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具备某种品德,首先就必须对一定的道德关系以及调节这种关系的原则、规范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即形成道德认识。正确全面的道德认识是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品德的前提。一个人只有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认识,懂得什么是善与恶,才会知道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才会自觉地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青少年中很多违反道德的行为都是由于对于道德的认识不够深入和全面导致的,由于“无知”导致“无德”的现象经常出现。例如:如果没有人告知儿童应该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儿童在公交车上也许就不会表现出道德的行为;班级中有的学生将尊敬师长认为是阿谀奉承,溜须拍马,顶撞教师是“英雄行为”,就可能导致该学生对教师的不尊重。青少年道德认识反映在道德概念的形成、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和道德信念的确立这三个环节上。
1.帮助青少年掌握和理解道德概念
道德概念是人对社会道德现象的一般的、本质特征的反映。它是青少年在道德观念基础上进行抽象与概括,认识社会道德现象的一般与本质特征而形成的,是道德认识的理性阶段。道德概念的掌握对道德认识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只有掌握了道德概念,才能摆脱行为规范的具体情境,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适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要求。同时,学生掌握道德知识,常常是以道德概念的形式实现的。道德概念也是人们评价别人和自己的道德行为,并指导自己道德行为的根据。帮助青少年掌握和理解道德概念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积累大量道德感性经验。经验的积累是概念形成的基础。人们从幼年起,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不断地经历和观察,就从一些具有道德意义的故事、现实事件及成人对他们行为的褒贬、奖惩中形成了一系列的道德表象,形成了对道德行为的初步认识。这是对道德行为信息作初步的加工整理而形成的反映,还停留在表象的感性认识阶段,不够系统。但这种形象的、感性的道德经验是形成道德概念的基础。研究表明,早期道德经验的积累所形成的感性道德表象,对一个人的品德发展影响很大。儿童总是凭借具体的道德形象,直观地领会道德的含义。只有让儿童多积累正面的道德经验,形成积极的感性道德表象,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道德概念。
因此,在道德认识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儿童对社会道德现象的观察力,对儿童的行为表现要及时而准确地评价;注意儿童情感体验的倾向与强度;要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儿童更多地接触善的东西,体验到从事善行的愉悦,受到鼓励或者奖励时产生荣誉感。
(2)深入理解道德概念。通过长期的道德经验的积累和系统的学习,青少年大致掌握了基本的道德知识,形成了道德概念。但是很多人还不能很好地付诸行动,甚至很多人还不能接受,有的表现为“忽视”,有的表现为“对立情绪”,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心理上产生了某种“意义障碍”。李怀美教授等曾对我国青少年学生道德概念水平的发展进行考察,结果发现,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二年级,青少年学生对道德概念的理解随年级增长而显著提高;初二时已能正确理解道德概念,但还不够深刻,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初二以后到高一,发展态势趋于平缓;在高中阶段,青少年对不同类型的道德概念理解水平最高,对社会集体方面的道德概念的理解水平次之,对他人方面的道德概念的理解水平仍较低。
教育者应通过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必要的具体事例,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以帮助学生理解有关道德知识及其意义。同时,要运用变式规律,剔除同类道德现象的非本质特征,突出其本质特征,分清正确与错误的道德概念的界限,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实质,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2.提升道德评价能力
道德评价即道德判断,是青少年将已经掌握的道德经验、道德知识、道德标准运用于实践,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的是非、善恶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是青少年道德品质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是道德认识的外部表现,能巩固和加深道德认识。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青少年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主要遵循从“他律”到“自律”、从“对人”到“对己”、从“片面”到“全面”的规律。魏明霞教授等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初中生对于“你最讨厌的同学身上有什么优点”这一问题,大部分青少年学生的回答是没有优点,只有缺点。但随着青少年思维水平与社会化程度的提高,道德评价的标准日趋全面。尤其是到了高中阶段,他们已经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逐渐能根据影响某种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动机,以及行为的性质和后果等多方面情况,分清主次地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一分为二的评价。
实践是提升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的最佳途径。在实践中,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社会道德规范的实质和意义,把道德伦理的“知”,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言论和工作中,用行来检验“知”,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所选择、接受的道德知识是否正确,并意识到自己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有可能改正自己在实践中与此相反的不道德的东西,塑造自己的道德品格。
3.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是激起人们长久地、坚定不移地按照自己已经内化的道德意识而进行道德活动的需要,是内心真正接受并自愿为之奋斗的信仰。道德信念不是对道德一般的认识,也不是意志力的一般表现,而是深刻的道德认识。人一旦确定了正确的道德信念,他就具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体系和人生观,无论做什么事都受自己道德信念的指导。道德信念是自我道德意识的升华,它是把认识、观点、理想纳入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系和价值体系之中,融会贯通,真正理解它的正确性及其重大的社会意义,从而成为自己的认识、观点、理想、信仰,因此能为内心接受而坚信不疑。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支配性的特点,只有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才能够促使品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和一贯性。
教育者要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选择道德理想榜样,分析先进人物优秀的个性品质,用科学的世界观分析社会现象;把理想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深刻地理解道德的本质及社会道德规范的意义,增强道德信念的强度与深度。
总之,青少年道德概念、道德评价和道德信念相互联系,共同反映着他们的道德认识水平。道德概念的形成解决道德标准的掌握问题;道德评价的发展解决道德标准的运用问题;道德信念的确立解决对道德标准的信仰问题。由道德表象至道德信念的确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化、反复提高的过程。
