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这是政治斗争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在封建官场上,无论是忠臣义士还是奸臣贼子,善用此谋者,不仅能扳倒政敌,还能很好地保护自己;不善用此谋者,则很可能为敌手洞悉先机,反遭其害。运用这种借智之术的最高境界就是既扳倒了对手,又不被对方识破自己就是幕后的“推手”,还能为自己赢得好名声。
1.一封书信引发的“血案”——冯旦借刀巧锄奸
“借刀杀人”时如果此“刀”与所“杀”之人并无仇怨,甚至关系甚好,就要在“借刀”中混合“离间”之计,用谣言迷惑、假造情报等手段惑乱“刀”与所“杀”之人的关系,以使其自乱阵脚,自毁长城,为自己除却大敌。
猜疑、妒忌、武断,恐怕是人类的本性之一,即使再明智的人稍不注意都可能犯这种错误,因此用反问计借刀杀人,古往今来均有很大的市场。
在中国军事斗争史上,反问计的使用有着极为成熟的先例。早在两千多年前出现的军事专著《孙子兵法》中,就对反问计有很高的评价和很到位的论述。事实上,中国古代官场上反问计的运用可能比军事斗争中出现的还早。
《战国策》之《东周策·昌他亡西周》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西周一位叫昌他的大夫因为某些原因,突然投降到东周去了,而且还将西周的国家大事和军事秘密告诉了东周君主。东周君主非常高兴,对他非常宠信,供以锦衣玉食。西周君主知道了这件事,觉得昌将自己国内的机密大事泄露给敌国,置本国于不利,万分愤怒,想把昌给除掉,以发泄心中怨气,并警诫后来者,却又不知该怎样下手。
这时,西周另一位大夫冯旦洞悉了君主的意思,于是向西周君主进谏说:
“我有个办法能杀昌,但是我需要三十两黄金才可以行动。”西周君主听了自然非常高兴,便叫人立即取三十两黄金给冯旦。
冯旦派人拿了这些金子和一封信,秘密前往东周找昌。信上写道:“昌敬启:事情若有成功的希望,就尽力去完成好了。如果真的没有任何希望,就赶快逃回来吧!事情若拖的太久,容易漏出破绽,如此一来是自寻死路,切记!”
冯旦在派这个持三十两黄金的人送信之前,已派另一个人。跑去告诉东周守城门的官员说,某天晚上,可能有奸细会}昆人城内,需要多加注意。东周守城门的官员果然很严密地搜查每一个进城的人,一下子就抓住了冯旦派去送信的人,就连同信和三十两黄金一起呈报给了东周国君。东周国君以为昌是西周派来的间谍,昌有口难辩,就这样被杀了。
冯旦在这里巧施离间,借敌国君主之力,引起其疑心,借其手诛杀逆臣,虽然现在看来手法有些粗糙,但胜在他摸准了时机,撞到了大运。摸准了时机是说昌大夫刚刚投降西周,西周君主对其还不是很信任;撞到了大运是说西周君主正好是个刚愎自用的主。如果不是这样,冯旦施离间借刀杀人的计策肯定是不会成功的。
虽然冯旦的离间计使得颇为粗糙,只是一封书信而已,但是最终却能克敌制胜,这不能不说是冯旦的幸运。而他之所以能成功,关键还在于他的时机把握得当,将对手的心理揣摩得够到位。所以说,一条计策的实施并取得成功,虽然有偶然因素,但是施计人对时局条件的分析把握才是关键中的关键。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2.说得到不如做得到——韩非子的“思想"与李斯的“智谋”
知易行难。有些东西你或许很了解、很清楚,但你若不能将其用于实践,那也只能是学而无用。韩非子所提出的法家思想,具有极高智慧,绝不能说其无用,然而对于韩非本人来说,确实没能帮得了他什么,反而让他含恨而死。
韩非(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年),战国时韩国人,与韩王同族。其人学识渊博,思维敏捷,是战国末期的一位大思想家。他的学说发展了荀子思想中“法治”的一面,把慎到的“势”,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君主理论。
当时,秦王赢政励精图治,征伐各国,欲图一统天下,但却不得统治之法。
这时有人将韩非子的著作传到了秦国。
