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85200000024

第24章 可爱的朱由俭(1)

怎么会是你

终于该轮到帝国的主角上场了,他的名字叫朱由俭,在公元1627年,天启七年八月二十四日,他哥哥天启帝朱由校死后的第三天,成为崇祯皇帝。这一年他17岁。

他大概还记得七年前哥哥刚登基时,自己问哥哥的一句话:“你这个官我能不能做?”天启皇帝笑着回答:“可以,可以,等我做几年后,就轮着你做了。”

想不到七年后,朱由俭真的做了“皇帝”这个官。但是,他哥哥骗了他,这个官一点都不好做。

崇祯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干掉了魏忠贤,朝野上下欢欣鼓舞,他们以为迎来了明帝国的春天。事实上,帝国的这个时候已经近黄昏了。

万历皇帝用了三十八年时间把帝国的经济彻底破坏掉,魏忠贤用了四年时间把帝国的政治制度连根拔起。留给朱由俭的还能有什么?

帝国是必须要败落的,不同的是,败在谁手里。崇祯元年的明帝国即使有神仙在世也难以救助,首先是皇太极这个强大的对手在东方骚扰,其次是西方的造反大军的铺天盖地。这是两股来自不同方向的势力,而明帝国正好处在其中。

整个帝国不能也绝对不可以绕开这两股力量、用一股力量去打另一股力量。这就是当时的现状,也是帝国必须要消失的前奏。

那么,领导帝国走向灭亡的这个朱由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虽然不能阻止帝国的灭亡,但他完全可以延缓。可惜,他不是这样一个人。

其实所谓天下,不过是一个昂贵的古董。你把它放在安全的地方它就会安全,若将其放在危险的地方它就会掉在地上破碎。朱由俭并不想把它放在危险的地方,可最关键的是,他不明白什么地方安全什么地方危险,于是,他放错了地方。

朱家自从万历皇帝以来,通过万历皇帝断子绝孙似的断头政治,就注定了不可能出现中兴之主。泰昌皇帝根本就没有受到过帝王教育,幸好死得早一些。天启皇帝更是没有受到过任何教育,但他十分聪明地不管这个昂贵的古董,他让魏忠贤去放。结果魏忠贤有意地放在了危险的地方。

然后就是朱由俭,事实上,他是个非常想把事情做好的人。而且,从他少年时期的教育,他应该是个有能力把事情办好的人。但如我们所知,他并没有把事情办好,反而越来越糟。大概在他临死时都不会明白,自己的辛勤工作为什么会换来帝国的灭亡。

帝国的处境已经万分险恶,这对于一个尚未成年的人来说,本身就是个灾难。更可怕的是,朱由俭并没有意识到,或者是只意识到了那么一点点的险恶,他怀着一颗雄心,想要大有作为一番。

我们可以这样讲,崇祯皇帝想要大有作为的“作为”只限于帝国的平稳期,而绝对不是帝国的危险期。他后来的一系列举动让我们知道,他只是个守成之君,绝对不是力挽狂澜的皇帝。

他干掉魏忠贤后,不但是朝野上下,即使是边境将吏也大受鼓舞。崇祯皇帝就像是被别人夸奖了的小孩子,他当时想的肯定就是,要做出更多的这样的事给这些人看,然后得到他们的表扬。

着急,这个词语用在崇祯身上太合适不过了。他太着急了,一个着急的人总会有诸多表现,崇祯皇帝就是这样,批奏章,不分白天黑夜,召见大臣,也不分白天黑夜。每当遇有军机大事时,他更是废寝忘食。

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勤奋的皇帝,一个想要把帝国起死回生的皇帝。这种不顾疲倦、勤于政事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但是,为什么没有人问过,崇祯皇帝对那些奏章的处理意见是否正确,是否真的能解决他想要解决的事情?

