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平
大寨这个本毫不起眼的小村庄,因种种原因,居然成了全国的农业典型,居然走出了一位国家副总理,由此受到了举国上下的关注。但是,后来突然从媒体中销声匿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现在大寨怎样了呢?
一些投身“农业学大寨”洪流的人,一些儿时耳边彻响着“农业学大寨”口号的人,心中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纵览林林总总的书籍,找不到一本能答疑解惑的。直到看到山西经济出版社新近推出的《大寨沧桑》。这本书用文学笔法,记述了大寨近60年的风风雨雨。无论是当年被评为农业典型的经过,还是陈永贵进入中央的曲折,或是后来的事态发展,以及改革中的大寨,都有详尽描述和客观理性的分析。
这本书特色鲜明,值得细细品读。
第一,具有权威性和纪实性。首先是作者权威。作者孔令贤先生即昔阳人,曾在大寨工作过,始终关注着大寨,随大寨的变迁而不断思索着。写作本书之初,他曾向大寨的当家人郭凤莲建言:“趁这些亲历者和见证人还健在,应该把大寨真实的历史如实记载下来,告诉世人,以免造成遗憾。”并由此在写作中得到了郭凤莲的大力支持。且占有大量第一手鲜活的史料,保证了对历史事件描述的客观和公正。他又是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过多部著作,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保证了本书的写作水平。其次是该书出版后获得了权威人士很高的评价。2005年12月31日,山西经济出版社在太原召开了由各方专家和各新闻媒体参与的《大寨沧桑》出版座谈会,与会专家从多个角度给予了该书以极高的评价。著名作家二月河在本书序言中评价该书读后有一种大寨版史记的感觉。山西省社科院杨晓国研究员说:“本书作者责任感很强,取材好,写作技能高。尤其是大寨在转型后的内容占了全书五分之一强,很吸引读者。”北岳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李建华在文章中说该书“书写了中国知名度最高的村庄的传奇故事”。山西日报记者翟翠明说:“作者的人品、文品、官品均值得称道。”山西省文联的李再新说:“该书史料翔实,气势恢弘,叙述生动,描写细腻,客观公正,有理有据。”等。
本书纪实性很强,描写了大寨近60年的发展史,几多兴衰荣辱,几度沧桑变幻。作者以文化视点切入,紧紧围绕大寨精神塑造了一群不屈不挠的父老乡亲,展示了一幅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建设图景。书来可歌可泣,读来可感可钦。
第二,具有可读性。本书语言生动贴切,生活化。而且应用了多种文学手法,竭尽描绘、勾勒之能事。尤其是细节描写,生动逼真。全书读起来轻松、有趣、亲切,欲罢不能。
比如在第二章有自报土地产量的一段描写。
陈永贵坐在旁边凳子上埋头吸烟。……陈永贵听出是贾正元,忍了忍,没说话。……陈永贵停住抽烟,脸上浮现一种似笑非笑的表情。……心里说道:哄鬼去吧,你那地最多打30石!脑子在快速转。片刻,他站起来将烟锅在凳腿子上磕得山响,提高嗓门说:“承让,记我的吧。13亩地,产28石。”……陈永贵虎着脸,执拗地说:“28石就是28石,谁也不能改!”
这段笔墨将一个精明的当家人描写得活灵活现。诸如此类细节描写为本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恰当地表现了主题,增强了说服力,提高了阅读性。
全书用了生活化的大寨语言,诸如,人勤地不懒,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先治坡后治窝,搬山填沟造平原,千里百担一亩苗……这就是大寨特色语言,是别处所没有的。同时,这些朴实的语言正是大寨精神的真实写照。
第三,形式新颖活泼,方便阅读。全书在每一小节下都做了提要,读者尽可以挑选感兴趣的内容来读。诸如,24节中“行行业业学大寨的来龙去脉。”27节中“中央批转山西省检查报告”。都有针对性地解开了有关大寨的一些疑点和曲折。读者可根据兴趣来选读。
第四,装帧设计别具匠心。封面采用夺目的红色作底,揭示了大寨那辉煌的成就。下面是铁姑娘队群像——大寨精神的代表人物。上书郭沫若写的“大寨”二字,揭示了这位著名诗人、历史学家与大寨的不解奇缘。
当然,本书仍有尚待完善处。比如对陈永贵的描写,还可以更细、更深入,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些事,尽可依实写来,其是非功过,由后人评判。另外,对细节还可以做进一步的挖掘。尽管如此,综观全书,这仍是第一本详细描写大寨历史的纪实文学,全面、细致、可信、可读。本书不啻为一个了解大寨发展历史及现实全貌的窗口。
(原载《山西经济日报》,2006年1月13日。
作者单位是山西出版集团)