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教育是强化与内化的统一,学生需具备强烈的自我建构意识。人格的塑造过程,实质是个体心理结构的“自组织”过程。青少年只有具备了自我建构人格的明确要求和强烈愿望并主动寻找自身人格中的弱点,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去攻克这些弱点,教师的指导与教育才能卓有成效。为此,应努力设法增强学生人格建构意识,引导学生自我完善。
1.运用适当的方式向青少年传授自我意识方面的知识
青少年期自我意识的觉醒对青少年此时的人格发展乃至今后要走的人生历程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帮助青少年了解自身心理活动的知识,尤其是自我意识方面的知识是培养他们进行全面客观的自我观察和分析,进而进行自我教育的必要步骤。自我教育作为青少年人格特征发展的一种内部力量,它并不是学生自发产生的,而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外部影响,正确地组织教育工作的结果。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心理辅导、班会、讲座等形式,以循序渐进的适合特定年龄层次的深度和方式向青少年讲解有关自我意识的知识,并辅之以相关的讨论和训练。
2.帮助青少年了解现实的自我
现实的自我是通过个人的实践而反映到头脑中的目前真实自我的形象,它是自我发展的起点。青少年只有认识到现实自我的状况才可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教育。为此,教师应鼓励青少年从多个角度认识自己,尤其是通过教师和同学的评价使青少年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青少年在自我评价中出现的高估和低估自我的倾向以及相应的表现,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调整、帮助,从而引导他们对现实的自我作出正确的评价。
3.帮助青少年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
理想的自我是个体在头脑中塑造的自己所期望的未来自我的形象,它代表着自我的发展方向。自我教育的心理实质是现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的积极统一过程。青少年期比任何时候都更经常地考虑自己的未来,理想自我相对发展较快,一般有超过现实自我发展水平的倾向。确立一个正确、可行的理想自我是激励青少年努力改变现实的自我,不断走向自我完善的动力。
首先,教师在帮助青少年确立正确理想自我目标时,应谨防青少年最容易出现的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完全脱离现实的自我,向往不切实际的自我;二是完全不顾社会现实,向往“个人”中心的、狭隘的自我。这两种倾向都会将自我教育引入误区,为此,教师应在引导青少年在正确认识自我时,广泛接触社会、深入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自己将肩负的责任,从自我实现和社会发展的两个维度上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目标。
其次,教师应善于运用引导机制实施榜样教育,为青少年确立理想自我树立一个榜样。一般而言,榜样具有下述特征时更易被学习者接受:(1)认可性。
只有认可的榜样,才有可能模仿。
(2)亲近性。
指的是榜样的时代性或地域性,选择榜样最好就地取材,而不要舍近求远。
(3)针对性。
针对受教育者的年龄、性别、理想、职业、特长特点,有的放矢,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4)可操作性。
具体、可模仿。通过模仿人物的言行并升华到精神、品格,从具体到抽象,持之以恒,由外到内,从而知道榜样的导向作用。
再次,帮助青少年发展自我调控能力。实现理想的自我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自我改造的磨砺过程,需要意志上的坚强、情感上的激励和认识上的反省。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高青少年在改变现实自我过程中的自我控制水平,并针对青少年需求独立又缺乏自制力的特点加强他们自我控制力的培养,在认识上通过写日记、录名人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博览群书,不断反省和鞭策自己,在情感上珍视青少年的自尊,发挥其自尊感的动力功能,使他们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情感上的激励。
青少年学生的自立人格
夏凌翔、黄希庭(2006)运用人格特质来进行青少年学生的自立人格结构的探索。研究表明,自立人格是一种综合性的人格特征,是在社会背景下,个体在自己解决所遇到的基本生存与发展问题中形成的独立性、主动性、责任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等人格特征。独立性指独立行为的风格、能力与表现;主动性反映个体积极进取、努力向上;责任性反映个体对他人忠、信、孝,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是对他人和自己的言行负责的表现;开放性主要反映的是个体对待他人宽和、大度、友善,是一种对人开放的表现;灵活性反映个体灵活机智、自主、创新等表现。青少年走向人格的自立,该如何去做呢?
