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种堂记
杨万里乾道六年(1170)冬离开奉新县之前,应村民要求写了这篇记。在此文中杨万里赞扬了正直耿介,为民解忧的刘珙,同时以犀利的笔墨讽刺了置百姓于水火的昏君奸臣,并提出了朴素的民本思想。怀种堂,即刘枢密祠,据《奉新县志》记载:“刘枢密祠,在宝云寺后,祀宋知隆兴府刘珙。以奏蠲同安、进城、新兴(此三处地名与《怀种堂记》有异)三乡浮产之税,故祀之。知县杨万里记,并名其堂曰‘怀种’。”
乾道四年〔1〕,枢密刘公既登用〔2〕,善类复聚〔3〕,国势大竞〔4〕,天下仰目,指期中兴。而公孤忠崇崛〔5〕,不少〔6〕,疾视嬖邪〔7〕,毕力击排〔8〕。既牢不可动,则叹曰:“道行则吾止,道止则吾行,是不可并〔9〕。”乃以大资政作藩隆兴〔10〕。至则旁搜民瘼〔11〕,孰为疽根〔12〕?弗弗耨〔13〕,我则涤除〔14〕,俾罔后灾〔15〕。首得奉新县三乡寓税之弊〔16〕,欣然上闻〔17〕。其明年,符下转运〔18〕,悉蠲除之〔19〕,为税三十五万钱有奇,为米若干,为帛若干。命下,而公已迁荆州牧矣。于是三乡昔无田而有税者,今无其所有〔20〕;昔有乡而无民者,今有其所无〔21〕。
又明年〔22〕,五月,予来令奉新。三乡之民,相率作堂〔23〕,画公像于间,以致瞻伫之敬〔24〕。十一月某日,堂成。予移官成均〔25〕,将行,邑之士王杲等率三乡之民来请名且记。予不得辞,名堂以“怀种”:“种”言德〔26〕,“怀”言民也〔27〕。于是民皆叹曰:“微公之恩〔28〕,吾其不首丘矣〔29〕!”予曰:“此非公之恩也。”于是民皆不悦。予重告曰:“尔不见前古之君乎〔30〕?闻兴民之害,则勇于敢〔31〕;闻除民之害,则勇于不敢〔32〕。今公之言朝奏,而上之命夕应〔33〕,然则此非公之恩也,上之恩也。”于是民始悦。予曰:“亦公之恩也。”于是民皆大惑。予又重告曰:“尔不见世之君子乎〔34〕?一言而为民百世之害也。彼不曰害民也,曰‘利国’也。国可利也,民可害不可害也?而况民有其害,而国不有其利欤?然其人犹矜曰〔35〕:‘吾知忠于国也。’且夫国之所立,其所恃者谁也?日夜摇其所恃,以忠其所立,是果忠不忠也?一言而除民百世之害,如公者,有不有也?然则此又公之恩也。”于是民始大悦。
三乡:曰晋城,曰新安,曰法城云。
门生奉议郎新除国子博士杨某记〔36〕。
〔1〕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
〔2〕刘公:刘珙(1122—1178),字恭父。登进士乙科,任礼部郎中时曾触怒奸相秦桧而被罢职,秦桧死后召为大宗正丞。迁吏部员外郎、兼权秘书少监、兼权中书舍人。乾道四年拜中大夫,同知枢密院事;旋参知政事。枢密:即指刘珙此时任同知枢密院事。枢密院是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主管官称枢密使。宋代枢密院与中书省分掌军政,号为“二府”。登用:进用。刘珙此时官位相当于军、政两府的副宰相。
〔3〕善类:善良的人,有德之士。
〔4〕竞:强盛;强劲。
〔5〕孤忠:忠贞自持,不求人体察。崇崛:高耸。这里指品格高。
〔6〕不少(zhuó)刓(wán):(对不正确的事)一点也不迁就妥协。刓,砍;斫;削。刓,削去棱角。
〔7〕疾视:瞋目怒视。嬖(bì)邪:受君主宠爱的奸邪小人。嬖,被宠爱的人。
〔8〕毕力:尽力;全力。击排:攻击排斥。
〔9〕不可并:不可并存,即势不两立。以上三句是说,(如果奸邪小人的势力)牢不可动,刘珙就会说:“小人之道继续通行那我就隐退,小人之道被中止我就留下,我和奸佞势不两立。”刘珙因弹劾朝中奸佞,被免除了副宰相职务,任命他作祠官,宰相陈俊卿极力挽留他,刘珙才改作隆兴知府。
