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阳县要举办一个活动,组织全县的金婚夫妇到著名的富氧地风景区疗养一个月。
在公布的名单中,全县45对结婚50年以上的夫妻榜上有名,康超夫妇名列其中也是自然的。康超夫妇结婚几十年来,不仅夫妻感情好,两老每天相携的漫步也是春阳县城的一道风景。在县城的滨江大道上,人们经常看到一对满头银发、穿着整齐、富有学者气质的老夫妻携着手在漫步,这就是康超老夫妇。多少人看着康老夫妇羡慕不已,多少夫妻把他们当成榜样,多少年轻夫妇把他俩这样黄昏漫步当作一种期盼——希望能像康老夫妇一样沫濡黄昏、白头到老。
康超以前是县重点高中的特级老师,他夫人退休前是县医院的副主任医师,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两人在一次学校与医院组织的联谊活动中一见钟情,经过幸福的恋爱后结了婚。结婚后十分恩爱,并有一对儿女。五十二年来动手打架是他们夫妇的字典里没有的词,夫妻间吵架也只有一次。县里没搞模范夫妻评选之类的活动,不然康超夫妇准名列榜首。
可是,看到那个公布的名单,康老夫妇心里一直不安,心中那团阴影又涌了上来。他们不由地想起了那难以启齿的事——他俩离过婚。
那是四五十年前那个滑稽的时代,康超由于出身不好从县高中教务主任的位子上被打倒,下放到一个农村中学去搞杂务,他夫人在医院虽然没被打倒但也受到了牵连,从主治医师的位子上被派到药房工作。就这样的困难,两人相互理解、相互体贴,感情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越来越好。可是,要命的是他俩听到一个非常可靠的消息,那就是随着“阶级斗争”的深入开展,康超可能要被彻底打倒,也就是要被开除,那就意味着他要到农村务农,更要命的是按当时的政策规定子女要随父亲变成农村户口,到乡下去读书。当时,康超就提出他们假离婚,让孩子跟着他妻子,保住孩子的城镇户口,孩子就不要到农村上学了。当时,虽然两人都知道是假离婚,但他妻子就是不愿意在康超最困难的时候提到这个让他伤感的词,她开始愣是不同意,尽管康超说他知道她不愿让他伤感,也说他知道她对自己的感情,更是说了他们这是假离婚,丝毫不会影响他俩的感情,可她就是接受不了,结果他俩就吵了起来——这也是他俩唯一的一次吵架。后来,经过康超再三说服,还是为了孩子,她才同意了假离婚。于是,他俩在派出所一个朋友的帮助下办了离婚手续,使孩子避免了到农村。不过,虽说办了离婚手续,康超还不时给以生活费、送米的借口到夫人住的地方去看看孩子或送点东西。
好在他们离婚不到半年那糟糕的时代就结束了,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康超平反回了城,他俩又在那位朋友的帮助下悄悄办了复婚手续。由于他俩离婚时孩子还小,离婚的时间短,再加上离婚与复婚手续又是悄悄办的,因此儿女都不知道他们离过婚;别说是他们的儿女,就是单位里知道的人也不多。
他俩离过婚,不能算做金婚。康老夫妇想可能是县老龄委的同志不了解这一情况,他俩不会占这个便宜。他俩想过找老龄委说明情况,请他们将他俩的名单撤下,可如果这么做儿女们不仅知道他们离婚的事,还会让儿女因父母为他们做过如此的牺牲而难过。他们也想过不去疗养,那样儿女一定不答应。于是,康老夫妇决定悄悄地去老龄委交钱,作为自费去疗养。
当康老夫妇到老龄委交钱时,老龄委的同志告诉他俩,已经有人帮他俩交了钱。老龄委的同志还告诉他俩说本来他们不在公布名单内的,可交钱的人要求把他俩列入名单中,并帮他俩交了所有去疗养的费用。交款人请求老龄委保密。
在康老夫妇的一再追问下,老龄委的同志才将交款人的名字告诉两老。康老夫妇当时都流下了眼泪。
交款人就是康老夫妇的儿子与女儿。原来,他们早就知道了父母离过婚的事,也体谅他们不让儿女知道的苦心,为了不让父母因这事不能参加疗养而难过,为了不让父母再想起那不堪回首的往事,同时也是回报父母当初为他们做出的牺牲,他们就去老龄委交款让父母去疗养。老龄委的同志开始不同意,但被他们的讲述与孝心感动了。
回到家中,儿子与女儿告诉康老夫妇:“我们知道爸爸妈妈的感情一直没有变,当时离婚是为了我们。在我们的心中,这是最美的金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