崇祯皇帝还有几大优点,比如节俭、对西方科技的欢迎,在危急时刻,他敢于用人。这是他初期从政给整个帝国臣民的印象,帝国的臣民以为有了希望,大多数大臣也有了重振祖业的信心。

但是,崇祯皇帝的这种“勤于政事”引发了另一种结果。一心想要把事情做好的人有一个毛病,当他付出了精力和时间,却得不到他想要的结果时就会由着急变成焦躁,最后导致急功近利。

崇祯皇帝这种急功近利主要表现在“重典治吏”上。朝中大臣似乎上辈子挖了他祖坟一样,他把大臣们分成三股,第一股在朝堂,第二股在监狱,第三股在地狱。

任何人都知道的一个浅显不过的道理,事情是慢慢做出来的。可崇祯皇帝不这样认为,一件事情吩咐下去,如果在规定的时间——通常这种规定的时间都成为大臣们不可能完成的,不能完成,那你就要受到责罚。

骂文武百官是家常便饭,对百官的过失采取严惩不赦的政策,从而使得许多官员觉得“做事的”不如“不做事”,为了躲避崇祯的脏话和牢狱之灾,大臣们就坚决不做事。

崇祯二年九月,顺天府尹刘宗周上疏道:“陛下您求治心切,一心想要功利,不见功利,就用刑罚。不是此时该用的办法。”

河南府推官汤开远也上疏崇祯,认为皇上对官吏处罚过多、过重。也正如这位地方官所说的那样,崇祯一朝被杀戮的总督有7人,巡抚11人,兵部尚书14人。这里面有几个的确该杀,但大部分都是不该杀的,甚至根本就没有罪过。

崇祯二年,后金兵临北京城,山西巡抚耿如杞奉命勤王。结果在三天时间内被命令换了三个地方驻防,而粮草一点未给。士卒饥饿难忍,遂出现了抢掠行为。崇祯听说后,立即将这位巡抚处死。陕西某县的一位知县刚赴任7天,县城被造反人士攻破,他本人被崇祯皇帝下令处死。大家都觉得这个县官太冤枉了,但大家都不知道,这样冤枉的事情在崇祯一朝比牛毛还多。

当地方官员认为崇祯皇帝对官员太苛刻时,崇祯皇帝觉得这是小问题,在这个年轻人看来,官员就是贱人,你不给他压力,他不可能给你干活。

但是,这些人的确不给他干活。不干活可能会保住性命,一旦干活就要完蛋。大臣们的这种行为又导致了崇祯皇帝做出的一个错误决策——重新重用宦官。

事实上,宦官这个东西在历史上就没有落到过好处。中国历史上的好宦官只有五代时期的张全义还有明朝的郑和,如果把司马迁也算上,不过三个而已。大多数宦官也并不是橡魏忠贤那样坏,明朝晚期太监多达十万,不过才出了一个魏忠贤。

从这一角度来讲,崇祯皇帝重用宦官并没有错,错的是,他是在对朝臣失去信任的基础上来重用太监的。这就给人一种错觉,他如果不用一个好人,那么他用得另一个人就绝对是坏人。

在他继位之初,对宦官的管束是非常严厉的。干掉魏忠贤后,他把高级职务的太监都统统拿下。可在他印象中,这些太监并不是外面朝臣说得那么恶毒。他们谨慎的样子让这位年轻皇帝偶尔会有心疼的感觉。

朝臣们的“不干活”更让他恼火万分,于是,就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太监们身上。最先起用的一部分太监发生在崇祯二年后金军队进入内地骚扰时。由于京师戒严,崇祯派遣乾清宫太监王应朝监视行营。又派出了太监冯元升核查前来勤王的军队,以便发军饷。

该年十二月,他开始让太监们参与到军事上来,首先派出司礼监太监沈良佐,内官太监吕直提督九门及皇城门。然后派出司礼太监李凤翔总督忠勇营,提督京营。此后,宦官频繁被派往各地各军,负责监军督饷。

这些人里里外外地受到了皇上的重用,自然就有跋扈之心。又由于他们本身的能力所限,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根本不可能达到要求。但是,崇祯皇帝认为——他只是认为,至于对与错并不是他想要知道的——虽然他们做错了一些事,但他们肯干活,肯努力。这本身就符合他的一贯主张。所以,当“内臣”与“外臣”产生矛盾时,他信任“内臣”而不信“外臣”,并有意为之辩护。如果一旦有“外臣”对“内臣”弹劾时,他就痛下杀手对“外臣”进行严惩。

崇祯七年,山西提学从事袁继咸就跟皇上说,您知道现在是什么状态吗?外臣在没有见到您之前,先要到太监那里低三下四。读书人可都有骨气的,皇上您得好好想想,是读书人重要,还是那些太监重要!

