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在妈妈面前跺脚,是撒娇;在婆婆面前跺脚,是大逆不道;
12、妈妈帮女儿过生日;女儿则是帮婆婆过生日。
儿媳不能不把婆婆当妈,又不能把婆婆当成自己亲妈,那么,这个度到底应该怎样把握呢?答案是:尊敬是必要的,但是亲密无间是要不得的。
1、受了老公的委屈,去找自己的妈妈。没有人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有缺点的,婆婆更是这样。哪怕是她儿子的错,她也会站在儿子的角度说你的不对。
2、在母亲面前,可以让丈夫给自己端茶倒水,这样会让妈妈为自己的幸福放心;但在婆家,一定要给丈夫端茶倒水。婆婆是不会让自己的儿子,一个伟岸的男人“受气”的,在婆婆的眼中,儿媳就要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的儿子,而不是像个公主一样对儿子呼来唤去,要学会照顾婆婆的自尊。
3、在自己家,吃父母舍不得吃的好东西,但在婆家,一定要把好东西让给丈夫和婆婆。只有这样,才会让婆婆知道自己是最爱她儿子的,也要婆婆知道自己和丈夫一样都是爱她的,从而让她放心得把整个家交给你打理。
4、在自己的父母面前表现自己的优秀,可以增加父母的成就感,但是千万不要让婆婆把眼睛长在头顶上——不要让婆婆仰视你。就算你的工作做得再棒,也不要企图让婆婆为你骄傲。婆婆的观念里,儿媳是要把心思放在经营家庭上,而不是打拼事业上。她更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在事业上输给儿媳,因为她希望她的儿子能在你们的小家里有绝对的权威性。
除了要和婆婆保持一定的距离之外,还应该注意一些生活的细节,尽量使家庭关系和谐的发展。
1、要学会收起自己的性子,理解婆婆的旧思想、旧观念,必要时可以做出一些不违背原则地让步,毕竟是她培养了一个优秀的男人给你。
2、如果丈夫和婆婆出现了矛盾,一定要站在婆婆的一方,让她感觉到即使是自己的孩子有了小家庭,自己还是具有权威性的。这样,当你和丈夫出现了矛盾,她也会向着你。
3、不要在婆婆的面前和丈夫有亲密的举动。婆婆也是女人,自己培养的儿子和另一个女人卿卿我我,必然会引起她的嫉妒。另外,由于一些陈旧的观念,她认为,这些行为就是要等到你们关起门来才发生的。
4、有外人在时,要记得赞美婆婆。要让别人觉得因为有你,你婆婆生活得幸福而快乐,不仅增加了婆婆的面子,还让别人有了在婆婆面前夸赞你的资料。
5、如果你的丈夫不是独生子,那么对他的兄弟姐妹好一点。他们在你婆婆的眼里和你的丈夫具有相等的位置,他们在你婆婆面前称赞你一句,你在婆婆心理的位置便会高许多。
6、不要企图把自己的生活习惯强加在他们身上,他们一辈子的习惯你是改变不了的,并且他们会对你产生抵触情绪。
作为儿媳,一定要清楚自己是晚辈,在不影响原则的前提下,一切要以长辈的意愿为先。尊重他们的想法和生活规律,凡事多征求他们的意愿,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在整个家庭中具有高高在上的地位,同时,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和丈夫一样,是爱他们的。
三、男人的改善
我们都说,婆媳问题最大的受害者是中间那个同时处于儿子和丈夫角色的男人。但同时,婆媳关系好与坏的最大决定者也是这个男人。只有这个男人懂得如何调节自己深爱的两个女人间的关系,整个家庭才会和谐地发展。
案例:婆媳相处之道
小宁是个标准的八零后,一直受到了比自己大五岁的老公小谢的宠爱。他们打算结婚时,婚房还没有下来,于是,便住进了公婆家。她早就听说,北京的老人一般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找一个北京的另一半,所以就一直担心公婆会不会难为她这个外地的小媳妇儿。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她就把自己的顾虑完全抛弃了。为什么呢?原来,小谢的父母非但没有嫌弃她,还把她当成自己的小女儿一样,照顾得特别好。
下面,我们截取他们生活中的几个片段,来看看婆媳的相处之道:
片段1:有一天晚上,发着烧的小宁突然想吃桃子,便让老公去问问家里有没有。那时本不是桃子的上市季节,家里自然没有,老公就先给她拿了几样其他的水果。第二天早晨,他们刚刚起床就看到公公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原来,是小谢的母亲说小宁生病想吃桃子,便让老伴儿赶紧去早市找找,并且让他一定要在他们上班前拿回来。小宁知道,小谢的父亲一直身体都不好,不能做剧烈运动,这次的经历一下子让刚刚离开家的小宁感受到了和自己家一样的温暖,为他们和谐的家庭生活大大加分。后来,每天早晨上班前,小谢的妈妈都会给小宁一个袋子,里面肯定有一两样当季的水果,还有一袋酸奶,一点女孩子喜欢的小零食,说是让儿媳妇注意保养自己的皮肤,工作别太累。而作为摄影师的老公却什么都没有,经常跟老妈抱怨自己的待遇还不如进门几天的媳妇儿好,而谢妈妈说:“人家离开家来到咱这儿,就为了你,咱还不好好地照顾人家,说得过去嘛”,说得小宁心里暖暖的,经常带婆婆一起出去逛街购物,把婆婆打扮的年轻又精神,让婆婆的老姐妹们都特别羡慕,说是自己的女儿也没有人家的儿媳妇儿好。