〔10〕大资政:指资政殿学士。作藩:任地方长官。隆兴:今南昌。这句是说刘珙以大资政的身份到隆兴为官。
〔11〕旁搜:广泛搜求。这里有广泛调查的意思。民瘼(mò):民众的疾苦。
〔12〕疽(jū)根:生长毒疮的根由。这里是指造成民众疾苦的原因。疽,中医指局部皮肤肿胀坚硬的毒疮,这里用来比喻民众的苦难。
〔13〕(xiǎn):杀戮;捕杀。耨(nòu):本意为小手锄,也指用耨除草,比喻除秽去邪。
〔14〕涤除:洗去;清除。
〔15〕俾(bǐ):使。罔(wǎnɡ):无,没有。
〔16〕寓税:正额以外的附加税。当时此地附加税沉重,很多农民交不上税逃亡变成流民。
〔17〕上闻:向朝廷呈报。
〔18〕符:盖有官府印信的下行公文的一种。转运:转运使。
〔19〕悉:尽、全。蠲(juān)除:废除;免除。这是说刘珙的奏章呈上之后,第二年朝廷下文书给转运使,命令除去寓税。
〔20〕无其所有:原来要交的附加税现在不用交了。
〔21〕有其所无:原来逃亡的农民现在都还乡了。
〔22〕又明年:即乾道六年(1170)。杨万里在这一年到隆兴府奉新县任县令。
〔23〕相率:相继;一个接一个。
〔24〕瞻伫:伫立瞻仰表达敬意。
〔25〕成均:古代的大学,后泛称官设的最高学府。宋代大学称国子监,所以用成均代称。杨万里在这年十月被召为国子博士。
〔26〕种德:布德,施恩德于人。
〔27〕怀民:安抚人民。
〔28〕微:无,没有。
〔29〕首丘:指归葬于故乡。语出《礼记·檀弓上》:“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孔颖达疏:“所以正首而向丘者,丘是狐窟穴根本之处,虽狼狈而死,意犹向此丘。”不首丘,即是说客死他乡。
〔30〕前古:古代;往古。
〔31〕勇于敢:不顾阻挠,敢于实施(剥削人民的政策)。
〔32〕勇于不敢:不听劝谏,不废止弊政。
〔33〕朝言、夕应:极言朝廷公文回复得快。
〔34〕君子:此句中的君子是指那些祸害人们的官员,是作者讽刺的对象。
〔35〕矜:自夸;自恃。
〔36〕门生:弟子或再传弟子都可称为门生;宋朝因荐举而改官者对举主也自称“门生”。
这是一篇赞颂师友品德政绩的文章,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刘珙孤忠崇崛、不少刓的性格,以及他到南昌为官的背景。刘珙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民除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第二部分写当地人民感谢刘珙,在他离任后为他建祠画像,并请杨万里作文记叙此事。在这一部分杨万里借题发挥的论述是全篇的精华,杨万里首先赞扬刘珙的“怀种”之德,于是人们都点头称是,然后笔锋一转,又说“此非公之恩也”,文章顿起波澜,作者转而赞颂“上之恩”,既作了表面文章,又讽刺了那些只知搜刮的昏君。然后作者又说“亦公之恩也”,文章又有一层转折,讥讽那些打着“为国”幌子拼命搜刮百姓的贪官污吏,更衬托出刘珙不同流俗,是真正的君子。其实世间公道自在人心,杨万里对乡民说“上之恩”后“民始悦”,而说完“公之恩”后,“民始大悦”,含蓄地写出了人心向背。杨万里在文中提出人民——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朝廷——才是国家的根本,那些打着国家大计的幌子与民争利、进而中饱私囊又振振有词的伪君子才是国家的祸害,这其中蕴含着朴素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诚斋《荆溪集》序
