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97200000031

第31章 厉王的贡献

厉王政治的严重后果

在厉王的一意孤行下,周王朝进入了倒退的阶段,由于厉王的倒行逆施,使得周王朝陷入了土崩瓦解的危机之中,在此基础上,厉王又划分了国野等级,使得人民的不平等感加剧。

厉王的政治非常像我们后面所说的秦朝政治,法律苛严又不听贤臣的劝告,这样的一个国家,后期会是很麻烦的。下面我们讲一讲周厉王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变:

先讲政治,在政治上,厉王改变了周、召二公“世为卿士”的惯例,起用了在经济、军事上有专长的荣夷公和虢公长父。这一做法自然遭到了贵族们的强烈反对。被认为是召穆公哀伤周室大坏的诗《荡》,就抗议厉王用“贪暴”之人而不用“旧章旧臣”。“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意思是:你(指周厉王)的品德不明,因此不知道谁做辅佐,不知谁做公卿。然后话锋一转,用训诫的口吻讲起了历史:“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型”。大意是:殷的灭亡不能怨上帝,是殷王不用旧臣的缘故。而“你”的做法可是有殷这个“典型”的。这类意见还见于《诗·大雅·板》中:“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意思是王族及世族的子弟才是国家的栋梁。诗中一再强调“大邦”、“大宗”,意在不要打破旧的政治秩序。《诗序》说:“《板》,凡伯刺厉王也”,郑笺曰,“凡伯,周同姓,周公之胤也,入为卿士”。魏源还认为这个凡伯就是共伯和。无论其是否为共伯和,但其人为“周同姓”的大族是确定无疑的,而且曾一度入为王朝的卿士高官,显见其本人在“大邦”、“大宗”之列。不过,其写诗时大概是已经被厉王撤换了,其怨愤之情,排遣入诗。《诗·大雅·桑柔》:“告尔‘忧恤’,诲尔‘序爵’”。这是另一勋贵大臣芮良夫告诫厉王,让他小心谨慎,让他优待功臣宿旧,给他们以爵位。

这些好的建议得不到利用和采纳,坏的建议却完全流行于当时,可以说这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另外,在经济和军事两方面有专长,就说明他们会发战争财,那样实在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经济上,厉王力图振兴残破的王室经济。

《国语·周语》:“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今王学专利,其可乎?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这是芮良夫对周厉王所作的谏言。历来认为是芮良夫“反对封建君主与贵族垄断山林川泽的生产”。实则西周时代的山林川泽早巳为各级贵族所有,厉王的“专利”决不是“垄断”的意思,更谈不上“与民争利”,倒是他从贵族占有的山林川泽中规定了若干项向王室交纳的“专项”物质财富,一一对此时人已有论述,本文不拟深论。芮良夫明确指出“今王学专利”,“学”就是讲厉王要在贵族的山林川泽中规定专项的贡赋税收之类的内容。胡寄窗先生说芮良夫“代表了自由小工商业者利益”,这是正确的评价。《逸周书·芮良夫篇》有相似的记载。(芮良夫)戒执政同僚说:“道(导)王不若(顺),专利作威。佐乱进祸,民将弗堪!”又说:“今执政小子惟以贪谀事王,不勤德以备难,下民胥怨。财力单竭,手足靡措,弗堪载上,不其乱而?”“今尔执政小子不图大□,偷生苟安,爵以贿成,贤知箝口,小人鼓舌。逃害要利,并得厥术,惟曰哀哉!”芮良夫称同僚为“执政小子”,说明执政者为中年以下的人,在厉王时代的“执政小于”很可能就是荣夷公。从语气上看显然是以勋旧宿臣的口吻训诫后进的,指责的内容为“专利作威”、“以贪谀事王”。这主要是针对荣夷公帮助厉王在经济上采取了打击贵族经济以加强王室经济的改革措施。而其中的“爵以贿成”则说明爵位的授予开始有了功利主义的倾向一一用金钱出卖爵位以解决王室经济的困难了。

