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顾准已是一个万众颂扬的名字;他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骄傲,因为“在造神运动席卷全国的时候,他是最早清醒地反对个人迷信的人;在‘凡是’思想风靡思想界的时候,他是最早冲破教条主义的人”(王元化语)。在众多善良的中国人眼中,顾准是大德大爱的化身:顾准的大德——体现于他对理想、对真理的勇敢献身;顾准的大爱——体现于他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胆忠心。顾准这个名字,得到国内思想界、知识界、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人们为顾准的人格魅力、思想底蕴所深深折服。
顾准先生是中国前改革时代的思想家、经济学家。我从事顾准研究近二十年,基于学术界对顾准研究已有长足的进展,最近修订旧作,谨以这本《顾准评传》化作心香一缕,祭奠顾准先生在天之灵。
我第一次接触顾准先生的名字,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那时我在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求学。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书店购到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顾准先生遗著——《希腊城邦制度》,捧读之下,当即被作者敏锐高超的历史观所折服,并惊叹不已。
从此,我就一直铭记着一个名字,一个光辉的名字,他就是——顾准。
后来,由于工作单位变动的缘故,我从上海市人民政府来到了顾准先生早年工作、学习的地方——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得知顾准先生自1927年就在这里工作,立信既是他的母校,他又是立信元老。顾准勤勉笃实、学有所长、著述颇丰,深得我国杰出的会计专家、教育家、立信的创办人潘序伦先生的首肯,也得到立信同仁的拥戴。在立信的十多年间,顾准先生大器早成,很快成为一位知名的会计学教授。这时,他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以职业为掩护,为上海地下党工作。顾准在令人难以想象的逆境中,从事学术研究,他对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哲学、经济、思想的探索,具有里程碑式的贡献,真正做到了究天人之际、明内外之势、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顾准的“从经验主义到理想主义”的坎坷经历,是一曲可歌可泣的不凡的人生传奇。凡此种,在我接触和参与编纂立信校史校志时得知,不禁心向神往,同时,也为有幸与先生先后在同一学校感到自豪。
这时,我还荣幸地结识了顾准先生的胞弟,时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的陈敏之先生,他正应聘担任立信的校务委员。由于顾准兄弟与立信的机缘,我不时得到陈敏之先生的悉心指教,我在读了顾准先生的《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的手稿后,萌发了为顾准作传的念头。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历经十载,披阅《顾准文集》、《顾准日记》、《顾准文存》等原始文稿,以及陈敏之先生和顾准子女高梁、张南先生提供的其他资料。我还有计划地从京沪等地搜集了大量的档案资料、报刊、图书(包括各种回忆录、日记、书信、传记、评论文章)等,走访了顾准先生的家属和他的许多生前好友,积累了不少素材,同时也参考引用了已有成果,经过反复推敲,数易其稿,终于形成今天这部传记。
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思想大师王元化先生十分关心本书的出版工作,他不顾年迈体弱,题写了书名,并为我们援笔书赠了一款条幅,内容是:“顾准对于从一九一七年到一九六七年半个世纪的历史,包括理论的得失、革命的挫折、新问题的出现,都作了思索,显示了疾虚妄、求真知的独立精神。”王元化先生的题词,用力遒劲,内容深邃,诚为瑰宝。这无疑既是对顾准精神的崇高评价,也是对我们工作的莫大支持。陈敏之先生的健康状况也不是很好,他在身患小中风、胃癌、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并多次住院治疗的情况下,认真审阅书稿,并作序。对王元化先生、陈敏之先生的执著与真诚以及我们所要表达的感激之情,用世上任何语言来形容,都是无力的、苍白的……
福建教育出版社要出版我的《顾准评传》,我确实诚惶诚恐,因为十年多前团结出版社曾出过一版《顾准传》,虽然它是我国第一部顾准先生的传记,不过由于谫漏疏误,原书当中谬失甚多,所以我是不满“少作”的。为了弥补前愆,这次一一作了订正,有的部分干脆重写了。这些年新搜集的材料,也适当增补进去,并汇集了很多珍贵的历史照片。说是一个新的本子,也不为过。新著对旧作来说,减法大于加法:删减了《顾准传》中过多的引用、冗长的历史背景交代以及前后重复之处;增加了一些史料,如王元化先生、吴敬琏先生、赵人伟先生、陈瑞铭先生等顾准师友提供的材料……总之,文字作了压缩,章节作了调整,内容更加突出,人物形象更加清晰。
借《顾准评传》出版之际,我要向下列人士表示衷心的谢意:陈敏之、林樱初、顾淑林、顾南九(高梁)、顾逸东、顾秀林、张南、高坚骏、宋德蕃、陈修良、王元化、李慎之、徐雪寒、骆耕漠、雍文涛、吴敬琏、赵人伟、陈瑞铭、张纯音、张卓元、董辅礽、陈易、林里夫、周静、顾行言、李云、梁光玉、俞可平、刘军宁、徐友渔、杨建国、李文杰、李鸿寿、许毅、顾树桢、杨纪琬、娄尔行、诸尚一、丁苏民、朱学勤、谢泳、高增德、丁东、梁光玉、李师东、程黧眉、唐建福、张小波、宋强、李玉、贾设、盛汉青、贾建明、蒋贤斌、梁倩婷、戎圣虔、罗礽宇、成守文、钟陵强、孙时平、吴洁英、马钟榆、汪溢中、涂中苏、周铁水、沈慧芳、李旸、王晓英、叶新民等先生以及我的父母与家人,毫无疑问,没有他们的鼎力支持,《顾准评传》是难以顺利问世的。
衷心感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各级领导董金平、唐海燕、楼军江、朱坚强、邵瑞庆、李延臣、胡厚麟、曹惠民、李延绍、刘永琴、姚镜明、郁顺华、何佩莉,他们的无私帮助,我将永铭于心。
感谢福建教育出版社的领导和有关编辑周青丰、周伟先生,他们的慧眼和精心,使我终身不忘。
感谢海内外的一切读者,请你们不吝赐教!
2010年3月6日于上海圣礽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