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庵诗稿序
此文作于嘉泰元年(1201)六月,是为刘应时诗集写的一篇序言。在这篇序言中,杨万里谈到了他的诗歌审美理想,提倡一种婉转含蓄的艺术风格。刘应时,字良佐,四明人。有《颐庵居士集》。
夫诗何为者也?尚其词而已矣〔1〕;曰:善诗者去词〔2〕。然则尚其意而已矣;曰:善诗者去意〔3〕。然则去词去意,则诗安在乎〔4〕?曰:去词去意,而诗有在矣。然则诗果焉在?曰:尝食夫饴与荼乎〔5〕?人孰不饴之嗜也〔6〕;初而甘,卒而酸〔7〕。至于荼也,人病其苦也〔8〕;然苦未既〔9〕,而不胜其甘〔10〕。诗亦如是而已矣〔11〕。昔者暴公谮苏公〔12〕,苏公刺之;今求其诗,无刺之之词,亦不见刺之之意也,乃曰:“二人从行,谁为此祸?”使暴公闻之,未尝指我也,然非我其谁哉?外不敢怒,而其中愧死矣!三百篇之后〔13〕,此味绝矣;惟晚唐诸子差近之〔14〕。寄边衣曰:“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15〕。”吊战场曰:“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16〕!”折杨柳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17〕。”三百篇之遗味,黯然犹存也。近世惟半山老人得之〔18〕。予不足以知之,予敢言之哉?
今四明刘叔向寄其父颐庵居士诗稿〔19〕,命予为之序;放翁陆务观既摘其佳句序之矣〔20〕,予尚何言哉。偶披卷读之〔21〕,至“寂寞黄昏愁吊影,雪窗怕上短檠灯”,又“烛与梅花共过冬,淡月故移疏影去”,又“睡魔正与诗魔战,窗外一声婆饼焦〔22〕”,又《早行》云“鸡犬未鸣潮半落,草虫声在豆花村”,使晚唐诸子与半山老人见之,当一笑曰:“君处北海,吾处南海,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23〕?”
居士名应时,字良佐。
嘉泰元年六月戊戌〔24〕,诚斋野客杨万里序。
〔1〕尚:重视,推重。
〔2〕去:抛弃、舍弃。此处指诗的本质不在表面文辞之中。
〔3〕去意:杨万里此处说“去意”不是说诗不要思想内容,而是强调诗不同于论文,其独特的、使诗成为诗而不是其它文体的东西并不是它所承载的思想内容。
〔4〕安:副词。表示疑问。相当于“怎么”、“岂”。
〔5〕饴(yí):饴糖,用米、麦芽熬成的糖浆。《诗·大雅·绵》:“周原膴膴;堇荼如饴。”荼(tú):苦菜。《诗·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毛传:“荼,苦菜也。”
〔6〕嗜(shì):爱好;喜爱。饴之嗜,喜欢吃饴糖。
〔7〕卒:后来,最后。
〔8〕病:不喜欢,以(荼味苦)为弊病。
〔9〕未既:还没有穷尽。
〔10〕不胜:不尽。不胜其甘,甜味让人回味无穷。
〔11〕诗亦如是:诗也像荼一样,诗的本质不是表面的文辞和意思,而是人们读过之后从中得到的馀味,即诗的“味外味”。
〔12〕暴公谮(zèn)苏公:《诗经·小雅·何人斯》是苏公讽刺暴公的诗。暴公与苏公都是周朝的卿大夫,暴公在周王面前诋毁苏公,苏公因而作此诗绝交。《毛诗序》:“《何人斯》,苏公刺暴公也。暴公为卿士,而谮苏公焉,故苏公作是诗尔绝之。”此诗中有:“彼何人斯?其心孔艰。胡逝我梁,不入我门?……二人从行,谁为此祸?胡逝我梁,不入唁我?”唐孔颖达疏云:“今过我国,何故过我国门外鱼梁而不入我门以见我乎?得不由谮我,意惭而不得来也。”谮,谗毁;诬陷。
〔13〕三百篇:《诗经》共有三百零五篇,举其整数称三百篇。后即以“三百篇”为《诗经》代称。
〔14〕诸子:诸位诗人。差近之:比较接近《诗经》的含蓄微讽的艺术风格。