秦王看了《五蠹》、《孤愤》等篇,深为其精深的法制思想和不为世用的孤愤情绪所吸引,但他一时又不了解作者情况,于是长声叹息说:“唉!如果我能见到这著书的人并与之交往,就死而无憾了!”这时旁边的李斯听到这话,便告诉秦王:“这著书的人就是韩国公子韩非,和我是老同学。”秦王听闻便立即发兵猛攻韩国,一定要得到韩非这个人。韩王割地求和,秦王不答应。韩王没办法,只得派韩非出使到秦国去。
韩非来到秦国,受到秦王的热情接待。他虽不善言谈,但那套以“法”、“术”、“势”来统治臣民,驾御天下的理论,却正投秦王之所好,因而非常受赏识。于是秦王就把韩非留在秦国,准备加以重用。
李斯在听闻了这个消息后,暗生嫉妒之心,他认为韩非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的仕途。于是,他就以其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当朝权臣姚贾等人,一起向秦王进言说:“大王您想要消灭六国,那韩非是韩国的公子,怎能不为韩国着想而为秦国着想呢?这是人之常情呀,希望大王慎重考虑,不可轻易相信他,急于任用他!”秦王听了这话,觉得对韩非考察一段时间也好,便暂时未加重用。
李斯假装去看望韩非,接着又设家宴招待他,表面上装得十分亲热。韩非此时因羁留秦国又不被任用本来就郁郁不乐,加上李斯又故意进行引诱,韩非虽明权谋之理,但在做人的现实中却很单纯,便借着酒兴向老同学吐露了对秦王的不满和怨愤。韩非走后,李斯马上添油加醋地报告给了秦王。秦王闻之大怒。李斯又乘机说:“把他留在这儿,他是这个样子,不能任用;把他送回韩国,又等于放虎归山,给自己留下祸患。为大王作长远计,不如找个罪名把他除掉算了。”
在听信了李斯的谗言后,秦王心理也大为动摇,认为韩非虽有才却有异心,留着可能会有后患,于是就找个罪名将韩非关了起来。李斯怕秦王后悔,又派人送去毒药,逼韩非自杀。韩非想当面向秦王上诉,和李斯对质,但根本见不到他们的面。在狱吏的百般凌辱和残酷折磨下,韩非终于饮恨服毒。等秦王悔悟过来,派人去赦免他时,韩非已经死了。可怜韩非不遗余力地鼓吹法、术、势,以此游说君主,没想到他最终却不明不白地死在了权术、威势和严法之下!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李斯在韩非死后,又借题发挥,蛊惑秦王,于是青云直上,官职升为廷尉(主管司法的最高长官,九卿之一)。然而正所谓恶有恶报,最后他也被赵高以几乎同样的手段腰斩,这不能不说又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韩非子绝不是无智之人,,相反,他拥有着极大的智慧谋略,即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他的法家思想也具有很重要地位。若说韩非不懂权谋,不懂人心,那是欺人之谈,但关键在于他过于务“虚”,不能将其权谋用于现实,不具有在现实中洞察人性的智慧,只能在文字、书面上意气风发,挥洒自如。反观李斯,学问智谋可能不如韩非,但他胜在心黑,且占据形势之利,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何况韩非只是个表面威风的强龙,这也就难怪他在这场“斗智”战中还没来得及用谋就迅速“落马”了。
3.煽阴风,点鬼火——杨彪施间除逆贼
一个弱者要想在两个强者之间谋得生存的空间,甚或要想比强者活得更好,一个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使两个强者之间产生矛盾,让他们斗起来,让他们自相残杀,然后他坐收渔人之利。
东汉末年,董卓借平定“黄巾逆贼”之名进入都城长安,其结党乱政,肆杀异己,为害一时。司徒王允巧施“美人计”,利用吕布杀了董卓。接着,王允命令捕杀董卓余党。董卓部将李催、郭汜便孤注一掷,率兵攻人长安。
杀死王允,挟持了汉献帝,朝政重新落入叛党之手。李催、郭汜进入长安后,纵兵大肆劫掠,都城之内惨象环生,人神共怒。太尉杨彪(142~225年)暗奏献帝曰:“现在曹操拥兵二十余万,谋臣武将数十员,如果得到此人扶持,剿除奸党,天下就有救了。”献帝哭着说道:
“我被这两个奸贼欺压很久了,如果能将其诛杀,那实在太好了!”杨彪献计道:“臣有一计,先令二贼自相残害,然后命令曹操引兵杀之,扫清贼党,以安朝廷。”献帝急道:“快说,快说!”