这篇序文作于淳熙十四年(1187),是杨万里为自己的诗集《荆溪集》写的序。在此文中杨万里自述了学诗的历程和曾经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重点写诗人自己悟到了写诗最终还是要自出机杼、取法自然的道理,这是杨万里形成自己独特诗风的关键,而此文也可称得上是解读杨万里诚斋体诗歌的一把钥匙。杨万里自编诗集,大体上是按照一官一集的方式编排,《荆溪集》收录杨万里在常州为官期间(从淳熙四年五月至淳熙六年二月)所写的诗。荆溪,水名,在常州宜兴境内。
予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1〕,既又学后山五字律〔2〕,既又学半山老人七字绝句〔3〕,晚乃学绝句于唐人〔4〕。学之愈力,作之愈寡。尝与林谦之屡叹之〔5〕,谦之云:“择之之精〔6〕,得之之艰,又欲作之之不寡乎?”予喟曰:“诗人盖异病而同源也,独予乎哉〔7〕!”故自淳熙丁酉之春〔8〕,上壬午〔9〕,止有诗五百八十二首,其寡盖如此。
其夏之官荆溪〔10〕,既抵官下〔11〕,阅讼牒〔12〕,理邦赋〔13〕,惟朱墨之为亲〔14〕,诗意时往日来于予怀,欲作未暇也。戊戌三朝〔15〕,时节赐告〔16〕,少公事,是日即作诗,忽若有寤〔17〕,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18〕。试令儿辈操笔〔19〕,予口占数首〔20〕,则浏浏焉无复前日之轧轧矣〔21〕。自此,每过午,吏散庭空,即携一便面〔22〕,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23〕,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予诗材〔24〕,盖麾之不去,前者未雠〔25〕,而后者已迫,涣然未觉作诗之难也〔26〕。盖诗人之病,去体将有日矣。方是时,不惟未觉作诗之难,亦未觉作州之难也〔27〕。
明年二月晦〔28〕,代者至〔29〕,予合符而去〔30〕,试汇其稿,凡十有四月,而得诗四百九十二首。予亦未敢出以示人也。今年备官公府掾〔31〕,故人钟君将之自淮水移书于予曰〔32〕:“荆溪比易守〔33〕,前日作州之无难者〔34〕,今难十倍不啻〔35〕!子荆溪之诗,未可以出欤?”予一笑,抄以寄之云。
淳熙丁未四月三日〔36〕,庐陵杨万里廷秀序〔37〕。
〔1〕江西诸君子:指江西派中诗人。北宋末,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自黄庭坚以下,列陈师道等二十五人,因黄庭坚为江西人且影响最大,故有“江西诗派”之称。
〔2〕后山:北宋著名诗人陈师道,字无己,号后山居士。五字律:五言律诗。
〔3〕半山老人:北宋政治家、诗人王安石别号半山。
〔4〕唐人:此处特指晚唐诗人。
〔5〕林谦之:林光朝(1114—1178),字谦之,莆田人,隆兴元年进士,累官广西提点刑狱、国子祭酒、婺州知州,谥文节,有《艾轩集》。林光朝是杨万里的诗友,杨万里曾与他论诗。
〔6〕择之之精:从众多流派中选择某一家或几家做学习对象,又单单学习所选对象特别擅长的一体来学习模仿。
〔7〕独予乎哉:难道只有我是这样吗?这是说择精、作艰、得寡是很多诗人都面临的困境,不只杨万里一人是这样。
〔8〕淳熙丁酉:即淳熙四年(1177)。
