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难,城市太大惹的祸?
近年来,就业难,几有难于上青天之感。当上一届的毕业生还没被市场接纳完毕,下一届毕业生又涌入市场,就业形式日渐严峻时,毕业生们何去何从,便成了舆论讨论的焦点。
如今有关就业的讨论,已扩展到了对城市的选择,目前有两种主流的看法。一种是大城市虽然有更好的发展平台,但竞争激烈,就业难;另一种是中小城市工作和生活压力都相对较小,能够过上相对安逸的生活。
然而,进一步人头攒动,退一步海阔天空,真的对每个人都是如此吗?竞争,真的只存在于大城市,退回中小城市,就可以绕开激烈的竞争,轻松就业吗?实际上,认为大城市就业比中小城市难,更多的时候,恐怕只是没有经过实地考证,是一种想当然的臆测而已。
我在一线城市北京、二线城市成都、三线城市绵阳、县级市江油,以及我的老家长江沿岸的那个小镇都呆过长短不一的时间,也在这几个地方有不少朋友,从我个人经验和身边的例子来看,中小城市的就业,并不比大城市容易多少。
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不仅取决于一个职位有多少人竞争,还和这个城市能提供多少职位的数量,城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有莫大的关系。在职位数量上,中小城市是难以提供像一线城市那么多的。2009年5月15日,我通过招聘巨头之一的前程无忧的搜索功能,查找两日内几个一二线城市发布的职位数量,分别是北京65843、广州32714、深圳28234、成都10760。仅从数据上看,成都虽然是二线城市,但比起一线城市,机会依然要少很多。再往下,绵阳、江油等地,根据我在那些城市呆过的情况来看,每天新增的职位数量更是依次递减。五年前,江油只有一家由政府主办的人才交流市场,每天上午开放,平时进场的单位不过20来家,周末好一点,但通常也不会超过50家。这几十家里面,又通常有1/3的岗位是招销售代表,另外一部分是招工人或营业员,职业范围非常狭窄。老家的小镇更不用说了,根本就没有人才交流市场存在的必要性——哪些单位要人,十个指头都数得过来。现在虽然二三级城市都有一些好的变化,职位数量和就业机会也有所提升,但与一线城市相比,仍有太大差距。尽管中央在提倡开发西部,但成都这样的二线城市,和它周边的卫星城镇,真要向一线城市、珠三角经济区看齐,仍需要不短的时日。
因为机会有限,中小城市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有时并不比大城市逊色多少。朋友的公司招文员时,第一周收到了160封左右的简历,后两周又陆陆续续收到了80封左右。这200多人,不过是竞争同一岗位而已,朋友的公司也只是一家拥有十来个人的小公司,如果是规模较大的公司,竞争会比这更激烈。刚到成都找工作时,去较大的公司应聘,我也曾见过几百人集中在一起面试,流水线般面试过一拔,再面试下一拔的壮观场面。
如果说大城市的就业难是由于公司对能力的挑剔,那中小城市的就业难,就是由于空间有限,尤其是专业性较强的职业。以影视制作专业为例,成都专业的影视公司不足50家,我用前程无忧搜索,输入影视制作这个关键词,搜索两个月内的全部职位,只出来78个搜索项,
再扣除重复出现的公司,只有30家公司有过招聘需求,而这30家里面,专业从事影视制作的,不足十家。成都有两所高校、一所民营的动画人才培养学院、一所专科段的职业学校,包括五月花计算机这样的本地民营机构也在培养影视人才。这些学校每年毕业的学生,超过千人,再加上尚未就业或想要跳槽的往届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数量相比,竞争又能比一线城市逊色到哪里去呢?