〔15〕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这两句见于北宋词人贺铸《捣练子》词中。杨万里在其《诚斋诗话》中举晚唐诗人佳句时亦举此例,这两句词意境风格很像晚唐诗句,可能是杨万里误记。贺铸词全篇云:“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16〕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两句是晚唐诗人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中的两句。全诗为:“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这两句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凉州词》中的两句。全篇为:“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一作‘春风’)不度玉门关。”杨万里所引诗句不光是晚唐诗人诗作,杨万里所指“晚唐诸子”是就大体风格而言,不必拘泥于晚唐。
〔18〕半山老人:指王安石。北宋诗人政治家王安石别号半山。
〔19〕四明:山名。在浙江省宁波市西南。道书以为第九洞天,又名丹山赤水洞天。凡二百八十二峰。相传群峰之中,上有方石,四面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称四明山。刘叔向:人名,按文意当为刘应时之子,具体事迹不详。
〔20〕既摘其佳句序之矣:陆游集中未收为刘应时此集所写的序文。
〔21〕披卷:开卷,读书。
〔22〕婆饼焦:鸟名。其鸣声如曰“婆饼焦”,故名。
〔23〕君处北海:语出《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北海,古代泛指北方最远僻之地,此处指齐国。南海,古代指极南地区,此处指楚国。风,放逸,走失。虞,料到。这是说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没料到齐侯会到我们楚国来,这是为了什么事呢?杨万里引用这句话的意思是:晚唐诗人和王安石看了刘应时的诗后会说:没想到年代隔了很久了,刘应时的诗还有这样含蓄的风致,这是走到晚唐诗风味的审美范围中了。
〔24〕嘉泰元年:公元1201年。
这是一篇序文,在这篇文章中,杨万里借评说刘应时的诗,比较详细地阐释了自己的诗歌审美理想。大体上说,杨万里此文中所讨论的诗歌审美理想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强调诗是一种文学艺术,其本质不在词藻,也不在其中的思想。杨万里没有把诗看成是纯粹的文字游戏,也没有让诗承担过多的政治教化功能,这与某些诗人把诗看成载道的工具的观点是不同的。第二是提倡一种委婉含蓄的诗风,他认为好诗在文辞和句意之外,要含有深长的馀味,好像苦菜一样,刚入口时虽苦,但是细品之后就能品出甜味来。杨万里在其《诚斋诗话》中曾说:“诗已尽而味方永,乃善之善也。”推举“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的风致,这恰好可以和《颐庵诗稿序》的观点相对照。这种委婉含蓄的艺术取向和传统诗教是一致的,但诗歌如果只取这一种风格则难免失之偏窄,《诗经》中大胆讽刺的变风变雅之作、汉乐府中热情奔放的民歌同样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山居记