〔9〕塈(jì):取。壬午:绍兴三十二年(1162)。杨万里在绍兴三十二年七月把以前学江西派的旧作焚毁,所以杨万里《诚斋集》从这一年开始存诗。杨万里自绍兴三十二年至淳熙四年诗作收入其《江湖集》中。
〔10〕其夏:杨万里于淳熙四年初夏到永州赴任。
〔11〕官下:做官的处所或地方。
〔12〕讼牒:诉状。
〔13〕邦赋:《周礼·天官·职内》:“掌邦之赋入。”贾公彦疏:“掌邦之赋入者,谓九职、九贡、九赋之税入皆掌之,独云赋入者,赋是名。”后因以“邦赋”指国家财政,此处指地方财政。
〔14〕朱墨:古代官府文书用朱、墨两色,因用作公文的代称。亲:接近。
〔15〕戊戌:淳熙五年。三朝:正月一日。为岁、月、日之始,故曰三朝。
〔16〕时节:四时的节日。赐告:放假,给假。
〔17〕寤(wù):醒悟;觉醒。《楚辞·离骚》:“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
〔18〕欣如:欢喜,高兴。
〔19〕操笔:执笔,这里指拿笔记录。
〔20〕口占:谓作诗文不起草稿,随口而成。
〔21〕浏浏:水流貌;顺行无阻貌。这里用来形容文思顺畅。轧轧:用来形容文思艰难。陆机《文赋》:“理翳翳而愈伏,思轧轧其若抽。”吕延济注:“轧轧,难进也。”
〔22〕便面:古代用以遮面的扇状物。
〔23〕采撷(xié):采摘。撷,摘取;采摘。
〔24〕万象:宇宙自然间一切事物或景象。
〔25〕雠(chóu):应答;报答。这里是说用前一个诗料写出诗句还没有写完,后面的诗句已经又到口边了。这是说文思如泉涌。
〔26〕涣然:形容疑虑、积郁等消除。这是说诗思艰涩的困难已经消除,不再觉得作诗是一件难事。
〔27〕作州:当州郡的官员,处理辖地内的政务。
〔28〕晦(huì):农历每月的最后一日。
〔29〕代者:继任的官员。
〔30〕合符:符信相合;合验符信。古代以竹木或金石为符,上书文字,剖而为二,各执其一,合之为证。宋代地方官用官印为凭信,并不用符信,这里用合符来代指办理各种交接手续。
〔31〕备官:居官。后常用作任职的自谦之词,谓自己虚在官位,聊以充数。公府掾(yuàn):意思是在官府中当佐助官吏。杨万里时任尚书都省左司郎中,故自称公府掾。公府,官府。掾,官府中佐助官吏的通称。
〔32〕钟君将之:钟将之(1127—1196),字仲山,丹阳人。
〔33〕比:近来。易守:换了守官。
〔34〕前日作州之无难者:指杨万里。
〔35〕不啻(chì):不止。这两句是说,现在当州官,比以前难了十倍还不止;你以前在常州做州官,觉得作诗不难,作州官也不难,那么能不能把你在常州写的诗公开一下,给大家看看,作为借鉴呢?
〔36〕淳熙丁未:淳熙十四年(1187)。
〔37〕庐陵:庐陵即今江西省吉安市,杨万里是吉州吉水人,所以署庐陵。
杨万里此序写于淳熙十四年,距出任常州知州已经有十年,这篇序是杨万里对自己过去创作经验的总结,其中记录了杨万里最重要的一次诗风转变过程,即在顿悟后最终形成诚斋体的过程。
杨万里学诗最初效法江西派,后来终于发觉一味模仿江西诗风难以有所成就,于是在绍兴壬午年七月把以前学江西的旧作付诸一炬,转而学习陈师道、王安石和晚唐人的诗,并且在学习中不断探索自己的风格。此时杨万里虽然走出了江西藩篱,能够做到转益多师,但还受前人作品的束缚,没有放开手脚,因而遇到了创作瓶颈:作品数量少,而且文思艰涩。在“戊戌三朝”诗人终于顿悟,领悟到“随人作计终人后”(黄庭坚《赠谢敞王博喻》),“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突破了创作瓶颈,达到了创作的自由状态,文思泉涌,创作成了真正的乐趣。