上述思想看起来繁杂,但解释起来就一句话:任用荣夷公实行“专利”,即以国家名义垄断山林川泽,不准国人(指工商业者)依山泽而谋生,借以剥削人民。但是这也使得周人的传统遭到了破坏,周人的传统是什么?共同享有山林川泽以利民生。这一条要是破了,那么实在不是什么好事情。

在农业上面,周厉王做了一件好事情,这个好事情延续了后面的多代王朝。这件事情便是重视农业。但是他所作的农业政策的调整,到了最后也是很不利于他存在的。

《诗·大雅·桑柔》中记载道:“好是稼穑,力民代食,稼穑惟宝,代食维好”,大意是:你厉王只知道抓农业,以“稼穑”为国宝。正是厉王发展农业的有力佐证。

在军事上面,厉王力图改变周边少数族屡次入侵的状况,解决积弱之弊。他派虢公长父在南方作战:“三年,淮夷侵洛,王命虢公长父伐之不克”(《古本竹书纪年》)。这是厉王即位三年时的情况:淮夷已进逼到洛邑,已为周王朝的大患,但由于国力不强,故虢公长父不能取胜。经过几年的振作之后,大概是取得了一些军事胜利的,然而史书无载,此不好断言。不过从《史记·楚世家》中可以透露一些消息:“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熊渠甚很江汉间民和,……乃立其长子康为句宣王,中子红为鄂王,……及周厉王之时,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这就告诉我们,在江汉间强大的熊渠,在夷王时即已称王。但到周厉王改革后,周王朝强大震摄四方。绝非即位初期连一个淮夷都不能制伏的状况了。不然,仅因为他的“暴虐”,面对实际上积贫积弱的周王室,熊渠怎么能“畏其伐楚”而自动取消王号?熊渠必不怕纸老虎的。而且“亦去其王”的“亦”字,说明楚去王号前一定有好些诸侯在强大的中央军事势力下被击败,退而臣服,熊渠见了自然畏惧。

在法律上,厉王采取加强法制的措施。这在先秦以来的儒家观念中就是行“****”了。周厉王在宗法观念极强的时候,为了保证经济、政治上的改革,竟不惜使用了高压手段:“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史记·周本纪》)。应注意的是:“以告则杀之”的标准是什么?是无故滥杀吗?显然不是的。穆王时已制订“五刑之属”据说有三千种之多,厉王行法,不必草创:刑罚三千,量一“诽谤”之罪必有所本。厉王用法制来维护“革典”的进行,不会仅用卫巫一个人,很可能是以卫巫为首的一个执行法律的特别机构。

那么作为机构的“卫巫”中的一个人,究竟能够监视多少诽谤者呢?卫巫手下的人散在京城中监视在公众场合发表议论的“国人”,而卫巫本人及其亲信则可能留在宫廷周围监视官吏中敢对新政提出不同意见的人。

可见,厉王为了确保“革典”的进行,采用简单、幼稚粗暴手段的,被反对派(不妨说是保守派)用来指责其行“****”,上下唾骂几千年了。然而,厉王的“暴”不过是人们抽象出来的“以告则杀之”而已。与秦始皇的****而言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周厉王最后的一项功绩便是攻噩之战。西周到懿王以后,国力日渐衰弱,四周方国部落交相发动对周的进攻和侵扰。厉王(名胡,夷王子)时,原来臣属于周的噩国,其国在今南阳东北一带,看到周的势力衰弱,就乘机叛周并企图侵占周的疆土。于是噩侯联络南淮夷和东夷部落,出兵进攻周的东部疆域和南部国土,声势浩大,气势凶猛,一直打到东都成周(今洛阳市东白马寺一带)附近,严重影响着京畿的安危。

周厉王为了保卫京都和周的社稷,从宗周调来了西六师的部队,又从北部调来殷八师的大军,从西、北两个方向向河洛地区聚集,企图形成夹击之势,一举歼灭噩国的军队。厉王依靠贵族大臣的亲兵来抵御噩国的进攻,周将禹率大臣武公的私家兵车百乘,厮御200人,徒兵千人参战,经过激烈的战斗,周厉王终于击败了噩侯,保卫了成周的安全。