一、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
独立的人格要求独立的思维能力,能够主宰自我的人绝不会依赖他人的思考,迷信他人的思维。
二、正确地评价自己
要主宰自己的命运,就必须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用公正的眼光审视自己,摸清自己的特点及优缺点,应理解自己所拥有的一些特征是主观不能改变的,如自己的形体、容貌,但有些是可以改变的。
三、有意识地扩大交往范围
在成长中,如果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将会影响今后正常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同伴交往可以摆脱对成年人的依赖,有助于社会性的人格发展。
四、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依赖性强的人往往不好动,喜欢在家里待着,因此,青少年一定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拓展生活的视野,多去运动场所尽情地玩,逐步形成活泼外向的性格。
(资料来源:夏凌翔《自立法则与培养》,安徽教育出版社。)
二、矫治人格偏差,预防青少年人格障碍
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心灵的沁润来展现人的理性,矫治人格偏差,达到提高人格水平和境界的目的。重视心理咨询和健康人格教育,设立相应的服务机构,以预防人格障碍、矫治人格偏差。心理咨询以解决个别性问题为主,健康人格教育以解决共同性问题为主,两者的有机结合就能形成点、面兼顾的工作格局。既有“点”的深入又有“面”的展开,既有障碍性咨询也有发展性引导,既有集中的教育讲座又有润物细无声的谈心辅导,使心理教育、心理服务成为青少年学生追求人格健康和人格境界的阶梯。开展逆境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个人所能承受得起失败的打击和压力,称之为抗挫折能力,它是通过长期的学习和磨炼而获得的。那些在生活中经常地经受挫折,但能在正确的教育下以积极的态度和适当的方法克服障碍的青少年,他们的挫折承受能力就较强。因此,正确的教育方法并不在于尽力保护青少年免受挫折,而是创设和安排适当的教育条件,使其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需要付出一定努力、克服一定的障碍后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关注青少年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从心理学和病理学角度分析,实际上是介于精神病人与正常人之间的一种行为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同社会正常行为规范相悖的,持久和牢固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青少年中常见的人格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依赖型:凡事需要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帮助;遇事优柔寡断,总是依赖别人作决策;在生活中自己不能独立自主,在学习上不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这类学生较难适应新的环境。
偏执型:不相信他人,嫉妒、蔑视他人,自我评价过高;常常怀疑别人存心不良,敏感、多疑,不经证实便怀疑同学的忠诚与诚实;无端害怕别人利用他的信任来反击他。这种类型的学生和他人相处时总是疑虑重重、提心吊胆,很难搞好人际关系。
虚荣型:这类学生往往家庭生活条件比较好,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自高自大,总以为自己高人一等,常常自吹自擂。也有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嫉妒心、虚荣心都很强,特别爱面子。这些学生往往言行不一,办事不可靠,发展下去对学习和工作很不利。
好斗型:这类学生在行为上表现为好斗。他们自尊心强,争强好胜,但这种争强好胜不是表现在学习和品德方面,而是表现在与同学的体力争斗方面。这类学生在班级里坐不住,学习不用心,哪里有纠纷就往哪儿钻,长此下去是很危险的。
自恋型:这类学生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对批评极为敏感;喜欢指使他人,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渴望持久的关注和赞美;缺乏同情心;有很强的嫉妒心。这些同学很少有知心朋友,封闭、孤独、隔离,常常自己给自己添烦恼。
强迫型:这种学生过分自我约束,常有不安全感,过分追求完美,谨小慎微、优柔寡断、墨守成规、思前顾后、敏感多疑,缺乏随机应变能力。这类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无开拓创新精神,这样下去较难有所作为。
孤僻型:这类学生行为怪僻,喜欢独来独往,不爱交际,不关心集体,对别人的批评或表扬都无动于衷,思想感情从不轻易显露,和同学缺少沟通,别人无法了解、把握他们的内心世界。这种类型的学生离群独处的时候,内心感情是空虚而又痛苦的。
阳奉阴违型:表面上对父母、老师和班干部唯唯诺诺、点头称是,背地里却又故意拆台,暗中捣乱。这种类型的学生表面上老老实实,背后却搞小动作,常常成为班级活动的阻力。
反社会型:这种类型的学生思想偏激,牢骚满腹,行为放纵,经常做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事情来。这些学生经常顶撞老师、班干部,随意损坏公物,在公共场所大喊大叫,寻衅闹事,行为放荡不羁,缺乏羞耻心和罪责感,对批评和教育有逆反心理,任甚发展下去后果可能会不堪设想。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