杨万里论诗主张诗人要开阔胸襟,从无限的自然中获取诗料,打破前人作品和风格的束缚,“黄陈篱下休安脚,陶谢行前更出头”(《跋徐恭仲省干近诗》),敢于后来居上,这篇序言就是杨万里这种创作思想的总结。
泉石膏肓记
此文写于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此年是杨万里辞官回乡后的第一年。诗人回乡之后,自辟小园,筑假山,引流泉,享受隐居的安闲自得之乐。杨万里此记以幽默笔调写自己的“泉石膏肓”,生动有趣,其中描写池鱼的文字中还暗中表达诗人对仕宦生涯的感慨。
绍熙壬子九月十六日〔1〕,予以废疾至自金陵〔2〕,因念平生无它好,独好泉石,而故居乃土山,安所得石〔3〕?忽乡友王信臣及其犹子子林艘永新怪石以遗予〔4〕,予喜甚,曰:“子犯所谓‘天赐’者〔5〕。”亟召匠,为假山〔6〕。友人王才臣见之〔7〕,谯予曰〔8〕:“先生居真山而又为假山,将谁绐〔9〕?”予笑曰:“予敢绐人耶?聊自绐耳。”才臣曰:“有石而无泉,非缺欤?”予偶思去假山三十步而近〔10〕,旧有一泉而堙〔11〕,即命浚焉〔12〕。泉洌以猛〔13〕,因接筒引之。又于假山之前十步之间,甓一小方池〔14〕,深尺,广五之,泥与泉其深各半,植以芙蕖,杂以藻荇〔15〕,每疏泉自筒入地中〔16〕,伏之假山之趾〔17〕,仰而出于石罅〔18〕,闭而激之〔19〕,则为机泉〔20〕,喷珠跃玉,飞空而上,若白金绳焉,与假山相高〔21〕。开而达之〔22〕,则为流水。其将至也,若哽若咽〔23〕,若嗔若叱〔24〕,然后然而上〔25〕,决决而流〔26〕,流而入于池,其流有文〔27〕,其入有声。顷刻之间,通塞万变,观者四顾,莫测所来。予因生致小鱼善游而喜浮者〔28〕,畜之池二十许尾,先十后十,每浮而出也,后者不先夫先者〔29〕,若“徐行后长者”之为者〔30〕,余固异之。其始畏人,不浮,人至则隐于荷盘荇带之下〔31〕,去则显。其后渐与人习,圉圉洋洋若与人为玩〔32〕;既而复隐,若耻以身供人之玩者,予益异之。予间以食食之〔33〕,每食至必出,久之若疑夫食之饵己者〔34〕,复不出,予益异之。因命其泉石之上小轩曰“泉石膏肓〔35〕”。
或曰:“膏肓之疾,医缓云不可为〔36〕,后世乃有法可艾也〔37〕?”予曰:“膏肓,有法可艾也;泉石膏肓,无法可艾也。有法可艾,予亦不艾也!”一笑而书之。
明年重五〔38〕,玉隆病叟杨万里记〔39〕。
〔1〕绍熙壬子:绍熙三年(1192)。
〔2〕废疾:谓有残疾而不能作事。这是杨万里的谦辞,也是辞官的借口。金陵:杨万里在绍熙三年秋从金陵(今南京)返回故里,从此不再出仕。
〔3〕安所:何处。
〔4〕王信臣:王孚,字信臣。犹子:侄子。子林:王琳,字子林。王孚和王琳都是庐陵的名士。艘:此处用作动词,用船运。
〔5〕子犯:春秋时晋国谋士狐偃,字子犯。天赐:上天所赐。据《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文公称王之前,曾流亡国外,“过卫……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土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6〕翤(dìnɡdòu):原指将食品堆叠在盘中,摆设出来。后来也用来比喻堆砌、杂凑。
〔7〕王才臣:王子俊,字才臣,吉水人,杨万里的弟子。
〔8〕谯(qiào):责备;谴责。王才臣的“责备”是一种玩笑话。
〔9〕将谁绐(dài):即“将绐谁”,想要骗谁呢?绐,欺诳。
〔10〕去假山三十步而近:离假山不到三十步远。去,距离。近,接近;靠近。
〔11〕堙(yīn):填,堵塞。
〔12〕浚:疏浚;深挖。