周厉王攻噩之战之后,居住在今安徽北部淮河流域的淮夷,又发兵向周进攻。周厉王命虢仲率兵反击,未能取胜。淮夷气势更为嚣张,又一次发动更加凶猛的进攻,一路浩浩荡荡,深入到周的中心地带,打到伊水、洛河之间,并掠杀无辜平民,抢夺财物。厉王亲临成周指挥反击战,命令周将率精兵反击。

所率的周兵自洛水上游连续发动多次反攻,使淮夷无法招架,只得败退,纷纷逃窜。周军乘胜追击,最后彻底击败了淮夷,斩俘140余人,夺回被淮夷掳去的周民400人。

由于周厉王攻噩和平定淮夷的胜利,大振军威,周的军力有所增强,西周王朝国威也有所振作。

但是,周厉王在最后一件事上犯了糊涂,那就是停止诽谤。他采用的是简单粗暴的方式,结果导致了自己的国人赶出了西周的都城,逃奔到彘。

那么,我们对厉王的评价是什么?为了维护政权,任何一个统治者都会杀人,只是程度不同罢了,为什么厉王则独享此名?与历史上的另几位著名昏君比较一下,就会发现问题:

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史记·夏本纪》);纣“好酒淫乐,嬖于妇人”“以酒为池,县肉为林”(《史记·殷本纪》)。追求个人糜烂的生活,是一切昏暴帝王的共同点,然而对于厉王,《国语》只载其“虐”,没有一种记载涉及到其个人生活的奢侈腐化、滥用民力的情况。到清代,魏源的说法更集中地概括了幽厉二王的情况,《诗古微》说:“幽厉之恶,无大于亲小人,而幽则艳妻、奄寺,皆倾惑柔恶之人;厉则疆御、掊克、皆爪牙刚恶之人”。古人称西周昏王,向以幽厉并称,而以幽居前,于贬损之中,尚稍有区别,因为幽王的罪恶比厉王具体得多。魏源说的“疆御”,指的是厉王的卿士、主管军事征伐的虢公长父;所说的“掊克”,指的是厉王另一卿士、主管财政的荣夷公。称二人为“爪牙刚恶之人”,倒说明了厉王的这两个心腹在推行改革时的坚决态度

那么我们要对这个君王做一个总结:由上所知,周厉王是一个面对“积重难返局面”的改革家,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但他的对立面是强大的旧贵族,加之他没有经验(因为是第一人,因此他不可能向前朝借鉴什么),改革的牵涉到了过多人的利益,以至于贵族不满,连“国人”也反对。他进行了一场失败的改革,但他的经验教训对后代的改革者是大有益处的。

同类推荐
  • 汉党

    汉党

    黄巾之乱爆发前夕,深受党锢之祸影响的许煜,无法为官,无奈之下,投身军伍,为自保,也为自己那心中的抱负。励生产,鼓农商,砺军事,廉政治,且看天地风流,皆为汉之党属!扣扣群:917632001,可以进来骂骂作者,讨论谈论。。。。。。
  • 商治天下

    商治天下

    公交坠江,灵魂出窍,张钺穿越到了大汉吕后初年,且看他是如何以卓越而独特的经济学视角,助推文景盛世。
  • 抓到一个穿越者

    抓到一个穿越者

    不好意思,穿越者,风水轮流转,这次该轮到我这土著装逼了!这是一个征服穿越者的故事...
  • 刘焉扶汉

    刘焉扶汉

    卢植:“刘焉这个人返老还童之后开始算计人了。”朱俊:“刘焉越来越喜欢偷懒了。”甘宁:“我觉得主公好厉害。”董卓:“我觉得刘焉好难缠。”刘焉:“你们说你们的,我去陪老婆了。”
  • 掌心有江山

    掌心有江山

    一颗掌心红痣,某一天忽然变成了第三宇宙某种神秘法则专属系统的时空通道。在被莫名其妙扔到正在经历大变革、大屠杀的明末后,从那一刻开始,属于刘健、更属于整个大汉民族的大汉人时代开始了……
热门推荐
  • 极品神脉

