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其他资料,主要包括统计、物价、劳动工资等方面的资料。
五、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的一般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三种。
1.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指标进行对比,测算出相互间的差异,从中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产生差异主要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本期实际执行情况与本期计划、预算进行比较。这就是将事业计划的实际完成情况,同上级或本单位的计划任务、预算进行比较,通过对比,找出差距,发现问题。这种方法,一般可按下列公式进行:
实际数较计划数增减数额=本期的实际完成数-本期的预算(计划)数
预算(计划)完成的百分比=本期的实际完成数本期的预算(计划)数×100%
(2)本期实际执行情况与历史同期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了解本期与过去时期的增减变化情况,研究其发展趋势,分析原因,找出改进工作的方向。
(3)本期实际执行情况与同类单位先进水平进行比较。这就是将本单位与其他同类型单位的有关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如将各项开支标准的实际执行情况,在同类型单位之间加以比较,从而发现与先进单位的差距,有利于取长补短,挖掘潜力,将本单位的工作提高一步,赶超先进。
2.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就是通过计算、比较各项经济指标的比率,来确定相对数差异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把不同条件下的不可比较指标转变为可以比较的指标,从而使分析效果更为客观实际。
根据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要求,比率分析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相关比率分析:是两个相关的经济指标相互的比较,用以反映两个相互关联的指标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
(2)结构比率分析:是某项经济指标内部各构成部分的数值与总体数值之间的比率,说明局部和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
利用结构比率及其变化,往往可以发现某项指标的变化及结构变化之间的联系,从而确定影响该项指标的主要因素。
(3)趋势比率分析:是将同一指标在不同时期的数值进行比较,求出比率,以观察和判断企业经营状况的发展趋势。
3.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在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中,以数值来测定各个因素的变动对总差异的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因此,又称连环替代法。因素分析法一般是将其中的一个因素定为可变量,而将其他因素暂时定为不变量,进行替换,以测定每个因素对该项指标影响的程度,然后根据构成指标诸因素的依存关系,再逐一测定各因素的影响和程度。因素分析法的一般程序是:
(1)根据各个因素,求得指标实际执行数。
(2)按照一定顺序将各因素变动进行比较,求得对指标实际执行的影响程度。
(3)将各因素变动对指标实际执行数的影响数值相加,即是实际数与计划数之间的总差额。
六、企业三大财务能力分析
企业三大能力指标包括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可运用财务报表的数据分析企业的这三大能力指标。
1.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短期债务又称为流动负债,它在资产负债表中与流动资产形成了一种对应的关系。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内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到期的债务,这种债务一般以流动资产来偿还,因而需要通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计算并判断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这种比例关系一般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①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全部流动资产对全部流动负债的比率关系。由于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就是可供企业日常经营的流动资本,因此流动比率又称为流动资本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这一比率越高,则债权人的安全程度也越高。如果仅从债权人的角度出发,较高的流动比率可以保障债权在清算时不会受到重大损失。但是如果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过高的流动比率表明企业资产利用率低下,管理松懈,资金闲置现象严重,同时表明企业过于保守,没有充分使用目前的借款能力。
②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即流动资产总额扣除存货之后的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存货流动负债×100%
由于存货通常会占企业流动资产相当大的比重,且自身还存在由于积压而导致的变现慢、流转性差而不得不压价销售或由于管理不善而导致毁损的风险,因此,将存货这一部分从流动资产中剔除后的余额(即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相除所计算出的速动比率,更能反映企业短期的偿债能力。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分析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应该与企业的盈利状况相结合。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一般有:负债比率、负债与股东权益比率、已获利息倍数以及债务本息偿付比率。
①负债比率。负债比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主要是反映企业的负债占总资产的比重。其计算公式如下。
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负债比率的高低对企业的债权人与企业的投资人有不同的影响。从债权人的角度来看,应该是越低越好。这是由于企业负债比率越低,风险就越小,偿债能力也就越强。
②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是用企业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进行对比来反映企业资金来源结构的比率关系。这一比率有两种表现形式:
A.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比率。
该比率可用以衡量企业负债的风险程度以及负债的偿付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从债权人的角度来讲,这一比率越高,风险性也就越大,所以希望该比率越小越好。而从投资人的角度看,这一比率越大,只要资产报酬率高于贷款利率,就能提高投资报酬率,所以希望该比率尽可能大。
B.长期负债与资本化净资产比率。
该比率是用长期负债与资本化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加上长期负债)的比率来反映流动负债以外企业的总求偿权。其计算公式如下。
长期负债与资本化净资产比率=长期负债股东权益+长期负债×100%
③已获利息倍数。这一指标表明企业在缴纳所得税及付利息之前的利润对利息支出的关系。债权人在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后,可根据这一指标在企业未来收益低或上下剧烈波动情况下,要求企业作出关于支付利息次数的承诺。其计算公式如下。
已获利息倍数=净利润(纳税前及支付利息前的利润)利息总额
在计算这一指标时,应注意如下的调整:分子上,净利润指纳税前及支付利息以前的利润。由于利息费用一般在计算净利润前已经扣除,因此,根据我国会计制度的计算方法,应在纳税前利润上加上利息费用。在分母上,利息应包括所有的负债利息。因此,应该根据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正确计算当期发生的利息费用。分子、分母计算利息费用的口径必须一致。