〔13〕洌:水清澈。以:连词。表承接,相当于“而”。
〔14〕甓(pì):用砖砌。
〔15〕芙蕖:荷花的别名。藻荇(xìnɡ):水藻和荇菜。荇,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呈对生圆形。
〔16〕每:副词。每次、每逢。
〔17〕伏:隐藏。趾:基础部分;底脚。假山之趾就是假山底。
〔18〕石罅(xià):石头的缝隙。
〔19〕闭:阻隔;壅塞。激:水流因受阻而腾涌、飞溅。这是说故意阻碍从筒中喷出的泉水,让泉水飞溅。
〔20〕机泉:喷泉。
〔21〕相高:一样高。
〔22〕达:通畅。这是说让筒中的泉水顺畅地流出来。
〔23〕若哽若咽:好像悲叹气塞的声音。
〔24〕若嗔若叱:好像呵斥的声音。若哽若咽、若嗔若叱是泉水在筒中流动时的声响。
〔25〕滃(wěng)然:水沸涌貌。
〔26〕决决:水流貌。《广雅·释训》:“涓涓、决决……流也。”
〔27〕文:纹理;花纹,此处指水的波纹。
〔28〕生致:活着或新鲜地送到。
〔29〕后者不先夫先者:游在后面的那一群鱼不贸然游到前面。夫,句中助词。
〔30〕徐行后长者:语见《孟子·告子下》:“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意思是:慢点儿走,走在长者之后,便叫悌;走得很快,抢在长者之前,便叫不悌。这一句是说鱼儿好像懂得孝悌之道似的,非常有趣。
〔31〕荷盘:指荷叶。荷叶形圆,似盘,故名。
〔32〕圉圉(yǔ)洋洋:鱼在水中有时不很活泼,有时摆尾畅游的样子。《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赵岐注:“圉圉,鱼在水羸劣之貌。洋洋,舒缓摇尾之貌。”
〔33〕以食(shí)食(sì)之:拿鱼饵喂鱼。第一个“食”是名词,意为食物、鱼食;第二个“食”是动词,喂。
〔34〕饵己:(鱼以为人)拿鱼食逗引自己。
〔35〕泉石膏肓:谓爱好山水成癖,如病入膏肓。《旧唐书·隐逸传·田游岩》:“高宗幸嵩山,遣中书侍郎薛元超就问其母,游岩山衣田冠出拜,帝令左右扶止之,谓曰:‘先生养道山中,比得佳否?’游岩曰:‘臣泉石膏肓,烟霞痼疾,既逢圣代,幸得逍遥。’”膏肓,古代医学以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膈膜之间为肓,所以用病入膏肓形容病情险恶无法医治。后来也用来比喻难以救药的失误或缺点。
〔36〕医缓:春秋时秦国良医。后来也用来泛指良医。
〔37〕艾:本意为艾蒿,菊科,多年生草本。茎、叶皆可以作中药,叶片晒干制成艾绒,可用于灸疗。此处引申为治疗的意思。
〔38〕重五:农历五月初五日。即端午节,又称重午。
〔39〕玉隆病叟:杨万里当时任祠官,头衔是“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所以自称玉隆病叟。
这是一篇写园林景物的佳作,体现出杨万里短篇记叙文自然流畅、颇有幽默感的文风。
此文开篇即点明主题,“平生无他好,独好泉石”,然后写好友赠送奇石,诗人得以修筑假山。有山而无水并不完美,作者紧接着写疏通泉眼,掘小池,享受到了泉石之乐。杨万里用形象灵动的笔墨,描绘出假山流泉的景致,激则喷珠跃玉,放则流水潺潺,而且流水之声也是千变万化,更添奇趣。写到此处,已经把泉石之趣展现在读者眼前了。
作者又由池写到池中小鱼,把泉石之乐又展开了一层。池中的小鱼既是园中的景物,增添人们的游园之乐,同时作者又在池中鱼的变化的描写中杂入自己对仕宦生活的感慨。池中的小鱼有三若:若“徐行后长者”之为者,好像是懂得孝悌之道;若耻以身供人之玩者,以自己为他人的玩物为耻;若疑夫食之饵己者,以受制于人为耻。其实在此处杨万里是以鱼自况:以儒学为立身行事的准则,为官三十馀年却未能真正施展抱负,最后辞官家居还要靠“祠官”的俸禄过活。从这一段写池鱼的文字中,可瞥见杨万里的志趣节操。