活泼、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是人格全面发展的外部要素之一,校园文化建设要有利于良好人格的孕育和形成。在人格培育问题上,个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社会人格以个体人格为基础,同时它又是影响个体人格的深层力量。因此,追求健全人格既是个人的事,也是社会的事。要注意把个体人格的培育与社会人格的健全结合起来,以形成双向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尤其重要的是,教师不要忘记自己是学生人格方面的榜样,自己的行为如何会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重视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把知识传授和人格熏陶结合起来。人格认识应以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不单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掌握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力量。知识与理智相通,愚昧和无知相连。
人格的核心是人的内在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知识在塑造健康心灵、培养积极人生、优化人格素质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可以认为,学习知识、掌握文化是知晓、认可、践行向上的精神、美好的信仰、崇高的道德的前提,是树立符合健康价值导向的人格的基础。人格的发展、完善离不开生活环境和对优良道德观念的积极践行,知行统一是人格高尚的重要体现。如果说没有明辨是非曲折和识别善恶美丑的能力,要践行良好的人格是不可能的话;那么同样也可以说,缺少人格践行和知行统一,人的素质也不可能得到切实的提高。因此,要促进行为与观念的互相强化,倡导知行统一的人格塑造模式,切实以人格境界的提升和人格精神的进步推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因此,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转变学校的教育、管理、服务职能,积极开展有思想性、娱乐性、服务性活动,营造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大、小环境,使学生融于团结上进、积极乐观、身心和谐的集体中,成长在学习生活充实、课余活动丰富的校园环境里。
中国21世纪青少年健康理想的人格模式
中国21世纪青少年应具备如下人格特征:
1.具有积极健康的主体意识,能自我尊重,且有能力感。
2.正确了解认识评估自己,并能自我承认和接受这种评价。
3.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4.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态度,能充分接受大量信息。
5.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
6.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和人际关系。
7.在关注自我的同时,关注社会生活、自然和他人,有较强的爱心和同情心,对人类怀有一种很深的认同、同情和爱的感情。
8.不迷信自我,不迷信权威,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能较理智地分析问题,不感情用事,能接受不同的观点,能接受客观正确的意见和建议。
9.探寻精神生活,不过分看重物质利益。
10.思路开阔,关注的空间地域、范围及点扩大,不局限于个人、集团、家国,而扩大到了整个社会生活、自然世界,把地球当做人类共同的家园而加以关爱。
11.初步掌握成人所具备的较强的知识面和信息量,掌握有关的工作技能,并且有承认义务的责任心和对工作的献身精神。
12.面向未来,具有一往无前的态度,能有所侧重地看待过去、现在与未来。
品德发展乃其重
一、青少年品德发展的特点
青少年的道德认识逐步明确,是非分明,道德情感进一步丰富,并富于变化。但是,这时候青少年的道德意志还不够成熟,他们对自己道德行为的约束力还不够强。过渡性是这一群体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在:
(1)青少年能独立自觉地按照道德准则来调节行为。青少年的品德发展逐渐由“他律”走向“自律”,也就是服从自己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原则;开始按自己道德动机去行动,以符合某种伦理的要求。
(2)青少年的道德信念在道德动机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青少年时期是道德信念形成的关键期,道德信念一旦形成,就成为道德动机的重要成分,使青少年的道德行为更有原则性和自觉性。
(3)青少年的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成分明显。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重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调节,积极反省自身行为,进行道德评价。
(4)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青少年经过长期的道德实践,在自我和他人的道德评价基础上,逐步养成与道德伦理相适应的良好的道德习惯。
(5)青少年品德发展与世界观形成趋于一致。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世界观萌芽和形成的时期,世界观既受个体的道德价值观念所制约,又赋予其道德的哲学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具有一致性。
(6)青少年品德结构的组织形式逐渐完善。青少年的品德结构日趋完善,品德的定向系统、操作系统和反馈系统能协调活动。
二、青少年优良品德的培养
(一)晓之以理——提升青少年道德认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