崇祯皇帝大怒,他觉得这个家伙不把本职工作做好,居然来管京城的闲事,真是吃饱了没事干了。就找了个借口,将此人扔进了监狱。崇祯皇帝对宦官的宠信,在当时看来并没有什么。如果你读大明末期的历史,就会发现,太监的亮点并不突出。可也正是因为这种不突出,使许多人忽略了太监在崇祯一朝造成的极坏影响。

重用比偏袒宦官,由此引发了宦官与文武官员的矛盾。宦官受重用,侵夺文武官员的权利,遭到文武官员的反对,互相之间并经常发生冲突和矛盾,导致统治集团内部纷争。另外,极大地挫伤了广大文武官员积极性,败坏了军政事务。这些该死的宦官一旦出外监军,就会以皇帝的尊严为令箭肆意妄为,借故四出勒索。贻误军机,枉杀有功的边将。

而着急的崇祯皇帝却认为自己这样做是很正确的,在这位年轻的皇帝看来,边关将领无功是因为他们懒惰,派出太监不过是去监视他们不要让他们懒惰。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让他在覆灭的路上越走越远。

他对太监的这种关照,换来的却是什么呢?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太监们被崇祯一顿大骂,至于是他们如何惹恼的崇祯皇帝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崇祯皇帝只是骂了他们几句,并没有杀掉他。可这群太监却在紫禁城大门上写下了十个字: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不但这些太监如此,即使许多大臣也对他或明或暗的咒骂,甚至是想要李自成进城收拾他。

是太监与大臣的本性就如此混蛋,还是崇祯用错了人?如果说太监的本性就如此,那么,后来跟着他一起死掉的王承恩也是太监。如果说,崇祯用错了人,那么,袁崇焕、杨嗣昌、洪承畴这些为帝国出过力的将领都是他亲自委任并大加重用的。

那么,问题出在哪呢?

崇祯皇帝是个多疑的人,他这种明目张胆的坏习惯在历史上是有名的。一个人多疑就会胡思乱想,如果是普通人多疑也只能胡思乱想,但崇祯是一个帝国的皇帝,天下但凡是个喘气正常的生物的性命都掌握在他手里,他除了会胡思乱想之外,还会胡作非为。

崇祯一朝的党争也非常厉害,阉党下台后,东林党的上台后并没有朝政清明,相反,由于东林党的清高与其他人的不容,更大的促成了党争,再加上太监参与,崇祯一朝完全是乌烟瘴气的一团糟。

崇祯皇帝的智慧本就先天不足,再加上每个人争来争去,又加上他的多疑,所以,崇祯一朝的大臣没有几个有好日子过。

在这位皇帝看来,下面的人总是为一件只能有一个结果的事情吵来吵去,肯定就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那么,作为辅助他的内阁成员,他就认为都不是好东西。

所以,他即位不久,就开始挑选他认为没有心怀不轨的内阁成员。但是,怎么挑呢?年轻有为的他居然采用抽签法。崇祯帝先焚香拜天,以示隆重,然后他从推举上来的12人中抽出4人。有的大臣在他身边提意见说,如今国事多艰,请再抽2人。崇祯帝于是又抽出2人。

在历史上,这种对挑选国家重臣不看才能和品望,而是用这种碰运气的办法来挑选的皇帝也只有后唐那位笨蛋皇帝采用过。不但滑稽荒唐而且让人痛心,这一次抽得的这6个内阁成员也不怎么样,其中既有东林党人,也有后起的阉党之秀。

你可以想见,这些人怎么会对崇祯皇帝报有感激之情?也许在这些人看来,自己能进入内阁,完全是天意。但不管他们是否有报恩的想法,一年后,他们就通通被崇祯拿下。崇祯皇帝再次用抽签方法挑选阁臣。原本要从会推上来的11人中抽,但这些人还没有准备抽,就开始互相攻击,崇祯立即让这11个人滚蛋。