④债务本息偿付比率。该指标是指纳税及支付利息前收益与全部固定支付之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债务本息偿付比率=纳税及支付利息前收益利息+(到期本金+优先股股息)×11-所得税税率×100%
该指标反映企业的支付能力。这一比率越低,表明企业的支付能力越差。如果固定支付不能如期付出,企业就有可能破产。
2.单位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1)单位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对单位流动资产营运能力进行分析,可运用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三个指标。
①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周转快慢程度的指标,也称收账比率。由于企业赊销资料作为商业机密不对外公布,因此一般用销售净收入代替赊销净额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100%
其中,
赊销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折让+折扣)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2
另外,根据应收账款周转率,还可得出应收账款周转期(天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期(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可以反映出:
A.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快慢;
B.企业管理效率高低。
应收账款周转率高表明:
A.收账迅速,账龄较短;
B.资产流动性适中,短期偿债能力强;
C.可以减少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从而相对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收益;
D.借助应收账款周转期与企业信用期限的比较,还可以评价购买单位的信用程度,以及企业原订的信用条件是否适当。
②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用于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存货资产的周转情况的指标,是反映企业产、购、销平衡的效率的一种尺度。一般来说,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说明企业经营效率高,库存合理。其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周转率=商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成本×100%
其中,
平均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同理,根据存货周转率,也可得出存货周转期(天数)。其公式如下。
存货周转期(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可以反映出:
A.企业采购、储存、生产、销售各环节管理工作状况好坏;
B.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在计算存货周转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存货计价方法对存货周转率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分析企业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的存货周转率时,应注意存货计价方法的口径是否一致;
B.分子、分母的数据应注意时间上的对应性。
③流动资产周转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100%
同理,根据流动资产周转率,也可得出流动资产周转期。其公式如下。
流动资产周转期(天数)=360流动资产周转率=360×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销售收入净额
在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越多,流动资产利用效果越好。用流动资产周转率计算出周转天数时,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越少,表明流动资产在经历生产和销售各阶段时所占用的时间越短。可以说,企业生产经营任何一个环节上的改善,都会反映到周转天数的缩短上来。
(2)单位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对单位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要通过固定资产周转率这一指标来进行。
固定资产周转率,是企业年销售收入净额与固定资产平均净值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周转情况,从而衡量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一项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平均净值×100%
其中,
固定资产平均净值=期初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净值2
固定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利用越充分,同时也能表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合理,能够充分发挥效率。反之,如果固定资产周转率不高,则表明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提供的生产成果不多,企业的营运能力不强。
3.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期间内,运用企业人、财、物等资源创造利润的能力。通常通过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自有资金利润率、资本保值增值率五个指标来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评价。
(1)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反映企业的总体获利水平,体现了每1元商品销售净收入所获得的利润。其中商品销售净收入是指在销售额中扣除了销售折让、销售折扣和销售退回之后的销售净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商品销售净收入×100%
(2)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是指利润与成本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同利润一样,成本也可以分为几个层次:销售成本、经营成本(销售成本+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营业成本(经营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税前成本(营业成本+营业外支出)和税后成本(税前成本+所得税)。
(3)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是用于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获利能力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其中
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4)自有资金利润率。自有资金利润率是净利润与自有资金的比值,是反映自有资金投资收益水平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自有资金利润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00%
其中
平均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期末所有者权益2
(5)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保值增值率主要反映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的完整性和保全性的指标。当资本保值增值率等于100%时,体现为资本保值;当资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00%时,体现为资本增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