由于谢妈妈和小宁都知道彼此是为了儿子/老公才走到了一起,谢妈妈才不会因为小宁的家是外地的就嫌弃她,而是觉得她背井离乡,自己更应该好好地照顾她,不能让她受委屈,而小宁感受到谢妈妈的温暖后,自然也会把自己对母亲的思念和爱转化到婆婆的身上。她们都为对方做了充分的考虑,而不是一味地只考虑自己,才让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
片段2:小宁住进公婆家以后,老公的衣服还一直是婆婆洗,她觉得过意不去就跟婆婆要衣服洗。可是小宁平常的工作很累,常常是洗完澡就什么也不想干。一天,她突然想起来衣服攒了有两天了,就拖着疲惫的身体去脏衣篓拿脏衣服,却突然发现婆婆已经把衣服都洗干净晾好了。她赶紧去找婆婆道歉,可没想到她刚说两句,婆婆就说:“你们平常工作累,家里的衣服怎么还能再让你们洗啊。反正我在家也没事,洗洗衣服还能锻炼身体呢。”
谢妈妈年轻的时候是员工食堂的厨师,做饭非常好吃,但是没做过饭的小宁还是主动要求做饭。虽然把土豆丝切的有手指那么粗,包的包子都合不上嘴,即使是谢妈妈帮忙收了遍尾还是有好多咧着嘴,但是他们一家人都没有怪过小宁。有次,老公逗小宁,说她真是没有做贤妻良母的潜质,谢妈妈还说:“没有就没有,大不了我剩下的这几十年就一直带小宁做饭,我就不信小宁还学不会。”
在一般的家庭中,如果儿媳妇儿比较懒,不会做家务或是不做家务一定会引起婆婆的不满,因为婆婆往往会觉得这样的儿媳妇儿照顾不好自己的宝贝儿子,不放心把儿子交给她。但是谢妈妈非但没有这样,还非常理解80后媳妇儿。不仅帮他们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还非常护着她。这样反而能够促进小宁好好学习厨艺,让她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好,也让整个家庭变得非常融洽。
片段3:小宁刚刚搬进来时,老公就给了她一套家里的钥匙,但是小宁一直放在电脑桌上。谢妈妈以为是因为她没有钥匙链拿起来不方便,就去超市给她挑了个挺可爱的小挂件把钥匙串起来让她带好,万一家里没人也不至于“蹲门儿”。被逼无奈,小宁说出了实情:“其实,是因为没人教我,我不会开家里门,这样不带还能有个理由,要是带了不会开多丢人啊。”这一句话可把谢妈妈给说笑了,她赶紧带着小宁去教她开门。小宁学会以后,谢妈妈还不让她告诉自己的儿子,说是为了让他知道,自己不教,自己媳妇儿就不会开门。
虽然小宁不太会做饭,但是婆婆做饭时她只要有空就在旁边看着,既能学习厨艺,还能陪着婆婆唠嗑。经常俩人说的是热火朝天,让谢爸爸很好奇,结果就经常仨人在厨房里一边做饭一边大谈起来,让回家的小谢受到足足的惊吓。
其实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早晨起床,谢妈妈在刷牙,看到两个年轻人也起床了,那么谢妈妈一定会在一分钟离开卫生间,让两个赶时间上班的孩子先用;又比如,谢妈妈经常让儿子有时间去接小宁下班,说是一个小女孩晚上自己坐公交倒车回家不安全……
正是由于谢妈妈和小宁都没有把自己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强加给对方,而是相互理解,相互照顾,才让婆媳二人的关系十分融洽,整个家庭也是笑意浓浓。他们的事例也证明了“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这句话。如果我们都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那么我们收获的一定会是和谐、安定的生活。
最后,让我们结合上述事例来看看如何才能做一个“改善”的男人。
首先,男人一定要明白一点,无论这两个女人之间发生什么,都是因为有自己的存在。两个生活本来没有任何交集的女人,为了自己走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两人的关系或紧张或融洽,她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明白了这一点就会让这个男人在两个女人的关系上有一个清楚而准确的认识,从而不会盲目地袒护一方,让另一方失落。
其次,男人要学会调节两个人的关系。当其中的某一方向你称赞了对方,你一定要及时地反馈给她,让她知道原来自己在对方的心中是优秀的;相反,如果有一方向你发了牢骚或者是说了对方的缺点,你要先耐心地做出解释,再态度友好地做出询问;必要时,要把过错适当的往自己的身上揽一揽,毕竟,她们都不会太过介意自己的错误。闲暇时,也应在一方面前说说另一方的优点,让两个人知道,对方在他的心里很重要,那么她们就会顾及你的感受,进而减少摩擦。
再次,男人一定不能在两人都在场时表现出厚此薄彼,要试着一碗水端平,比如,买礼物时给双方都买,两人有了矛盾不能不了解情况就劈头盖脸地教训一顿。这样,既会让妻子觉得自己始终是个外人,也会让母亲有“娶了媳妇忘了娘”的伤心。因此要多学会谅解、宽容、承受,最好学会适当的“和稀泥”。
最后,男人在妻子的娘家要以身作则,善待岳父岳母,把自己当成他们的亲儿子一样去孝顺。这样,妻子也会在婆家有良好的表现。
总而言之,男人在婆媳关系中一定要做好积极情绪的助燃剂和消极情绪的灭火剂,如果一味地想要躲避,那么,就会有整个家庭灭亡的危险。
本章主要从家庭关系中公婆、儿媳的角度为读者诠释了如何才能在纷繁而忙碌的生活中,将自我心态由“改变”做到“改善”;向我们证明了改变他人,不如改善自我的重要意义,相信朋友们一定会触类旁通,都能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做好定位、选好方向、在不断的提高与进步中舞出属于自己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