此文最后扣题,即使泉石膏肓可以治好,作者也不愿医治,语义幽默风趣,作者对泉石之爱也跃然纸上。
唤春园记
此记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杨万里晚年在文坛享有盛名,政治上的头衔也相当高,当时求他作文的人很多,在《诚斋集》中类似此文这样的记叙文章为数不少。这是一篇描绘园林景物的文章,作者并未亲自游览周仲祥的唤春园,而是根据图画写出园林的种种美好之处,作者笔法生动,让人读罢有身临其境之感。
新喻县南五十里而近〔1〕,有乡曰临川〔2〕。其山深秀〔3〕,其水绀洁〔4〕。东西行者未至十里所〔5〕,则望见一峰孤耸,如有自天人投笔于太空〔6〕,至天半翔舞翻倒而下,至地跃而起,卓尔而立〔7〕,其附丰而安〔8〕,其颖锐而端〔9〕。又如有人卧地仰空,醉持翠笔而书青霄也〔10〕。故里之人名之曰“卓笔峰”云。士之居于临川者,皆争此峰而面之〔11〕。面之者众,而莫有正焉者〔12〕。面之而正焉者,惟人士周仲祥之居为然〔13〕,馀皆不然。不然者皆仲祥之为嫉。嫉仲祥而仲祥不惧,又加贪焉〔14〕,又筑一山园于居之旁,其求多于此峰未已也。
一日,介吾亡友之子刘庭杞绘画其所居与园、与此峰以来〔15〕,求予名其园且记之。予历指以问曰:“彼园之山椒〔16〕,有亭翩然其上,如张盖风中〔17〕,势欲飞去,有掣而止之者何〔18〕?”曰:“此静庵也。”“彼山之趾〔19〕,有大屋碧瓦朱甍〔20〕,风屏月棂,阁其上而斋其下,学子往来,操琴枕书,口吻鸣声者何〔21〕?”曰:“此用德之堂。右以进修之斋,左以醉隐之轩,而冠以翻经之阁也。”“彼园之植:高者云倚〔22〕,卑者地覆〔23〕,纤者茸如〔24〕,茂者幄如〔25〕,丹者、素者、碧者、畦者、者〔26〕,又纷然如时女之出、酣迟日而拾瑶草者何〔27〕?”曰:“水者蒲莲〔28〕,陆者卉木也〔29〕。”予叹曰:“又多乎哉!仲祥掇此峰于怀袖多矣〔30〕!而园亭卉木之幽茂盛丽复如此,其取诸造物不曰:‘又求其宝剑’乎〔31〕?予恐造物者亦将仲祥之为嫉〔32〕,嫉之者不宁惟临川之士而已。”园之景名其一,遗其百,则兼总而名之曰“唤春”,盖取诸刘梦得之联句云〔33〕。
仲祥名五禹,喜教子,好宾客〔34〕。艮斋先生谢公为记其堂,亟称其贤〔35〕。其一子某,未冠以秀警〔36〕,诵书如水倒流,下笔翩翩有可爱者,其笔峰秀气钟美于是乎〔37〕?韩宣子曰:“周礼尽在鲁矣〔38〕。”庆元二年十月五日记〔39〕。
〔1〕新喻县:今江西新喻县南。
〔2〕临川:宋抚州临川郡,即今江西临川县。
〔3〕深秀:指山色幽深秀丽。
〔4〕绀(ɡàn)洁:碧蓝洁净。绀,天青色。
〔5〕十里所:指临川府城外的十里长亭。
〔6〕太空:天空。
〔7〕卓尔:形容超群出众。
〔8〕附:依傍,这里指山脚。丰:厚实。
〔9〕颖:物之尖端,这里指山峰的顶端。端:正,不偏斜;直,不弯曲。
〔10〕书:此处为动词,书写。书青霄,即在青天上书写。
〔11〕面:见;此处有参观游览的意思。
〔12〕正:通“征”,征用,这里是在山边安家居住的意思。
〔13〕人士:指文人、士人。
〔14〕贪:不满足。这里指不仅在山边居住,而且还建筑园林。
〔15〕刘庭杞:其人不详。
〔16〕山椒:山顶。
〔17〕张盖:张开伞盖;打伞。
〔18〕掣(chè):牵曳;牵引。
〔19〕山之趾:山底。
〔20〕甍(ménɡ):屋檐。
〔21〕口吻鸣声:指诵读诗书。口吻,嘴唇;嘴。鸣声,呼声;叫声。