杨彪说:“我听说郭汜之妻妒忌心特别重,可以令人在她那里用反间计,那么二贼就会兵戎相见,自相残害了。”汉献帝听完,觉得很有道理,就把这件事交给杨彪去处理。
得到献帝的首肯后,杨彪立马开始着手行动。他先派人私下告诉郭汜的妻子,说郭汜与李催之妻有染,所以才经常夜里到李催家去。
郭汜的妻子知道这件事后,果然妒火中烧,大发雷霆,不许郭汜再到李催府上去。郭汜此人虽甚为骄横凶狠,却严重“惧内”,对妻子惟命是从,由此他便很少再主动到李催府中去了。
一天,李催请郭汜饮酒,见郭汜不到,他就命人把酒菜送到郭府。郭汜之妻出于嫉恨,为阻止郭汜与李催的往来,乘人不备,在菜里下了毒药。到郭汜准备畅饮之时,郭妻又连忙阻止,把饭菜分给狗吃,狗立刻倒地而死。
郭汜以为是李催有意加害于他,十分恼怒,决心报复,而李催却一无所知。
又过数日,李催又请郭汜饮酒。郭汜本来已经心有疑窦,偏巧喝完又腹痛不止。由于是妻子给他灌了一阵粪汤,使他大呕一场,方才安定。至此,郭汜对李催更加愤怒,大怒曰:“我与李催共图大事,现在他却无端欲谋害我!我不先发,必遭毒手。”遂密整本部甲兵,欲攻李催。此时早有人报知李催。李催亦大怒曰:
“郭汜安敢如此!”遂点本部甲兵,来杀郭汜。两处合兵数万,就在长安城下混战,乘势掳掠居民。李催的侄子李暹引兵围住宫院,用车二乘,一乘载汉献帝,一乘载伏皇后,让贾诩、左灵监押车驾,其余宫人、内侍,皆徒步而走。这群人刚拥出后门,正遇郭汜兵到,乱箭齐发,射死宫人不知其数。
李催随后掩杀,郭汜引兵奋力杀出重围。次日,郭汜知李催劫了天子,再次领军厮杀。这样,这俩人果然反目成仇,没过多久,就都被曹操消灭了。
杨彪的计策之所以能成功,在于他看清了李、郭之盟的本质,选取了恰当的方法,借他们之间的猜疑之心,煽风点火,坐收渔翁之利。可见在政治领域,“疏不间亲”也并非不二法则。只要抓住对手弱点,巧用智慧,善于利用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疏也能间亲。
4.狼狈本一家——卢杞援恶助己害忠良
古代宦海风云变幻莫测。聪明为官者,多善于依靠他人的力量,借力打力,自己不用出手就轻而易举的击败对手。阴而不露声色,方见其手段之高明。
卢杞(?~约785年),其祖父卢怀慎是唐玄宗时的名相,其父卢奕曾任奎御史中丞,卢杞凭借父辈势力步入仕途,曾任大理评事、监察御史等。卢杞相貌丑陋,面色青蓝,人们皆视之为鬼。但此人善于言辞,不讲奢侈。再加上其先祖父的声望。
因此,起始在朝野内场声誉颇嘉,很多人认为其继承了先祖先父的作风。
唐德宗建国二年(公元780年),卢杞被任命为平章事(宰相)。
卢杞被任命为平章事不久,便露出他的阴险狡诈的本性来。他嫉贤妒能,排斥忠良,对于不顺从自己的人,必定置其于死地而后快。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积极拉拢对自己有利的人,并利用他们除去自己的政敌,借以树立自己的威望,形成自己的势力。
当时和他同为宰相的杨炎素有才能,颇有政绩,他成功地推行了两税法制度,为国家积蓄了大量的钱财,在朝廷中威望很高。杨炎一向看不起卢杞,认为他没有什么才干却与自己同列相位,而且面目可憎,因此心里很不舒服。
