种土豆,遇到滑坡一命归天,成了孤儿的王志冒不得不辍学回到了村里,继续当他的农民。
眼看着一个科学家就这样变成了农民,村人都很同情他。
回到村里后,王志冒已经是二十三岁了,从此变得沉默寡言,除了种田、看书,就是整天待在夺了母亲性命的山体滑坡前。都说:志冒是个孝子,每天都去滑坡地方哀悼他妈!
回村的第二年,王志冒有了女朋友。这是一个很好的外村姑娘,叫蔡小玉,也是王志冒的高中同学。在镇里读高中时,王志冒是班长,小玉就朦朦胧胧地追求过他。王志冒一心读书,一点不解风情。后来,王志冒考入名牌大学后,小玉落了榜,把对王志冒的爱深深隐藏,这种单相思一直在小玉的心中没有改变。待王志冒辍学后,她就主动找上门来了。
当时,村人都在为志冒的婚事着急。外面平坝上的女人是不愿嫁进山里来的,村里的女人都想嫁出去,走出贫困。如今,小玉主动上门,村人看着这个小玉就特感亲切。而且,小玉不只是人来,还从娘家背来了三头猪崽,一看就是要和王志冒生活一辈子的样子。
小玉就住了下来,安心养猪种地,王志冒愿干农活就干,爱干什么干什么!对于王志冒整天看书,研究石头,小玉也不生气,还烧好开水递到他手里,把他当老爷供起。都说:“志冒这孩子真有福!”都开他们的玩笑:“好久请我们喝喜酒?”小玉就笑,就等王志冒回答。村人都知道了王志冒才是当家人,都盯着他怎么回答,王志冒就红了脸,一句话说不出来了。就都笑:“王志冒舍不得办喜酒给我们喝!”
进入五月,天气渐渐热了。王志冒晚上就和小玉在村里散步,手牵着手,很恩爱。两人来到村边的一个池塘边就坐下了,这个池塘是因地质变动而行成的,水从山间流下来,形成这个池塘。平时,村里人洗衣、淘菜等都在这里。这时,池塘边还有几个妇女在洗衣服,小玉就把王志冒拉到远处坐下,小玉依偎在王志冒的胸前,柔情说:“我们国庆去办结婚证吧!”
王志冒一阵感动,就用手加了力搂了搂小玉,搂出一个“同意”的意思。
洗衣的妇女一声惊叫。
王志冒连忙拉着小玉跑过去。妇女指着水面,声音都开始打颤:“快看!”
水面上一个一个小脑袋在狂命地游,其中有水耗子,水蛇,青蛙,等等,如一条长龙,游过池塘、向山下逃窜,王志冒一惊,拉着小玉就往家跑。
晚上,家里的耗子不住惊叫着往外逃。
天亮后,村里都知道了这一怪现象。
王志冒就来找村长。把自己的担心说了。
王志冒是个不开玩笑的人,这样一说,村长也担心了。就通知全村人尽快在山外亲戚家去住几天。村长说:“王志冒说我们这里可能马上要发生大的灾难,比如泥石流什么的!”
都疑惑。都不信。都不走。
搬家带口,说走就走,容易吗?
王志冒见大家不信,也没有了办法。想来想去,就缠上村长一起去镇里、县里把村里的反常现象反映了。镇里说,不要大惊小怪。
县里相对要慎重一些,就打电话问省里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找了一个专家就现场解答了:“环境变好,动物才和诣群居,集体迁徙属自然现象,与灾难无关!”王志冒就在电话里与专家辩论起来,还说了当地的地质情况,以及近段时间的小滑坡情况。专家仍然说:“没有你想象中那样严重,不要担心,这是自然现象!”
专家这样说了,县里就放心了:“没事,不要大惊小怪!”
村长也放心了,可是王志冒仍然忧心忡忡。
回村的路上,王志冒就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我担心的是地震灾难后会有大泥石流,我研究了一下全村的地理位置和周围山体,一旦地震,超不过三天,全村都将不存在,必须转移出去!”
村长苦笑着摇摇头。
回到村里后,村长就转述了专家的回答。都笑着说:“王志冒从来不开玩笑,没想到,这次开这么一个天大的玩笑!”
王志冒在一边脸讪讪的,哭丧着脸。
晚上,王志冒又去池塘边和山里转了很久。回来后,就和小玉商量着一件大事情。
第二天天刚亮,王志冒就挨家挨户的通知大家,说今天自己和小玉办喜酒,欢迎全村168人全部都来吃。
正是山里农活不多的时候,都答应一定来。刚听到通知,都不相信:“王志冒,你终于想通了,舍得请我们吃啊!”
王志冒就笑:“一定来哈!”
吃过早饭,村里就热闹了起来。
王志冒把家里三头猪都杀了。村里的人全部围在王志冒的院坝里。杀猪的杀猪,搭灶的搭灶,弄菜的弄菜,做饭的做饭。王志冒却什么都不干,不停地问谁谁谁在哪里?在得到当事人回答在杀猪,或者在摆桌椅板凳后,才问下一个。
下午一点半,一切准备好。在村里的院坝里,一共十八桌坝坝席摆在一起,甚是热闹。大家喝着酒、吃着肉、抽着烟,欢聚一堂。男人们感叹:“看不出来王志冒还这么舍得啊!看,多排场!”
小玉和王志冒一起,挨桌请大家慢慢吃。说:“反正,今天大家谁也不许走,就在我家吃,耍,吃了中午,晚上再吃!”
都回答说好!谁也不准走!
正当大家吃得欢天喜地的时候,大地突然剧烈晃动了起来。
都惊呆了。
王志冒冲向屋檐,把四奶奶连同椅子抱着就往外摔。与此同时,全村的房屋倒塌了,顿时天昏地暗。
十五秒以内,村子不见了。
留下一地坐在院坝空旷地带上的茫然的人。
村长马上高喊:“志冒、志冒!”
四奶奶高喊:“志冒,我的乖孙!
村民齐声高喊:“志冒,志冒……”
只有山谷回荡着:“志冒,志冒……”的声音
椽子打中王志冒脑袋,王志冒已脑浆崩裂,鲜红的血溅到三米以外的酒桌上,那酒席就血红的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