如果去中小城市就业,是出于职业规划的考虑,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大城市也不是十项全能,更不是每个人的终老之地,这在下面的章节会谈到。但倘若一厢情愿地认为,中小城市比大城市就业容易,在大城市就业艰难的,去小地方就可以轻松就业,就一定能过上安逸平稳的生活,我只能说,你对中国的中小城市了解还太少。
事实上,在我国除了有产业支撑的中心城市,如绵阳、德阳、青岛、福州、呼和浩特等,和珠三角这样整体经济水平在全国前列的地区,状况会比其他中心城市好一些,甚至部分中小城市的幸福指数,超过北京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大部分中小城市的职位数量和发展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
除了地方经济水平的制约,许多中小城市的理念远远落后于大城市,甚至有比较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和排外思想。同时,中小城市的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比较看重求职者的学校、学历等外在因素,与一线城市相比,少了一些英雄不问出处的气度。在许多中小城市还存在一些任人唯亲、家族企业等现象,缺乏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埋没了真正的人才,专业性较强的职位,也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人。
反倒是大城市,虽然人口众多,但行业齐全、公司众多,每天都有数量可观的新职位发布。这家未成功,大可去另外一家,找到合适工作的概率,反而高于中小城市。
就业难与大城市,就业轻松与中小城市之间,并不能划上等号。从一线城市到二线城市,再到三线、四线城市,一直到乡镇,与其说是竞争激烈程度在递减,倒不如说,是职业数量和职业发展空间大小在递减。
我有两个朋友,原本都在当地的报社当编辑,先后去了北京发展。几年过后,一个和别人合伙成立了图书出版公司,一个被广州评为十大优秀作家,户口也从原来的小镇引入广州落户。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固守一隅,现在才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就业成功与否,固然有机缘的成分、地域的影响,但最大的因素,仍然在于求职者自身的素质。如果大学四年,你只是忙于风花雪月,忙于上网聊天,忙于吃喝玩乐;到工作时,只会像海选一样乱投简历,无头苍蝇般四处瞎碰,费时费力,却从没有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甚至舍不得花点时间,研究一下你真正想去的公司,再专门针对那家公司的情况、职位要求,为他们量身打造一份既符合公司要求,又显示出个人特性的简历,以增加面试的机会,你又怎能怪社会不认可你,公司不接受你呢?
就像我们公司招聘时曾收到的一份简历,求职信抬头,赫然写着另外一家公司的名称,尽管那封求职信看上去写得颇为诚恳,但这封一看就是海投的求职信,还是被人事专员毫不犹豫地扔进了回收站。这种千人一面,毫无诚意的简历,投得再多,也很难带给你什么回报,白白浪费精力。
倘若自身就业迟迟未见起色,与其说是城市太大惹的祸,远远避开了事,还不如低下头来,好好审视一下自身的原因。至少,别犯写错公司名称这类的低级错误。
去大城市镀金
有个著名的经济学理论:优势富集效应。简单地说,它指起初的微小优势,在几个关键环节过程放大后,原来的微小的优势,会产生更大的优势积累。再通俗一点说,人挣钱不易,钱生钱容易,越是有钱人挣的钱越多,生意越好的地方人越是上赶着要挤进去,明星名气越大找他开工的人越多等现象,就是优势富集效应。
就像北大、清华这两所名校,它们的成名不仅因为学校的管理水平、教学水平确实不错,更重要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它们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优势富集效应,全国顶尖人才往那里汇集,再加上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它们能不远远超过其他高校吗?当你在某个起点上超出一步,后面往往就会有更大的效应、更多的机会出来,一步一步,像雪崩一样的优势富集效应就产生了。
城市也是如此,一线城市早期因政策的倾斜、地理优势等因素,让它的地方经济发展得比其他地方更快,这让它逐渐汇集了全国一流人才,吸引了更多的项目,而顶尖人才和项目的汇集,又反过来加速了它的发展,最终让它们的总体经济水平,远远领先于其他城市。
比如移动通信增值服务业,在一线城市早已发展成熟,甚至有的企业已登陆纳斯达克。而在二线城市,如杭州、长沙等地才开始起步;一些新兴职业,如职业规划师、婚姻咨询师、会展策划师等目前在一线城市已存在相当不错的市场需求,可在中小城市,还没有任何起色,市场需求也未被唤醒。还有比较高端的行业,如咨询公司,目前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地方,它们基本占据了全国80%的市场,其他城市,如大连、济南、青岛等地虽然有,但规模偏小,日子明显没前者滋润。
因而,一线城市在就业方面的优势,不仅在于职位数量比中小城市多得多,还在于它汇集了全国最尖端、最前沿的思想、经营理念。因而,尽管去一线城市打拼,并不是人生惟一的选择,但我认为,如果有机会,去大城市镀镀金,会给你的职业生涯带来非常有利的影响,甚至形成个人的优势富集效应。