    极品神脉

    “气脉,九境也,一境一元脉,一脉凝九寸,是为极!”“当凝聚出第九条九寸气脉,合九化十,开辟出自己的元海,也就预示着你,成功踏入修行第二步——元海境!这一步,才算真正步入修行的世界。”少年秦汉,偶得一盏血色莲花灯,打破常规,凝气脉十寸,百寸归一,他所开创的元海更是异于常人。一步领先别人,方能步步领先,修行之路如同建造房子打造地基一般,地基越牢固,对于日后的成就帮助就会越大,只是,他这般肆无忌惮的将这基础地基打造得也忒结实了!我颠覆了整个天地,逆转了整个苍穹,只为了那天,遮不住你要睁开的双眼。我轰开了无穷虚无,只为了打开一条路……让你找到回家的方向。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胡同往事

    胡同往事

    《胡同往事》作者以胡同为坐标,用大量的照片和优美的文字,再现了诸多名人与胡同的不解渊源。作为北京街巷概称与代表的胡同,不仅构成了北京城的交通网络,关系到北京的城市格局,而且是北京的城市格局,而且是北京城市生活的依托,北京居民生息活动的场所,并从而成为北京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时代变迁,政局嬗替,世事沧桑,人情冷暖,风风雨雨,恩恩怨怨,几多生死,几多悲欢……既在这个舞台上不停顿地上演,又在这个舞台上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印记。
  • 武傲天元

    武傲天元

    一代武学宗师,秘藏天下武技的圣地典玄阁传人方玄,与欺师灭祖的仇人同归于尽,一缕神魂不灭,重生于天元大陆上被人陷害,几成废人的少年天才张离身上。摧敌锋于正锐,慷慨击剑而高歌,修炼前世秘法,冲破隐藏星窍,凝聚出天元大陆上的独特战技魂印,且看他再度启程,灭杀仇人,脚踩无数天才,傲剑纵横天下,踏上武道巅峰。本人已经写了三个完本,全部繁体出版,绝对的品质保证,绝对不可能太监,请大家放心收藏,观看,觉得字数少了的童鞋,可以先收起来,养肥再杀!
  • 三世情缘之男主追妻记

    三世情缘之男主追妻记

    第一世,她是一个妖,而他是一个修仙者,她为了救他,放弃了全部修为,从此,他与她有分不开的纠葛
  • 砂糖系女主角

    砂糖系女主角

    他外表却帅气得偏向童颜,身为男人却长了双比姑娘还好看晶莹的水汪眼,所以只能每天靠深色西装和素色领带来压阵,彰显上司的威严。可是,努力筑起的成熟精英气质,却屡屡在这个整日追着他叫“姐夫”的女孩面前溃散!别怪他太龟毛,事实上,她那潦草的生活态度,懒散的生活习性,令他在与她同住的三个星期内,已经屡次被她雷得全身无力,只差没吐血三公升了。而更让他心脏无力的是,他竟然觉得这样的她很可爱?!可爱……接下来的意思是不是证明他可以爱她了?
  • 百年佛缘:僧信篇

    百年佛缘:僧信篇

    星云大师的《百年佛缘》是一部重要的口述历史的著作,全书分为:生活篇、社缘篇、文教篇、僧信篇、道场篇、行佛篇、新春告白、别册、名家看百年佛缘十个部分,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记述了星云大师与社会各界的往来、弘扬佛法和为社会服务的经历,读来非常令人感佩和感慨,展示了台湾几十年来的历史变幻和海峡两岸关系从冰冻到如今的全面交流与交融的全过程,是一部难得的历史巨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德云日记:师徒三十六计

    德云日记:师徒三十六计

    师傅费尽心机巧算计,众人各怀鬼胎争高下。一场比赛,师傅巧施以逸待劳计,让金子踢碎了青花假古董,赔偿数字令人欲哭无泪;一场拍卖,众人合施调虎离山招,损失钱财让师傅夜夜不眠……年年都拿德云开涮,郭班主看后亦笑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