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眼”,在上文已经提及,这里稍作阐发。诗眼无疑是画龙点睛之笔,但并非能够使诗篇灵动起来的字眼儿都可称为“诗眼”,也并非所有的佳作都有诗眼。诗眼是非常态的字眼儿,它对上下文的意义连缀是间接的,凭借这种间接的意义连缀,超越诗歌意象的自然动态,赋予诗歌意象以特殊动态,凸显诗人主观色彩,从而触动读者联想和想象,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如《夜归柴门歌》这首诗中,“鹿门月照开烟树”的“开”字,如果是描摹自然状态,可以说成“鹿门朗月照烟树”,“照”也是动态,但上下文的意义连接就直接了,不能触动读者的想象。用一个“开”字,就把烟树在月光照射下,由朦胧而到清晰的动态过程凸现出来。作者脱离尘世喧嚣,归隐鹿门幽境,顿觉豁然开朗的心境赫然而出。这个“开”字足以表明中国古典诗歌情景交融的特征。“开”字表面是写眼前之景,其实是写心中之意。不是客观的自然描摹,而是主观的情感体验。
《夜归鹿门歌》一课教学中,教师意识到了诗眼的存在,问道:“诗歌中‘开烟树’为何用一个‘开’呢?树如何开啊?”学生回答:“其实这里是写树像花一样美,朦胧可人一般开放,表现出作者的喜悦之情。”显然,仅就字面而言,“开”不是开放的意思,而是清晰可见的意思。遗憾的是学生的这种误读没有得到纠正。
总之,这堂课不乏精彩之处,也有明显瑕疵,但瑕不掩瑜。(点评者:王鹏伟)
4.燃烧的心
--《丹柯》课堂教学实录
生:课前五分钟演讲(略)。
师: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聚集着乌云--
生(齐背):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
师:文字作者是--
生:高尔基。
师:今天我们将学习高尔基的一篇文章,提起高尔基让我想起了巴金。
师:2003年9月2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燃烧的心--巴金与高尔基》。(板书)
我念几段给同学们听。
师:巴金在自己的文章中几次提到高尔基,说高尔基是他喜爱的作家,甚至是他的老师之一。
巴金进入文坛后,写作短篇小说时,在上海怀着激动的心情翻译了高尔基早期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他说,他“特别喜欢高尔基的短篇小说”,还说她“那时期的创作里就有他的影响”。
1982年巴金在一篇“后记”中,谈到自己近年一直在探索文学艺术的作用时,自问道:“文学艺术的作用,目的研究是什么?”“难道我们在纸上写字只是为了表现自己?”然后自答:“一般人都承认文学的目的是要使人变得更好”---这是高尔基的名言。
1984年5月15日巴金应日本作家井上靖的邀请,抱病出席在东京举行的第四十七届国际笔会,他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们呼吁:“我们的前辈高尔基在小说中描绘了高举‘燃烧的心’在暗夜中前进的勇士丹柯的形象,小说家自己仿佛就是这样的勇士……”他希望各国的作家们都能像丹柯那样无畏地献出自己的赤心。(板书丹柯)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高尔基笔下的丹柯,看看丹柯有一颗怎样的心。
一、感受林子
(活动: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是怎样的一座林子。
(学生默读)
生:茂密的、黑暗的、恶臭的。
师:重点欣赏“它们那些有力的丫枝紧紧地抱在一块儿,它们那些纠曲的树根牢牢地生在沼地的黏泥里。这些石头一样的大树白天不响也不动地立在灰暗中,夜晚人们燃起营火的时候,它们更紧地挤在人们的四周。”请一学生朗读。
(一学生朗读,缺乏情感)
师:“紧紧地”“牢牢地”“不响也不动地”“更紧地”要强调,也就是要重读。
(老师示范)
师:在这样的林子里,族人是怎样一种表现?
生:恐惧、悲哀、绝望、胆怯、伤心地哭着,把自由献给敌人,给死吓坏了。
师:那文章开头为何说“这是一些快乐的、强壮的、勇敢的人”呢?请一位同学来朗读。
生:“快乐的”应该轻快一点儿,“强壮的、勇敢的”越来越快。
师:请你读,不要解释。
生(试着朗读):我读不出来。
师:你要表达什么感情呢?
生:有点讽刺的味道。
生:其实这些人并不快乐、并不强壮、并不勇敢。
(老师示范读)
师:“人”重读,音稍稍托长一点。
(生齐读)
二、穿越林子
师:当族人害怕、恐惧的时候,谁出现了?
生:丹柯。
师:请同学们用笔画出描写林子、族人如何对待丹柯和体现丹柯态度的语句,一学生读丹柯,其余学生齐读族人。
(学生默读)
师:丹柯说了些什么话?