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是,最前沿的思想,先进的思维方式、管理理念等,一般是从一线城市逐渐向下渗透、辐射、延伸,再加上许多人下意识有种“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思维定式,总觉得国外的月亮比较圆,大地方的人才比较牛,造成诸多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放到人才身上,就会出现大地方的人才,到小地方吃香受宠,小地方的人才到大地方不被认可,还得从头开始的现象。
所以,在职业发展的初期,如果能去一线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里有一定规模的公司,学习它们的思维方式、管理理念,在那些规范的公司,把自己培养成更职业化、更专业的人士,无疑会给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一个较高的起点,为自己积累更多的优势。
视野的宽度,决定了人生所能抵达的高度。在大城市,你所能接触到的前沿思想、资讯、理念,包括你在大公司里的视野、经验和人脉的积累,都是中小城市很难比拟的。你对这个世界了解得越多,视野越宽阔,胸中蕴藏的大千世界越广阔,你的人生就越丰盈,眼光也会变得更有见地,而这些,对今后的职业发展都会发挥良好的作用。
反过来,如果你一开始就去某个小县城呆着,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你的视野就会变得越来越狭窄。如果你还不凑巧地进了一家运作很不规范,非常不入流的小公司,呆上两年,非常容易对社会、职业等方面形成一些错误甚至极端的看法,变成一棵歪脖子树,以后再想进大公司就难了——它们宁可招那些完全没有经验,容易塑造的应届生。
有人说,在大城市里什么都不是,到了中小城市,你就是人才;大城市的凤尾,到了下面,就能当鸡头。话是没错,但前提是,你确实是人才。一纸毕业证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在中国现行的教育模式下,学校根本不是培养精英的地方。精英人才,只能在工作中锤炼、熏陶出来。你只有在成长起来后,才谈得上凤尾与鸡头的选择。否则,你在大城市什么都不是,回到中小城市,照样什么都不是!
而镀金,就是让自己快速成长的方式之一,尽管镀金的过程,可能不是那么愉快。
美国的科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他们用很多铁圈把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观察当小南瓜逐渐长大时,对箍住它的铁圈会产生多大压力。第一个月是500磅,第二个月是1500磅,到2000磅时,研究人员不得不加固铁圈,免得南瓜将铁圈撑开。最后,直到承受了超过5000磅的压力后,南瓜皮才破裂。
研究人员打开南瓜发现,它已无法食用。因为它的中间充满了坚韧牢固的层层纤维。为了吸收充足的养分,它的根往不同方向,全方位的伸展,延展超过8万英尺。
另一个相似的案例是孵豆芽的秘诀:把豆子铺在缸底,再洒上水,通常的做法是蒙上一层布。但想要豆芽长得好,诀窍就是压上一层石板。过一段日子去看,你会发现,石板已经被新生的豆芽顶了起来,而且,越是压在下面的豆芽,长得越旺!
许多人觉得大城市的压力太大。的确,我在北京的朋友们工作都不轻松,晚上、周末不时的加班,他们也没有太多的时间,用来悠闲地喝杯下午茶。然而,就像南瓜和豆芽的试验所揭示的那样,适度的压力,能激发我们的潜能。如果运气够好,进了一家有很多培训机会,培训也比较系统的大公司,进步将会更快。即使没有进入好的公司,压力也会逼你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迫使自己成长,以跟上其他人的节奏。
吴鹏毕业后不久,就进了广州一家做策划,同时代销楼盘的房产大公司。入行前,吴鹏并没有行业经验,公司看重的,是吴鹏的创造力和不错的文字功底。进公司后,公司对他进行了全面培训,提供了大量学习资料,还送他去多个楼盘参观学习,为他的再学习提供了可能。吴鹏在销售部熟悉了几天后,就调往策划部。入职第七天,公司就要求他独立完成一份策划报告。公司带来的压力,“逼”吴鹏迅速入行。正是这种压力,让吴鹏不到半年,就成长为一名能独当一面的策划能手。
学校的教育,只是一种基础性教育,它更侧重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而工作所需要的专业技能、行业知识等,则需要在工作中,在毕业后通过再学习来获取。因而,城市氛围、公司状况等再学习的环境,将直接影响毕业后的自我增值。
大城市集中了更多的人才,企业为自身发展考虑,也会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虽然工作的压力比中小城市大,但这种压力,也会成为我们自我提升的动力——当你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环境工作,你就不得不提升自己以追赶上大家的脚步;如果你处于一个悠闲懒散,或得过且过的环境,懒惰消极等负面因素,就会不知不觉侵蚀你的思想,正如那只温水中的青蛙,失去自我提升的动力,竞争力也渐渐丧失。
从这个角度说,大城市,是最好的训练场、镀金地。而何时去镀金,通常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先在中小城市呆上几年,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再去大城市闯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在找工作时确实会降低一点难度,这也是最传统也较为稳妥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