(二)动之以情——激发青少年高尚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道德品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道德认识起着引导与深化的作用,有力地推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信念,同时它还对道德行为起着引发与支持的作用,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原则性的行为,道德情感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在特定的情况下,它可以使人的整个身心都发动起来投入行动。
1.道德情感的形式
根据道德情感产生的原因,道德情感与道德认识之间的关系,可以把道德情感分为三种形式:
(1)直觉的道德情感。直觉的道德情感是指由情境直接引起、迅速发生的道德情感。这种道德情感体验尽管在个体身上出现最早,看上去似乎缺乏明显的自觉性,但实质上它是对已有的道德认识和道德经验的直接反应,与人们过去在道德实践中受到的舆论影响及取得行为成败的经验有关,因此不能简单地说它是最低级的。如见义勇为的行为,它正是过去道德认识、道德经验的直觉反应。
(2)形象性的道德情感。形象性的道德情感是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道德形象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道德情感体验,在于这些形象具有鲜明、生动的特点。如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及其光辉事迹,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引起人们心灵上的激荡,产生深刻、久远的印象,成为引发道德行为的动力。
如:当儿童听了一个英雄事迹报告,或看了一部电影或电视剧,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他们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往往会激起儿童情感上强烈的共鸣,有些形象则终生难忘;只要一想起这些形象,就会激励自己像他们那样不断进取,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3)伦理性的道德情感。伦理性的道德情感是指意识到社会道德要求及其意义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它是与人们的道德信念、道德理想紧密联系的,具有清晰的意识性和明确的自觉性。它是在许多道德经验、情感体验和一定的道德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较强的概括性。由于这种情感体验建立在较深刻的道德认识基础上,因而比较稳定,对道德行为具有持久的动力作用。
2.激发和培养青少年的道德情感的途径与方法
(1)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激发青少年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在一定的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人的道德情感水平常制约于他的道德认识水平,高级的伦理性道德情感总是在个体掌握一定道德理论的基础上才形成的。教育者可以在讲授正面的道德品质时,用充满激情和赞扬的方式,激发青少年的道德情感体验,使他们产生羡慕、向往的情感;在批评一些违反道德要求的行为时,用严厉的态度、否定的词语进行批评,使他们对这些行为产生厌恶、愤慨或羞愧的情感体验。
(2)以榜样示范引起青少年的共鸣,激发其道德情感。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现实的典型人物和实例对他们的道德情感的影响更为直接、更为有力。教育者可以通过展示社会上的优秀人物或事例引起青少年的心理共鸣,从而产生学习和模仿其行为的情感。
(3)通过美育培养青少年高尚的道德情操。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趣味和稳固的审美情操的教育实践。美育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认为:美育可以“陶冶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所以教育者可以通过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的展现陶冶青少年的情操,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
(4)通过教育者的道德感化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教育者的道德行为对于青少年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教育者对于青少年的真挚的、纯洁的、博大的爱会使青少年受到感染,形成一种感恩的心。在这种爱的温暖中成长的青少年也就会形成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形成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品质。
(三)持之以恒——锻炼青少年的道德意志
青少年的道德意志是主观能动性在品德上的表现,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介,更是维持道德行为持久性的重要保证。一个人有了道德认识,是否会导致道德行为,或者有了道德信念和道德情感能否坚持这种方向行动,还取决于他们能否抵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诱惑,使道德动机在内心冲突中战胜其他非道德动机、需要。青少年常常有明知故犯的现象,因此培养青少年的道德意志十分重要。
培养青少年的道德意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榜样的力量激发青少年意志锻炼的自觉性
优秀人物的品质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青少年喜欢模仿,特别是对于自己崇拜的偶像。教育者可以通过在青少年心目中树立他们的偶像,以此激发他们的情感,使他们以此为榜样,锻炼自身的道德意志。
2.以实践锻炼青少年的道德意志
实践是锻炼意志的有效途径之一。教育者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或组织青少年进行一些实际锻炼,使其通过克服一定的困难,实现自身意志的锻炼,养成良好的品德。
3.培养青少年的抗诱惑能力
苏联心理学家包诺维奇在《什么是意志》一文中指出:“真正的道德教育不仅(甚至可以说主要不是)以知道在某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做和指导行为规则与准则为前提,而且必须使儿童愿意按某种方式去做。”教育者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以引起青少年内心的矛盾和意志上的紧张,并适当给予支持和帮助,使他们经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功,锻炼他们抗诱惑的能力。
(四)导之以行——使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和动机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及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它是道德认识的外在表现。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仅表现在说得怎么样,更主要的是表现在做得怎么样。青少年经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有的学生讲哥们儿义气,出现为了同伴而隐瞒事实或者做坏事的现象。这时候教育者不仅要解决他们道德认知的不足,还要解决他们道德行为方式问题。青少年的道德行为还存在不稳定、易变的特点,要养成良好的品德还必须形成稳定的、持久的行为习惯。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
(1)提升青少年道德认识,使其产生自愿练习的愿望。道德行为习惯是在一定的道德认识基础之上形成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需要运用自己的行动实践、自觉地练习才能形成,这是转化为道德品质的关键。教育者可以通过向青少年讲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使其产生自愿练习的愿望。
(2)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境,避免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
(3)使青少年了解自己行为的结果和练习进步情况,并及时对优良的道德行为给予强化。
(4)提供道德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榜样,让学生进行模仿。
(5)及时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三、青少年品德不良的预防与矫正
(一)品德不良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