〔22〕云倚:与白云相倚,这是形容树高。
〔23〕卑:低。与高相对。地覆:覆盖在地上,这是形容树低矮。
〔24〕茸:草类初生细软貌。
〔25〕幄:篷帐。这是形容树木茂盛,树冠很大好像帐篷一样。
〔26〕畦:分畦种植。沚(zhǐ):水中小块陆地,这里指在沚上种植植物。
〔27〕阇(yīndū):古代城门外瓮城的重门。《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阇,有女如荼。”毛传:“,曲城也。阇,城台也。”后泛指城门或城楼。酣:畅快。迟日:《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后以“迟日”指春日。瑶草:传说中的香草。后来泛指珍美的草。
〔28〕蒲莲:菖蒲和莲花。菖蒲,多年生水生草本,有香气。叶狭长,似剑形。肉穗花序圆柱形,着生在茎端,初夏开花,淡黄色。
〔29〕卉木:草木。《诗·小雅·出车》:“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30〕怀袖:犹怀抱。
〔31〕又求其宝剑:语出《左传·桓公十年》:“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乃献之。又求其宝剑。叔曰:‘是无厌也。无厌,将及我。’遂伐虞公。故虞公出奔共池。虞公先求虞叔的美玉,虞叔献给了他,然后又求虞叔的宝剑,虞叔认为他贪得无厌,于是起兵打败了虞公。杨万里此处是用玩笑的语气说:周仲祥居住在卓笔峰下,已经是得到了奇峰作为眼前美景,又修筑了这么美好的园林,真是向自然造化求取得太多了!
〔32〕造物者:特指创造万物的神。
〔33〕刘梦得:唐代诗人刘禹锡,字梦得。联句:作诗方式之一。由两人或多人各成一句或几句,合而成篇。“唤春”二字是用唐代诗人李绛《花下醉中联句》中刘禹锡所作联句中诗句:“谁能拉花住,争得唤春回。”
〔34〕好宾客:喜欢结交朋友,招待宾客。
〔35〕亟(qì):屡次;一再。
〔36〕未冠:古礼男子年二十而加冠。故未满二十岁为“未冠”。
〔37〕钟美:集美。
〔38〕周礼尽在鲁矣:语出《左传·昭公二年》:“晋侯使韩宣子来聘;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杨万里此文引用“周礼尽在鲁矣”一句,意在说“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是赞美周忠祥的德操和福气。
〔39〕庆元二年:即公元1196年。
这是一篇短小生动的写景散文。作者先从唤春园所依托的卓笔峰入手,这一段写景比喻贴切,设想新颖;而后写周仲祥筑园于峰下,引得士人嫉妒,则又使文章添上几许风趣幽默。此文主要是写园林,此段纯用对话写出,作者指点图画,一一发问,每一问都用生动之语描绘出一处园林佳境,而每一答都是对一处景致朴实的介绍,一问一答之间已带着读者遍览了唤春园美景,而且作者用这种方法一一介绍园林景色,显得简洁明朗而又自然流利。在描绘完园林景致之后,作者承上文士人嫉妒的话,更进一层,写周仲祥在卓笔峰下筑了这样的园林,真是“贪得无厌”,恐怕连造化自然也要嫉妒他了,这是用虚笔写出了园林之美。文章最后赞美周仲祥有德操,而且有佳儿,真是令人羡慕,最后用“周礼尽在鲁矣”文意,含蓄地结束了全文。
杨万里此类写景文字,没有太多寓意,但往往用语自然流利,结构安排巧妙,文章曲折有致,多带着几丝风趣的味道,给读者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