卢杞秘密查出杨炎下属中书官员的过失,就私自将他降职。杨炎大为恼怒:
“中书官员是我的属下,有过失我自己会处置的,哪轮得到你来插手?”由此两人结怨更深,卢杞便密谋除去杨炎。
卢杞派人暗中调查杨炎的过失,不久就查出两件:一件是玄宗时,宰相萧嵩的家庙建在曲江(在西安市)池边,玄宗认为曲江池是游乐之地,不能建有庙堂之类,强令萧嵩搬走。杨炎任相后,又把自己的家庙建在那里。另一件是杨炎在洛阳有一处宅院,后来以高价卖给官府作为官舍使用。卢杞查出杨炎的过失,心中十分高兴,又积极寻找怨恨杨炎的人陷害杨炎。后来他得知京兆尹严郢曾受到杨炎排挤,就找到他,提拔他为御史大夫。
严郢为了报答卢杞的知遇之恩,就向德宗报告说杨炎利用职权谋私利,在卖给官府的宅院中牟取暴利。大臣不知底细,议论纷纷:
“作为监督百官的宰相,居然干这种勾当,应该赐死!”卢杞趁机对德宗进言:“萧嵩家庙所在地有帝王的气势,因此才被玄宗赶走。现在杨炎把自己的家庙建在那里,有篡位谋叛的企图,不可以轻视。”德宗对杨炎素来不满,便将杨炎罢官,流放至崖州(海南琼山)。后来在卢杞的煽动下,德宗派人吊死了他。
杨炎的失败初看起来是他过于妄大,瞧不起卢杞,但事实上关键还在于杨炎的相位。不除杨炎则卢杞就上不去,而杨炎的不得人心,是他失败的根本原因。卢杞正是抓住了这个“大势”,拉扰指使奸佞将其陷害,这是其强大之所在,也是其聪明之所在。
颜真卿是琅琊临沂(山东临沂)人,当时任太子太师,素来忠义正直,敢于直言进谏,在朝中德高望重。卢杞非常忌恨他,担心他会把自己的过失报告给皇帝,因此总想把他挤走。
颜真卿察觉此事,对卢杞说:“我在平原当太守时,安禄山的部将在洛阳杀害了你父亲,并派人挑着尊父的头颅到处游行,路过我平原境时,被我劫夺。我素慕尊父高义,亲自舔干上面的血迹,用棺材埋葬了他。那时我对尊父仁义至尽,难道你就不能容忍我?”卢杞很惊愕,连忙拜谢,但心里更恨颜真卿。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攻陷汝州(河南临汝),德宗向卢杞问退敌之计,卢杞说:“如果派一名学识渊博、德高望重、气派雍容的大臣去,对李希烈讲明是非利弊的道理,就可以不用派军队讨伐而大获全胜。太子太师颜真卿是三朝元老,忠义正直,是难得的人选啊!”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完全是为了迅速平叛,丝毫没有陷害颜真卿之意,因而德宗皇帝完全听从了他的意见。朝中有识之士均已看出这是卢杞的借刀杀人之计,于是有人劝告颜真卿:“你这一去必然会遇害,最好暂且留下来,看朝廷会不会有新的平乱措施。”
颜真卿也知道自己是被卢杞陷害,但他素有气节,故没有接受劝告,依然奉诏到李希烈驻地,向李希烈宣读诏书。李希烈让手下的亲信一千多人围住颜真卿谩骂恐吓,有人甚至拔刀要杀他。
颜真卿面不改色,镇定自如。李希烈又派人游说他作自己的宰相,颜真卿严辞拒绝。后来颜真卿终为叛军所杀,时年七十七岁。
借力打力,借刀杀人,卢杞的伐异之谋可谓是“巧妙绝伦”,既铲除了政敌,又不露声色,维持了自己的声誉,实在是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