此记作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是杨万里为沈作宾“山居”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就“山居”不在山中展开议论,写只要心中有山,即使是居住在闹市,也可以享受山居的乐趣。沈宾王筑园于吴兴城北,人称北沈尚书园,园内有灵寿书院、怡老堂、溪山亭、对湖台,园中凿五池,富有野趣,在园内高处远望,太湖风光尽收眼底,是当时的名园。
山居者,待制侍郎川沈公宾王之居也〔1〕。宾王之居不于其山,于其郛〔2〕,而曰“山居”者,癖于爱山也。人各有癖,武子癖于马〔3〕,宾王癖于山。郛居而名以“山居”,以见爱山之意,无适而非山也〔4〕。
宾王胸次洒落〔5〕,如风棂月牖〔6〕;韵致清旷〔7〕,如雪山冰壑。身居金马玉堂之近〔8〕,而有云峤春临之想〔9〕;职在献纳论思之地〔10〕,而有灞桥吟哦之色〔11〕。家本道场何山之麓也〔12〕,而世居吴兴之郛〔13〕,非其好也〔14〕。爰即其居小筑一室〔15〕,其广三楹〔16〕,署以此名。
客有过之而笑者,曰:“君子之宅有二:有晏子之宅〔17〕,有庾信之宅〔18〕。庾于林,晏于市也。今子之宅,晏也,非庾也。而曰‘山居’,嘻!甚矣,子之爱山也!抑亦居则有矣〔19〕,恶睹所谓昆仑哉〔20〕?问其户外,则康衢之埃也〔21〕,那得青壁之倚天〔22〕?问其墙东,则唐肆之区也〔23〕,那得千岩之秋气〔24〕?问其极目,则黄公之垆也〔25〕,那得飞泉之漱玉?昔羊叔子有鹤〔26〕,尝矜其能舞,一日客至,求观,公为出之,竟而不能舞〔27〕。今子之‘山居’将无类羊公之鹤乎〔28〕?”
宾王笑曰:“子知笑吾之无山而有山〔29〕,不知吾亦笑子之有目而无目也。吾尝仕于江西章贡之宪幕矣〔30〕,又尝守天台矣〔31〕,又尝守会稽矣〔32〕。翠浪玉虹〔33〕,丹丘赤城〔34〕,若耶云门〔35〕,千岩万壑,至今磊磊皆在吾目中也。今吾此室之前,怪石相重,松竹相友〔36〕,泉流相晖。其然者〔37〕,非崆峒天台乎〔38〕?其森然者〔39〕,非云门禹穴乎〔40〕?其泠然者〔41〕,非瀑布廉泉乎〔42〕?吾居无山,吾目未尝无山。子目无山,吾居未尝无山。”
开禧乙丑六月既望〔43〕,诚斋野客庐陵杨万里记。
〔1〕霅(zhà)川:在今浙江湖州市南。沈宾王:沈作宾,字宾王。吴兴归安人。历官知台州、绍兴、镇江、宁国、潭州、平江、建宁、两浙转运副使、江西安抚兼知隆兴。在朝历任太府丞,刑部郎官,工部、户部侍郎,工部、户部尚书。沈作宾“山居”建在浙江吴兴城北。
〔2〕郛(fú):外城。
〔3〕王武子:晋人王济,字武子。《世说新语·术解第二十》:“王武子善解马性。”晋人裴启《裴子语林》记载:“王武子性爱马,亦甚别之,故杜预道王武子有马癖,和长舆有钱癖。”
〔4〕无适而非山也:即“非山而无适”,没有山就觉得不畅快。无适,不快,不舒畅。
〔5〕胸次:胸间。亦指胸怀。洒落:洒脱飘逸,不拘束。
〔6〕风棂月牖:如风吹过窗棂,月光透过窗户,此处用来形容胸怀坦荡。
〔7〕清旷:清明旷达。
〔8〕金马玉堂:金马门和玉堂殿的并称。金马门,原为汉宫宦者署门;玉堂殿,原为汉未央宫的属殿。均为学士待诏之所。后亦沿用为翰林院的代称。
〔9〕云峤:即员峤。古代神话传说中海中的仙山。
〔10〕献纳论思之地:指朝堂。
〔11〕灞桥:桥名。据《三辅黄图·桥》: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灞桥吟哦之色,指诗人气质。
〔12〕道场:成道修道之所。何山:在湖州城南,又名金盖山,晋末何楷在此处修业读书谈道,中有读书堂。宋苏轼《游道场山何山诗》:“道场山顶何山麓,上彻云峰下幽谷。”
〔13〕吴兴:即今浙江吴兴。
〔14〕非其好也:指居住在城外,并不能满足沈作宾爱山的欲望。
〔15〕爰:连词。于是;就。即:靠近,挨着。
〔16〕楹:量词。房屋计量单位。屋一列或一间为一楹。