如你所知道的,崇祯换阁臣就像小孩子换尿布一样,频频更换,在崇祯一朝,共有50个人曾进入内阁,“崇祯五十相”就是这样来的。内阁成员这样换也倒罢了,崇祯还把这种举动施之于六部,刑部尚书一职,他在位17年,就换了17人。

大家这样你来我走,自然不用担入狱的风险。可也正因为这样,崇祯一朝的所有官员几乎就不给他出力。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皇上换掉了。一个朝不保夕的人怎么可能还有心思去工作呢?

为何不肯南下

崇祯十五年之后,帝国所面临的形势已经非常严峻。在东边,皇太极的军队已经变得空前强大,随时都会对帝国发动决定性的进攻。在西边。李自成的造反大军迅速发展壮大。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的军队占领了山西全境,开始向北京开来。

在这种危机之时,崇祯皇帝召集廷臣商讨摆脱危机的办法。在这个时候想让群臣拿出办法来,也只有他能想得出来。大臣们自然都是束手无策,还是言官们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左都御史李邦华、少詹事项煜、左庶子李明睿等人提出了一个在今天来看是个非常好的办法来。那就是“南迁”和派太子南下监国。

这个时候的明帝国的南方仍旧没有受到任何打击,造反大军有几次想要渡过长江去江南,但并没有实施。如果崇祯皇帝肯南下,或者是,离开北京南下,无论到哪一座城市,他都不会走上上吊那一条路。

当时的李明睿就给他说,如今流寇已经近在咫尺,实在是存亡之秋,惟今之计只有南迁。李明睿的意见其实很简单,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同类推荐
  • 抗日英雄赵一曼

    抗日英雄赵一曼

    《抗日英雄赵一曼》作者:罗鸣贺丹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是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诞辰110周年。赵一曼,在宜宾可谓家喻户晓,在东北可谓人人敬仰,在中国,乃至世界都知道这位东方女性,中国著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该书穿越了110年时空,讲述她31年的青春岁月、人生传奇、抗日杀敌、铁血疆场,特别是她面对日本鬼子的酷刑逼供、博弈还击、心身如钢、宁死不屈,英勇献身的感天动地的故事……
  •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

    历史是古人活动的舞台,文化则是其中积淀而成的传统。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与文化是精神与思想的遗传基因,对现代人具有深刻的影响。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找出其本源,揭示中国传统世界的内核,便是别裁。《读史别裁:中国历史文化的关键话题》作者用现代的理性思维去理解历史上一些典型的事例。对于人们耳熟却并不能详的一些历史故事,书中细致地加以拆分,一步一步进行分析,对于故事的出路或结果,提出多种可能性,然后通过排除法,得出历史自身呈现出来的结论,并分析出为什么只能是这个结果的道理。书中讲的道理,事关价值体系,都是大道理。但不是空洞地讲道理,而是建立在大量的细节描述基础上。
  • 大行台

    大行台

    梁武帝太清元年,东魏高欢病死,高澄继任,侯景据河南之地反,先欲投西魏,后又改投梁朝。高澄两路出兵,南讨侯景,武卫将军元柱等率数万大军日夜兼程,在颍川之北与侯景相遇,程阙的第二人生,就在这血与火的中原大地拉开了序幕......“杨忠,我见你家大儿子相貌非凡,却不知如何称呼?”“回都督,犬子杨坚。”“独孤公,听说你女婿李昞前段时间给你添了个外孙,当真可喜可贺啊。”“哈哈,你是说李渊那个小东西吧。”“二郎,若有一天,你能舍得下那个吃人的牢笼,便到西溪旁的花坞来找我。你说,那个地方也叫留下,我喜欢这个名字......”
  • 陆游在北宋

    陆游在北宋

    嘿嘿!大家都知道陆游是南宋的,不过据最近出土的一本不完全准确的史料记载:北宋也曾有个叫陆游的名人。他不但名震北宋,而且改变了当时的天下格局。至于为什么没有被载入史册,就不得而知了。
  • 推官