生:“你们不能够用思想移开路上的石头。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为什么我们要把我们的气力浪费在思想上、悲伤上呢?起来,我们到林子里去,我们要穿过林子,林子是有尽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尽头的!我们走!喂!嘿!……”
师:族人说--
生(齐读):你领导我们吧!
师:这时候,族人对丹柯是怎样的态度?
生(齐读):他们相信他。
师:这时候,林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齐读):四周是一片黑暗,他们每一步都碰见泥沼张开它那龌龊的、贪吃的大口,把人吞下去,树木像一面牢固的墙拦住他们的去路,树枝纠缠在一块儿,树根像蛇一样地朝四面八方伸出去……树林越来越密。
生(齐读):他们向前走……它们好像活起来了。
师:族人对丹柯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生:怨恨他。审问他。
生(齐读):你对我们只是个无足轻重的人、有害的人!你领导我们,把我们弄得筋疲力尽了,因此你就该死!
师:“你该死”,要读得更响!更狠!
(老师示范)
生(齐读):你就该死!
师:此时丹柯是什么态度?
生:他挺起胸膛。
师:他对着族人大声说--
生:我有领导的勇气,所以我来领导你……你们只是走,走,像一群绵羊一样!
师:此时族人是怎样的态度?
生:他们更生气了。
师:他们大声嚷道--
生(齐读):你该死!你该死!
师:两个“你该死!”语气语调一样吗?应该越来越强。再来一次。
生(齐读):你该死!你该死!
师:此时,林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树林一直不停地发出低沉的声音,来响应他们的叫嚷,电光把黑暗撕成了碎片。
师:族人又是怎样的态度?
生:捉着丹柯,弄死他。
师:此时丹柯什么态度?
生:心中燃起怒火,然后又发出愿望之火。
师:此时,林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树林一直在唱它那阴郁的歌,雷声隆隆地响,大雨依旧在下着……
师:此时丹柯什么态度?
生:他抓开了自己的胸膛,拿出自己的心。
师:丹柯嚷道--
生:我们走吧!
师:“走”要重读,“吧”可以稍稍拖长点。
(老师示范)
师:此时族人又是怎样的态度?
生:人们全吓呆了,好像变成了石头一样。
三、走出林子
师:此时,林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树林忽然在他们前面分开了,分开了。
师:此时的丹柯呢?
生:他的心也一直在燃烧,燃烧!
师:“燃烧,燃烧”要立起来,语调上扬。再来一次。
生:他的心也一直在燃烧,燃烧!
师:继续往下读。
生:他快乐地望着这自由的土地,骄傲地笑起来。死了。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可以看出丹柯是怎样的一个人?拥有一颗怎样的心?
生:勇士、英雄、奉献的人、无私的人。一颗勇敢、无私、奉献的心。
师:面对丹柯的死,族人是怎样的态度?
生:并没有人注意到他的死。
生:有一个人,有点儿害怕,拿脚踏在那颗骄傲的心上……
师:在丹柯出现到丹柯死去这一情节发展变化中,族人的态度在不断变化着,在态度的变化中,看出族人是怎样一群人?
生:自私、软弱、忘恩负义、胆小。
师:小说写的是丹柯,为何要反复写林子呢?
生:为了写林子给族人带来恐惧,为写丹柯的出现等情节做铺垫。
生:林子的变化,烘托出族人的性格,这样跟丹柯的性格对比,更好地刻画英雄丹柯。
师:在解读小说时,我们有时从小说的环境描写入手,会迅速把握小说主题,更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丹柯》中的林子描写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的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无疑是我们解读小说的重要抓手。
师:从创作手法上讲,《丹柯》采用的是浪漫主义手法,那为何安排丹柯以死来终结?小说完全可以这样来写--丹柯把心重新放进自己的胸膛,族人拥戴他为英雄啊。
生:这是悲剧。
师:喜剧不好吗?
生:悲剧是把美丽的东西摔坏给别人看,更有震撼力。
师:你能说说你读过的给你震撼力的悲剧吗?
生:陆游与表妹唐婉儿的爱情、《罗密欧与朱丽叶》、《孔雀东南飞》等等。
师:是啊,悲剧往往更能给人以深思,震撼人的作品多半是悲剧式的。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里说,悲音,表现悲剧性内容的艺术作品,会引起接受者忧伤、哀婉、沉痛、震惊。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在《随笔·美的定义》中说,我并不主张“欢悦”不能与美结合,但我的确认为“欢娱”是美的装饰中最庸俗的一种,而“忧郁”却似乎是“美”的灿烂出色的伴侣,我几乎不能想象任何一种美会没有“不幸”在其中。我想这也是丹柯给我们心灵震撼的原因吧。
师:好的作品不仅可以穿越时空,也可以穿越国界。当我们读到英雄丹柯的时候,你会想起哪些像他一样的英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