〔17〕晏子之宅: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齐国名相。《左传·昭公三年》:“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者。’辞曰:‘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
〔18〕庾信之宅:庾信,字子山,南朝梁诗人,使西魏,阻于兵,留长安。北周代西魏后,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庾信居于山林之中。
〔19〕抑:连词,表示假设。抑亦居则有矣,是说,或许居所内有堆叠的高大假山。
〔20〕恶(wū):疑问代词。相当于“何”、“安”、“怎么”。昆仑:山名。在西藏、新疆和青海之间。这里是用昆仑来代指园林中的假山。
〔21〕康衢:四通八达的大路。
〔22〕青壁之倚天:高大的青山。青壁,指青山。倚天,靠着天。形容极高。
〔23〕唐肆:空荡的集市。
〔24〕千岩之秋气:高山的肃杀之气。
〔25〕黄公之垆:魏晋时王戎与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会饮于黄公酒垆。此处用以代指集市酒家。
〔26〕羊叔子有鹤:故事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后来常用“羊公鹤”比喻名不副实的人或物。
〔27〕氃氋(tónɡménɡ):毛松散,委顿貌。
〔28〕将:副词。岂;何。无类:不像。
〔29〕无山而有山:指所居之处无山但是把居所命名为“山居”。
〔30〕章贡:今江西赣州章贡区。
〔31〕天台:今浙江天台县
〔32〕会稽:今浙江绍兴。
〔33〕翠浪玉虹:语出苏东坡《过虔州登郁孤台》:“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郁孤台位于赣州城区西北部贺兰山上。
〔34〕丹丘赤城:浙江台州天台县境内有天台山,景色秀丽,尤以华顶、赤城著称。赤城山又名赤城、丹丘,因其通体赭赤、紫霞氤氲而得名。
〔35〕若耶云门:指若耶溪(今名平水江)、云门寺,都在浙江绍兴。苏轼《送钱穆父出守越州绝句二首》:“若耶溪水云门寺,贺监荷花空自开。”
〔36〕相友:彼此友好;结交。这里指种植的松竹相依。
〔37〕巉然:高峭陡削貌。
〔38〕崆峒:山名。在江西赣县南。
〔39〕森然:耸立貌。
〔40〕禹穴:指会稽宛委山。相传禹于此得黄帝之书而复藏之。
〔41〕泠然:形容声音清越。
〔42〕廉泉:又名廉水,源出陕西南郑县,流入汉水。
〔43〕开禧乙丑:即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此年按干支纪年为乙丑年。六月既望:六月十六日。
沈宾王在吴兴城北所筑的私人园林是当时的名园。杨万里酷爱园林,而此文只写沈作宾的“山居”,并不描绘园林盛景,也不以写景文字为重,而是别具一格,先写“山居”名不副实,然后点出爱山之人心中有山故而眼中也有山,所以能在无山的“山居”中享受到山居的乐趣。
从艺术的角度看,此文也可圈可点。文章开门见山,点出沈作宾爱山成癖,居所虽然不在山中还是命名为“山居”。随后写“山居”主人的胸怀情韵,为下文沈作宾“山居”无山而眼中有山的清妙之论作铺垫。世俗之人的质问使文章顿起波澜,连着四个反问句,论证“山居”无山,最后又用羊公之鹤为喻,诘责其名实不符之罪,语言气势非凡,真令人难以辩驳。而沈作宾则反攻世俗人“有目而无目”。他一生宦游,早把天下名山好水收入眼中心中,居于无山的“山居”却能见到天下名山,这一回答不仅回答了诘责,而且把与世俗之人不同的洒脱的情怀展现出来了,非常高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