    推官

    警界新秀,卧底警察云天穿越到天启三年,成为一名七品推官。在明末党争中出位一路官升,木匠皇帝朱由校离不开他,东厂厂公魏忠贤离不开他,锦衣卫离不开他,美人离不开他,东林党涕泗横流推他做领袖……掌权柄,点江山,拥美人,平四夷,振华威。(推官:刑名官员。皇想:思念美好。求支持求推荐求收藏:^o^)
热门推荐
  • 伯虎点三界

    伯虎点三界

    作品定位:史上第一部幽默性玄幻小说。作品风格:文笔幽默,情节跌宕起伏。作品内容:一失业少年为逃婚而离家应聘,偶然进入了王国第一镖局龙行镖局。而他,正将龙行镖局的神秘面纱一层层揭开,最终走向号令三界之路。作者相关:采药书童,执笔救人。
  • 升天玄卦

    升天玄卦

    一个地球的孤儿从小就开始跟别人招摇撞骗,总是装出一副大道的风范,脖子上戴的八卦玉佩有种神奇的力量无法开发,整体无事做举着一个八卦骗人,最后没骗住人家活活被别人打死,竟然穿越到啦一个不属于地球的豪门家族人士,从此开始了他的成仙道路。
  • 小个子的感悟

    小个子的感悟

    是讲的一个女孩子,工作,生活里最常见的事情的看法与感悟,是一个大龄剩女的故事。她究竟有没有得到老天爷的眷顾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或者好工作呢?
  • 成为企业最受欢迎的人

    成为企业最受欢迎的人

    这个世界,不加热到100度,你就永远喝不到开水;不付出100%的努力,你就永远只能看着别人成功。你只有成为企业最受欢迎的人,才会被委以重任,才会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进而顺利攀登至金字塔的最顶端。
  • 千古轮回殿

    千古轮回殿

    “你相信轮回吗?”文殊微眯着眼,斜靠着椅背,慵懒的问道。千古摇了摇头。文殊微微一笑,“曾经,我也不信。”“那现在呢。”文殊伸出手指,指了指头顶的这座庙宇,说道:“这轮回殿便是见证。”千古皱了皱眉头,疑惑道:“那究竟什么才是轮回呢?”文殊抬起手指,指了指千古,又指了指自己,轻轻开口:“这,便是轮回。”
  • 妖孽王爷太惹火

    妖孽王爷太惹火

    上一世,她将权力玩弄股掌之间,用亲人朋友的血为他铺成一条血路,他辅佐他登基为皇。换来的确是扒皮剐心之痛,她发誓不让他好过,一朝重生,她被冠以京城第一美人京城第一才女的称号,他不可一世,她光芒万丈。“妖孽。”她骂道,他嗤笑一声将她拥入怀中:“王妃就寝了。”
  • 一身骄傲前传·凤凰劫

    一身骄傲前传·凤凰劫

    她是一个拥有倾城容颜的女子,她高傲,只因她是皇后,她委屈,她不平,也只因她是皇后。然而,当今王爷对她犯下了不可泯灭的错误,身为她丈夫的皇帝却无法抹平她的委屈与不平。不是皇帝无能,只因皇帝选择的是江山。面对她的委屈,皇帝却说她不洁,所以被贬冷宫。恨与怨在她心头缠绕,尽管她恨,她怨,然而,面对皇帝突然的柔情依旧心动。只是没想到,这心动的滋味带来的伤痛让她窒息!
  • 渊海去归山美

    渊海去归山美

    如果说渊海之行是一种苦修历练,那么回归始必定成为一种信念。海洋城邦文明争霸失落,妖魔鬼怪横行,乘风踏浪日子变成怀念,退往山岳丘壑才能保全族人性命,既是朝圣亦是回归中土。
  • 霸道总裁,傲娇妻

    霸道总裁,傲娇妻

    他是霸道无情的总裁,她是不服输的傲娇女,两人相遇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未来漫漫长路

    未来漫漫长路

    现在是几点?五点二十七啊不是我们幸福的起点当一个超会讲土味情话的男生遇到倒霉女孩,从一开始的欢喜冤家,到最后的甜蜜情侣,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